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教育论文,笔者认为乡村教师,特别是乡村小学教师,在基础教育中起着奠基作用。但因其本身面临着教育资源短缺、年龄老化、结构断层、教师教育观念和方法老旧等主客观问题,相较于城区教师而言,他们自身专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阻碍性因素更多。受“互联网+教育”不断融合的影响,乡村小学教师为满足新的教育教学需求,其专业发展的阻碍性因素将会不断增加。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正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乡村地区的教育教学工作,农村小学接入互联网的比例在 2016 年就已达到91.55%。[1]与此同时,国家对“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师队伍专业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部于 2018 年 4 月印发《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其中特别指出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2018)文件要求,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2]在“互联网+”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将不再是知识的权威,网络的使用突破了知识传播的时间和空间局限,知识来源的多样化和教学设备的智能化给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教师的教育活动和专业发展势必会受到冲击。只有积极应对“互联网+教育”给教师专业发展带来的潜在挑战,教师才能更高质量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因此,“互联网+”背景下如何促进乡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是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新时代教育形势下的乡村小学教师应具有更强的发展意识和危机意识,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和提升专业技能。乡村小学教师作为本区域教育教学的主力军,其专业发展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所在乡村地区的教育质量的好坏和新课改的落实程度,进而影响教育的均衡发展以及教育目的的实现。[3]但乡村小学教师群体相较于城区教师而言,他们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一直面临着教育资源短缺、年龄老化、结构断层、教师教育观念和方法老旧等主客观问题。随着“互联网+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乡村小学教师为应用新型教学技术、满足新的教育教学需求,其专业发展所面临的阻碍性因素将会不断增加,而当前针对“互联网+”背景下乡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阻碍性因素及对策的研究相对不足。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内相关研究
笔者通过知网搜索相关学术论文,发现前人对乡村教师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已经相当详实,因此不再重复赘述。本文国内的文献研究主要聚焦于“互联网+”背景下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和促进此背景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举措。
乡村教育是提升教育质量和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一环,而发展乡村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随着“互联网+”与教育融合趋势的不断加强,“互联网+”背景下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
笔者通过知网 CNKI 文献高级检索,检索条件设为全文,“互联网+”并含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精确检索,发现满足检索条件共 505 条结果(2021.03.02)。对检索结果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发现 2011 年发表“互联网+”与乡村教师发展的相关文献只有 3 篇。2011 年-2015 年,年度发表数量保持在 3-5 篇。
值得注意的是自 2015 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并鼓励学校探索与互联网相融合的教育新模式开始,“互联网+”与乡村教师相关发展的相关文献年发表数量以 2015 年为时间节点呈现出迅速增长的态势(图 1.1)。并且在《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和《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颁布后,2019 年度发表相关文献达到 148 篇,几乎是 2011 年度的 50 倍。由此可见,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互联网+”与教育领域结合越来越密切,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目光放到此背景下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的研究上。
第二章 “互联网+”背景下乡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存在问题和影响因素调查
一、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一) 调查的设计
本文问卷是在查阅大量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综合已有的研究经验的同时结合青岛西海岸新区推进“互联网+”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各项举措,参考国家对于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2011 年 12 月),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编写的。问卷的部分题目借鉴了赵文颖[1]、吕丹[2]、冯振振[3]学位论文的问卷成果。
为使调查结果更加贴近“互联网+”背景下乡村小学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笔者又同多位一线乡村小学教师、乡村小学校长、区教研员以及教育发展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多次深度交流,听取多方意见,经反复修改和完善,最终编制了本研究的调查问卷(附录 1)。问卷的设计主要围绕“互联网+”背景下乡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内外部影响因素两个方面,以此为基础提出解决策略,促进乡村小学教师在“互联网+”这一大背景下得到更好地发展。
(二) 调查的实施
本研究的问卷以青岛西海岸新区的乡村小学教师为调查对象,为确保样本教师的代表性,从青岛西海岸新区现有的 6 个乡镇各选取 1-2 所乡村小学(共选取 7 所),分别是青岛西海岸新区 S 小学、青岛西海岸新区 J 小学、青岛西海岸新区 H 小学、青岛西海岸新区 L 中心小学、青岛西海岸新区 D1 小学、青岛西海岸新区 B 中心小学、青岛西海岸新区 D2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情况会受到教师年龄、职称、学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问卷发放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确保调查对象涵盖各年龄段和各学科教师,同时覆盖不同年级、性别、职称、学历的乡村小学教师。问卷的发放主要分为两步,在最终发放之前,先进行了小规模的预测,以防止收回的数据不能满足研究需要。最后根据问卷回收的数据对问卷进行分析以及修改,再进行最终发放,以期收到满意的数据。问卷形式是无记名电子问卷,通过微信和链接的方式进行发送。共回收调查问卷 285 份,有效问卷共 280 份,有效率为 98.2%。
二、调查结果
城乡教师之间的差异是不容忽视的一环。由图 2.23 可知,有 61.79%的乡村教师认为自己在教育教学水平上与城市教师相比互有优劣。此种观点也在笔者与部分乡村教师的访谈中有所体现。乡村教师因其面对的学生数量较少,相较于城区教师而言,他们教学过程中能够更便捷地开展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城区教师教学方式上追求灵活多样、更富有创新性,但其教学方式不一定适应于乡村地区。总的来说,乡村地区教师对于自己的教学方式和自身教育教学水平认同程度较高。对于个人专业发展的机会这一问题,43.93%的乡村教师认为自己不如城里教师机会多。另外有29.64%的教师认为发展的关键在个人。认为待遇上无法和城市教师相比,待遇低和教学的硬件条件相较于城市条件太差的各有 16.07%和 16.43%。
从社会层面探究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由表 2.17 可知社会对教师的认可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有 68.93%的教师认为社会、家长对教师职业不是很重视,教师地位低。另有 48.21%的教师认为乡村教师的能力素质不再被信任,社会认同度低。除此之外,有 51.07%的教师认为教师权益没有得到保障,非教学工作多、任务重。还有 26.07%和 13.93%的教师分别认为缺少经费支持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忽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影响其专业发展的社会因素。新时代背景下乡村小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受到质疑,这也使得很多乡村小学教师失去了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动力。
第三章 “互联网+”背景下乡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阻碍性因素 .................................... 50
一、教师个人方面 ................................ 50
(一) 专业发展意识较为薄弱 ..................................... 50
(二) 知识结构老化 ........................................ 51
第四章 “互联网+”背景下促进乡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 62
一、教师个人方面 ............................ 62
(一) 正确认识和应用互联网,增强自主发展意识 ....................... 62
(二) 加强对政策的理解,优化自身知识结构 ................................... 63
第五章 结语 ............................ 74
第四章 “互联网+”背景下促进乡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教师个人方面
我们正处于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早已发生改变,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我讲你听”,课堂不再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师授课也不再是学生知识获取的唯一来源。乡村地区的学生学习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和自主权,知识权威性地位的丧失使得乡村教师有了危机感和紧迫感。因此,“互联网+”背景下的乡村小学教师必须正确看待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融合趋势,正确认识“互联网+”、增强自主发展意识、优化自身知识结、提升信息素养。
(一) 正确认识和应用互联网,增强自主发展意识
1. 认识自身不足,提升专业发展的自主性
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源泉和动力,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乡村小学教师在专业发展的过程要增强利用互联网进行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将信息技术看作是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激发自身专业发展的动力。正确认识自身的不足,取长补短,实现更高层次的个人发展。
对于年龄较大的乡村小学教师来说,他们有着丰富的乡村地区教学经验,但是他们的学历层次普遍不高,教学生涯中大多没有接受过专门的、系统的信息技术培训,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日常办公和辅助教育教学上存在很大不足。他们因为年龄的原因,学习新事物的能力相对较差,学习新事物的愿景缺乏。他们首先要明白互联网+”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是大势所趋,同时纠正对“互联网+”的错误认识,他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接触大量优质资源,学习教学以外的其他知识,应将“互联网+”看作是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工具而非负担。运用网络进行学习遇到问题时不要怕麻烦、怕丢面子,可以多向年轻教师请教,也可借助网络与他校教师进行问题探讨,互相激励,实现共同进步。
第五章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正越来越多地融入社会生活,助力各行各业的发展,在教育领域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互联网+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这对教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要求教师具备变革与创新精神,能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支持的丰富资源进行交流互动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乡村教师,特别是乡村小学教师,在基础教育中起着奠基作用。但因其本身面临着教育资源短缺、年龄老化、结构断层、教师教育观念和方法老旧等主客观问题,相较于城区教师而言,他们自身专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阻碍性因素更多。受“互联网+教育”不断融合的影响,乡村小学教师为满足新的教育教学需求,其专业发展的阻碍性因素将会不断增加。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青岛市西海岸新区数百名乡村小学教师进行了“互联网+”背景下乡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问卷和访谈,分析调查数据后得出以下结论:
1.目前乡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阻碍性因素主要有:
对于乡村小学教师个人而言,自主专业发展意识薄弱;教师知识结构单一陈旧;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信息素养缺失。
对于乡村学校而言,乡村小学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学校校本活动开展不足,教研质量难以保障;学校现行管理和评价方式难以调动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
教育行政部门对于“互联网+”相关教育政策的制定和落实缺乏针对性,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行政部门重视学校智慧教育的发展,但是其关注点着重放在几个试点学校中,对乡村小学智慧教育的工作开展情况和落实情况关注度不高;教师培训不能满足“互联网+”时代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具体表现为乡村教师缺少参加培训的机会、培训形式单一、面向乡村教师的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有待完善;教师培训后期的反馈和追踪工作不到位。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