本文是一篇德语论文代写,十八世纪的德意志地区,发生了一场影响深远的“阅读革命”,约 1763 年到 1789 年是其蓬勃开展的时期。这场“革命”不仅促使了阅读领域的发展,营造了一个繁盛的阅读环境,还为早期浪漫派的成长提供了优良的文化环境。
第1章 十八世纪德意志的“阅读革命”
1.1 “阅读革命”的由来
“阅读革命”是阅读史研究的重要命题之一。自二十世纪以来,德国史学的研究主流从政治史向社会史,再向文化史转变。尤其是受到七、八十年代“文化转向”的影响,不仅促进了新文化史的兴盛,还扩大了德国史学研究的路径。新文化史研究是注重符号与象征、表象与实践、日常生活与底层群众等以往所忽视的领域,它“打破了传统文化史唯知识精英的狭隘偏见,用一种更广泛的文化概念,还原了普通人的文化和生活”①。总之,在新文化史的大旗之下,对阅读史的研究兴起并发展起来。最初,它是书籍史的延伸与补充,是以“人”为中心来研究书籍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而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阅读史体系,即“谁”在阅读、“在哪里”阅读、“什么时候”阅读、读“什么书”、“为什么”阅读、“怎么样”阅读。其中,部分问题得到了完整且统一的回答,而有的问题则产生了分歧。关于阅读方式的演变,有的学者提出了“阅读革命”的概念,称十八世纪阅读方式经历了泛读向精读的转变,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而有的学者则不赞同阅读方式的转变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他们认为阅读方式的变化是“旧制度的瓦解”。总之,不容置疑的是十八世纪时期阅读方式的的确确发生了质的变化。这种变化完美地诠释了新文化史的口号——“实践”,并通过实践的活动才能更形象地解读出其蕴含的文化德含义,进而构建出其文化的表象。由此可见,通过“阅读革命”的解读,可了解到阅读活动对人们生活与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
1.1.1“阅读革命”的定义
“阅读革命”是与十八世纪德意志文化环境相关的重要概念。这一概念是罗尔夫·恩格尔辛①在 1974 年出版的《作为公民的读者:读者的历史 1500-1800》一书中所提出的。他认为,在十八至十九世纪期间,德意志地区经历了一场影响深远的“阅读革命”(Leserevolution)。②这场“革命”的核心在于阅读经历了从“精读”到“泛读”的转变。在中世纪到约 1750 年间,人们常以“精读”为主。这是由于人们所能接触到的读物相对来说是单一的,即圣经、年鉴、其他宗教书籍等。因此,他们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地阅读这些读物。直到 1800 年,随着可读之物的增多,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尤其是,杂志和报纸的流行,使读物成为快速浏览的快消品。③“精读”向“泛读”的转变并不意味着二者不可共存。
1.2“阅读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在政治分裂、经济落后的德意志地区,能涌现出举世闻名的文学家、音乐家、思想家们以及他们流传后世的经典著作,这种奇特的现象反映出了十八世纪德意志地区文化繁荣背后的历史渊源,即“阅读革命”兴起与发展。自十五世纪以来,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标准化书面德语的形成、教育的程度与读写能力的提升以及流通体系的完善,为阅读领域的发展孕育了变革的因子。直至十八世纪时期,德意志地区的阅读条件逐渐成熟,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产、销售与消费的图书贸易系统。它改变了传统的阅读方式、阅读内容、阅读载体以及阅读活动,使阅读文化的底蕴保存在了德意志民族之中,使之成为一个当之无愧的“阅读民族”。
1.2.1“阅读革命”兴起的前提条件
十八世纪得意志地区,人们对书籍与阅读的热情席卷了各阶层,人们渴望通过“读书”改变自身命运。因而,在德意志社会上兴起了一股读书的浪潮,亦称“阅读革命”。“阅读革命”的兴起,主要得益于阅读条件的成熟,如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标准化书面德语的形成、教育的程度与读写能力的提升以及流通体系的完善等等。这些多方面的变化为人们能够进行阅读活动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
第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运用,提高了印刷的速度,促进了读物的增加,逐渐改变了手抄书昂贵、量少且难以获得的局面,推动了印刷物的普及性。这不仅为大规模地印刷与发行读物提供了可能性,还为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提供了更多的可行性。
在十五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约翰内斯·古登堡①发明了活字印刷术。通过制造出金属模具的活字后,排字师将其按照文章内容顺序逐个排列好,并置放于活版印刷的模具之中,这样便可以不断地印刷出相同的文章。从而,提高了书籍生产率。例如,1456 年以前出版的《四十二行圣经》是“4 台印刷机联合印的,6 个排字师以及 12 个手扳印刷机操作工人同时在工场中工作”②完成的。该书总共的“发行量约为 180 册,其中 50 册是羊皮纸质的。”③这样的发行量是印刷术革新前所难以想象的,从此,印刷术形成了燎原之势席卷了整个德意志,甚至欧洲各地。在不到四十年的时间里,德意志地区各州都有了重要的出版中心。
第2章 “阅读革命”与早期浪漫派形成的文化环境
2.1 早期浪漫派形成的社会文化环境
在十八世纪时期,德意志地区虽然统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之下,但是邦国诸侯各自为政,使该地区一直处于分裂与混乱之中。国家与社会的分裂,也造成了德意志人民的“分裂”。为了解决德意志地区与人民的“分裂”,有志之士们纷纷转向了该民族仅剩的共同点——语言与文字,他们希望通过语言与文字唤起德意志人民的民族认同感。这便需要深厚的文字功力与深刻的思想观念来完成。随着市民阶级文化刚需与阅读文化环境的成熟,处于大环境之下的早期浪漫派诸位成员们接受了日渐优质的文化教育,使其能担负起凝聚德意志人民的重任。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中,早期浪漫派孕育出了独特的“诗”化思想,使其成为早期浪漫派独特的标识之一。该思想不仅是早期浪漫派的核心思想,还是早期浪漫派为弥合现实社会的分裂与人的“分裂”而提出的救世良方。它使早期浪漫派及其思想在德意志文化繁荣的篇章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1.1 德意志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十八世纪时期,德意志地区处于分崩离析的混乱局面之中。虽然,在名义上德意志地区的各邦国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的统辖。然而,现实中,邦国各自分管其自己领土事务。此时的德意志地区,“大约分裂为 360 个实际上是独立的诸侯小国”①,共有“1789 个独立的拥有主权的政权。”
2.2 早期浪漫派形成的政治文化环境
在十八世纪时期,德意志地区是四分五裂、邦国林立的。这种分裂的现实情况,使得各邦国都致力于发展自身实力,力图改善现状。当时整个社会面临着不仅是政治经济的落后,还有教育的落后。为了改变现状,各邦国统治者试图通过制定与实施各项政治措施来创造出了一个适宜人才诞生与发展的政治文化环境,其中涉及教育改革、图书审查与言论自由等方面。正是在这样相对宽松环境的中,早期浪漫派诸成员们借着统治者的有利措施来完善自我,实现个人的独立发展。
2.2.1 教育改革与人才培育
在十七世纪末和十八世纪初,整个德意志地区的教育领域都是死气沉沉的。在教学内容方面,仍是以宗教教育为主;在学校管理方面,是教会负责相关事务;在师资力量方面,是缺乏专业的教师队伍等等。这种现象激起了部分知识分子的不满情绪,他们甚至以身处于这样的环境中感到羞耻。因此,他们要求改变现状,创建一个新的教育环境。这种改革思想得到了邦国统治者的支持,他们出资创建新型学校、重订学校规则制定、设立新的教育目标等。如在初等教育方面,教育改革主要是将原在教会手中的学校管理权收归于政府手中,增加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在中等教育领域,教育改革主要是增加教学内容,完善教育体系;在高等教育领域,教育改革主要是创立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扭转了教育落后的局面。各阶段教育改革措施的实施,不仅促使了德意志人民教育水平的提升,还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孕育了繁荣的德意志文化。
第 3 章 “阅读革命”对早期浪漫派影响及其意义 ......................... 50
3.1 早期浪漫派的创立 ............................... 50
3.2 文化教养与审美思想的培养 ..................................... 52
3.3“阅读民族”与文化民族的形成 .................................. 55
结语 ................................. 59
第3章 “阅读革命”对早期浪漫派影响及其意义
3.1 早期浪漫派的创立
十八世纪德意志地区盛行的“阅读革命”带来了阅读方式的改变、读者数量的激增以及读物的丰富等等。这些现状为早期浪漫派的创立提供了前提条件,其中最有利的条件是“阅读革命”带来的读者与读物的增多。当这些富有才学的人们阅读到了一定的程度,便会倾向于将所读的、所感悟到的表达出来。从而,他们将会经历了从读者向作者的转变。当一群志趣相投的作家们汇聚于奥·施莱格尔在耶拿的家中时,他们在交谈中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然而,不止于此,他们还专门地创办了一个刊物,使该刊物成为他们思想的“扩音器”,将他们的思想理念传递于整个文学界。其中,这个刊物就是 1798 年所创办的《雅典娜神殿》,该期刊的创办也标志着早期浪漫派的创立。由于他们该时期常聚于耶拿的奥·施莱格尔家中,他们也被成为“耶拿派”。
“阅读革命”的主要表现之一便是阅读方式的转变,即“精读”向“泛读”的转变。这个转变指的是一种广泛地、普遍地、公众地阅读方式的转变,并不是说此时已经不存在“精读”了。像学者、教师、科学家等人,他们不仅会广泛地阅读相关领域的过去的、现在的大量书籍或文章,他们还对自身专业领域的经典读物进行反复地阅读。从另一角度来看,正是基于物质条件的成熟,他们才能接触到原本稀有的经典读物。不论是宗教的或非宗教的书籍,倘若没有多次的翻印出版,那么这些经典读物便会被束之高阁收藏起来,难以真切地阅读到。因此,他们能容易地购买到经典读物本身就是“泛读”的结果。此外,他们“精读”之书只占他们“泛读”之书的较小一部分。
结语
十八世纪的德意志地区,发生了一场影响深远的“阅读革命”,约 1763 年到 1789 年是其蓬勃开展的时期。这场“革命”不仅促使了阅读领域的发展,营造了一个繁盛的阅读环境,还为早期浪漫派的成长提供了优良的文化环境。其时,无论是社会文化环境、政治文化环境还是经济文化环境,都是一个相对宽松、自由且繁荣的状态,早期浪漫派的诸位成员们受惠于这种环境状况。进而言之,德意志民族认同感的渴望、文化修养的需求以及阅读环境的成熟,为早期浪漫派的形成提供了一个阅读之风盛行的社会文化环境;教育制度的改革、审查制度的完善与公共领域的成型,都为早期浪漫派的形成提供了一个宽松的政治文化环境;繁荣的出版业、蓬勃的图书贸易以及不断壮大的读者群,还为早期浪漫派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经济文化环境。在这样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早期浪漫派不仅吸收与借鉴了文坛前辈们的经验,他们还结合自身经历与现实状况,创立了独具特色的写作风格与文艺理论,如弗·施莱格尔“断片”与“反讽”的写作风格、奥·施莱格尔的文艺批评理论、诺瓦利斯的小说体裁、蒂克流传至今的经典译作以及他们共同主张的“协作文学”。
与此同时,早期浪漫派人士不仅是“阅读革命”的受惠者,他们还是“阅读革命”的助推者,即他们创新成果进一步地推动了“阅读革命”的深入开展。早期浪漫派成员们的思想观念、文艺理论以及著作成果不仅有助于唤起了德意志人民对德意志民族的民族认同感,使其构建起独属于德意志民族的“民族认同”,成为凝聚德意志人民的重要力量;有助于培养德意志人民的文化教育与审美思想,使其带上德意志民族的独特标识,为德意志“阅读民族”与“文化民族”的形成奠定了至关重要的基础;还有助于孕育了民族思想的萌芽,使其推动了十九世纪初的浪漫主义运动的诞生与德意志民族国家的形成,为“文化民族”向“民族文化”的过渡提供了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