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韩语论文,笔者认为将配价语法理论应用到对外汉语教学具有可行性及必要性。仍如上文所说,将配价语法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相结合,并不是要求教师长篇大论地讲解配价语法,而是要求教师自身要有足够的配价知识储备。对外汉语教师应将知识与教学融会贯通,以知识促教学,以教学固知识。
第一章 情感形容词的界定及分类
第一节 情感形容词的界定
一、“情感”概述
“情感”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 7 版)中的释义为“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厌恶等。”可见,人的情感并不是随意产生的,而是当人受到一定的外界刺激时而引起的一种心理的、主观的反应。概括地说,情感是一种个体对自身需要是否能够得到满足的主观态度或者判断,当个体需要能够得到满足时,人的大脑就会做出一种肯定的判断,此时内心就会呈现积极的、正向的情感;当个体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大脑就会做出否定的判断,此时内心就会呈现消极的、负向的情感。
当情感产生时,不仅人的内心会发生变化,人的表情及人体内部都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因此情感表达一般包括面部表达、身体姿态表达及言语表达。
面部表达:面部是人最有效的表情器官,当主体受到外界刺激时面部表情会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眼睛、嘴巴等的变化。人的眼睛能够最直观地展现人的情感态度和情感体验。例如直视一个人或一个事物可以表示不可思议,瞟别人一眼表示轻视,盯着一处可表示内心迷惑不解;嘴巴的变化引起情感的变化就更加明显了,主要体现在口型变化上,开心时会咧开嘴巴笑,难过时会把嘴角向下撇,惊讶时会张大嘴巴等等。
身体姿态表达:人的情绪和情感状态有时可以通过身体姿势有意识地或自发地展现出来。各种各样的身体姿势可以表达各种情感,例如如果一个人坐直,可以看出他们紧张,抓耳挠腮可以看作是慌乱或焦虑,跳舞可以看出他很快乐,不断揉搓双手以表达自己的焦急和恐慌。可以看出,当一个人处于兴奋、紧张、恐惧和无助的情绪状态时,身体姿势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言语表达:人类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进行交际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传达情感,向别人倾诉。语言表达情感主要是通过不同的句式、声调、词语等方式。
第二节 情感形容词的分类
目前学界关于情感形容词的分类有不同观点。要对情感形容词进行分类,本文认为首先应了解它在汉语词类系统中的位置以及它与其他词类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情感形容词的性质,明白其特殊性才能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及有效性。
一、情感形容词的互渗性与两极性
本节要讨论的情感形容词的互渗性与两极性主要是从两个维度来分析:一是情感形容词内部各词语义之间的互渗性;二是一部分情感形容词在语义上总能找到与之相对的情感形容词,即情感形容词的两极性。
(一)情感形容词内部互渗性
仔细观察本文所提取的 80 个情感形容词的语义及句法特征,我们发现其中一部分词在语义上具有互通性,这在一方面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但是另一方面容易给汉语非母语的学习者造成混淆,许多情感形容词的误代、误用就是由此引起的。例如“悲哀”和“悲伤”在《现代汉语词典》(2016:53)中的解释分别为:“悲哀:形伤心:感到~|显出十分~的样子。”“悲伤:形伤心难过:他听到这一噩耗,不禁~万分。”从词典中的释义可以看出二者皆有“伤心”之意;再如“孤单”和“孤独”(2016:464)的解释分别为:“孤单:形单身无靠,感到寂寞:~一人|她离开家乡后生活很~。”“孤独:形独自一个;孤单:~的老人|儿女都出国了,他感到很~。”
第二章 情感形容词配价分析
第一节 配价的性质及配价成分的确定
一、配价的性质
研究配价首先要弄清楚配价的性质,否则一切研究将无从谈起。我国语言学界针对配价的性质曾有不同看法,笔者认为配价应属于语义范畴,原因有二:首先,“价”是指动词、形容词等词类能够支配名词性成分的能力,这种支配关系是指支配成分与被支配成分在语义上必须是紧密相关的,而不是从简单的句法表层出发的。以“大”为例,“大”是一个三价形容词,要求三个名词性成分与之同现,但是对这三个名词性成分的句法性质没做具体说明,也就是说,这些名词性成分应充当主语还是宾语,配价语法并未做要求。例如:
(1)年纪大。(2)姐姐比我大。(3)姐姐大我三岁。
在汉语句子中,语义成分没有定位,而句法成分则相对固定。我们可以说三价形容词“大”的配价能力较强,可以支配三个名词性成分,但是却不能说“大”支配的是主语或宾语;其次,我们分析谓词的价是指该价载体处于饱和价状态下能够支配的名词性成分的数量,但实际上,在句子中价载体并不总是处于饱和价的状态。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句子中隐藏了一个和价载体在语义上密切相关的成分时,价载体就不是处于饱和价的状态。实际上,这个句子是隐藏着一个可有补足语的。那么,如何确定句子中隐含着的配价成分呢?我们认为应该依据谓词与补足语之间的语义关系来确定。例如:(4)书撕了。(5)小张很客气。
分析“撕”和“客气”的意义和配价能力,我们发现句(4)中的“把书撕了”的施事,句(5)中的“小张对谁客气”的“谁”,也就是“客气”的对象都没有在表层句法结构上显现出来。因此,可以说句(4)(5)中分别隐含着相应的施事和对象成分,但不能说两句中隐含着主语、宾语等等。由此也可以看出谓词同其支配的成分之间的联系应是语义上的,而绝不应是简单的表层句法结构上的。
第二节 情感形容词价量的判定及下位分类
基于配价语法理论研究情感形容词,首先要对情感形容词的价量做出判定。价量顾名思义就是配价的数量,也即该价载体与几个补足语有强制关系,要求几个名词性成分与之同现,它就是几价的。经过分析,笔者发现本文提取的 80 个情感形容词中大部分是一价的,少数是二价的,至于三价情感形容词并不存在。
一、一价情感形容词及其下位分类
(一)一价情感形容词
配价语法理论指出,一价形容词要求在句子表层结构中必须出现一个语义上与其密切相关的补足语,否则句子将不合语法。以下面句子为例进行说明:
(1)她很高兴。(2)她心里很高兴。
句(1)中只有一个名词性成分“她”与“高兴”同现,所以“高兴”是一价的,但句(2)比句(1)多了一个词“心里”,是不是“高兴”就变成了“二价形容词”?利用“删除法”检验,首先删除“心里”句子仍合语法,所以“心里”应是可有补足语或自由说明语。若删除“她”,我们认为句子不合语法,因为前文提到配价语法的研究不应包括语境删略,因此“她”是必有补足语。这样分析的话,“高兴”好像确实应该是二价形容词,但是根据刘丹青先生(1987)的观点,由于形容词本身蕴含了“性质”“方面”的意思,因此,这类跟形容词间接同现的表示性质方面的名词实际上是一个羡余成分(前提是该名词前是性质承载者)。由于“高兴”本身已经蕴含了“心理”方面具有的感情特点,因此“心里”一词应是个和形容词间接同现的羡余成分,故句(2)中的“高兴”仍是一价形容词。
第三章 韩国学习者汉语情感形容词配价偏误分析.........................38
第一节 情感形容词配价偏误类型.........................41
一、 形容词使用偏误................................42
二、 补足语使用偏误................................43
第四章 配价视角下汉语情感形容词对韩教学思考................................51
第一节 在教学中引入配价语法理念..............................51
第二节 加强汉韩语词汇对比教学..............................53
结语...............................61
第四章 配价视角下汉语情感形容词对韩教学思考
第一节 在教学中引入配价语法理念
有些语法理论本身比较复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宜长篇大论地讲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外汉语教师可以不懂语法理论。事实证明,对外汉语教师熟练地掌握汉语语法知识、语法理论可以有效地促进对外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近年来,随着配价语法理论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1.运用配价理论指导汉语词汇教学
在汉语词汇课中,教师讲解词语时,往往会联系一下学过的词语,通过词语和句式搭配来强化该词语,这种“搭配”就体现了配价理念。当然,如果对外汉语教师适当强调一下形容词的配价,有一些偏误也就自然而然地避免了。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加强词汇搭配练习,采用填空的方式让学生增强造句能力。
同时,还要让学生思考上句中“对”和“让”前后的名词一样吗?如果不一样,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这时,教师可以适当引出配价理念,并就其内涵做出简要介绍。
中韩两国虽同处汉字文化圈,并且历史上韩国受中国影响很大,但是就两国的语言来说,属于不同的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形态变化较少,而韩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是黏着语,形态变化丰富,韩语中丰富的词形、词尾变化便可证明这一点,因此汉韩词汇对比就显得尤为重要。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讲,对外汉语教师如果有相应的汉语和学习者母语词汇对比的相关知识,对学习者在词汇学习过程中的母语词汇负迁移会起到明显的预防作用。
结语
本论文在吸收借鉴前人关于配价语法理论研究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从语义和句法功能两方面对情感形容词做出界定,接着以此为鉴定标准从《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提取情感形容词 80 个,并将其分为三类。
通过对情感形容词的配价进行研究,本文得出汉语情感形容词只有一价和二价之分,并对其下位分类及语义、句法配置进行了研究。论文旨在将配价理论与对韩教学相结合,因此,笔者基于北京语言大学 HSK 动态作文语料库,整理出韩国汉语学习者在使用情感形容词时出现的偏误语料 687 条,从情感形容词、补足语、语义、句法等方面分析偏误类型及原因,并以配价为视点提出情感形容词对韩教学方法,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参考。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将配价语法理论应用到对外汉语教学具有可行性及必要性。仍如上文所说,将配价语法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相结合,并不是要求教师长篇大论地讲解配价语法,而是要求教师自身要有足够的配价知识储备。对外汉语教师应将知识与教学融会贯通,以知识促教学,以教学固知识。
由于笔者个人能力的局限,本论文仍存在不足之处。首先,本研究只是依托北京语言大学 HSK 动态作文语料库中韩国学习者出现的偏误,语料数量相对来说较少,且不够新颖,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次,配价语法理论本身就比较复杂,韩国关于配价语法的研究较我国来说更为复杂。由于笔者对韩国配价语法理论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在汉韩配价对比方面难免会有所疏漏,未能从更深层次进行挖掘,这也是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