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环艺毕业论文,本文通过总结对地铁站的空间组成、空间特征和与地面的关系入手,探寻建立地铁站空间意向的方法。同时通过人流特征、行为模式和心理感受与需求层面与空间环境艺术设计氛围连接,并从案例入手,通过对优秀案例的分析,确立体现城市文脉的地铁站空间环境是符合人的需求的设计方法,也是城市的重要名片。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研究背景
一、中国现阶段城市地铁交通系统的发展
地铁在城市的发展中已有百年历史。世界历史上第一条地铁线路在 1863 年诞生于英国。从那时起,地铁不仅成为一种便捷的交通方式,也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标志。虽说中国地铁建设起步晚于世界发达国家,但是发展速度却极为惊人。北京地铁一号线从 1965 年正式开工,到 1969 年完工通车,直到 1981 年才正式投入运营,全长 23.6 公里,下设 17 个车站,是中国地铁建设的先河。至今,中国地铁建设至今已有 50 余年的历史。到 2020 年,将有 40 个城市建设地铁,总规划里程达7000 公里。从无到有,中国地铁运营总里程已居世界第一。
便捷高效的交通系统成为城市舒适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交通系统出现的问题也被许多学者瞩目。伴随着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在保证交通顺畅、人流便捷的基础功能上,城市轨道交通成为城市风貌的重要公共形象空间。通力发展轨道交通是许多国家、城市在大量的城市规划实践之后获得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这成为展示城市风貌的最为直接的城市名片。
二、地铁车站公共空间的文化诉求
目前我国已建成或在建地铁线路三百余条、站点一千七百多座,经统计,中国内地 31 城 2018 年总客运量(不含不同网的有轨电车、市域铁路等)213 亿乘次,日均 5844 万乘次,较 2017 年增长 15.42%。如此之高的人流量也使地铁站成为城市人口较为集中的公共空间,也是城市居民最近也是最常接触的公共空间。地铁交通系统最重要的服务对象是广泛大众,多部分是城市中低群体。以低廉的价格享受现代发展成果,体会交通便捷,空间的舒适成为人人都能获得的体验。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价值
一、研究目的
随着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地铁交通系统除了基本交通运输功能,也作为展现城市风貌的重要公共空间。由于我国地铁建设晚于世界其他国家城市,以当时的综合国力在建设地铁线路时以实用性、功能性为主,精神层面的艺术性设计基本不存在。而改革开放后,城市的大规模快速发展使现有的地铁站空间缺乏艺术性、特色化的特色空间,未能呈现我们国家城市独特文化气质的地铁站空间。
本文视角不拘泥于从装饰设计方式手法上来探讨如何体现具有城市文脉的地铁站空间环境氛围,笔者认为空间氛围是需要引导并体悟的,风格化的装饰设计手法只是营造氛围的一种手段,氛围的营造根本在于需要营造空间、引导人们认知空间并且感悟空间,因此城市文脉的体现更重要在于从宏观角度去规划,辅以部分装饰手法。从地铁站点、地铁线路、地铁网络层面宏观上以及与体现城市文脉创新性设计媒介和空间装饰创新性手法的微观层面上,系统的对地铁站空间环境进行优化设计,并提出对未来符合城市文脉特色的地铁站空间环境艺术氛围营造对策,地铁站空间设计及城市文脉的创新性体现上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以便为相关课题的研究以及未来相关设计的方法上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借鉴。
二、应用价值
研究具有城市文化特色的地铁站空间环境设计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在地铁站融合城市文脉的空间环境设计方面,国外一些地铁轨道交通发展比较完备的城市已经开始了实际实践,例如伦敦、瑞典,创造出许多有自己的特色且艺术性极高的地铁空间。但着眼国内,虽说地铁建设和意识已经呈现跳跃式增长,但是真正能够做到艺术性设计和文脉设计的相关地铁空间还是不多,也遇到很多瓶颈。从理论或实践的角度看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与体系,没有站在宏观的角度面对和分析产生的问题以至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设计理论出现很多空白,很难系统的对设计进行指导。将城市文脉与地铁车站空间环境设计有机的结合起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能够完善相关设计理论方法,并且更加系统,从而建立赋有不同城市文脉内涵的地铁空间设计,研究为城市“地铁特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指明方向。
第二章 城市文脉与地铁站空间环境艺术氛围营造的相关研究
第一节地铁站空间环境的构成与特征
地铁,又称路,顾名思义,就是在地下空间固定在轨道上行驶的车辆,主要用于客运交通。具有量大、快速、安全等特点。
地铁站,英文 Underground station,是为地铁交通系统提供铁路列车停靠的地方,用以旅客乘车。现阶段的地铁站是指地铁系统沿线设置的车站,它可建于地下、半地下、地面或高架。我国地铁车站基本建于地下的,属于地下站。
一、地铁站空间的组成
地铁是在地下空间运行的,因此他与城市地上空间的关系是全封闭的,隔离的关系。而居民乘坐地铁唯一的途径就是地铁站,因此地铁站也是地铁唯一与外界衔接的空间。而地铁站从空间上也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地上空间——即地铁站和地铁站室外空间,地铁站作为乘坐和离开地铁的出入口是以建筑形式存在的。地铁站空间环境的地上空间部分主要以车站入口的小广场地面铺装和景观装置小品。二是地下空间,地下空间又分层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安检售票层,这一层主要是乘坐地铁时过安检和购票以及从站台层至各个出入口的通过空间。第二部分是站台层,这里是地铁车辆到达和出发以及旅客等车以及下车的空间。第三部分是过渡空间,是出入口——安检售票层——站台层的连接空间,通常是扶梯、步梯和无障碍电梯也可以是通道。过渡空间是连接地上地下及站台间的通道,通达性极强,是旅客必经的场所。
第二节 人与地铁站空间环境的关系
人是空间的参与者,从人的行为和心理视角进行分析地铁站空间环境和人之间的关系,了解人对于地铁站空间环境的感知,对于地铁站空间环境艺术氛围的营造有着宏观上的指导意义。
一、人流基本需求的“四个层次”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是亚伯拉罕·马斯洛于 1943 年提出,其基本内容是“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根据马斯洛关于人的基本需求理论,将其思想引入到地铁乘客的需求中,形成乘客基本需求的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对地铁交通功能的需求。第二层次,是对空间舒适便捷的需求。第三层次,是对生活服务的需求。第四层次需求,是对文化艺术的需求。”⑥这四个层次的需求是不断增长递进的,在满足一层的基础上,向上一个转化,是一种重叠增进的关系。
第一层次满足交通通行功能需求,这是地铁作为公共交通工具最基本的需求;在满足交通通行功能后人们会将目标转向上一层次的舒适度和便捷性,在本就封闭的地下空间,人们更喜欢宽敞明亮的,设施便捷的地铁站空间;当满足这两个层次之后,人们会将地铁通行视为自身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产生了一定归属感,就好像自家楼下永远有公共服务设施和商店一样,地铁站在第三层次也应满足人们在本就忙碌的生活中无暇顾及的生活需要,例如购买食品药品的小商店、书报商店等,在现阶段地铁站功能的组成上,常与地下过街通道相容,同时也成为恶劣天气下躲避的场所,因此提供日常生活的生活服务是第三层次需求;当满足三个层次之后,人们会降目光转到最上一层,即对文化艺术的需求,这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地铁站空间环境的最高期望。
第三章 相关案例研究以及问题分析...........................................15
第一节 国内相关案例分析................................................15
一、北京地铁站空间环境设计............................................ 15
二、青岛地铁站空间环境设计..................................... 17
第四章 城市文脉下的地铁站空间环境艺术氛围营造研究................................ 32
第一节 城市文脉下的地铁站空间环境艺术氛围营造的方向定位...........................................32
一、打造城市地铁交通空间文化生态系统...................................... 32
二、“面—线—点”的形式在地铁网络中的宏观规划...................................33
第五章 城市文脉视角下的沈阳市地铁空间环境艺术氛围营造......................... 42
第一节 沈阳市城市文脉内涵与特征...................................... 42
1.沈阳市自然地理与人文历史............................... 42
2.沈阳市城市文脉内涵......................................42
第五章 城市文脉视角下的沈阳市地铁空间环境艺术氛围营造
第一节 沈阳市城市文脉内涵与特征
1.沈阳市自然地理与人文历史
沈阳位于辽河平原中部,东部和东南部为丘陵地脉,东部棋盘山为长白山余脉,东南部莫子山地区为辽东丘陵延伸。蒲河与浑河是城市两条重要河流。蒲河位于城区北部,连接永安新城和蒲河新城等区域。而浑河横贯城市东西,是沈阳的母亲河,随着新市政府和沈阳南站的建立,浑河以南地区正逐步发展,浑河逐渐成为城市的内河,沿线生态环境较好,离主城区较近,基础设施建设良好,沿线多处成为重要的文化、居住、体育、休闲娱乐等功能区。同时作为承接新老城区是“金廊银带”中的“银带”在战略上也是城市特色风貌的展示窗口。
从太阳鸟图腾在新乐遗址被发掘,证实沈阳有人类活动至今已有 7200 多年,沈阳建城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 300 年,燕国将领秦开率军驱逐东胡,在此地筑候城,到清太祖努尔哈赤定都修建沈阳故宫,改称“盛京”,再到辛亥革命后奉系军阀驻扎沈阳,日本侵华改称奉天,最后直到沈阳解放,沈阳经历了清太祖定都盛京、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变、东北易帜、沈阳解放、重工业发展、世界园艺博览会、第十二届全运会等诸多历史事件。
沈阳是个多民族融合的城市,从历史来看,作为清朝发祥地,汉族、满族所占民族人口数量居多,在沈阳长期的发展进程中,也行成了多个民族特色聚居区,例如西塔地区,是朝鲜族的聚居片区;西关地区,是回族的聚居片区,除此之外还有锡伯族、蒙古族等,留下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曲艺、舞蹈、美术等。
第六章 结论
本文首先对梳理地铁站空间环境和城市文脉的相关概念、相关的理论和方法,调研和分析我国和国外一些城市的地铁规划及地铁站空间环境设计,总结地铁站空间环境艺术氛围营造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提出结合城市文脉的地铁站空间环境设计原则和思路。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如下:
(1)通过总结对地铁站的空间组成、空间特征和与地面的关系入手,探寻建立地铁站空间意向的方法。同时通过人流特征、行为模式和心理感受与需求层面与空间环境艺术设计氛围连接,并从案例入手,通过对优秀案例的分析,确立体现城市文脉的地铁站空间环境是符合人的需求的设计方法,也是城市的重要名片。
(2)同时,将城市地铁网络与城市重要文化节点结合,打造城市地铁交通空间文化生态系统,并通过“面-线-点”的设计思路,从宏观层面探寻城市文脉在地铁站空间环境艺术氛围营造先导性作用,提出构建城市地铁 IP 主题形象和构建地铁网络“一线一主题、一站一风貌”的整体性地铁空间设计方法。
(3)然后通过从微观层面的区域联动的设计理念和创新性公共艺术媒介表达层面,得出,营造地铁站空间环境艺术氛围的五个策略,即建筑风貌融合城市整体风貌、协调其与环境、构建广场空间、空间界面的设计、色彩规划。同时,在应在艺术氛围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公共艺术上,提出三个创新性,即题材创新、表达形式创新、表达媒介创新。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