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营销毕业论文,论文通过战略管理理论指导实践,制定并选择合适的经营战略,在GN节能服务公司产品差异化、服务差异化、渠道差异化、品牌差异化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具体实施措施。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的美好生活、各类产品的创造,都离不开能源,能源短缺和节能减碳成为各界广泛讨论的研究焦点。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的道路上,巨大的建设发展成就是建立在能源和资源的重大利用上[1],其中能源的浪费和资源的无度开发,以及能源的安全问题备受全球瞩目。在20世纪初,中国能源研究会牵头制定的研究报告显示,国内能源消费占比为全球的20%,以6%速度上升的一次能源消费量为消费的主要部分,包括32.5亿吨煤炭的消费量,在足够高的能源消费下,能源利用率只有全球水平的10%,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能源资源大量流失,且我国能源综合利用率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未来“十四五”至2060年碳中和,国内绝大多数工业企业乃至整个国家都面临着实现环保、节能降碳与“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压力[2]。通过整理相关资料显示,国内是在“十一五”期间准备并开始对节能服务产业提供大量人力、物力和政策扶持的,从国家“十二五”纲要的制定过程开始,把节能环保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在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节能环保工作是所有工作的第一位,投入大量的资源进行技术指导和理论研究,如图1.1所示,节能环保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其中,各种专业性的节能服务公司是节能服务产业的中坚力量,并为节能环保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国外研究现状
(1)国外相关研究
在20世纪初,西方经济学家率先展开了对企业经营战略的研究。总结其研究和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较为突出的方向:
一是对经营战略影响因素和分析工具的研究。Chandler(1962)《战略与结构》书中指出,需要注重分析企业所处的环境,因为其直接影响着企业本身的生存与发展依赖,因此企业应重视两者之间关系和影响,尤其是满足市场的需求,而公司的组织结构应服务于经营战略,才可以实现战略目标。H.I Ansoff (1965)的《企业管理》书中提出了“企业战略”,往后随着研究的增多,开始广泛应用实际中[7]。Andrews(1971)的《经营策略》书中提出,只有综合考虑企业本身发展的优势、劣势,综合分析企业面临的机会与威胁,是SWOT分析方法的最先提出者,才能正确制定经营战略; Ansoff(1979)的《战略管理》书中对于企业战略管理模式方面的研究,根据具体、更加系统。
二是对行业竞争和战略管理过程的研究。Porter(1980)的《经营战略》和(1985)《竞争优势》两本书中,均强调企业在制定其经营战略时必须要综合考虑行业和竞争等问题,也涉及到了差异化战略、低成本战略及五力模型方面内容,并分析如何应用提升企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8];Steiner(1982)的《企业政策与战略》书中观点认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可分三个流程,明确经营使命--分析内外部环境---确定经营目标,最终制定发展策略[9];Druker(1985)的《创新和企业家精神》书中强调了创新精神,提出寻找创新--管理创新--运用创新--将创新转为收益的过程,创新是系统性工作且人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也很重要[10]。
2.相关理论与工具概述
2.1相关理论基础
2.1.1战略及经营战略
(1)战略和企业战略管理层
“战略”最初起始应用于军事的层面,源于希腊,由安索夫(美国学者)编著的《企业战略》内容里提到战略在企业应用方面的内容,在七十到八十年代之间,以他和安德鲁为代表的学者分析提出了“战略思想”的概念,随后又提出了SWOT分析框架,标志着战略管理的概念正式的被提出来[42-44]。企业战略在宏观意义上为企业建立和运营过程中的各种不同形式战略,包括发展、营销、品牌等形式的战略等,运用在企业中各种形式的战略的基本性质为谋略。运用在企业中各种形式的战略应用水平和方向有所不同,但基本属性是一致的,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不同的方面具体研究。
2.2战略分析方法与工具
(1)对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分析时,一般采用PEST分析法,该方法中P是企业的政治和法律因素、E是企业的外部经济因素、S是外部的社会环境因素、T是技术因素[55]。在对企业进行外部环境分析时,一般会通过这四种因素来总结分析,通过对GN节能服务公司的外部宏观环境分析,有助于公司经营战略选择。
(2)SWOT分析
在战略制定分析时比较普遍使用, S是竞争优势、W是竞争劣势、O是竞争机会、T是外部威胁,是对企业外部环境中的机遇与威胁进行分析。本文选择以SWOT分析法作为GN节能服务公司经营战略制定的分析方法,对该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构建SWOT分析矩阵,从而做出适合GN节能服务公司经营的战略备选方案,有助于公司战略决策和选择。
(3)在《竞争战略》中指出每一个行业都存在利益相关方或者利益相关者,上下游等与现有竞争者之间5种基本力量的抗衡,这5种力量共同决定了产业的竞争强度及产业利润率[56]。
第一,潜在进入者的威胁。企业选择进入一个行业主要是有钱可赚,新竞争者会分享现有市场规模。但是该行业的蛋糕规模是固定的,新进入的竞争者进入障碍和现有竞争者的反击力度会有多大,预示着这些威胁的程度有多大。
第二,替代品威胁。替代品往往是新技术发展的产物,根据替代品的性质可以分为直接替代和间接替代两种,但二者的界限在有些行业并不清晰,甚至会出现交织重复的现象。旧产品是否会被新产品所替代,主要取决于新旧产品的性价比,且旧产品不一定会被新产品绝对替代,像在运输工具领域,就会出现自行车、汽车、飞机、高铁等多种产品共存的现象,但不可否认的是,价值高的产品始终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第三,供应商、购买者的议价能力。在产业纵向链条中,每一个环节上的经济主体都具有上游与下游的双重身份,既会面对供应商,也同时面对消费者,他们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3.GN节能服务公司经营环境分析 ................................. 21
3.1公司概况及经营现状 .......................................... 21
3.2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23
4.GN节能服务公司经营战略制定与实施 ..................................... 43
4.1战略目标体系 .......................................... 43
4.2.战略备选方案制定 ..................................... 44
5.GN节能服务公司经营战略实施保障 ........................... 55
5.1组织制度保障 ........................................... 55
5.2财务资源保障 ............................................. 56
5.GN节能服务公司经营战略实施保障
5.1组织制度保障
(1)完善公司管理制度
①明确公司的经营目标,建立系统化的工作体系。
这能够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在传统的管理方法中,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各自掌握自身信息,这就导致了部门间信息的流通不畅,而科学合理的管理,使得各部门之间是开放的,在日常公司管理中要最大限度利用人力、资金、信息、技术、设备等资源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益。
②加强公司文化建设,完善非正式制度。
首先,应充分认识到公司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它涉及到全体员工的价值认同、理想追求、道德准则、行为规范、公司管理等方方面面,能够使员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约束员工的行为,提高生产的积极性,既是公司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提升综合实力的强有力支撑。
其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致力于人精神文化的开发与引导,培养其与公司发展共同的价值观,通过塑造企业经营宗旨,确定全体员工共同的行为准则,将“诚实守信、规范管理、保证质量、务实高效”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然后,通过制作标语、树立典型人物形象、搭建宣传平台等方式,将公司的文化内涵具体显现出来,营造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环境,积极谋求文化的辐射效应,将其转化为生产力。
最后,通过建立“文化建设委员会”等部门为公司文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积极组织各项文化活动的开展工作,改善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监督文化建设活动获得的成效,以不断创新的方式,将公司文化管理逐步职能化,不断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传承优秀的思想,融合先进的理念,有效推动公司非正式制度的日益完善。
6.结论与展望
6.1结论
本文通过以上研究,最后得出以下结论:
(1)通过对GN节能服务公司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分析建立相应因素评估IFE和EFE矩阵,得到了影响经营战略制定的内外部关键因素,运用SWOT分析经营战略制定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分析和评价,构建的SWOT矩阵和备用战略,通过SQMP矩阵,对该公司经营战略做出选择,得出了差异化战略的结论。为该公司在战略分析、战略制定、决策、保障提供了一个系统的、全面的、可操作性强的方法体系。
(2)论文通过战略管理理论指导实践,制定并选择合适的经营战略,在GN节能服务公司产品差异化、服务差异化、渠道差异化、品牌差异化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具体实施措施,并在实施差异化战略的保障方面,明确了组织制度、财务资源、人力资源、市场开发、技术研发等方面主要的保障措施,以此确保该公司经营战略的实现。确保公司实现长久可持续发展。
在本文中存在一定的创新性,但同样存在不足之处,由于GN节能服务公司是电网央企的一个子公司,可能涉及内部保密数据而不便说明,因为时间原因,本文未能就2021年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公司经营造成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