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华文文学中的战争书写

发布时间:2022-03-25 21:24:05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高校毕业论文,笔者认为欧美华文文学战争书写在书写对象上展现了开阔的主题广度,将之放置于中国现当代战争书写整体状态下进行参照,欧美华文作家在小说取材、主题设置方面有意识地扩大选择范围。与中国“十七年”文学中的抗战叙事相比,陈河、哈金、张翎等人的作品中既可以看到对真实性、传奇性、英雄主义的传承,也可以看到移民体验和当代经验带来的思想革新;

第一章   欧美华文文学对“国境内”战事的历史叙事

第一节   继承与突围:抗战叙事的书写转向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战争之一,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打响的第一枪,之后其他国家才开始陆续吹起战争的号角。战争的伤害大到国家民族,小到家庭个人,欧美华侨在大洋彼岸与中国同仇敌忾的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参与了世界反法西斯的战争,也经历着战争的惨烈、悲壮。欧美华文作家,一部分作为亲历者,纷纷选择用文学创作表达对国内战争的关切,维护民族统一;而作为历史的后继者,他们大胆地发挥民族的想象,在反法西斯战争的格局中进行反思;从文学意义的角度来看,这些抗战小说是对国内抗战文学的继承,而从社会和文化意义上来讲,它们更是一种突围。
一、抗日战争与欧美华侨的双向影响
 1931 年 9 月 18 日的夜晚,对于中国而言,是历史上需要永远铭记的一刻,日本的侵华战争正式爆发。不论过去了多少年,这段历史依然弥漫着硝烟和血腥的味道,一幕幕生离死别映射在回忆的幕布上,他们的“野心、权利和贪欲”将“死亡”和“毁灭”带入这片我们祖祖辈辈生存的土地上。这场战争,带来的压迫、侵略是由内而外的。对于当时人们的生活和心理所造成的伤害和影响都是不可逆转并无法修复祢补的。但也因此,人们在它的强压下,受伤的灵魂得以凝聚,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力量被激发出来,国内外的华夏儿女形成了统一战线,奋力抵抗日本帝国主义。华侨作为华夏儿女的一部分,身居海外的他们,虽然没有直面硝烟的战火,但是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比国内的人们更希望祖国强大,更能感受到祖国与他们息息相关的内在联系。
据现有资料记载,追溯中国人移居海外的历史,已经有两千多年了。早期主要是居住在东南亚的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等地,移居欧美的时间相对较晚,主要集中在 19 世纪上半叶,由于欧洲和美洲的很多国家扩张领土,以及奴隶制度的废除,很多国家都需要大批的廉价劳动力来为他们耕种土地和采金挖矿,在这时的中国大部分移民主要以华工的身份被大量输入到欧美的很多地方。来到异国他乡的华工们,最初都饱有黄金的美梦,幻想着可以在国外发家致富,但是他们忽略了自己作为工人,甚至有些作为契约工人被“运送”、“贩卖”到国外的隐含真相,他们需要用两到三年的所得偿还来时的路费和利息,甚至会因“契约”而失去人身自由,如同奴役一般。尽管这一时期的中国人,在铁路、公路、运河和劈山开矿等方面为欧美各国做了非常多的贡献,但是依然改变不了中国人受歧视被奴役被压迫的命运。在抗日战争之前,欧美的华人经历了从民间的反华、排华到政府确立排华法案,华人一度成为“海外孤儿”。直到国内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开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运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提升了中华民族在世界的地位,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华人在海外的地位和作为炎黄子孙的自信心。

第二节   追忆与重构:关于解放战争的海外文本衍生
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中国的战争文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时至今日,很多作品都以“红色经典永流传”的形式被大家铭记,除了抗日题材之外,对于解放战争书写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它在“既定”的意识形态规限内,讲述着既定的故事,不免一时会让读者迷失在文学的单一性范围内;但其实在这个“既定”的圈之外,在华文文学的范围内,解放战争以另外的多种形式在文学中存在着。尤其是在上个世纪 50 年代以后出生,在海外生长生活的作家,战争所产生的政治意识形态影响没有在他们的童年固化,成长过程中的多元文化融合使他们轻易地摆脱了历史上的政治纠葛而形成了自己的认知,文学不再作为政治宣传的工具,并且在他们的创作中越发地感觉到战争产生的意识形态隔阂的逐渐消弭,关于解放战争文学叙事不再是站在政治斗争的一方去揭露、指责、批判另一方,而是站在历史之外对经历着战争的人和事进行回忆和叙写。
一、个体化的平民书写
战争必有英雄的在场,而战争文学从来不缺英雄形象。不论古今中外,都是如此。尤其是上个世纪的中国,纷繁不停的战乱给予了文学很大的生长空间,不论是虚构还是纪实,不论从政治还是文化需求的立场上,不论是意识形态的规束还是作家主观的精神诉求,为战争中的英雄及英雄精神著书立传,都是最好的时机,也是必要的。这些英雄可能是我们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也可能是一些无名的英雄。作家们热衷于英雄的叙写,一定程度上来看代表着文学对战争的某种记忆方式,也是作家对某种政治理想的寄寓。但是战争从来不是单一形态存在的,在英雄的光芒照亮不到的地方,还有无以计数的平民的存在,他们在动乱的时代,在历史夹缝中有着怎样的生活,他们又何尝不是战争的一部分?他们也是战争的记录者、见证者,用一生来演绎着家族、民族的历史。他们是值得被记录的,作家们用文字承载着这些鲜活的生命,为特定时期的历史注入了更加真实的力量。
 蒋晓云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被问到为什么想写《民国素民志》的时候,她说:“我没有赶上民国,却想替民国的小人物立传。”“他们虽然不是政要人物、不是显赫名流,他们生于乱世身不由己,但他们为整个民族做出贡献,他们代表了一个时代。”“我不希望这群人被历史埋没,我希望在纸间让他们复活。”①被夏志清称为“小说全才”的蒋晓云,一向以观察人世独具智慧见长,在辍笔三十年之后再次创作,《民国素民志》系列以她一贯的细腻笔触写尽“民国”时期“素民”的悲欢离合。《北国有佳人》的故事背景从抗战开始,以国共内战为主题,也由内战的结束收束。

高校毕业论文怎么写


第二章   欧美华文文学中海外战争的历史叙事

第一节   欧洲战场的在场与历史记忆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血腥、惨烈的一场战争。粗略估计,仅欧洲战场就有 3000 万人死亡,为一战死亡人数的 3 倍多,其中一多半是平民。物资损失不计其事,到处是一片废墟,受损坏程度远甚第一次世界大战。”②这是世界通史中关于二战欧洲战场的一段记述。这也是现今我们大多数人了解欧洲战场的方式。战争的血腥、惨烈被抽象化为一段文字和一些抽象的量词和数据,而它的具体性和感官性正在逐渐地消失在这简短的符号中。我们不难发现,战争历史的意义正在被湮没。欧洲战场对于大部分中国人而言,是陌生而遥远的。但是对于欧美华文文学的作者们却并不遥远,有着战争记忆的他们,并不愿意看到战争变化成数字化的历史,他们认为只有在一个故事、一段记忆中去直面战争的时候,它的意义才会显现;只有深入苦难的细节,书写个体的生命记忆,记录战争中具体个体生命的消亡,才是最好的战争意义。 
一、对世界大战中的欧洲战场的书写
对于“战争”二字,大部分文学研究者或者文学创作者,最先想到的应该是与战争相关的文学作品、历史记载,而往往会忽略另外一种文字形式,就是新闻。它是与文学和历史有着密切关系,又存在着一定区别的记录方式,在没有影相的年代,报纸对战争的新闻报道,为研究战争提供了大量非常有价值的史料。因新闻的时效性而兼具了及时向大众传播的功能,这应该是文学和历史所不具备的,也因此决定了新闻与战争和大众都有着紧密的联系,记者对战争的分析、评论深刻影响着社会的舆论。尤其是战场距离读者相对比较遥远的时候,它几乎成为大众接收战争相关消息的唯一有效途径;当对外战争关系到国族兴亡和国际视听,记者的“或抒个人意见,谋实际之方案,或露残暴事实,求国际之同情”①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从地理上来说距离中国是十分遥远,但是,中国作为被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国家,作为打响反法西斯战争第一枪的国家,欧洲各国的战况、普通民众的生活情况都与中国的战争发展息息相关,牵动着中国人的心。而在当时的发展情况来看,新闻报道是关于战争最主要的信息载体,承担着信息传播媒介这一重要任务。它的及时性、集中性、真实性和准确性要求记者亲临战场,是最接近最直观的记录者。
而对于二战时期的欧洲战场,萧乾应该算是这样的直观者。1936 年到 1946年,萧乾作为中国唯一的欧洲战地记者,用他的文字记录了整个二战期间陷入战争的欧洲全貌。虽然萧乾这时期的创作,是否可以归入到海外华文文学的范围里,还很难定性。但如果我们因为某些定义的问题而忽略这些作品的存在,错过华文文学中对世界大战欧洲战场最直接的书写,是实属不应该的。《人生采访》是 1947 年 6 月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的,里面收录了萧乾在欧洲十二年时间里陆续在《大公报》上发表的旅行通讯。在后来出版的版本中,有将其归入散文的类别中的,也有归入报告文学当中的,而在当时是作为新闻通讯稿发表的。报告文学、通讯、特写、速写、散文、非虚构写作、纪实文学等相关概念之间一直存在暧昧的界限,在今日类别日益细化的年代,我们还是没有办法将它们划分的明确而清晰;而单纯从萧乾当时的记者身份来看,这些作品首先定性的理应是属于新闻大类的,这些作品严格意义上来说,其实是“新闻文学”,但“新闻文学”这个概念几十年来也一直存在争议。

第二节   对马来亚战场的重新聚焦
战争与陈河的小说创作总是有着暧昧的关系,忽远忽近。所谓的“远”,是因为陈河书写的战争在发生的地理位置上都距离他的生活体验比较远,而所谓的“近”,是不论时空上有多远的距离,他都能深入战争的历史“腹地”,从大量的史料、资料中拼出战争的真实画面,感受战争背后的力量角逐,沉入战争的底层和缝隙,捕捉被硝烟遮掩住的生命与人性的色彩。因为陈河的人生经历和海外史学视野,他的“战场”幅员辽阔,从祖国大陆到阿尔巴尼亚,从越南到马来亚,分散在世界不同的版块里,但最钟情的还是要数马来亚,从虚构到非虚构,从史料的挖掘到文学的重建,从《沙捞越战事》到《米罗山营地》两部长篇小说,陈河在马来亚战场上的“驰骋”,让我们再度聚焦马来亚抗日战争。
一、史料的挖掘与史实的复建
陈河在一次创作谈中说:“我认为,小说不是完全凭空想象,靠凭空想象来创作的作家是极少的,……是极个别的天才,大部分作家的创作都有经验的一部分,生命体验是作家的创作源泉之一。”①陈河确实不能算在这个“极少”的队列里,与天才并驾的是勤奋,陈河的勤奋是有目共睹的。生命的体验对于勤奋而言,是把灵魂注入其中;但是他自己可能忽略了另外一个元素,就是史料。它是勤奋也是创作的源泉。从陈河近几年的创作来看,史料对他创作的影响,以及史料在文本中的比例越来越重。
《沙捞越战事》发表在《人民文学》的 2009 年第 12 期,这部作品创作的缘起是陈河在电视上看到一位八十多岁的二战华裔老兵,回忆青年时期为了加入加拿大国籍而去当兵,被空降到沙捞越丛林与日本人战斗的事。“看了这条新闻以后很受启发。我想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开始在互联网上查找资料,慢慢厘清了这段尘封多年的历史,当时的 136 部队就是这样一只部队。我花了一年的时间,找到当年老兵的回忆录及大量历史资料进行研究。”②虽然《沙捞越战事》是纯虚构的小说文体,但是作品历史背景的真实性毋庸置疑,因为它就源于这一年来资料的查阅和整理;虽然作品主要以人物命运变化为故事的索引,但是其中的一些关于战争的细节处理还是很尊重史实的,而小说中的主人公周天化也带有着新闻中华裔老兵的的影子。《沙捞越战事》具有很强的故事性,陈河把战争的激情和沉思满满地灌注在这部作品中,让读者跟随他在真实的基础上过了一把虚构的瘾。但陈河对此并不满足。“我内心有一种预感,以后还会为那段历史写一部比较大的书。因为有很多素材还在我心里‘发酵’着。”③这部“比较大的书”就是 2012 年 8 月发表在《中国作家》的《米罗山营地》。

高校毕业论文参考


第三章   离散境遇中的身份追寻:欧美华文文学战争叙事的情感意识.............79
第一节   错位处境中的身份追寻 .........................................80
第二节   极端场域中的“民族同一性”强化 .................................86
第三节   身体书写中的身份意识 ....................................91
第四章   欧美华文文学中的战争伦理之思 ............................101
第一节   战争伦理的文化心理溯源 ..................................102
一、兵、道、儒家思想的杂糅共生.................................103
二、不彻底的宗教启迪与救赎......................................107
第五章   欧美华文文学战争书写的典型叙事策略 ............................127
第一节   宏大叙事与微观叙事的调和 .............................128
第二节   主动暴露作者意识的写作手法 .............................134
第三节   多重叙事视角的更迭 ......................................139

第五章   欧美华文文学战争书写的典型叙事策略

第一节   宏大叙事与微观叙事的调和
在作家的创作中如何处理宏大叙事与微观叙事的关系,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让—弗朗索瓦·利奥塔(Jean-Francois Lyotard)将“宏大叙事”具象化地表述为“伟大的英雄,伟大的冒险,伟大的航程以及伟大的目标”①,具有启蒙叙事、理想伦理、政治终端等话语意义。体现在中国文学中,可以视为“以其宏大的建制表现宏大的历史、现实内容,由此给定历史与现实存在的形式和内在意义,是一种追求完整性和目的性的现代性叙述方式。”②传统观点中的战争叙事自然具有史诗性主题,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以抗战文学为主体的战争叙事展现的是国家、族裔、阶级间的冲突,涵盖了时代性的国族命运,这种特定历史语境中的战争书写更近似于一种宏大共名文化状态下的产物。但到了当代文坛,革命历史小说逐渐步形成热潮,对文学价值与私人写作价值的追求,让写作者难免走向另一个极端,即是对宏大叙事的漠然与对个人书写的过度崇尚。谢有顺在评点当代大陆谍战小说时曾表达了对微观叙事这种小格局书写的担忧:“中国小说仍然普遍沉迷于一己之私,一己之悲欢,还没有从一种小情绪、小格局里走出来,进而关注更大的精神母题。文学固然关乎于个人,但是,当个人泛滥成千人一面的、公共话语中的个人,当欲望和身体成为新一代作家写作的主题词,小说很可能会面临着新一轮的精神专制:从过去的被政治思想或意识形态所奴役,发展到现在的被身体和欲望所奴役——二者的内容虽不一样,思想路径却有着高度的一致性。”①在消费主义喧嚣尘上的当下,越来越多文学、影视中的战争叙事一度出现网络化、娱乐化的趋势,但在一时的快感得到满足并再次麻木之后,大众的期待视野也会回归于对宏大叙事的期望。但是随着社会转型的不断发生,战争书写中的宏大叙事势必需要区别于战时岁月的书写模式,转而在真实与虚构之间,加入更多个人化微观视角的调和,呈现出响应当下且具有思考深度和独创性的叙事作品。
为了实现宏观叙事与微观叙事的调和,欧美华文作家尤为在意平衡真实与虚构的关系,注重在“模仿”真实战争的前提下,加入想象的“突变”和个人化经历的“突变”,这也就涉及到叙事理论中“模仿”与“突变”的传统策略。在欧美华文文学的战争书写中,无论是现实主义战争叙事,还是加入了现代派因素的战争书写,整体上未曾亲身参与战争的写作者们很难以“战壕真实派”的写作手法切入战争叙事,但是,这并不代表写作者们放弃对“真实”的追寻。为了对战争的模仿更加准确,欧美华文作家大多会在创作前对史料进行不同方面的细致挖掘,并为了增加作品的“真实”感与历史的宏大体验,多在“致谢”中表达对资料提供者的感谢,以及在文末整理添加包括专著、报刊、数据库、网页等形式的“参考文献”。

结语

近年来国际形势风云涌现,欧美华文文学研究主题也随之拓展,战争书写的呈现方式、审美流变愈加受到学界关注。对于战争书写本身来说,战争长久以来即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无法剥离的间歇性对抗,是建立于政治、经济、信息等全方位社会冲突的暴力插曲。现代社会以来,我们常将冲突的根源溯流回文化差异导致的分歧与冲突,但无论是现实利益主宰下的资源争夺,还是精神层面民族共同体内核的深层运作,以人类集体行为模式存在的战争也在与文学性的互动中不断获得新质素,激发着人类对自我存在方式与群体存在方式的新省思。
欧美华文文学战争书写在书写对象上展现了开阔的主题广度,将之放置于中国现当代战争书写整体状态下进行参照,欧美华文作家在小说取材、主题设置方面有意识地扩大选择范围。与中国“十七年”文学中的抗战叙事相比,陈河、哈金、张翎等人的作品中既可以看到对真实性、传奇性、英雄主义的传承,也可以看到移民体验和当代经验带来的思想革新;与新时期以来中国抗战小说比较,海外华文文学创作在坚持反法西斯立场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对族裔身份、国家身份、阶层身份等参照维度采取明晰而不强调的态度,换言之,作为移民文学经典母题的“离散”与“身份”在战争叙事中依旧突出,并因战争属性展现出更为清晰的问题轮廓,但作家在写作实践中突破着身份立场的局限,对以往立足意识形态分歧的战争言说进行消解,重新审视战争环境中的正义辨析、战争年代对群体与个体的命运冲击,在弱化偏见与政治立场的人文关怀角度呼唤向善、向美、向和平的共同愿景。
欧美华文文学战争书写的世界性视野,一方面体现于对世界范围内战事的关注,另一方面体现于用人性原点代替立场原点。与现当代大陆文学的战争书写相比,欧美华文文学战争作品对发生于海外的战事给予了更多关注,从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萧乾作为欧洲战地记者,用文字记录了陷入二战的欧洲全貌,到新移民文学兴盛以来,陈河、严歌苓等作家一次次将视线投射至阿尔巴尼亚、马来亚、越南战场,这些在大陆当代战争故事中较少出现的战争历史在欧美华文文学作家笔下多次被想象、重塑,重新呈现在当代中国读者面前,并将中国反法西斯战争史置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局重新考量,在突破了某一地域的文化自足之后,欧美华文作家群更倾向于多种地域、多元文化并置的世界性的意识融合。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