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日语论文代写,通过翻译此文章,笔者对北原白秋这位日本诗人有了深入的了解,他不仅仅是写下《落叶松》的忧愁诗人,更是一位贪恋母爱,性格敏感,怜惜生命,有血有肉的孩子。
一、 翻译任务介绍
(一)宗左近介绍
笔者所选用的翻译文本出自评论集《艺术家曼佗罗》,作者是宗左近(1919-2006年),原名古照贺一,日本著名诗人、评论家、翻译家、法国文学研究者,毕业于东京大学哲学系。宗左近出生于福冈县远贺郡户畑町(现为北九州市戸畑区),高中时期爱上法国象征派诗歌,从此热衷于诗歌创作。1959 年出版处女作《黑眼镜》。因在东京大空袭的大火中弃母而去,此事成为其终生的梦魇与悔恨,写下长篇诗集《火焰中的母亲》,1968 年凭此获得第六届藤村纪念历程奖。1994 年,凭借诗集《藤之花》获得第十届诗歌文学馆奖。2004 年荣获第一届瑞典蝉奖(瑞典的诗歌奖项,旨在表彰展现生命尊严的东亚诗人)。生前出版诗集数量达到 46 册(诗选集除外),晚年创作欲愈发旺盛,自1987 年至 2006 年间,以年均 1 册的频率产出作品(1994 年为 3 册)。除此之外,他还作为评论家活跃在文坛,著有四十多本评论集。①但是宗左近的著作在中国寂寂无闻,像他这样一直保持旺盛创造力并不失水准的作家理应为人熟知。
(二)《艺术家曼佗罗——从世阿弥到野坂昭如》介绍
《艺术家曼佗罗——从世阿弥到野坂昭如》(后省略为《艺术家曼佗罗》)收录了宗左近 1967~1975 年间发表在各个刊物上的评论文章,分为《诗歌的天空》、《美术的地平线》、《散文的驿站》三章,共计 27 篇,涉及北原白秋、世阿弥、岛崎藤村等 27位活跃在日本文学界、诗歌界、艺术界的代表性人物。与其他评论集不同的是,宗左近并不是单单把这些“艺术家们”置身于历史、社会、地位等全局的状况来考量,而是尝试去捕捉他们身上的独特性,充满人文气息与哲理性的同时,蕴含深厚感情。
该书出版于 1975 年,被读卖新闻社誉为“标杆性的作家论集”。②书中首次从“独立标签”的角度探索立足于历史和环境的创作实质。宗左近在此书的后记中提到“评论文之于我,是拯救自闭症的唯一良方”。③他以独到的批评视角,挖掘艺术家们身上共同的特征即能十分敏锐地感受到外界事物的刺激,触及“敏感”这一日本国民精神文化的根基,致力于复苏现代生活中日益衰弱的经典文化艺术。
二、 翻译过程概述
(一)译前准备
为了能更快、更准确地理解源文本,并用贴切的目标文本表达出来,译者需要充足的事前准备工作。
第一,文本选择。笔者是在与导师讨论达成一致的前提下选择了此文本进行翻译。首先,这是一篇诗歌评论文章,同时又夹杂了大量的诗歌原文,具备一定的文学价值与研究价值;其次,在网上查阅后,并无前人翻译过该文章。虽然宗左近和北原白秋都是日本有名的诗人,但是有关他们诗歌及评论的中译本并不多见,文中涉及的诗篇也几乎未经翻译。因此不会有重复翻译的问题;再者,此文章原文中评论多晦涩难懂、象征或魔幻手法的描写较多,诗歌也多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对笔者来说难度甚大,同时也更具挑战性。
第二,背景资料查阅。大部分作家的灵感来源于他的亲身经历,要读懂其作品,首先要了解其生平轨迹、生活阅历。因此笔者通过维基百科、知网的论文、北原白秋网络纪念馆,对作者宗左近和诗人北原白秋进行初步的了解。另外笔者还着重查阅了有关北原白秋的文献。其中陈岩在《浪漫、孤愁的吟唱——浅谈北原白秋诗歌创作道路》①一文中对其诗歌风格进行了论述,张蕾以《语言的炼金师——「北原白秋」》②为题对诗人及其作品进行简单介绍。在日本,日高爱子针对诗集《回忆》特地撰文《Tonka Johnの追憶:北原白秋「思ひ出」の色彩と風景》③,对《回忆》这本中的诗篇进行了解剖鉴赏。以上这些代表性文献均有益于笔者在翻译时对诗歌进行正确理解。
(二)文本翻译难度以及解决方法
笔者在收集资料过程中主要发现以下问题:
第一,相关参考文献资源匮乏。在中国白秋的诗歌中译版多见于网络,且分布零散出处不明。国内现今尚未有正式出版的北原白秋诗集中文译本,只有《日本童谣》一书中刊有他的一部分童谣译作。
第二,古文出现频率高。白秋的诗句经常夹杂古文、方言或是意思不明朗的词汇,在翻译时查阅大量资料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第三,如何正确传递日本独特的诗歌美感。日语是黏着语,具有暧昧、弹性、开放、婉约、胶着等特点。再加上白秋是象征派的诗人,其抒情风格为其诗歌的汉译化增加了很大难度。 为此笔者在翻译过程中采取了以下解决方案:
第一,平行文本阅读。笔者为了提升译文的美感,在翻译前先阅读了北原白秋已被翻译的诗篇,如《日本童谣》,其次是一些与北原白秋风格相近的诗人的作品中译本。比如早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让·尼古拉·阿尔蒂尔·兰波,白秋受他影响颇深。
第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索相关的资料。除了借助现有的卡西欧电子词典、MOJI 辞书、谷歌翻译、雅虎日本等数字资源外,笔者幸运地在日本网站发现了一个由北原白秋诗迷建立的网站,上面不光刊载有粉丝们自行翻译的现代文译版,通俗易懂,还有各式各样的解读与猜想,对理解白秋诗歌的美感、提高翻译的准确性有很大的帮助。
三、 翻译理论阐述 ..................................... 6
(一)德莱顿简介 ....................................... 6
(二)德莱顿的翻译理论成果 ................................ 7
四、德莱顿翻译理论指导下的具体案例分析 ................................ 9
(一) 翻译原则指导下的诗歌评论翻译 .............................. 9
1. 翻译是艺术 ................................... 9
2. 翻译必须保持原作特性 ................................... 11
五、 《诗歌的天空之北原白秋篇》译后事项及特点讨论 .................................... 25
(一)译后事项 ............................................ 25
(二)特点讨论 .................................. 26
五、《诗歌的天空之北原白秋》译后事项及特点讨论
(一)译后事项
在完成《诗歌的天空之北原白秋》的初稿翻译之后,笔者并没有直接撰写论文,而是着手于翻译的译后相关工作,进一步完善译稿。译后工作主要包含下面这几点:
第一,落实词汇的理解与表达。北原白秋是横跨日本明治、大正、昭和三个时代的诗人。他的作品往往以新颖的题材和奇异的表现手法在诗坛独树一帜。追求情绪上的谐和,表现感觉印象是他作品的最大特色。他的诗词中象征性词汇和古语混杂,且大部分没有中译本,在查明古语意思的基础上还要正确领会词汇在诗中的具体表达,这绝非易事。此外作者宗左近也是一位文豪,哲学系出身,热爱法国象征派诗歌,行文虚实相生,用词含蓄委婉。因此,笔者在完成译作后还需查阅相关资料,与所负责导师讨论重难点词汇的翻译,竭尽所能准确把握原文意思。
第二,润色加工。笔者的初稿旨在意思正确、句子通顺、逻辑清晰。但这是一篇诗歌评论文章,中间穿插大量一代诗圣的诗歌作品,用词华丽,意象绚烂。和小说不一样,若译文只是单单传递意思,就如白开水般乏味,读者兴致全无,浪费了作者的心血。故二稿时笔者先是通读全文,再为口语化的用词做修饰化处理,如近义词替换、词语转成语、添加书面语等,使译文富有文采。但是润色不意味着句子越长越好,尤其原文中宗左近多使用短句,因而还需要删去累赘重复的词句,使译文精致简练。日语语法与中文语法相差甚异,常年的日语使用环境多多少少会对日语学习者的中文产生负面影响,故笔者作为第一视角修改完后,联系了中文专业的同学,拜托其从第三方视角,客观地阅读译文,看看译文中是否有拗口、歧义之处。
六、翻译总结
译者译诗,不仅是在完成一国文字到另一国文字的转换,更是在帮助诗人将他的思想传达给更多的读者。正如王卫平说的那样,“文学价值的创造者不仅是作者,而且还有读者”。作为译者,笔者的工作不仅是将文本准确地翻译出来,更是在帮助宗左近和白秋将他们的思想和情感传达给中国读者。
通过翻译此文章,笔者对北原白秋这位日本诗人有了深入的了解,他不仅仅是写下《落叶松》的忧愁诗人,更是一位贪恋母爱,性格敏感,怜惜生命,有血有肉的孩子。同时也对作者宗左近升起仰慕之情,明明自己也是杰出的诗人,却甘当绿叶,用优美富有哲思的文字去探索日本的诗人、文学家、艺术家。这是无比浩大的工程,他用自己的力量为日本文化的发展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翻译过宗左近和北原白秋的墨宝后,笔者对诗歌这种艺术形式有了新的认知。诗不仅仅只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更关注进入灵魂纵深的使命与担当,不断升阶人类的精神向度和美学穿透力,拓展人性的深广度。文中出现的诗篇大多属于日本现代短歌,如果将现代短歌的白话译文事先规定出每行的字数,难免会削足适履,影响传达原意,笔者没有拘泥于原文诗歌的字数,而是根据原文的实际内容来灵活处理。以便让这种精神向度和美学穿透力不因为翻译而底蕴全无。
在此翻译实践报告中,笔者用德莱顿的翻译原则和诗歌翻译三分法探讨了文中具体 案例的翻译,它们各有所长,有优有劣。德莱顿认为“逐字译”和“拟译”是翻译的两个极端应加以避免,但是笔者通过翻译实践的拟译实例发现并非绝对如此。折中的“意译”固然有其优势,但非万能。诗歌翻译是文学翻译中的瓶颈问题,有些诗歌用直译仍然能传达原作精神,因为语言是相通的。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