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会计这门学科开始萌发出新生的活力,2014年11月14日,财政部正式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4】27号),意见中明确提出信息化是支持管理会计理念与方法落地、支撑管理会计功能发挥及价值实现的重要手段和推动力量。会计工作升级的重点在于培育和发展管理会计。2015年3月5日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推动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融合发展,将以互联网为基础和以创新为要素的新业态培养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促进实体经济的转型,形成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协同互动发展的新模式。
由此可见,“互联网”时代,代表的是一种创新、变革和融合。在“互联网+”时代下,管理会计将会扮演革命者和引领者的重要角色,会计行业要想适应新形势,就必须大力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以管理会计的发展带动整个会计行业的转型升级。
一、管理会计的内涵
管理会计是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种深度参与管理决策、制定计划与绩效管理系统、提供报告、帮助管理者制定并实施组织战略的重要的管理活动。管理会计是“内部报告会计”,它侧重于对组织内部的管理,以提高内部效率为目的。侧重于创造价值,通过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评价、监督、考核等活动来释放价值。管理会计的方法多样,不同的方法会带来不同的结果。它侧重分析未来的资金流动情况。“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我国的管理会计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对我国管理会计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互联网+”时代对传统管理会计的影响,进而从加大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重构高校信息化系统建设、实施高端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计划三方面确定了“互联网+”下高校管理会计发展应采取加大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重构高校信息化系统建设等措施。
二、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现状
我国管理会计的相关理论引入较晚,但管理会计的理念在实践中早已有之。如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以成本为核心的内部责任会计,班组核算、经济活动分析以及资金成本归口分级管理等。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的以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为基础的责任会计体系。90年代后的成本形态分析、盈亏临界点、本量利关系、经营决策、经济效益的分析评价等,这些都是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早期形态。
尽管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较早,但由于历史条件等原因,管理会计在我国并未能得到普遍的推广,也尚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管理会计的研究中介绍国外理论方法的多,结合我国实务需要的实践少。领导重视经营业绩多,重视管理会计的应用少。行政事业单位重视事业性发展多,重视预算绩效少。会计人员重视算账、报账、核算多,重视财务管理会计工作少。高校中普遍缺乏对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还不够完善。
三、“互联网+”时代对传统管理会计的影响
(一)促进了财务管理工作的转型
“互联网+”打破了经济活动的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面对更为复杂的经济环境,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必须服从于高校的战略发展、整体发展,从传统的核算型、管控型向创造价值、管理价值、支持决策等决策型转变。而管理会计作为促进价值创造与提供决策支持的一种重要的财务工具,对促进高校财务管理的转型具有积极的作用。运用互联网技术提供的大数据和云计算,管理会计能够更好地帮助高校进行发展决策,利用资金链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自身价值,利用风险管理等规避风险,从而有效地进行风险管控,促进事业健康发展。
(二)创新了管理会计新技术
“互联网+”在新思维、新理念、新模式变革的同时,也催生了新的管理会计技术。大数据的产生和应用为预测、分析、决策、控制等提供了更为快速便捷的数据。对在线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交流,丰富了人员业务培训的内容和形式,提高了会计人员的能力素质。网络在线支付的应用,使得资金支付变得灵活便捷。网络采购将分散的采购活动变为网上统一管理,加强了对供应商的选择和考核以及对采购价格、货款支付等采购过程的全面监控。
(三)强化了管理会计职能
互联网技术的产生,加速了信息在高校及其相关部门与利益者之间、不同会计核算系统之间、会计核算系统与相关业务系统及监管系统之间的生成、传递和保存,其时效性及集成性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互联网技术能够更好地将业务活动、会计核算、业务流程、资金监管、内部控制等充分的融合一体,从而更好地为其内部管理工作服务。
四、实施路径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4】27)号文件中明确指出了全面推进管理会计发展的主要目标,即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会计体系,力争在3-5年的时间内,在全国培养出一批管理会计人才。力争通过5-10年的时间,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使我国的管理会计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效实施。
(一)加大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
为切实改善我国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落后、理论与管理实践相脱节的现状,推进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实施:第一,积极整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单位等优势资源力量,推动并形成产学研联盟,鼓励并支持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及科研成果的进一步转化。第二,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在科研院校中建立一批管理会计研究基地,充分发挥理论和实践的互动作用,积极研究并系统开发管理会计优秀课程及案例、广泛宣传管理会计相关理论等。第三,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管理会计理论和经验,密切结合我们管理会计发展的实际,积极开展跨学科的管理会计研究,创新管理会计理论的同时,不断完善管理会计机制,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二)重构高校信息化系统建设
互联网时代、大数据的产生为管理会计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高校的规划决策、分析评价、全面预算管理、风险评估等工作都需要管理会计提供精准的信息作为支撑。建立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实现会计工作与业务活动的有机结合,从而推动管理会计功能的有效发挥。
在信息化系统建设的重构;
第一,制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特点,结合现阶段信息化水平,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总体实施规划方案。将管理会计信息化纳入高校信息化规划进程中,从而推动管理会计在本单位的有效应用。在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将推进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建设作为主要任务来抓,并从三个方面给出了指导意见。为此,高校在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中,应制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明确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总体发展方向、目标及各个阶段的任务,并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年度实施计划,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有效实施。
第二,创造良好的会计信息化内部实施环境。良好的内部实施环境是高校管理会计信息化重构的重要保证。首先,可以在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机制、绩效考核制度等方面不断完善高校内部控制体系。
其次,必须要有管理会计信息化实施的必要的资金保证及良好的文化氛围。高校的领导、教职员工等各个阶层人员接受管理会计新思想、新理念,为管理会计的落地实施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三)实施高端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计划
我国虽然是一个会计人才大国,但在一千六百万的会计人员中,高端的管理会计人才却极度缺乏。而美国90%的会计人员在从事着管理会计工作,75%的工作时间用来提供决策分析。与国外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以及“互联网+”时代到来对我国管理会计产生的深刻影响下,迫切要求我国的管理会计工作抓紧制定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方案,实施高端人才培养计划,积极探索并优化管理会计人才的多种培养模式,总结国内外管理会计典型案例,组织编写管理会计系列辅导教材及管理会计经验交流和示范推广。加强高端人才培养及国际交流合作,推进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工作,为我国的管理会计发展建立人才储备。
五、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大潮中,重点在加大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重构高校信息化系统建设、实施高端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计划等方面,开展我国的管理会计发展实施路径,全面提升管理会计水平,推动其持续、平稳、有序、健康发展。作为高校的财务工作者,应领会财政部指导方向,紧随管理会计发展步伐,更新新思想、新理念,积极推进“互联网+”时代下管理会计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