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探讨

发布时间:2022-04-23 17:40:57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企业管理博士论文,本文基于企业社会责任视角研究其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依照企业“走出去-如何走-走下去”的逻辑主线,将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聚焦于三个问题,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分别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海外市场进入模式、海外投资绩效的影响及其机制,并考察了制度因素和国际化经验的调节效应。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自从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中国的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高,“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更是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新的重大历史机遇。面对国际国内新的复杂形势,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依然保持健康有序的发展。《2019 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2019 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 1 369.1  亿美元,是 2002 年的 51 倍,全球排名继续列第二位,占全球份额的 10.4%;2019 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 21 988.8亿美元,是 2002 年末存量的 73.5 倍,位列全球第三,占全球份额的 6.4%。截至  2019年底,中国有 2.75 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国(境)外设立 4.4 万家企业,遍布全球 188 个国家和地区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大国地位持续巩固,中国企业积极融入全球化浪潮。

中国企业争相“走出去”,其目的是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与发展空间,但企业国际化的征途并非一路平坦。伴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而来的是一系列问题的凸显,如企业环保意识薄弱、与当地居民矛盾突出、投资权益难以得到保护、劳资关系处理失当等等,这既损害了我国对外投资的整体形象,又降低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严重制约和阻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张中元,2015)[1]。此时,如何与当地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良性互动,得到利益相关者的认可与支持,进而建立合法性,化解“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各类风险,提升国际竞争力成为跨国企业日益关注的焦点。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广泛普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逐步成为全球共识,也成为跨国企业提升海外竞争能力,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企业以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将经济、社会、环境、伦理等问题融入企业文化、日常运营甚至战略决策中,使企业在创造价值的同时也能够造福社会。近年来,跨国企业通过国际贸易和对外投资在母国和东道国发挥的核心作用引起了企业、消费者、投资者、决策者和学者等对其社会和环境足迹的更多关注。根据毕马威(KPMG)的调查显示,发布独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财富》全球 250 强企业(简称 G250)的比例由 2005 年的 52%上升至 2008 年的 80%,2011 年该比例达到95%,在此后的调查中,G250 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率一直稳定在 90%~95%之间。此外,2017 年所有行业(除零售业外)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率都超过了三分之二②。这表明企业社会责任的透明度持续增加,跨国企业社会责任逐步步入标准化和规范化时代(崔新健和彭谞慧,2020)[2]。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本文基于企业社会责任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的重要性、迫切性,在现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企业社会责任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及绩效的概念模型,并以中国跨国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丰富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和经验研究。

1.2.1   研究目标 

(1)在理论分析上,以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已有研究为基础,结合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实际状况,构建企业社会责任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及绩效的概念模型,并提出相关研究假设,厘清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并廓清作用边界。

(2)在实证分析上,以中国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上市企业为样本,根据数据特点分别选取合适的实证模型以检验提出的研究假设。

(3)在政策建议上,基于理论分析的思路,结合实证检验的结果,从立法与标准建立、监督机制构建、具体战略实施、披露与沟通等方面,针对不同主体提出相应的建议,推进海外投资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与披露,以帮助中国企业更顺利地“走出去”并“走下去”。

企业管理博士论文参考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利益相关者理论

(1)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主要观点

“利益相关者”是指在企业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能够影响企业行为或受企业行为影响的个人或群体(Freeman,1984)[35]。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早期的研究中重点关注利益相关者与企业之间的关系,随着理论的发展,研究主题逐渐扩展到利益相关者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对企业产生的影响。例如,Zheng  等(2015)探讨了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在合法性需求上的差异对企业社会责任具体实施方式的影响[36],Brower  等(2017)探讨了利益相关者关于企业的评价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37]。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第一个核心观点是企业应该为其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利益相关者理论将公司业务理解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一组关系,因此,管理公司业务的高管应该密切关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进行管理,并试图避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衡(Friedman 和 Miles,2002)[38],股东的利益不应优先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第二个核心观点是整合理论,整合理论假设大多数商业决策都有一定的道德观点或隐含的道德规范(Freeman 等,2010)[39]。因此,利益相关者理论拒绝了所谓的分离谬论,即反对商业决策中没有道德内容的观点。事实上,大多数人都接受“其行为应对他人的影响负责”这一观点,认为经济和道德具有相互依赖性[39]。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第三个核心观点认为,利益相关者关系应该建立在公平和互惠原则上,保持良好关系的责任是双边的,这意味着企业负责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创造,而利益相关者也负责持久的关系(Goodstein 和 Wicks,2007)。

(2)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大量研究表明,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建立良性互动的有效途径。企业可以通过慈善捐赠获取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性认同,也可以通过战略性慈善获取内部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性认同(Zheng  等,2015)[36]。有研究表明,基于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感知,企业社会责任会对企业声誉、社会地位和第三方机构排名产生影响(Aguilera-Caracuel,2017;Ioannou  和  Serafeim,2015;Haleblian  等,2017)[7, 41, 42]。学者们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出发,对企业社会责任展开了丰富的研究。例如,Bravo 等(2012)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可以显著提升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地位的评价[43];Brower  等(2017)按照企业社会责任满足各利益相关者需求的基本逻辑,探讨企业社会责任变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37];Beckman  等(2009)指出,发展中国家企业社会责任起步并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是利益相关者在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员工权益等方面的意识觉醒[44]。因此,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互动的重要媒介。

2.2   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研究

2.2.1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Bowen  在 1953  年出版的著作《商人的社会责任》中对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进行开创性的阐释,他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商人依照社会的目标和价值观导向,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按照客观的价值观行事并做出相应决策的义务[15]。很多人认为这是学术界第一次理论性地对社会责任问题进行探讨,很多学者对其观点也表示赞同。

在此之后,许多学者基于不同视角阐述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Davis(1960)指出,作为微观经济体的企业具有影响社会经济、技术和文化的巨大能量,因此,企业应承担与其拥有的社会权力相匹配的责任,任何回避社会责任的企业都会失去其社会权力,并最终被其他团体所取代。他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应同时遵循经济目标和非经济目标,企业做出的决策和采取的行动至少有部分应超出企业的经济和技术利益[61]。Mc Guire(1963)将法律责任纳入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并提出企业社会责任不仅包括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还应包括除此之外的其他责任[62]。Carroll(1979;1991)提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社会对企业实现经济效益、遵守法律法规、重视伦理道德以及自觉参与慈善的期望,并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将企业社会责任划分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16,  63]。Freeman(1984)将利益相关者定义为能够对组织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或受组织目标实现影响的个人或群体[35],这一广义的定义使得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主流思想发生转变,学者们开始尝试将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相结合,并构建了相对完整的理论框架以应对“股东至上”理论的挑战。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对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关系进行探讨,二者之间呈现全面融合的趋势。其中,Wood(1991)首次提出将利益相关者理论融入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64]。

企业管理博士论文怎么写

3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 ................. 36

3.1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现状分析 ......................... 36

3.1.1  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意识增强,整体履责水平较低 ............................ 36

3.1.2   行业间履责水平差异显著,金融业表现优异 .................................. 37

4   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影响 ....................... 53

4.1   引言 .......................... 53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4

5   企业社会责任对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影响 .......................... 79

5.1   引言 ........................................ 79

5.2   理论分析 ................................. 80

6   企业社会责任对海外投资绩效的影响

6.1   引言

第 4 章和第 5 章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分别考察了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和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影响,回答了不同企业社会责任水平下企业“走出去”和“如何走”的问题,而接下来企业要面临在东道国“走下去”实现长远发展的问题。跨国企业能否在东道国顺利运营并持续发展是企业关注的重点,海外投资的绩效问题涉及到国家海外资产的安全与收益,是跨国企业国际化战略成败的核心问题(王碧珺和衷子雅,2021)[160]。事实上,中国跨国企业的海外投资绩效并不理想,大量海外子公司从东道国市场退出,企业存活率较低,跨国企业的国际化水平和经营绩效不高,且随着国际环境对企业社会责任重视程度的持续提高,企业在海外经营面临的社会责任压力日益增长。一些对外投资企业由于对社会责任重视程度不足,缺乏与当地民众、媒体和社会团体的有效沟通,引发诸多纠纷,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海外经营(张吉鹏等,2020;葛顺奇和陈江滢,2020)[157, 259]。例如,2010 年 6 月中国工商银行同意提供 4 亿美元贷款给埃塞俄比亚的吉贝三级大坝项目,而银行监察组织、国际河流组织和图尔卡纳湖之友表示该项目将严重破坏湖区的生态环境,并因此致信中国工商银行,之后国外多家媒体针对此事进行报道,导致中国工商银行的国际形象严重受损①。2012 年缅甸莱比塘铜矿因环境保护和征地赔偿等争议,遭遇当地社会的不信任和误解,经历了停工、复工、再停工的反复折腾,造成了巨大损失②。上述现象引发了本文的深入思考,企业社会责任到底会对海外投资绩效产生怎样的影响,即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在海外市场“走下去”有着怎样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什么作用机制实现的?这种影响的边界条件和适用情境是什么?这种影响是否会根据企业特征、行业特征、东道国特征以及区域特征有所差异?本章将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探讨上述问题。

7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7.1   研究结论

本文利用中国沪深 A 股上市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重点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有明显的提升作用。本文利用2011—2019 年中国沪深 A 股上市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整理企业-年份-东道国三个维度的对外直接投资项目数作为投资规模的代理变量,采用负二项回归考察了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水平越高,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越大;分项维度的检验结果显示,只有员工责任和社会责任(狭义)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的异质性检验发现,非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其提升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而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海外投资的提升效果不明显;敏感型行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其提升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而非敏感型行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海外投资的提升效果不明显;向发达经济体投资时,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而向发展中经济体投资时,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提升作用不明显;东部地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其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而中西部地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其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提升效果不明显。接着,本文检验了制度距离对企业社会责任与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关系的调节作用,发现法律制度距离和经济制度距离对二者关系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而文化制度距离对二者关系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最后,机制检验的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可以通过融资约束缓解机制和生产率提升机制来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2)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对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有显著的影响。本文利用2011—2019 年中国沪深 A 股上市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事件,按照股权比例将海外市场进入模式分为独资和合资,采用 Logit 回归考察了企业社会责任对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水平越高,海外子公司以独资模式进入东道国市场的可能性越大;分项维度的检验结果显示,除了社会责任(狭义)的影响不显著外,其他维度的社会责任均对海外市场进入模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员工责任的影响最大。进一步的异质性检验发现: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正向影响更大;与非制造业相比,制造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正向影响更大;与发展中经济体相比,向发达经济体投资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影响更显著;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位于东部地区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影响更显著。接着,本文检验了制度距离和国际化经验对企业社会责任与海外市场进入模式关系的调节作用,发现法律制度距离和经济制度距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而文化制度距离对二者关系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国际化经验对二者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最后,机制检验的结果表明,通过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跨国企业可以缓解融资约束,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进而加大以独资模式进入东道国市场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