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理念指导下的公共艺术 探析—以《抱抱》系列作品为例

发布时间:2022-02-22 22:43:15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留学生论文,论文从共情的角度出发,运用相关理论展开对公共艺术问题的探讨。研究发现了公共艺术与共情的内在关联,有针对性的探索出共情之于公共艺术的价值意义。基于分析和调研,提出了“共情”理念指导下的公共艺术设计原则,为笔者及其他艺术设计者的实践提供了设计思路和指导建议。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艺术是人类文化与生活的产物,它作为人类感性最直观的表达,一直伴随着我们的生活。现如今,我国经济社会与城市建设正处于飞速发展新阶段,城市建设在寻求特色与创新的同时,也更加重视物质与精神的契合,社会对艺术审美有了更多的需求和期待。“城市的单方面发展必然会引起公众对文化的诉求,唤醒人们对艺术化生存的期望。”[1]公共艺术的公共性构建了大众与艺术品之间沟通的桥梁,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化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人们对公共艺术发展的期待也越来越高。“‘公共艺术’概念最初被引入我国是在 20 世纪90 年代初,以城市雕塑和壁画为主要形式出现在城市空间。”[2]如今,公共艺术伴随着城市共同发展,公共城市空间对于现代雕塑、绘画以及建筑的的需求大幅增加。因此,大量的“文化装饰”如同雨后春笋般包围着我们的生活,我国城市公共艺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公共艺术反映的是人们心中的文化精神,其存在的目的不应只是为了填充公共的物理空间,而是要渗透到人们的内心,寄托公众的情感理念,在日常生活中以美的形式感化着公众的精神世界。在公共艺术进入公共空间之初,公众与公共艺术之间的关系主要以单向欣赏的形式为主,人们与艺术品间是缺少交流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公共艺术逐渐与先进的科技相结合,如数字媒体技术、装置艺术等,人们也逐渐参与到公共艺术中去。与此同时,如今快节奏的网络社会发展,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快速且简单,公共环境中大量千篇一律的物质建设,也大大拉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逐渐出现了忽视自我和淡化现实社会的现象,艺术作品的创作和生产也逐渐变得程式化,使得人与公共艺术品之间的距离也愈来愈远,这为公共艺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设计者提出了新要求。公众作为城市的主人,人们对生活空间的环境需求不仅限于物质层面,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一座有温度,有情感,有美感的城市中。一旦公共空间的艺术品无法满足公众的需求,产生精神情感上的连接,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也就丢失了。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当前将“共情”理念融入公共艺术设计领域是一个较为新颖的研究创作方向。对于“共情”理念能否发挥出其价值意义,需要探析的问题有很多。结合对公共艺术以及“共情”理念的相关研究梳理,期望探索出公共艺术设计与共情的相关理论,进而为公共艺术的发展建设提供参考。 当前,存在大量的公共艺术作品无法满足人们内在的情感需求。因此,对于拉近人与公共艺术间的距离,提升公共艺术的影响魅力,如何使公共艺术作品与公众之间产生更深刻的情感呼应,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发挥情感对公共艺术创作的更大潜力,总结出公共艺术设计与“共情”理念结合的价值意义和设计原则,期望为创造优质公共艺术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使公共艺术作品更加具有“灵魂”和内涵,促进社会物质与精神文化的和谐发展。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当前我国对于公共艺术设计与“共情”这一理念相结合的实践研究还处于较为匮乏的阶段。论文以公共艺术和共情相关理论为研究依据,分别对公共艺术和共情的概念、发展和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探究公共艺术与共情的关系,结合当前国内外典型案例,从理论与实践的层面探索出共情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价值,并归纳总结出公共艺术与“共情”理念相结合的设计原则,期望为今后公共艺术设计提供参考性建议。

2.实践意义

论文提出的“共情”理念指导下的公共艺术设计原则可为设计者在实践中提供有价值的启发和指导。目前我国有大量的公共艺术作品仅扮演着填充公共空间的角色,无法满足大众的内心情感需要。将“共情”理念运用在创作实践中,使艺术设计者在表达自身情感的同时将大众的情感需求融入其中,使艺术设计者、艺术品、欣赏者三者的关系更加和谐,帮助设计者创作出真正体现公共艺术本质的优质作品,为设计者在实践过程中带来更多可能性。


第二章  共情与公共艺术


第一节 共情与公共艺术的关系

“共情(empathy)”又译为同理心、投情、共感、感情移入等。共情一词最初的含义是“体察”,源于德文中的 Einfuhlung。共情作为人类独有的高级情感之一,通过将心比心的情感体验方式使人们产生情感的共鸣。它不仅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而激发出亲社会行为,还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共情’是一种被多种方式定义的复杂结构。”[1]从 19 世纪末期就出现了对共情理论的研究探讨,不同的学者从各个学科领域的理论观点出发,在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美学和认知神经生物学等方面对共情的概念都做出了相关界定。

在心理学方面,共情的过程分为三个步骤:情绪识别、情境理解、情绪追忆。同时,共情分为情感和认知两个层面,二者不可孤立研究。其中,情感层面是指一个人识别和体验其他人的情绪并做出相似情绪反应的能力,认知层面指的是一个人可以对他人的行为或观点做出认知评价的能力。人的情绪与认知,两者在共情的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的相互影响。并且,共情也是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核心概念,其基本的含义是,在交流时,心理咨询师要站在咨询者的角度看待问题,将自己置身于对方的情绪和情感状态中,设身处地的体验对方的感受,从而做出恰当的反应。目前,心理学研究者认为,共情是社会认知的核心,在感觉、知觉、行动和情绪之间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在社会学中,共情被用来解释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原因,共情作为一种动机,是亲社会行为的源泉。国内外有大量的理论研究证明,共情有助于人们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直接影响着人的行为和道德品质。与此同时,共情能力与捕捉社会信号的敏锐程度呈正向关系,共情能力强的人可以更加迅速准确地感受到他人的情感,因此共情能力强的人能更轻松地应对家庭、工作和朋友等社会关系。


第二节  共情之于公共艺术的重要意义

公共艺术承担着激活城市空间的职能,公共艺术作为艺术与公众沟通的纽带应该将艺术与人民联系在一起。在我国公共艺术的发展初期,作品以观赏性的主题雕塑为主要形式,伴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外公共艺术的影响,我国的公共艺术越来越注重公众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与此同时,如何发挥出公共艺术的价值,将公共空间和公众生活连接在一起,成为市民互动和情感治愈的新场域,这是世界范围内公共艺术发展的重要问题。

在物质基础相对完善的现代社会中,人与艺术品可以直接近距离的进行交流,在艺术活动和艺术体验中,艺术通过多种形式调动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从而进一步的激发出人们的情绪、情感。现如今,公共艺术已经成为社会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共情能够让我们准确地理解所处的环境和情感关系。”[5]通过共情我们可以更好的将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连接起来。

共情是一种将心比心地体验世界、与世界互动的方式,“共情的核心是理解,只有在理解之后才能给出解释。”[6]共情可以使艺术活动的体验者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绪情感映射到创作者和作品本身,理解作品的艺术语言,把耳朵贴近艺术作品的灵魂深处,用心去聆听创作者和公众内心的话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艺术不能脱离人的情感而存在,艺术创作是生命本能的冲动,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创造,是一种在认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情感表达方式。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说:“艺术是情感的表现,任何艺术的审美创造都来自人的原始本能。”艺术创作是一种情感符号,既主观又客观,它可以运用线条、色彩、立体的形式,自然、生动地诉说着个人与公众的共同情感。公共艺术创作与共情的关系是双向的,当人类在艺术创作中追求情感上的满足时,其作品也被赋予了更多主观与客观的情感意识。同时,共情可使作品激发出人们精神领域的愉悦感,这种艺术品对情感产生的反作用不单单面向创作者,还有介入艺术体验的参与者,并影响着不同的客体。

留学生


第三章 国内外公共艺术中“共情”理念的运用案例...................... 14

第一节 国外公共艺术中“共情”理念的运用案例 .................... 14

第二节 国内公共艺术中“共情”理念的运用案例 .................... 18

第四章  公共艺术认知与情感需求分析................................. 23

第五章 共情在公共艺术创作中的实践.................................. 28

第一节 公共艺术创作中共情的价值再认识 .......................... 28

(一)提升公共空间环境友好度................................ 28

(二)丰富受众的情感体验.................................... 28 


第五章  共情在公共艺术创作中的实践


第一节  公共艺术创作中共情的价值再认识

基于对公共艺术与“共情”理念的理论研究,从中挖掘出共情与公共艺术的关系意义,在国内外典型案例中找到“共情”理念的运用优势,并结合调研分析,进一步深化了“共情”理念在公共艺术创作中的社会实践价值。

(一)提升公共空间环境友好度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科学技术也向更广的领域发展,人们对生存环境与生活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将人们的交际圈扩大到全世界的范围,同时又间接缩小了我们的现实世界。如今,人人都离不开网络和电子产品,我们的生活依赖于互联网和手机,人们用它工作、学习、交友、购物和消磨时间,不愿意将自己的双眼从小小的电子屏幕上移开,去看看我们真实的生活空间。城市伴随社会共同发展,我们记忆中的城市被无休止的开发重建,楼房越建越高,建筑越来越紧密,人们被一个个的小格子框了起来。随之导致的是人们只在意自己的状态和感受,不愿走出自己“舒适”的小圈子,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越来越少,城市中的人们变得自私冷漠,逐渐失去了对公共环境的那一份友好。

公共艺术是公共空间的艺术,它以艺术为媒介优化人们与环境的关系,它的呈现为我们冷漠呆板的现代化公共空间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如何通过公共艺术提升公共空间环境友好度,这是公共艺术发展值得重视的问题。将“共情”理念运用到公共艺术的实践中,可以发挥出公共艺术的更大价值。运用共情,可将人们心中的情感投射到公共艺术中,吸引人们走出自己的小圈子,进入公共空间,增加人们在公共艺术活动中的交流沟通,获得情感上的共鸣,拉近人与人的空间距离,使公共空间充满爱与正能量,促进亲社会行为的产生,潜移默化的将人们与公共空间联系在一起。同时,优质的公共艺术使公共空间的环境更加美观,提升了城市文化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带动当地产业的发展,增加居民就业和收入,市民们安居乐业、欣欣向荣。可以说,将“共情”理念融入公共艺术,既丰富了公众的物质财富,又满足了公众精神上的需要,在这样的情境下,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可在潜移默化中变得更加和谐友好。

留学生论文怎么写


第六章  结论

综上所述,公共艺术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对于公共艺术的研究也不应局限于欣赏的范围,当前公共艺术作品逐渐出现了忽视公众内心情感的现象,如果只是进行单方面的研究,有很多忽视人们精神世界、影响公共艺术发展的现实问题是难以解决的。为改善这一现状,使在公共艺术美化空间环境的同时也可以满足公众的情感需求,论文从共情的角度出发,运用相关理论展开对公共艺术问题的探讨。研究发现了公共艺术与共情的内在关联,有针对性的探索出共情之于公共艺术的价值意义。基于分析和调研,提出了“共情”理念指导下的公共艺术设计原则,为笔者及其他艺术设计者的实践提供了设计思路和指导建议。论文的创新之处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理论的层面指出公共艺术与共情的概念界定都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中,并从多个学科领域中总结出公共艺术与共情的共性和关系。二是结合当前公共艺术的社会实践,在对典型案例探析的基础上,得出了较为客观的探究结果,提炼出“共情”理念在当前公共艺术实践中较为创新的设计方法,为后期实践提供参考。三是从社会价值意义出发,对前人提出的观点,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进行新的价值再认识。四是根据实践的需要,梳理前文的研究内容,提出“共情”理念指导下的公共艺术设计原则,突显“共情”理念新的实践意义。

从论文的研究结果来看,公共艺术与“共情”理念的结合为公共艺术设计提供了新思路,有助于设计者、艺术品、欣赏者三者的情感交流更加和谐。但由于笔者的能力和时间有限,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共情涉及到的学科较多且关系复杂,无法兼顾深入探析,对研究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有关影响共情的认知、情感过程,还需要结合公共艺术进一步分析,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与实践中继续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