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MBA论文格式,本文结合现有的国内外风险管理理论,以及对 N 银行山东分行集团客户授信管理的研究,通过理论研究及具体案例分析总结归纳出能够提高 N 银行山东分行的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水平的建设性意见,并希望对其他商业银行在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方面能够提供借鉴意义。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自 1978 年实行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在经济建设领域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仅有 0.37 万亿元,到 2010 年达到了 40.15 万亿元,增长了 108 倍,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十三五期间,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新成就。国内经济运转整体平稳,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国内生产总值(GDP)已迅速增加到超过 100 万亿元,五年之间增长 30 万亿元之多 [2]。伴随着经济体量的快速增长,我国的市场经济进程不断深化,诞生了一大批具备较强竞争实力的企业集团。企业集团较之于传统单一企业有着更为显著的特点,它们有着较大的经营规模,生产经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资金占用,同时项目投资、企业并购等活动也产生大量资金需求。因此,企业集团想要不断发展壮大,就必须获得充足的银行授信支持。与此同时,企业集团客户也凭借其经营规模大、市场竞争力强、信用等级高等优势,成为了各家商业银行积极争取和重点开发的对象。
随着商业银行大规模的开展授信业务,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不良率”也在持续攀升,其中又以对公贷款为主。对公信贷业务中大型集团客户的风险集中暴露也给商业银行敲响了警钟。受集团客户股权及关联关系复杂、经营多元化、财务透明度低、局部风险隐患不易监控,以及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和全球新冠病毒肆虐等因素的影响,集团客户相对于其他单一客户来说,蕴含着更大的集群性和传染性风险,这些都给各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管理带来较大的挑战。
1.1.2 研究意义
近年来,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拓展,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信贷风险的管理越来越重视,学者们关于银行业信贷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比较多,其中关于集团客户信贷风险的成因和管控措施的文献颇为繁多,但从整个信贷业务的受理过程来看,在业务受理前的信用评级与授信方面,能从集团客户信贷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着手,通过丰富、细化、差异化的建立评级模型进而有效规避集团客户授信管理风险的研究却相对较少。本文便是从上述角度出发,结合集团客户的定义,以及集团客户不同于其它单一客户的显著特点,对集团客户授信风险成因、表现形式及特征等展开理论分析研究,着重从丰富拟授信客户的信用评级模型着手,为丰富授信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在授信(Credit)、企业信用评级(Enterprise Credit Rating/Scoring)、授信风险(Credit Risk)、授信风险管理(Credit Risk Management)等领域有着比较系统和全面的研究。
目前,国外对银行客户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的讨论,重点集中在出现信贷风险前的预警制度建设和限制或减少信贷风险的出现方面。在建立预警系统的相关理论研究中,关键在于依靠当代经济学的相关理念,利用专业软件,模拟搭建不同侧重维度的模型,对信用风险进行全面研究,这些模型包括如 J.P.Morgan Chase & Co 的基于风险价值、用于量化信用风险的“Credit metric(s信用计量)模型”、McKinsey & Company的“Credit Portfolio View(信用组合风险)模型”、KMV 公司建立的用来估计借款公司违约概率的“企业违约概率”模型、Credit-Suisse 的“信贷风险”模型等[3]。因为类似的相关模型能够跟随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不断调整更新,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商业监管部门和银行业的普遍认可,逐渐被一些企业固定采用这些模型进行信用贷款等的风险评估模型。在限制或减少信贷风险出现方面,国际上主流理论研究目前大多基于信用环境是稳定的、波动不大的这一前提假设,按照授信企业所面临不同风险,包括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对相关风险授予不同的权重系数,针对不同的授信产品可能会涉及到的风险因素,制定出普通的授信商品组合,然后通过对授信商品组合多维度的分析,找出能够最大程度减小企业信用风险的产品组合,从而使得双方利益最大化,既能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信用支持,又能尽可能的降低银行资本所遇到的风险。
(1)企业信用评级方面
意大利学者保罗·朱迪奇发表看法认为商业银行与企业用户间建立对等的借贷平台,可以有效降低银行的授信成本且改善用户体验,但这些改进可能会带来不正确的信用风险衡量等后果,这可能会妨碍被授信用户正常的业务运转并危及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保罗提出要提高识别点对点平台,特别是中小企业贷款平台的信用风险的准确性,使用“替代数据”来扩展传统的信用评分方法,该方法包括从被授信人之间的相似性网络(根据借款人的财务比率)得出的中间值,这样能够大大提高对被授信人信用评级的准确性[4]。布伦丹·戴利和布雷特·格林也搭建了一个框架来探讨信用评级对贷款发起的影响,他们认为评级是内生地将经济从信号均衡转变为从始发到分配的低贷款标准均衡,这种均衡具有零保留和低效率的特性[5]。评级可以提高整体效率,但前提是需要减少高昂的保留成本费用,而且即使如此也并不能弥补某些负净现值贷款的产生。此类研究是通过讨论银行筛选贷款的能力如何影响这些预测,并使用研究模型来分析通常提出的政策,来优化企业信用评级机制,从而降低授信风险。
第 2 章 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2.1 风险管理
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兴起了一种叫做“风险管理”的管理活动。后来,随着基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风险种类开始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伴随着巨大利益和风险共生。诸多风险事故的发生,推动了全世界范围内“风险管理”的发展,随着 1980 年代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毒气泄漏事件、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等一系列全球性的重大风险事件的发生,一门叫做“风险管理”的新学科于美国的商学院悄然而生,这门新学科主要用以研究企业对其员工、资产、责任、权益、财务资源等进行保护,规避风险等方面内容。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是指在一个既定存在风险的环境中,通过对环境风险的识别、衡量和判断分析,选择最佳的方式,把一个项目或者企业的风险能够主动地、明确的、有计划的进行处理,从而以付出最小的风险代价去换取最高安全保证的管理方式。
风险管理需要确定明确的管理目标,其既定目标就是以最小的风险成本换取最大的安全保障。因此,它不单单是单一的安全生产问题,而是从识别风险到评估风险,最后到处理风险的一系列全流程管理活动。整体管理设计投融资、采购、存储、生产、运营、财务、物流等多个方面,是全流程的管理方案和系统性的管理工程。风险管理的目标要具有一致性、现实性、明确性和层次性四个基本特点,目标明确之后,才能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否则风险管理就只是形式上的管理动作,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也无法对管理行为进行有效评价。随着风险管理模式渐趋成熟,管理主体通过对其现行面临和预期面临的风险进行判断和归整,同时借助对历史数据及损失资料进行分析,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预测风险的发生概率和损失的量化程度,评判风险的大小,然后运用控制法或财务法等方式降低相应风险,最终对已实施的风险管理方法的结果与预期目标的契合程度进行分析、比较等一系列动作,以此来进行相应的风险管理程序。
2.2 集团客户
商业银行对于集团客户应该进行统一授信管理,集团客户应包括但不限于:能够在股权或者实质决策权上直接或者间接控制(被控制)其他法人单位的;同一控制下的经营主体之间;主要投资者、高管或与其近亲属(包括三代以内直系亲属关系和二代以内旁系亲属关系)共同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存在其他关联关系,可能不以公允价值计量转移资产和利润的企事业法人等。
准确了解集团客户的属性,对于充分分析集团客户的特点,以便更加准确的对其授信业务进行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相较于一般客户而言,集团客户固然具有生命力旺盛、竞争力强大、发展快速等特点,但是对于提供授信业务的商业银行来说,企业集团客户复杂的股权关系、多元化的经营模式等特点也给授信业务带来了不可避免的风险。
(1)股权关系复杂
对于集团客户来说,错综复杂的股权关系,加大了商业银行的授信难度,难以准确掌握其运营全貌,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集团客户出于多种因素考虑,设计了庞大繁杂的股权关系树;二是集团内各独立主体之间虽无相互的股权关系,但都在同一主体控制下;三是集团客户可以通过借助空壳公司,设置债务防火墙;四是集团客户的股东之间,可能通过相互之间进行参股的方式,形成关联企业群组。
(2)经营行业多元化
随着集团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追求更加快速的发展和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其经营范围会变得越来越广阔,从最初的单一经营行业不断地向不同行业进行扩展。随着经营范围的扩张,难以做到多行业的精耕细作,对于某些不甚熟悉的领域,势必造成投入产出低下、资金占用量多的问题。当宏观经济稳定发展,企业规模会迅速扩大,银行对其的投入也会快速增长,一旦宏观经济进入下行周期,受制于主业集中度降低、资金占用链长、资金需求量大,整个企业集团的资金链就会异常紧张,导致流动性恶化。
第 3 章 N 银行山东分行集团客户授信管理现状 ................................... 17
3.1 银行基本情况介绍 ............................................ 17
3.2 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管理情况介绍 ............................ 18
第 4 章 案例分析——N 银行山东分行对 A 集团授信业务管理 ................................ 26
4.1 A 集团基本情况 ...................................... 26
4.2 A 集团信用评级模型打分 ..................................... 27
第 5 章 N 银行山东分行集团客户授信管理改进建议 ............................... 36
5.1 丰富信用评级模型 ..................................... 36
5.2 搭建综合信息平台 ............................................. 36
5.3 完善集团信用风险管理机制 ................................... 38
第 5 章 N 银行山东分行集团客户授信管理改进建议
5.1 丰富信用评级模型
(1)对于现有的评估打分方式,对于财务评估应该尽可能多的获得集团客户的合并报表及分公司主体报表,多报表分析同一财务指标,以尽可能准确的分析集团客户的财务情况;对于非财务评估,介于不同层级的评级人员获取的信息丰富程度及侧重点不同,银行应该建立多层级、多人次的评级人员打分制度,对于打分出现重大差异的因素着重进行核实审查。打分评级人员应在全方位收集客户信息、评估不同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关注各风险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对目标企业进行风险分析,同时还应关注市场经济政策、经营环境等外部条件对客户的影响,以此做出综合评价。
(2)在现有的信用评级模型基础上,丰富针对集团客户的多角度、宽领域信赖度信用评级模型,加入对集团客户风险评价影响较大的一些影响因子,添加如担保圈、多元化经营影响、集团成员间资金依赖度以及未来经济市场的发展前景、外部风险信息评价等指标序列,通过大数据系统整合数据,然后通过合理的公式计算评判标准得分,避免过多的短期判断,系统客观的对集团整体及各成员进行风险评价。
(3)区分集团客户行业,按行业法规、行业属性、行业特点、企业规模、发展前景等不同特征,建立细分行业信用评级模型,将集团客户按照所属行业模型进行打分评级,有区别的制定授信方案及贷后风险管控措施。
第 6 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受制于集团客户的特有情况、银行经营管理经验不足、行业监管体制仍需完善等因素,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的授信风险管理工作仍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本文结合现有的国内外风险管理理论,以及对 N 银行山东分行集团客户授信管理的研究,通过理论研究及具体案例分析总结归纳出能够提高 N 银行山东分行的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水平的建设性意见,并希望对其他商业银行在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方面能够提供借鉴意义。
本文提出了几点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水平的浅薄意见,但由于本人相关知识尚不够系统全面以及受限于案例样本较少,集团客户风险管理研究难度较高,论文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例如,对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研究过程中更侧重改进方案的理论可行性,全面系统的可操作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