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留学生论文,本文在文献梳理、研究述评与理论分析基础上,建构和建立了相对完整的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分析框架,并基于建构的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分析框架,运用 GIS 分析法、教育调查与统计、SWOT 分析法等主要方法并结合跨学科方法,从空间可持续、时间可持续、环境可持续三种角度或维度系统研究了怒江州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利用整合化思维针对性分析怒江州教育发展的地域性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提出进一步推进怒江州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路径及措施建议。
第 1 章 导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可持续发展,是 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最为重大的发展追求与行动指南,尤其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旗帜鲜明地提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不断前行的“五大发展理念”①背景下,可持续发展研究更是形成我国科学研究深入建构的一种方向及热潮。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层层推进,教育发展重心已由规模增长转向突出效益,对可持续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研究正日益成为我国教育研究深入发展与探索的一种导向及引领。而对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是从整体上推动教育事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路径和基础动力,在可持续发展研究及促进我国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的战略实践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立足于区域尺度,对教育系统的“短板”部分及边、贫、弱、滞地带开展基于可持续发展目的及意义的研究,是确保我国教育事业整体化协调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及深化教育扶贫等的重要工作,不仅在当前具有尤为显在的理论及实践价值,同时也是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及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任务。
现阶段我国学术界对边、贫、弱、滞地带教育发展的研究,多从经济学、社会学及教育学等学科视角入手,从知网、百度文档以及 ResearchIndex、Google Scholar、Web of Science、ScienceDirect、Find Articles、cnpLINKer 等学术引擎的文献分析均反映出绝大部分针对边、贫、弱、滞地带教育发展的研究来自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及民族学等学科或领域,直接来自地理学科的研究较为匮乏。在研究目的上,现阶段研究偏重于突出教育公平的“帮扶式目的”或缩小教育差距的“追赶式目的”,较少涉及针对内涵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目的及意义的专门化研究。而在分析角度层面,现有研究主要从经济补持、社会公平、教育均衡发展等宏观角度探讨及分析,相对缺乏立足区域特点和面向空间分异性的中微观分析,而由于对空间分异性及其地域性特点的深入探讨不足,研究成果对地区教育的适切性不足,研究结论往往“放之四海而皆准”,对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实践的指导意义不明显。这一研究现状,已难以适应或满足当前我国社会转型发展、教育事业发展重心转变和教育改革步入“深水区”的现实需求。因而,从地理学视角入手并面向空间分异性及其地域性特点与影响因素,以区域为尺度对我国教育发展的边、贫、弱、滞地带开展立足可持续发展目的及意义的研究,在当前构成了一个十分紧要且具有前瞻意义的研究方向。
1.2 文献研究与述评
文献综述及述评主要围绕研究主题、研究方向、研究目的等进行文献检索和研究,对已有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研究不足等进行针对性梳理与评析,在系统把握前人成果及前沿动态的基础上发现进一步研究的理论空间与创新方向。本文主要是从地理学视角及“地理+教育”交集逻辑(以下简称“地理+教育”)研究怒江州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由此以“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和“地理+教育”为主要线索及关键词组织了文献收集与分析,分析跨度从 1932 年“地理+教育”出现有专门文献记载的交集至今,检索引擎及文献数据库涉及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新华文 摘 、人 大复 印、超 星 数字 图书 馆、百 度 文档 搜索 以及 ResearchIndex 、ResearchGate、SpringerLink、Google Scholar、Web of Science、ScienceDirect、Find Articles、cnpLINKer 等外文数据库。
1.2.1 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教育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教育)”和“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是本文研究的主要意旨和中心议题,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命题和主要目标,因而将其作为文献综述与述评的首要,首先围绕教育可持续发展、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两大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进行文献梳理与研究述评。
1.2.1.1“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观念及内涵研究
“教育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英文主要有两种表述形式:一是“Education for Sustainabilit(y缩写形式为 EFS)”,二是“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缩写形式为 ESD)”。这两种表述在中文中的基本意思都可以理解为“基于可持续目标的教育发展”,只不过前一种突出了发展形态,后一种突出了发展意义,通用的中文翻译一般有“可持续发展教育”或“教育可持续发展”两种。学术界大部分人认为,这两种中文翻译在含义上是一致的,只不过是中文表达的两种不同形式或使用习惯不同;无论使用可持续发展教育还是教育可持续发展,其基本而总体的意思都是指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由此,本文对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文献分析,既包括以“教育可持续发展”为关键词的相关文献,也涉及以“可持续发展教育”为关键词的相关文献;同样,既包括了“EFS”相关英文文献,也涉及“ESD”相关英文文献。但从近年来相关英文文献的用词及表达情况分析,在国外及西方以使用“Education for Sustainability(EFS)”相对居多。
第 2 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主要概念
主要概念是指反映学科领域及研究问题特点与内涵的基础性或支柱性概念,主要概念蕴含着研究特点、问题领域、研究内容、观察角度、研究的意义与适应性等诸多关键信息,是反映特定研究视角下进行研究设计与问题思考的逻辑起点。本文是从地理学视角研究“地理+教育”交叉的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故而涉及三个主要而关键的概念:空间;地理环境;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
2.1.1 空间
“空间”原本就是地理学研究的“殿堂级”概念,后被世俗化并逐步为社会研究、文化研究、区域研究等借用和移植,由此引发以社会学空间转向为代表的空间研究热潮,“社会空间”、“文化空间”、“区域”及“生产力空间”等概念应运而生,并在“地理+教育”交集研究进程中逐步演绎出“教育空间”概念。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科技及太空探索语境中,空间已经超越“平面空间”而被延展至宇宙及地表之下,“立体空间”及“空间生产力”①等概念已被提出,其中的一些探讨已经超越地理学范畴。
但在地理学视角下,空间是指“地球表层空间系统”,在自然地理学领域主要表述为“地表范围”,而在人文地理学领域通常被描述为“人地关系综合体”。可见,地理学意义上的空间或地理学的空间概念,主要是“平面空间”而非“立体空间”,其范围一般不超出地球表层范围或不指向地表之下以及宇宙或太空。从综合学科、交叉学科及跨学科层面看,当前对空间的研究或以空间为视角的区域研究,已逐步呈现出一些新的内涵并正在形成新的研究亮点,如对“虚拟空间”、“网络空间”、“赛博空间”、“关系空间”、“文化空间”、“精神的空间”、“视角的空间”等的研究和探讨。
2.1.2 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同样是地理学的奠基性概念,是地理学研究和探讨的一个永恒主题,地理环境同样具有一个“被世俗化”的历史并历经来了一个“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综合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历程,并同样是一个交叉和交集于多种学科及领域的概念。地理环境探讨的主题可以概括为“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内容总体上可以概括为“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个大的层面,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是地理环境探讨的重点,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及社会发展“五大理念”背景下,“人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形成新的地理环境研究主题,生态环境成为当前地理环境研究探讨的热点。
2.2 空间分析的理论基础
2.2.1 空间分析的主要思想
关于空间分析及其研究价值,康德与恩格斯的空间观念及其表述往往具有奠基性作用及强调意义:康德曾在关于自然地理学的研究与描述中指出“空间是地理学的研究范畴,时间是历史学的研究范畴”①,但康德的观点显然忽略了时间在地理学研究中的意义,后来的地理学研究已经“矫正”了这一认识,在现代地理学研究中“时间之轴”或“时间的空间”等观念已经普遍认可;相比之下,恩格斯的观点更为全面地评价了空间意义,恩格斯指出过:“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和空间以外的存在,同样是荒诞的事情”②。由此可见,空间观念及空间分析在地理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从空间向度下进行研究所具有的普适性价值与意义。
空间分析是指以特定空间(如区域)作为研究对象或以空间作为研究视角,以空间要素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从而对特定地表范围的特定事项或发展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一种研究思维;空间分析以要素分析为主要内容及途径,由于空间要素的内容及特点因具体事项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从而产生要素结构及分析方法等的实际差异,如城市研究的空间要素、农村研究的空间要素、社会研究的空间要素、文化研究的空间要素和教育研究的空间要素等。对于空间分析的这一研究思维,地理学研究通常用“地理要素”加以指代和揭示,如:“地理学(geography),是研究地理要素或者地理综合体空间分布规律、时间演变过程和区域特征的一门学科”③。因而我们可以进一步将“要素分析”这一研究思维概括和描述为是一种“要素论”,在地理学空间研究中主要反映为地理要素分析,在区域研究中主要表现为区域特征分析。
第 3 章 怒江州及其教育发展现状…………………… 70
3.1 怒江州概况………………………… 70
3.1.1 地理位置………………… 70
3.1.2 州情概况……………………… 71
第 4 章 怒江州区域教育发展的地域性影响因素分析………………………… 88
4.1 区域教育的特殊历程………………………… 88
4.1.1 区域及地域变迁………………………… 88
4.1.2 民族及文化变迁………………………… 91
第 5 章 怒江州区域教育发展的教育调查与分析………………………123
5.1 区域教育发展社会满意度的问卷调查………………………123
5.1.1 问卷编制与调查情况………………………………123
5.1.2 问卷的有效性检验………………………… 123
第 6 章 进一步推进怒江州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路径及措施建议
6.1 怒江州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挑战
怒江州在国家集中支持、省级政府统筹和各方支持的利好政策下,努力制定、配套和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及措施,一些措施具有进一步探索及实践上的借鉴意义:如坚持“保护生态、绿色发展”基本原则、对“小学分段式就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扶贫攻坚”项目建设带动学校及教育资源规划与布局①等。但总体而言,怒江州区域教育发展总体上仍缺乏足够的整体设计与前瞻性思路,内涵式、内生式的发展思考相对不足,在发展思路上仍较为模糊与粗放,在一些教育建设上尚存在理念及认识上的不够充分;此外,自 2012 年全国叫停“撤点并校”后,怒江州尚未出台过相对细致的关于教育资源规划与布局的专门性成套文件,其在教育资源规划布局方面的基本思路主要是“总体规划、分布实施、因地制宜、宜并则并、需增则增”②,但对如何因地制宜建设学校和增减调适学校等缺乏具体而充分的研究及科学依据。而作为对这些问题的集中反映,其十分显在和较为突出的问题形态则集中体现在过于依托外力推动的“刺激式发展模式”和自我输血及造血功能匮乏的“外延式发展方式”。
在具体问题层面,怒江州区域教育在可持续发展目前仍面临传统影响因素和非传统影响因素的突出挑战,整体上这一空间或区域内仍存在两种具体的问题情景:其一是发展滞后,怒江州的教育发展整体水平仍明显滞后,尤其边境山区的农村教育仍然是薄弱中的薄弱,在教育发展上仍面临学生流动流失隐患较多、教师流动流失严重、家庭监管与家校联结困难、家庭教养方式粗放、家庭教育观念淡薄、家庭综合教育能力低下以及学校教育中素质教育能力欠缺等诸多制约因素,与“上好学”的要求之间仍存在事实上差距;其二是发展不足,由于缺少针对这一区域或空间范围内教育发展较为系统、深入、细致的研究,尤其是紧扣区域特征和针对区域特点的研究,因而对区域教育发展在内涵、要旨、意义、发展目标、教育内容等层面的理解和把握都尚不够充分和深入,目前对怒江州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宏观层面仍缺少足够动力和后劲,微观层面在边境民族直过地区的学校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目标和意义仍未充分体现和挖掘,在教育国际化竞争视野下跨境教育仍面临缅籍学生求学上升通道不畅等实际困境与挑战。
第 7 章 总结与讨论
7.1 研究总结
本文对怒江州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较为全面、相对系统的分析和研究:首先从理论研究入手建立了分析框架,进而基于理论研究及分析框架,对怒江州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研究与分析,最终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怒江州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路径及措施建议。在认真完成论文研究的基础上,获得的思考和主要结论总结如下。
总体上的结论,怒江州是一个教育发展滞后、空间位置特殊、地理环境特征突出的特定区域:在教育发展基本指数上怒江州明显滞后,从地理学视角分析怒江州空间位置特殊和地理环境优劣势凸显。怒江州特定的区域特点,决定了怒江州教育发展必须同时在高质量国民教育、地方特色教育、地缘特点教育三个层面上共同发力和协调化推进,才能更进一步回应和不断满足怒江州丰富而复杂的地域性特点及其教育发展诉求,才能更为有效地保障怒江州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地持续化进展,从长远看才更有利于确保怒江州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足够后劲。 对于上述总体结论,论文形成了如下几点主要观点及支撑性结论:
7.1.1 对区域教育发展特点的认识
在理论层面,区域是一个时间、空间、地理环境综合的载体,区域教育发展特点即体现于特定时间、空间、地理环境交织于教育活动的特征反映,这些特征集中反映为教育发展的地域性特点,区域教育发展必须不断贴近于地域性特点,才能不断夯实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在实践层面,怒江州客观的地理位置和较为特殊的区域教育发展历程,使得怒江州教育发展具有丰富而复杂的地域性特点及其相应诉求,主要表现在区位重要但边贫弱滞、地广人稀但人地矛盾尖锐、资源富集但生态脆弱、地域广大但山高坡陡、环境优美但灾害频发、族群和谐但跨境涉边、边境安宁但宗教交织七个大的方面;进一步推进怒江州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建议,应建立在充分考虑和面向这些地域性特点及其教育发展诉求的基础上。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