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环艺毕业论文,本文首先以雕塑作品为主线对相关基础性理论进行梳理分析,明确了影响视觉环境设计的相关因素;然后,文章厘清了观者、雕塑创作者、公园设计者、雕塑作品、公园本体五个客体之间的关系,从设计过程、设计原则、设计策略三个维度搭建起适合严寒地区雕塑公园视觉环境设计的理论模型;最后,文章以具体实例应用了严寒地区雕塑公园视觉环境设计理论模型,结合具体的设计方法增加了模型的可理解性和实操性。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物质财富的逐渐累积,人们的消费方式、社会的结构特征、大众的审美水平等也随之发生改变,城市面貌也跟着焕然一新。但是,单一地扩张经济的规模,不是人们生活的全部,也不是中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初衷。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说明了文化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这从侧面反映了物质的丰富不代表文化的丰富,城市化不仅仅是以经济建设为主,文化建设同样非常重要,必须要把文化建设纳入到社会大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城市公园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肩负着文化建设的重任,而以雕塑为主题的城市公园,其具有浓厚文化艺术气息的特征决定着它是建设文化强国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单元。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第一个雕塑公园于北京石景山建成,可以说对发展这一类型的公园做了一次尝试。从这开始,我国各地区陆续兴建了大量的雕塑公园,但是规划模式和设计理念基本大同小异,均是把公园空间视为雕塑在室外的展览场地,把雕塑沿着园内道路、广场进行简单布置,将雕塑当成公园内的一种普通装饰品。在这种统一的模式和理念指导下,我国各个地方的雕塑公园,在园内环境面貌上出现视觉雷同的现象,没有突出我国不同地域在地理、文化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雕塑自身的艺术性、文化性也没有通过公园这个景观空间载体很好的释放出来。在大众群体审美多元化的时代,人们面对雕塑公园这种具有浓郁文化艺术氛围的审美客体,视觉雷同现象对展现雕塑作品的精神内涵、构建地域特征文化是没有任何积极意义的。
目前处于严寒地区的雕塑公园在视觉环境方面,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即在设计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严寒地区在一年中拥有差别极大的视觉环境景象这一特征。基本上是只把夏季时节的景象特征,视为雕塑公园的设计条件,实则这是对冬季视觉景象资源的一种浪费。其实仅从雕塑作品而言,就延伸出以雪、冰为材料创作的雕塑。这种通常出现在冬季的雕塑作品是可以充分体现严寒地区雕塑公园环境特色的,这说明严寒地区的冬季景象应和夏季景象一样,应被设计者纳入到设计条件中,利用好严寒地区的视觉环境景象优势。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我国近似急功近利式的城市化发展,使得城市空间已逐渐失去了视觉的整体性,变得越来越无序和混乱[1],公园作为城市的组成部分也难逃厄运。这要求,公园的发展应越来越科学,各种专题类公园都应有各自详细且因地制宜的规划设计理论。雕塑公园建设不仅仅是美化空间环境、满足人的行为活动需求,而且还应满足人们对文化氛围、艺术审美等精神方面的追求;也不仅仅是由具备公园设计能力的公园设计者群体单方面工作的结果,而且还应有雕塑艺术家的参与,雕塑公园应是双方共同合作的结果。
本文对严寒地区雕塑公园视觉环境设计的研究,通过对严寒地区地域特征的分析与总结,对国内外相关案例的学习,从雕塑创作和景观设计两方面着手研究,寻找二者在创作与设计层面的共性与异性。结合公园设计基础理论、视知觉理论、冰雪艺术与文化等理论基础,探索如何把雕塑作品与公园本体进行有机的结合以及如何让严寒地区雕塑公园在冬夏两种季节里都保持高活力。通过对具体问题的研究分析,总结出可以应用于严寒地区雕塑公园视觉环境设计的理论模型及具体方法,希望为严寒地区建设雕塑公园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帮助。
1.2.2 研究意义
任何一个公园的建设都不是为自然而建设,都是为人而建设。人们选择去任何一个雕塑公园,不管其目的是游览观光还是休憩娱乐,雕塑作品总会散发出文化艺术气息感染着人们。同时,严寒地区的气候条件,又给雕塑公园的视觉环境增添了多重变化,为观者欣赏园内视觉环境创造了多种景象。因此,研究如何设计严寒地区雕塑公园的视觉环境变得尤为重要,优秀的景观视觉环境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审美,提高人们的审美素养。
2 基础理论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严寒地区
依照 2019 年 10 月 1 日生效的《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15]和1993 年 7 月 5 日发布的《建筑气候区划标准》(GB50178-93)[16],可以清晰的了解到我国建筑气候划分情况。我国的一级建筑气候区一共划分为 7 个,包括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等,具体分布如图 2.1 所示。
我国建筑气候一级区划是以 1 月平均气温、7 月平均气温、7 月平均相对湿度为主要指标。由于维度的高低变化和海波的高低变化均会影响气温,因此严寒地区的分布集中在了高纬度地区和高海波的地区。严寒地区的气候特征整体是:冬季严寒漫长且多风,夏季温凉但短暂;积雪厚,冻土深;1 月平均气温≤-10℃,7 月平均气温≤25℃,7 月平均相对湿度≥50%。考虑到吉林省长春市拥有一座国家 5A 级别的世界性雕塑公园和坐落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 5A 级别的“太阳岛”风景区常年举办冰雪博览会这两点,因故本文主要以东北三省区域为主,选取东北区域内的严寒地区作为雕塑公园视觉环境设计研究的地域范围。
2.2 严寒地区雕塑公园视觉环境概述
2.2.1 视觉环境特征
雕塑公园是集雕塑艺术作品、植被、水体等多种景观要素于一体的公园类型,它的特征因其拥有大量雕塑艺术作品而与其他类型的公园产生巨大的差异。处于严寒地区的雕塑公园因气候原因,又被赋予了一种极具地域性的鲜明特征。具体而言,严寒地区雕塑公园视觉环境特征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种:
(1)艺术性特征
雕塑作品无疑是雕塑公园的景观主角,各种风格的雕塑作品丰富了雕塑公园的视觉环境。长春国际雕塑作品邀请展,当时其举办方邀请了国内外共 55 位雕塑家,进行现场创作。这其中很多适宜长久保存的雕塑作品被集中安置到了合适的公共空间中,供人们观赏,后来慢慢发展成为雕塑公园。雕塑家在创作雕塑时,为了使雕塑作品达到“美”的境地,会耗尽很多时间去研究雕塑作品的每一个细节。世界著名画家达·芬奇曾在讨论绘画与雕塑的区别时,说过:“雕塑家不得不对每一个立体雕像画出许多轮廓,方能使雕塑从各个面看上去都完美[24]”。这些各种材料、各种颜色、各种形式的雕塑作品,被精心地集中在一片园区内,当游人置身其中,感受到的无疑是一场浩大的艺术视觉盛宴。
(2)社会性特征
雕塑家亨利·摩尔在自传中谈到,卵石、植物、骨头等都能给他创作启示[25]。当生活或者自然中的事物,成为雕塑家创作灵感的土壤时,雕塑作品在一定意义上就具备了社会性。尤其是当雕塑家为某个特定主题创作时,这种社会性就越显强烈。例如,雕塑家王少军的作品《都市言情》,用相对写实的表现手法,以地铁中的场景和人物为素材基础,再现了城市人群的生活状态,见图 2.2 所示。这种类型的作品,代表的不只是他个体情感的表达,还包括他所体察到的同时代社会中其他成员所共通的情感[26]。这种类型的雕塑很容易引起观者对社会的思考,并与作品中蕴含的精神内涵产生共鸣。
3 严寒地区雕塑公园视觉环境影响因素分析......................28
3.1 环境组成要素................................28
3.1.1 自然方面.....................................28
3.1.2 人文方面....................................31
4 严寒地区雕塑公园视觉环境设计理论模型构建..........................52
4.1 设计过程..................................52
4.1.1 基地调查研究..............................54
4.1.2 雕塑归类分析....................................55
5 严寒地区雕塑公园视觉环境设计理论模型应用方法.......................72
5.1 设计实例概况.........................72
5.1.1 基地空间选址................................72
5.1.2 雕塑作品选择.................................74
5 严寒地区雕塑公园视觉环境设计理论模型应用方法
5.1 设计实例概况
5.1.1 基地空间选址
进行设计活动的基地地址,选址在第三章节分析的典型案例中一块未深度开发的区域,即长春世界雕塑公园内靠近东北的一块区域,面积约有一公顷,具体地址见图 5.2所示。
基地选址符合严寒地区雕塑公园的背景,并且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场地中包含了文章中提到的所有景观要素,例如建筑、水体、植被、地形、硬质、景观小品以及冰雪,可以充分反映严寒地区雕塑公园的视觉环境特征,见图 5.3 所示。需要明确的是选址在雕塑公园内,并不是对这块场地进行改造,而是因为这块场地具备的条件与本课题研究内容之间的匹配度很高,可以很贴切地体现本章节提出的设计方法的具体应用情况。总之,选址在雕塑公园内的一块场地进行设计活动的最大目的,是为了更清楚地、有针对性地论述设计的方法。
结论
雕塑公园是构成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重要的户外活动场所,为人们提供了游憩、休闲等功能。严寒地区在不同季节的视觉环境特征差别极大,在公园环境设计过程中应作为重要设计条件。研究严寒地区气候特征影响下的雕塑公园视觉环境与雕塑作品在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关系特征,可提高严寒地区雕塑公园视觉环境设计的质量水平,有助于提升园区的艺术价值,为游览者提供更舒适的视觉感受,也充分体现了对雕塑艺术作品的尊重和欣赏。
本文首先以雕塑作品为主线对相关基础性理论进行梳理分析,明确了影响视觉环境设计的相关因素;然后,文章厘清了观者、雕塑创作者、公园设计者、雕塑作品、公园本体五个客体之间的关系,从设计过程、设计原则、设计策略三个维度搭建起适合严寒地区雕塑公园视觉环境设计的理论模型;最后,文章以具体实例应用了严寒地区雕塑公园视觉环境设计理论模型,结合具体的设计方法增加了模型的可理解性和实操性。具体包括以下研究成果:
(1)分析了严寒地区雕塑公园视觉环境影响因素
基于严寒地区环境气候特征、雕塑公园视觉环境构成、公园设计相关基础理论,厘清了影响严寒地区雕塑公园视觉环境的因素包括环境组成要素、季节差异特征和空间位置关系三个方面。其中,环境组成要素包括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地形、水体、植被、冰雪、光线是影响严寒地区雕塑公园视觉环境的自然性基础要素,在地文化、景观风格、观者行为特征是影响严寒地区雕塑公园视觉环境的人文性基础要素;季节差异特征包括整体视觉环境和雕塑创作环境两个方面,严寒地区的气候特征使园区视觉环境在不同季节差别极大,应将其作为影响视觉环境设计的时间性因素;空间位置关系应考虑雕塑与人工景观和自然景观的空间位置关系,雕塑与园内其它景观要素的空间位置关系构成了园内视觉环境的结构骨架,是影响园内视觉环境的重要因素。
(2)构建了严寒地区雕塑公园视觉环境设计理论模型
文章从设计过程、设计原则、设计策略三个维度搭建起适合严寒地区雕塑公园视觉环境设计的理论模型,使得相关设计工作有清晰的过程可参考、明确的原则可遵循、具体的策略可运用。在对严寒地区雕塑公园进行视觉环境设计时,应参照基地调查研究、雕塑归类分析、制定实施方案、建造与反馈的程序进行,并顺从“雕塑作品导向、地域特征鲜明、环境体验适宜、打造美育资源和设计过程生态”五个视觉环境设计原则。根据设计原则提炼出了雕塑作品、场地形态、四季变换、观者视线、空间结构、场所精神六个策略基点,对其进行组合提出了“分析雕塑作品并归类统计、顺应场地形态与四季变换、把握视线与空间结构关系、营造雕塑与空间场所精神”四点设计策略,可充分指导相关设计工作。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