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级韩国留学生习得心理动词“以为”“认为”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探讨

发布时间:2022-03-29 15:07:39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韩语论文,本文基于中介语理论和对比分析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整理和归纳本体和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关“以为”和“认为”的研究。基于北京语言大学 HSK 动态作文语料库,分析韩国学生习得心理动词“以为”和“认为”出现的偏误,根据偏误类型的分析,总结偏误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一、汉语“以为”“认为”的语义、句法及语用功能比较


(一)汉语“以为”“认为”的语义功能比较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对“以为”的界定:[动]认为。如:不以为然/这部电影我以为很有教育意义/我以为是谁呢,原来是你。[2]《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对“认为”的界定:[动]对人或事物确定某种看法,做出某种判断。如:我认为他可以担任这项工作。

1.“以为”“认为”的语义相同点

(1)“以为”“认为”都可以陈述观点

“以为”“认为”都表示说话者表达自己的看法,对事物做出判断。例如:

[1]我以为 30 多厘米厚的大雪无论骑自行车还是步行一定都很困难。

[2]许多学者认为,应当区别两个层次的课程。

例[1]“我”陈述的观点是对大雪天骑自行车还是步行都很困难;例[2]陈述“学者”对两个层次的课程的看法。

(2)“以为”“认为”都表示主观的判断活动

张道新(2014)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论,为动词构建语义结构的逻辑图式[4]:动词={[主体][时间][空间][客体][数量][状态][性质][动因][方式][结果][类属][语法]…}。叶亚楠(2018)借鉴其划分方式,将动词划分了 20 种范畴,其中包含认知范畴类动词。将认知义动词的语义特征表述为[认知],逻辑图式为[5]:“认知义动词”:{[主体:人][运动:认知][客体:状况:知识]……}。逻辑图式为分析词义的语义结构提供科学的方法,用逻辑图式把相应的语义特征用集合的方式表示出来。所以综合上述学者的观点,用逻辑图式来描述“认为、以为”的语义结构。


(二)汉语“以为”“认为”的句法功能比较

1.“以为”“认为”的句法相同点

“认为”“以为”都是动词,主要句法功能都是作谓语,句式选择上都可以加小句宾语,句类选择上都用在陈述句和疑问句中。

(1)“以为”和“认为”都作谓语

“以为”“认为”作谓语。“以为”和“认为”都是动词,表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认知主体对其进行判断的心理过程,因此,在句子中都可以作谓语。例如:

[16]现代人以为这些都是不科学,是玄学。[17]个别干部以为“今年丰收了,用不着灾情减免了”。[18]华生认为心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19]侯赛尼认为他与朱佩的会谈是“富有成果的”。

例[16]中“以为”充当“现代人”的谓语。例[17]中“以为”充当“个别干部”的谓语。例[18]中“认为”充当“华生”的谓语。例[19]中“认为”充当“侯赛尼”的谓语。


二、汉语“以为”“认为”与韩语对应词对比


(一)汉语“以为”与韩语对应词的对比分析

汉语“以为”与韩语对应词语义对比

(1)相同点

汉语“以为”和韩语“여기다”都表示说话人主观的心理活动。汉语“以为”表示说话人在得出结论前,不一定经过思考,存在着主观性,韩语“여기다”表示说话人主观上做出判断。例如:

[1]我以为台北的生活费不高。(韩语:나는 타이페이의 생활비가 높지 않다고 여기다.)

[2]他以为事情进展的很顺利。(韩语:그는 일의 진전이 매우 순조롭다고 생각한다.)

例[1]表达的看法具有主观随意性,例[2]中主语“他”在内心表达对“事情进展的很顺利”的心理活动。汉语“以为”和韩语“여기다”都表示说话人在认知领域做出判断。

汉语“以为”是对人或事物的某种事实做出判断,这个事实是在主体认知领域内的,韩语“여기다”是认知主体对客体做出判断行为。

韩语论文参考


(二)汉语“认为”与韩语对应词的对比分析

1.汉语“认为”与韩语对应词语义对比

(1)相同点

汉语“认为”和韩语“생각한다”都表示说话人主观的心理活动。汉语“认为”是对人或事物在主观意识上做出判断,韩语“생각한다”表示认知主体对客体做出内心认可,二者都表达内心的主观活动。例如:

[19]他认为事情进展的很顺利。

(韩语:그는 일의 진전이 매우 순조롭다고 생각한다.)

例[19]中主语“他”在内心表达对“事情进展的很顺利”的心理活动。

汉语“认为”和韩语“생각한다”都表示说话人在认知领域做出判断。汉语“认为”表示主体事前对客观对象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认知,经过思考、推论等过程,得出推断结论,韩语“생각하다”表示认知主体对客体做出判断行为。例如:

[20]我们认为,国家不分大小,应该一律平等。

(韩语:우리들은 국가는 대소를 막론하고 일률적으로 평등해야 한다고 생각한다.)

例[20]中认知主体是“我们”,认知对象是“国家”,认知内容是“不分大小,应该一律平等”,最后进行判断。

韩语论文怎么写


三、韩国留学生习得心理动词“以为”“认为”的偏误分析............................22

(一)韩国留学生习得心理动词“以为”“认为”的偏误类型..................................22

1.“以为”的偏误类型..............................22

2.“认为”的偏误类型.......................................25

四、韩国留学生习得心理动词“以为”“认为”的教学策略.......................32

(一)针对韩语负迁移的教学策略......................................32

1.重视汉韩心理动词对比............................... 32

2.了解韩语语法习惯.................................. 33

结语......................................40


四、韩国留学生习得心理动词“以为”“认为”的教学策略


(一)针对韩语负迁移的教学策略

1.重视汉韩心理动词对比

吕叔湘提出要认识汉语的特点就要和非汉语比较,无论语音、词汇、语法,都可以通过对比来研究。[1]在第二章,我们将汉语“以为”“认为”和韩语对应词进行了对比,发现二者在语言的使用上存在着差别。对语言进行对比教学可以帮我们理解二者的异同,减少母语负迁移对汉语学习差异的干扰,减少韩国留学生习得偏误。汉语和韩语属于两种语言,在对比教学的过程中,既要注意两种语言的相同之处,同时也要注意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相同之处可能会在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知识时起到正迁移的作用,差异之处可能会在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知识时起到负迁移的作用。

具体到本文所研究的“以为”“认为”这两个词,它们都可以解释为韩语“생각하다”。但仅仅这么解释的话,韩国留学生就会误以为汉语词汇可以完全对译成韩语词汇,在使用时就会产生偏误。实际上,这两个词存在着相同点,但也存在着差异。对于相同之处,韩国学生可以将它们相互替换使用,但如果没有掌握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使用中就会产生偏误。因此,教师要对这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有深入的了解,预防其母语负迁移带来的影响。在讲解相同点时,教师可以先用韩语进行表达,告诉学生这两个词在韩语中可以对应同一个词,可以互换。


结语

一、本文的主要结论

首先,本文从本体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合 CCL 现代汉语语料库和 BCC 现代汉语语料库中的语料,基于三个层面对心理动词“以为”和“认为”进行辨析。其次,进行汉韩对比研究,从语义、句法和语用三个层面对比并分析汉语心理动词“以为”“认为”与韩语对应词。然后,通过考察 HSK 动态作文语料库中韩国留学生习得心理动词“以为”和“认为”二词的偏误语料,归纳偏误类型,分别是遗漏、误加、错序和误代偏误。其中误代偏误最多,主要是“以为-认为”以及二词和其他词之间的偏误。这说明韩国留学生对词语之间的用法掌握的不牢固,容易混淆这两个词语的用法。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强调彼此之间的差异,尽量避免误代偏误的出现。根据偏误类型的分析,总结出偏误原因,具体表现为韩汉心理动词对应关系、韩语语法规则负迁移、目的语知识负迁移以及留学生简化和回避策略的影响。最后,提出以下教学建议:重视汉韩心理动词对比;了解韩语语法习惯;将偏误预先展示给学生,促进学生的词汇习得;重视心理动词的情感语境;注重心理动词的用法教学,比如词的搭配对象和语法功能、注重句法;注重句法、语义、语用相结合的教学;采用多种教学创新模式;加强针对性练习;注重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策略;教学上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如坚持循序渐进、精讲多练原则等来加强“以为”和“认为”二词的教学。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