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新闻叙事的真实性与再现偏差思考

发布时间:2022-04-23 17:46:25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高校毕业论文,笔者认为非虚构新闻叙事对于新闻真实性以及新闻专业性所形成的矛盾建构,正是非虚构新闻叙事以不同于传统新闻叙事的叙事表征得以正名的同时,所显现出得辩证性的矛盾。面对叙事偏差,从理论层面到实践层面,非虚构新闻叙事都在传播生态变革中做出权宜。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选题来源

新闻业转型的当下,“在速读时代,感受慢阅读的魅力”被众多新闻写作平台接纳。作为新闻“慢阅读”的重要推手,非虚构写作逐渐成为新闻实践领域的“宠儿”。新闻领域的非虚构写作实践从自媒体绵延至主流媒体,如《新京报》“剥洋葱people”、澎湃新闻“镜相”栏目、《南方都市报》“南都语闻”栏目、腾讯“谷雨”、网易“人间”、界面“正午”等新型非虚构写作平台。伴随着实践热潮的持续发酵,有关非虚构新闻话语实践的学术研究也从不同角度出发分析这一话语实践的价值和问题。

中国传媒大学的周逵老师和黄典林老师等非虚构新闻话语实践的代表研究者将“非虚构写作”在新闻领域的话语实践定义为“非虚构新闻叙事”。“非虚构新闻叙事”作为“非虚构写作”在新闻领域的话语实践,再一次引发研究热潮。非虚构新闻叙事的“真实性”在理论界和实践领域都受到广泛关注,相关考察和研究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非虚构新闻叙事作为一种新型新闻文体,真实性是它必须面对的核心价值问题。

本文在考察非虚构新闻叙事实践中真实性实现和再现偏差的基础之上,研究非虚构新闻叙事在实践路径和理论价值两个层面对真实性的偏差和建构,在此基础上反思非虚构新闻叙事对新闻专业性的消解和重构。总的来说本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研究意义。

高校毕业论文参考


第二节  研究综述

“非虚构新闻叙事”这一名词很少在研究中出现,正式使用这一概念的国内研究者只有中国传媒大学的周逵和黄典林,两位研究者将非虚构写作在新闻实践中的应用视作“非虚构新闻叙事”。①有关非虚构新闻叙事的研究涉及范围很广,主要包括“非虚构新闻叙事”的理念溯源、非虚构新闻叙事文体探究、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非虚构新闻叙事实践表征等。

一、非虚构新闻叙事的理念来源与流变

作为新闻界自我变革的重要路径,非虚构新闻叙事在近几年才成为研究热潮,进而一时间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当下,“非虚构写作”也被称为“叙事新闻”。张文东指出“非虚构写作”的源起和文体都离不开美国的“新新闻主义”。②新闻学研究者也支持“非虚构写作发端于新闻”的说法。

(一)非虚构新闻叙事的理念来源

“非虚构新闻叙事”兴起于“非虚构写作”这一跨界文体在新闻界的讨论和应用。近些年,“非虚构新闻叙事”的理念来源问题一直广受争议,学界对这一问题的争辩主要指向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我国非虚构新闻叙事的理念源于上世纪中期美国流行的“新新闻主义”以及其后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传入我国的普利策特稿奖获奖作品。美国杜鲁门·波特的《冷血》以及诺曼·梅勒的《刽子手之歌》被认为是“新新闻”的开山之作。③《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总监卫毅在《我眼中的非虚构精神》中认为,“新新闻主义”是非虚构精神的一种。④山东大学的顾明正则认为,尽管非虚构写作与新新闻主义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其内涵和新新闻主义完全不同,是一种有别于新新闻主义的写作方式。另一种观点认为:我国非虚构新闻叙事的理念源于上世纪流行的报告文学以及传统特稿,虽然后来被取代了,但它们奠定了我国非虚构新闻叙事的基本雏形。周逵、曾庆香、李文学等的研究较为倾向于这一种观点。遵循这一理念来源的范式流变被学者认为是非虚构新闻叙事的本土实践。


第二章  非虚构新闻叙事的概念流变及表征


第一节  非虚构新闻叙事的概念流变

从早期围绕“新新闻主义”的批判性拷问到非虚构写作的文学性与新闻性之争,再到当下非虚构新闻叙事话语实践定位新型新闻文体,“非虚构新闻叙事”概念的形成经历了五十多年的流变。在一则则荣登“普利策新闻奖”宝座的优秀非虚构新闻写作作品中,我们看到了非虚构新闻叙事作为新闻话语实践的未来性概念;在莘莘骄子的壮志踌躇中,我们看到了新闻叙事面向非虚构写作时的新闻性与文学性的糅合;在不断的尝试与争议中,非虚构新闻叙事借力于传播生态格局的变动,成为一颗熠熠生辉的“新星”。

中国语境下进行新闻话语实践中,非虚构新闻叙事既有丰富的内涵,又折射着新闻和文学的共性与特性,还隐喻着面向非虚构写作的新闻叙事具有多种样态。莫言认为,“非虚构写作介于新闻特稿写作和小说创作之间,它更加立体地展现出人物形象。”①非虚构新闻叙事流变于非虚构写作在新闻叙事领域的话语实践,它以更立体地展现新闻事实的姿态进入新型传播生态的话语实践。

一、非虚构新闻叙事的概念来源

从概念来源上来讲,非虚构新闻叙事是新闻话语实践理念和新闻写作文体随客观现实的变化而发生转型和重组的现阶段产物。在这一话语实践的变革之中,新闻话语实践主动出击,对“非虚构写作”的运用和讨论直接促成了非虚构新闻叙事的概念化和实践现实性。

(一)“新新闻报道”的孕育

非虚构新闻叙事最初的概念来源于孕育“非虚构写作”的“新新闻运动”,也就是被后人指摘的“News Journalism”,国内将其翻译成“新新闻运动”。但是,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新新闻报道”。② “新新闻主义”未能超越悖论,作为一种新闻写作理念而被认同,但是它作为一种广泛而具继承性的新闻制作范式,从未消弭,并且不断得以革新。

继小说《冷血》的作者杜鲁门·卡波特表示自己的作品是“非虚构小说”之后,“非虚构写作”这一概念就被推入热度不减的讨论之中。1965 年,美国记者汤姆·沃尔夫开新闻报道应用非虚构写作手法的先河;他的作品《糖果色橘片样流线型宝贝》中使用第一人称和内心独白等文学写作修辞手法,在展现人物性格、心理特征等方面获得了助力。这种应用文学化修辞创作的新闻报道被称为“新新闻报道”,因能够更好地吸引受众注意力,而被众多美国记者纷纷采用。“新新闻报道”更具全局深度和细节可读性,虽受非议,但从未被消弭;“新新闻主义”作为一种新闻制作范式,不断吸纳时代特色进行革新,从而参与孕育出“非虚构写作”以及之后的“非虚构新闻叙事”。


第二节  非虚构新闻叙事的表征

非虚构新闻叙事作为新闻界的一种话语实践,经历了长期的文体创新和实践变革,逐渐形成了不同于传统叙事类新闻报道的表现特征。这种新闻话语实践方式不仅创新、凝练了非虚构新闻叙事独有的特征,而且创新了新闻叙事的叙事视角和叙事修辞。非虚构新闻叙事以一种顺应传播生态格局变动的姿态,建构着新型新闻叙事样态的同时,也为非虚构写作在新闻领域长期孵化佳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非虚构新闻叙事以话语实践的姿态重新出发,既印证了新闻学发源于文学这一历史论题,也让新闻叙事得以再次回归赋予文学性的现实主义建构,丰盈新闻叙事表征的同时,也向新闻叙事的独立性发出挑战。

不同于传统新闻叙事,非虚构新闻叙事借力于非虚构写作在新闻领域的蓬勃发展,吸纳新闻学和文学两者的养分,滋养出适用于当下传播生态的新闻话语实践。从话语实践方式出发,归结非虚构新闻叙事各个面向的表征,以供后续相关研究作相应的参考。该小节将从叙事特征、叙事视角及叙事修辞三个方面梳理非虚构新闻叙事的表现特征。

一、叙事特征

在当下媒介域转型期,非虚构新闻叙事表现出解构传统新闻叙事的特征,同时也建构着异于传统新闻叙事的特征。后真相时代,人们对于情感真实的偏重胜于事实真实,舆论话语的最终形成有赖于新闻话语和民众话语的共同发酵。民众话语和新闻话语在新闻叙事中呈现交互性依附关系,民众话语的生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新闻话语建构的议题,新闻话语又依赖于民众情感意向所指涉。新闻叙事作为新闻话语的一处重要“发酵池”,在铺展事实细节的过程中,借助于不同的叙事特征,潜移默化中形成独立的新闻话语。

非虚构新闻叙事秉承新闻叙事的话语权重,将叙事特征和叙事手法的运用与新闻话语的建构相协调。基于传播生态格局变动加快的新媒体时代,非虚构新闻叙事在叙事主体、叙事客体以及叙事话语三个层面,对当下政治经济格局以及传播生态表现出适应性的叙事特征。


第三章 非虚构新闻叙事的真实性实现与再现偏差 ....................... 29

第一节 非虚构新闻叙事的真实性实现 ............................. 29

一、叙事主体“在场” ...................................... 30

二、“深描”事实细节 ...................................... 32

第四章 非虚构新闻叙事再现偏差对新闻真实性的矛盾建构 ............... 43

第一节  再现偏差对新闻真实性的建设性 ............................... 43

一、“求真”意识的强化 ......................................... 44

二、新闻叙事的“特性化”挖掘 ......................... 46

第五章 非虚构新闻叙事的真实性与再现偏差对新闻专业性的消解与重构 ... 61

第一节  非虚构新闻叙事的真实性与再现偏差对新闻专业性的消解 ........... 61

一、多元话语偏差导致新闻叙事的公正性矛盾 .................... 62

二、共情化叙事导致传播再现客观性的认知偏差 ...................... 63


第五章  非虚构新闻叙事的真实性与再现偏差对新闻专业性的消解与重构


 第一节  非虚构新闻叙事的真实性与再现偏差对新闻专业性的消解

通俗地讲,新闻专业性是新闻业或新闻媒体或新闻工作者个人受推崇和尊重的个人。经过漫长的实践积累和提炼,新闻“专业性”基本确定为真实、客观、公正、公共、庄重等内涵;同时,新闻“专业性”也处在不断的消解与重构当中。非虚构新闻叙事的真实性是多重视域重叠的真实性,是原生态的真实性,也是存在主观性叙事的真实;它的这些特性遗留了难以避免的再现偏差,也在不断地创新减少再现偏差的路径。作为一种新闻话语实践,非虚构新闻叙事的真实性与再现偏差对既有的新闻专业性形成了消解。

在话语实践中,非虚构新闻叙事的叙事主体不再局限于新闻记者,而是广开“民间言路”,让新闻事实的当事人、见证者可以亲笔写出他们的“故事”;作为叙事主体的个人或者新闻记者都必须以“真情实感”倾注在新闻叙事中,体验叙事客体的观察、思考乃至情绪;另外,非虚构新闻叙事对新闻事实进行的“特性化”挖掘,使得各种身份的叙事客体都拥有了呈现以自己为主角的“故事”的机会。这些特质赋予了非虚构新闻叙事不同于传统新闻叙事的全新样态,让非虚构新闻叙事得以提名为新型话语实践。然而,民间叙事者的开放性致使叙事主体不再具有新闻专业性,缺失专业性的叙事者们容易将自己对事实本身的看法代入到新闻叙事内容中,而多元话语同台叙事会产生公正性矛盾;另外,不再具有新闻专业性的叙事主体参与话语实践,介入新闻现场,“感同身受”的同时,也难以保证新闻叙事的客观性;一旦新闻叙事不再具有客观真实,而被刻上“倾向性”,它将失去新闻作为叙事话语的专业性。

高校毕业论文怎么写


结语

每一次新闻话语实践发生变革,都将影响到整个传播生态将发生变动,话语实践的变革为传播生态的变动加持动力。反之,新的文体得以诞生的动力,即话语实践的内生动力,也来自于传播生态的转型发展。

在传统的新闻叙事中,个体性的命运阐释是不被重视的,叙事内容更关心宏大的时代课题。个体命运往往通过电影、小说、散文等艺术性作品生发叙事张力。但其实,“铁肩担道义”的新闻叙事才是最应该“为生民立命”的那个角色。非虚构新闻叙事的包容性、多元话语性,让那些在“宏大叙事”场景中被忽视的个体获得了为自己著文的路径。同样地,非虚构新闻叙事的叙事特征能够扎根的基础来自于,新传播生态环境中,个体性话语的丰富和成熟,以及大众对底层群众的生活样态、现实处境的关注。

在近几年的实践摸索中,非虚构新闻叙事获得了被定义、被讨论、被传播的机会,也在众多学者以及新闻记者的话语实践中逐渐走向成熟。但是,非虚构新闻叙事的再现偏差仍然是不能忽视的问题。新闻叙事有如自然科学研究一样,叙事主体透视的越深,看到的细节越多,同时也就会有更多的细节被忽视。如果新闻叙事只讲事实案例,那么只要保证客观事实成立即可;但如果新闻叙事想要“介入”现场、“深描”事实细节,叙事主体就必须保证每一个细节都得到了观察和阐释。非虚构新闻叙事的再现偏差既是叙事偏差,也是更多叙事内容得以深化的表现,它与新闻真实性是辩证地矛盾、矛盾性建构的关系。这种双向矛盾的关系对新闻专业性本身也是既有建构作用,又有消解作用。抛开非虚构新闻叙事的合理性暂且不谈,“双向互动”的再现偏差对整个传播生态的建设也是辩证地建设作用。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