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新时代居民的公共服务需求产生了一些新特征,提供多元、便利、高质量的公共服务,能够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居民增多、流动人口增加,带来了公共服务需求在数量上的膨胀,不同居民群体的出现也使得公共服务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差异化特征。公共服务影响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是十八大以来转变政府职能的总方向之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满足居民各类需求,推进改革成果惠及民众[1]。可见,在新的时代要求下,满足人民的需求事关改革成果是否惠及人民,而满足这种需求的途径则在于更好地发展公共服务[2]。
公共服务供给对居民至关重要,城市基层由于公共服务供给的层级性定位,其公共服务供给愈加具有特殊性。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不仅需要国家层面上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更需要基层通过因地制宜的实践将其落地,在城市中街道则是公共服务供给实践的落地场域。街道作为城市基层公共服务供给的地域空间,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主要目标是解决居民所需所求,形成高效的城市基层公共服务供给[3]。但是城市基层公共服务供给有其自身的特性。首先,从公共服务供给的阶段来看,街道公共服务的供给并不仅仅停留在服务规划的制定阶段,重点是与服务相关的具体实践活动。其次,从公共服务供给的主体来说,街道范围内公共服务供给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可以实现行政组织(主要是政府派出机关“街道办事处”)与民众信息、意见的交换,在服务供给的各个环节都存在双方互动。因此在城市基层基于居民需求的变化形成了动态的服务环境,服务供给区别于“投入-产出-结果”的线性导向逻辑,民众可以在各个环节参与公共服务提供。最后,从公共服务供给的优势来说,街道层面存在多种可以整合的力量,包括政府、市场、居委会和社会组织等,具有更多公共服务供给的主体和资源优势。
...........................
1.2 文献综述
本文的题目是“价值共创视角下城市基层公共服务合作生产研究”,涉及的主题包括“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公共服务合作生产”和“城市基层公共服务供给”,因此在该部分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展开文献综述。
1.2.1 关于公共服务供给的研究
(1)关于公共服务供给中供需关系的研究
在不同的公共服务内容和领域中供需关系呈现不同的向度。谢舜(2019)总结了农村公共服务需求在标准、类型和个体差异上的特征[6];在养老服务上,王建云(2019)在年龄分类的基础上提出要根据年龄测算老年人需求层次[7]。就促进供需平衡来看,Phommachanh S(2019)发现在公共卫生领域可以以培训、建立反馈体系等方式来促进供需平衡[8];Jin Z(2019)分析了公共交通领域中公共交通服务的质量与城市规模、交通需求有关[9];王杨(2019)认为公共文化供给需要从供求失衡的脱轨状态走向以政府和民众两个主体为中心的耦合[10];陈少晖(2018)指出可以借鉴公共价值管理这一新型范式来加以改善[11]。从供给侧改革来调整公共服务供求失衡也是学者研究的主要关注点。在供给侧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衡霞(2015)认为该制度安排有助于提升制度供给和民众需求的适应性[12];刘磊(2016)对“均等化”的概念进行了厘清,均等化从服务的质量和数量方面反映了国家的价值取向,属于供给侧对居民基本需求的满足[13]。张紧跟(2018)[14]、叶继红(2018)[15]、曹海军(2018)[16]分别给出了推进供给侧改革的机制。
(2)推动公共服务精准供给的研究
就公共服务精准供给的目标和实质而言,何继新(2019)指出公共服务精细化治理中“民众满意”和“质量至上”是其明确目标[17];徐增阳(2019)认为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精准化本质上是以社区居民需求为中心的整体性运作过程,通过构建相关机制能实现精准化的服务供给[18]。在公共服务供给精准化的具体实现机制上,何继新(2018)对于城市社区公共服务,指出基层社区可以从服务、治理到管理建构新型关系[19]。现代技术对公共服务精准化供给有重要影响。在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中,王玉龙(2018)认为通过大数据进行治理有利于准确识别民众需求从而实现精准供给[20];王凯(2019)关注精准化供给中响应平台的建设[21],宁靓(2019)以精准管理为落脚点,分析了大数据如何作用于精准管理[22],而Eze B(2017)认为“云计算”在社区护理服务中产生了重要作用[23]。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公共服务合作生产
合作生产一词最早是指企业和顾客、相关企业合作来提供私人物品的活动,后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被引入公共部门,目前已发展成为具有潜力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40]。公共服务供给是公共服务从始到终的过程,包括服务供给之前范围和内容的确定、服务供给中的行动及服务评估等。以公共服务供给为内容的合作生产,根据主体的不同有不同的定义。合作生产在个体层面的定义早期是指不在同一组织中的个体在产品或服务的供给中共同合作做出贡献的过程[63],后来也有学者将其定义为不论公众是否自愿,其在公共服务供给的任意环节都进行参与[64]。而随着现实环境愈加复杂,公共服务供给更多时候以跨部门主体协作为基础[65],可见,公共服务供给时各种组织、民众及公共部门均在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所以,合作生产涉及的主体不仅包括居民,还纳入了社会或市场属性的与公共服务相关的群体[66]。虽然上述定义存在对不同主体的侧重,但是可以发现公共服务合作生产本质上是对公共服务生产中涉及主体合作行动的关注。
本文研究的是城市基层的公共服务合作生产,因此在符合上述本质内核的同时,将公共服务合作生产的主体明确为城市基层的政府组织代表(街道办)、社区居委会、相关社会组织和辖区企业、居民,公共服务合作生产是指在城市基层,街道办、相关社会组织和企业、社区居委会、居民共同贡献资源和力量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的过程。
表 2.1 SERVICE 框架的要素内涵
2.2 理论视角与分析框架
2.2.1 理论基础:公共价值管理理论
公共价值管理理论发端于“公共价值”一词,基本主张是“关注集体偏好”“重视政治的作用”“推行网络治理”“重新定位民主与效率的关系”“全面应对效率、责任与公平问题”[70]。面对多样性、动态性、复杂性的现实环境,公共事务呈现出高复杂性和高价值冲突的特征,公共价值融合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71],体现的是多元主体以满足公共价值为目标进行的协商合作,在该过程中实现效率与公平[72],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由于公共价值管理理论在公共事务解决之道上呈现的优势而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公共价值管理理论需要探讨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公共价值是什么。公共价值一词自 Moore 在 1995 年提出之后,开始得到广泛的关注,就公共价值的定义来说学者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公共价值指向服务、信任和更好的结果[73];Benington J 超出经济领域,将公共价值视为在政治、社会、文化及生态等公共领域增加的价值[74];我国学者在回顾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公共价值划分为共识和结果主导的两大类别[75]。公共价值的内涵有情境依赖性,应该根据不同的现实情境去探讨公共价值具体是什么。测量公共价值是基于公共价值概念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既关注到公共价值的动态实现过程,也包括了静态的实现结果。Faulkner N应用了定性系统评价的方法,在主题综合的基础上得到了衡量公共价值的四个关键维度,分别是结果实现、信任和合法性、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76]。公共价值的内容包括上述四个维度,同时公共价值的测量也可以从上述四个维度出发。以公共价值引导公共服务的发展是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政府满足公民需求、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主旨,符合公共价值管理的理念[77]。公共管理者需要在具体的互动情境中,发现民众需求,在公共价值的引导下确定事项的优先级排序来合理分配权力和资源,进而实现公共价值。公共价值蕴含在公共服务提供的过程中,包括公共服务提供的准备阶段、服务和输出、结果阶段,不同阶段公共价值关注的内容有所不同[4]。价值共创是理解公共服务供给的关键,公共价值在公共服务的共同设计、共同生产中得以实现,研究者需要关注多元主体的价值共创在公共服务生产系统中的效用和适用性,把握价值共创的发展前景[5]。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15
3.1 研究方法.........................................15
3.2 资料收集及分析...........................16
第四章 L 街道公共服务合作生产的编码分析................................... 19
4.1 案例简介...........................................19
4.2 L 街道公共服务合作生产的开放式编码................... 20
第五章 D 街道公共服务合作生产的编码分析...................................30
5.1 案例简介........................................30
5.2 D 街道公共服务合作生产的开放式编码.....................................................30
第六章 公共服务合作生产的逻辑探析
6.1 跨案例比较分析
在对两个实践案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得到了两个案例在 SERVICE 框架下各要素的细化,具体如表 6.1 所示。在进一步梳理要素间关系时,发现这些要素以城市基层的公共服务合作生产为核心,形成了公共服务供给的前提、关键要素、目标和结果实现,因为各要素的实践差异和相互作用的不同而产生了服务效能上的差异。
表 6.1 SERVICE 框架下两个街道公共服务合作生产的对比分析
(1)L 街道首先在公共服务主体系统上已经形成了由行政力量促成的多元主体参与公共服务供给实践的良好局面,街道通过各种形式引进社会组织、集结辖区内外其他单位,与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形成了良好的协同作用,共同来为辖区居民提供服务所需。而协同实践的良好开展则得益于街道党工委的领导,在基层党建强有力地带动下,街道与辖区单位形成目标、资源嵌入,达成服务共识,从而集结力量,基层党组织联成一张服务网,在该服务网下不同的主体共享资源,共商服务清单,形成服务合作。
(2)D 街道则主要由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来供给公共服务,街道与社区形成了服务指令分配、任务完成的服务模式。D 街道虽然也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开展多方主体的联动工作,但是实际效果与预期相差甚远,如何调动辖区单位的积极性形成有效协同是街道经常面对的难题。在街道整体嵌入较弱的情况下,各单位又有自己的目标追求,而共同服务居民这一理念共识的形成也就难度重重,弱化了街道在公共服务供给资源困境下汲取辖区单位资源的可能,通过资源共享来提供公共服务也就缺乏基础。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不足之处
理论界和实践界对公共服务的关注由来已久,公共服务合作生产是公共服务供给的有效模式。公共价值寓于公共服务之中,对公共服务的供给具有导向作用,价值共创蕴于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之中。城市基层的公共服务在价值共创的视角下如何实现合作生产呢?本文对该问题进行了回答。本文从价值共创实现途径的公共服务逻辑出发,以 SERVICE 框架为切入点,结合城市基层公共服务供给的本土案例,对处于同一市区的两个街道公共服务供给实践进行了考察,分析了在城市基层的公共服务合作生产中要把握的细化要素,厘清了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析了价值共创视角下城市基层的公共服务合作生产逻辑,也为提升城市基层的公共服务供给效能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
首先,价值共创视角下城市基层的公共服务合作生产时要把握的要素分别是:行政力量促成多元主体系统;以基层党建为基础的目标、资源嵌入;关注主体间的关系建设;多维度的公共服务供给创新;公共服务以居民及其参与为重点;关注专业知识及居民能力的挖掘;公共服务质量与合法性认同。
其次,对上述要素的进行进一步关系梳理时发现,这些要素以公共服务合作生产为核心形成了城市基层的公共服务合作生产的前提、关键要素、目标和结果。其中前提是指公共服务合作生产的主体是否组成了相互嵌入的有机主体系统;公共服务合作生产的关键要素包括:注重服务系统主体间关系建设(各方合作的保障)、服务供给各环节以居民为中心并促进居民参与(合作生产的重点内容)、注重服务供给创新(服务效能提升的必然要求)和知识的应用与挖掘(服务效能提升的“推进器”);目标结果是指各方主体要超越组织内部,关注到公共服务的公共价值。
最后,促进城市基层公共服务供给效能提升的对策与建议包括:以党政力量促成公共服务供给的多元主体系统、街道办事处转变传统观念与工作方式、推动居民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各个环节、以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和实现合法性认同为服务的目标等。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