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企业管理论文,笔者认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主流和发展趋势是非理性化的情感管理。富有人情味的“仁爱精神”逐渐成为现代企业管理者的重要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基于人文精神的人本管理理念与现代管理学中的行为科学理论相契合,都是在“人性善”的假设前提下,强调重视人的情感、意志和个性。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1.1.1 重建文化自信
文化的力量不在于信奉人数和攫取利益的多少,而在于它孕育了什么样的思想和精神品质。中国是举世闻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久弥新。中国传统文化一开始就与天地精神相联系,崇尚天下共生,赞天地之化育,助天地之生生,追求人与人、人与物的和谐共生,其内涵品质来源于“天地”的特性,这种和谐共生的观念超越了民族的利益和界限。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不同于当代研究客观物质世界的分科之学,而是强调“万物一理”①的综合性学问。我国历史上的思想家俯而读,仰而思,辩而争,皆是出于对天地正道的尊崇和对天地间道义正气的维护,留下了“尊道”、“贵德”、“尚义”、“忠公”的精神传统,历代先贤用毕生生命实践之,“直道而行”(《论语·卫灵公》)②,不趋“邪曲”,“居仁由义”(《孟子·尽心上》)③,尚礼重信。这些品格精神(“理”)贯通万物,贯穿始终,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皆为一理。
然而,近代以来科学技术愈演愈烈,我国学者普遍以西方文化的“科学精神”为尊,以自然科学的“道德中立”自诩,拒绝人文关怀,研究的科学化和功利化倾向使人文学科的领地日渐狭窄,缺乏对人类终极价值的思考和对天地万物的敬畏。同时,当今高校培养专业人才的教育体制又人为地将科学与人文隔绝开来,缺乏人文精神的培育。我国传统文化学者甚至也否定了传统文化中万物一理、贯通综合的思想方法,取而代之以西方分门别类的理论和思维方式重新诠释传统文化,从而丢掉了传统文化的精华。不可否认,文化交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但是文化的交流和借鉴必须建立在高度的文化自觉的基础之上。所谓“文化自觉”,即一个民族必须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了解它的诞生和发展,精华与糟粕,对其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深刻的认识,主动担当发展自身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文化自觉是一个民族内在的精神力量,体现了其对文明进步和文化繁荣的不懈追求,同时也是加强文化自主能力和取得适应新时代文化选择自主地位的必由之路①。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本质之所在,是这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一旦丢失了传统,就变成失去了灵魂的漂泊无根的民族,其创造的一切成果只体现为“物件”的多少。一个国家有了文化主体意识,这个民族才有独立的灵魂,才能在立足自己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其他民族文化,真正做到取长补短,把本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而一个没有文化根基和民族精神的国家难以长久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最终会被历史所淘汰。
1.2 研究思路、方法和主要创新点
1.2.1 研究思路
中国近代民族企业诞生于经济破败、内外交困的社会背景之下,民族企业家们在残酷的市场角逐中被迫着力改革,在立足我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基础上,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正是这强大的文化力量支撑着企业在艰难困苦中的生存和发展。
研究总体结构如图 1-1 所示,第一章为导论,阐明选题依据,指出研究近代民族企业人文文化的意义所在;第二章对主要概念加以辨析,在阐述传统文化和中华人文精神内涵的基础上,揭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重要管理价值;第三章和第四章以“人文文化”的逐层解构为基础,选取民生公司为主要案例,兼顾荣家企业、“永久黄”企业①、穆藕初和刘鸿生企业等著名民族企业,分别从“以人为本”和“礼乐教化”两大方面详细阐释了人文精神在近代民族企业文化中的出色运用;第五章和第六章与国外东西方典型企业进行比较分析,分别选取松下企业和日本 IBM 公司作为比较对象,探究中日两国企业人文文化的异同和中西方企业文化中人文精神的融合,力求全面、客观地剖析近代民族企业人文文化的具体内容和发展程度,揭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对东西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第七章在总结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对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历史启示。
第 2 章 主要概念辨析
2.1 文化与传统文化
2.1.1 文化界说
“文”通“纹”,泛指各种色彩交错的纹理,原用于形容自然事物的痕迹,例如木石纹理、鸟兽之迹和“仲子生而有文在其身”(《左传·隐公元年》)①的人体纹理。随着历史的发展,“文”的含义从“天之文”和“人之文”泛化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论语·子罕》)的诗书礼乐,最后引申为美、善、文德等精神方面的涵义。“化”从“人”和“匕”,取生成、造化之义。随着历史的发展,“化”从“赞天地之化育”的“万物化生”(《周易·易辞下传》)②引申为“我无为而民自化”(《道德经·第五十七章》)③的教化迁善之义。“‘化’者,彻头彻尾彻里彻外”④的动态变化过程。“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⑤,这里的“文化”与“武力”相对,是“文化”一词的最早出处。同样还有“文化内辑,武功悠扬”(《文选·卷十九》)⑥和“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文选·卷四十六》),都强调天下之治首选文德教化,采用诗书礼乐和伦理道德来教化世人,使人向善。可见,古代“文化精神”贯穿政治和伦理,具有文治教化和礼乐典章等多层含义,是古人理性张扬的坚实基础。
在西方,“文化(culture)”一词的前身是拉丁文 colo, colere, colui, cultum 等动词,用以形容人类改造自然和创造人造自然物的过程,包含耕种、驯养和照管之义(to till the ground, to tend and care for)⑦,与“人之文”类似。随着历史的发展,“文化(Culture)”开始纳入人类精神方面的内容,其含义引申为修养、风尚和能力发展等,与“文治教化”类似。
世界各国学者对“文化”进行了不同释义,迄今已有三百多种文化概念,以下列举几种较具代表性的解释:
英国文化学家、人类学之父爱德华·泰勒(Edward Tylor)认为文化是人在社会中所掌握的才能和接受的习惯,是人类所有知识、艺术、风俗、信仰、道德和法律的复合体①。
根据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迈尔科辞典》(1971),文化最初指人类在征服自然中开垦土地、驯化动物和栽培植物等的物质创造活动,之后延伸为人类在自我发展中培养天赋、艺术和道德能力的思想精神财富②。
根据西班牙《世界大百科全书》(1978),文化是人们作为群体中的一员在社会熏陶活动中接受这个群体所共有的各种物质精神财富的过程,这同时也是文化的历史传播途径③。
2.2 人文精神与中华人文精神
传统文化强调人文素质、人文修养、人文关怀和人文理想的重要性,人文精神贯穿始终。“文化即人化”决定了文化研究要以人的创造性活动和全面发展为中心,重新审视古往今来的各种文化现象,研究其中的人文精神,这也是传统文化研究深化的必然取向。中国传统文化是以趋善求治为目的关注人性和人生的伦理政治型文化,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基本精神。
2.2.1 人文精神释义
“人类”(Humanity)从“类”的角度思考人的存在根基,进而延伸到人的本性和本源、人与自然、人与神、人与人等一系列超越性的问题。“人文精神”(Humanism)是人类优秀文化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凝聚而形成的关怀人类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隐形文化现象。人文精神是以人为核心,融天地万物为一体,对人生真谛和人类命运的超越性思考,是人的关怀之极和价值取向的体现,如高扬理想人格,渴望自由平等,追寻理想信仰,探索生命意义等。作为对人的“终极关怀”,人文精神以形而上的特征探究人的生存本质和精神内核,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塑造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人文精神是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孕育而生,汇聚于民族文化之中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品格,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不断增值和发展,对文化、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变革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的根本精神和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
西方的“人文”概念源于拉丁文 Humanitas,继承了希腊文 peideia 培育理想人性、训练优雅艺术(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the liberal arts)的含义。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产生可追溯到把人视为“万物的尺度”的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当时对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奠定了西方社会崇尚个性自由、平等法制、以人为中心的人文精神底蕴。文艺复兴时期通过回溯古典人文精神,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摆脱了异化力量——宗教对于人的绝对支配,彰显了人的意义和价值。西方人本主义在启蒙运动时期发展到极致,人被视为无所不能的最高价值。然而,西方人文精神的“人”与“文”存在割裂的倾向,单纯从“自然人”角度对人进行定义和把握,强调个体价值,忽略了“道德人”和“社会人”的部分,因此西方的“人文主义”更偏向“人本主义”。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潮就是狭义的“人文精神”,其核心思想包括:
(1)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的支配; (2)崇尚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批判; (3)主张灵肉和谐,肯定尘世生活中超越性的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灵肉对立和对尘世生活的否定。
第 3 章 人文化成的第一部分——以人为本 .............................. 22
3.1 “以史为鉴” ................................ 22
3.1.1 民为本................................ 22
3.1.2 敬德.................................... 28
第 4 章 人文化成的第二部分——以礼乐教化 .............................. 40
4.1 以礼为教....................................... 40
4.1.1 制“礼” .......................... 41
4.1.2 教“礼” ................................... 43
第 5 章 中日企业人文文化的比较分析 .......................... 54
5.1 关于“家”的观念 ................................. 54
5.1.1 雇佣制度................................... 56
5.1.2 工资福利制度............................... 58
第 6 章 中西方企业人文文化的比较分析
6.1 关于“家”的观念
如前所述,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催生了重农文化,加之儒家伦理文化和完备的宗法制、家族制的影响,使中国社会形成“家族本位”的群体观念,讲求家族荣辱观和集体凝聚力。在家庭内部,个体必须依附集体,服从家族,做到主从分明,尊卑有序。自古以来中国人的管理思维逻辑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立业——治国——平天下”,管理“家、业、国、天下”没有本质区别,只是范围和人口的不同。因此,以伦理文化为基础的家族集体管理模式同样适用于“事业”、“国家”乃至“天下”的治理。
美国诞生于蛮荒之地,建国历史短,文化根基浅,没有僵化的传统,大部分国民都是欧洲移民的后裔,因此欧洲传统文化精神是其文化的基础。与中国适宜农业生产的封闭地理环境不同,西方文化发源于多山且沿海的地中海地区,海上贸易和手工业发展催生了重商文化,加之深受基督教崇尚自由和个人价值的教义精神的影响,使西方社会形成“个体本位”的观念,讲求每个独立个体向自己负责,主宰自己的信仰和精神。受此影响,美国文化亦强调以个人的利益和愿望为主导,个人不依附其他人和集体而存在,信奉以自我为中心,把依靠自己作为哲学信条,使“个人主义”最终成为美国文化的同义语。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美国企业文化提倡个体独立和自主精神,鼓励自我价值的实现,重视个人潜能的发挥。员工为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工作,不依附于企业和领导,人格独立得到最大程度的尊重和保障。同时,美国企业还注重营造竞争文化,通过为员工提供公平合理的竞争平台,使员工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与中国企业文化讲究整体性、综合性的思维方式不同,美国企业文化讲究个人的、局部的、分解的思维方式①。因此,IBM“民为本”的“爱人”思想主要表现为强调个体权责,实现个人价值,具体体现在权责划分和工资体系两个方面。
第 7 章 结论
7.1 中国近代民族企业人文文化的评析与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讲求人性本善,强调群体关照个体,个体服务群体。这种伦理型文化决定了东方人天然具有“社会人”的特点,长于协调人际关系,注重人的价值和主观能动性,追求群体关系的和谐。这种人文文化决定了东方的管理是注重情感投资以群体为本位的伦理型管理。与西方的“防范性”管理不同,东方的“引导性”管理注重情感投入,在管理过程中强调德治和礼治相结合,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以“柔性管理”为基础,最终实现“价值引导”、“价值管理”的目的。这种人文文化的管理理念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共识。
7.1.1 仁爱管理
现代企业管理的主流和发展趋势是非理性化的情感管理。富有人情味的“仁爱精神”逐渐成为现代企业管理者的重要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基于人文精神的人本管理理念与现代管理学中的行为科学理论相契合,都是在“人性善”的假设前提下,强调重视人的情感、意志和个性。在管理实践中具体表现为:保障员工的基本生活福利,对员工进行思想技能培训,尊重员工的个人价值。这比任何完备严格的规章制度更能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提高企业管理的绩效。
现代企业亦是人的群体组织,企业内部必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关系。而人不是活的生产工具,如果在管理中一味依靠训斥、纪律和惩罚来争取被管理者的响应与合作,非但不能实现管理的目的,还会激发企业内部的冲突和对立。因此,遵循人文精神,用“仁爱管理”代替“铁血手腕”,更符合当今企业管理发展的大趋势。而作为一种情感型管理模式,仁爱管理重点强调对被管理者的情感投入,即在管理中充分考虑被管理者的需求,这与现代管理学中的需求与激励理论相契合。有效的激励能把被管理者的需求和欲望转化为行动的原动力,是企业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保障。而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
在这方面,近代民族企业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例如民生公司在保障员工获得稳定生活来源的同时,并为其和家人在住房、医疗、子女教育和养老等各个方面提供了完善的福利保障,免除了员工的后顾之忧。这种以“情”为纽带的“柔性管理”具有极大的优势,在精神和物质的全方位激励下,全体员工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意识和为公司无私奉献的劳动激情,成为民生公司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企业管理者要怀仁爱之心,待员工如亲人,时刻体恤他们的苦与忧,满足他们的需求。如此一来,员工也自然会视企业为家,自觉支持响应管理者的意志,由此产生的企业精神上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其他任何管理手段所难以比拟的。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