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宁县田蓬镇垃圾治理思考

发布时间:2021-08-18 21:37:47 论文编辑:vicky
通过本文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田蓬镇多元主体垃圾治理的框架结构并没有搭建起来,垃圾污染问题会在后续的发展中成为持续性问题,会成为田蓬镇农村环境整治和后续的乡村振兴发展的阻碍。但田蓬镇同样有推行多元垃圾治理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既能“兴边富民”,也能成为边境线上的璀璨的明珠,让邻国的边民看到中国农村的新发展和中国国力的彰显,从而巩固边境稳定和谐的局面。因此政府需要明确自身的主体地位,鼓励和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到垃圾治理中来,利用多种力量共同治理农村垃圾,从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和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建设。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边境乡镇政府的定义及特点
目前我国的乡镇政府是指我国行政级别中相当于乡镇政府一级的行政机关,属于我国基层政府,负责其管辖范围内的经济、教育、文化等相关工作。
一、乡镇政府特点
(一)乡镇政府具有直接性
乡镇政府作为最基层的行政组织,它直接与人民群众接触,其自身形象和公务员的行为举止直接影响着基层人民群众心目中政府的形象。干群关系影响着党和国家的发展大计能否顺利地实施,真正地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更好地体现乡镇政府的职责所在。
(二)乡镇政府具有综合性
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乡镇政府作为我国的基层政府,“同样拥有民政、公安、卫生等相关职能部门,执行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司法行政、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①。
(三)乡镇政府具有执行性
乡镇政府作为我国的基层政府,负责承接上级政府安排的任务,执行上级政府的决策和命令。党的思想路线、指导方针和政府的发展计划、法律法规都需要乡镇政府通过自身的行政行为落实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让人民群众更加了解到政府如何为民办实事,从而促使基层群众更加拥护党和政府,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四)乡镇政府具有非完整性
乡镇政府虽然在组织机构设立与上级政府的组织机构设立相对接,但由于编制原因,无法做到与上级机关专门专业的职能机构,又因其自身工作任务重且繁杂,造成乡镇政府工作人员一人多职务,一机构多职能的现象很多。
而边境乡镇只是在乡镇的基础上增添了边境这一修饰词,边境主要是政治上和地理意义上的含义,指的是靠近国家边界或者处于和别国邻界位置的区域和范围,因此边境乡镇是指拉近国家边界或者处于和别国邻界位置的乡镇,此类乡镇在我国会建设成边境口岸,成为我国边境地区和邻国边境地区政治经济生活发展的交汇点。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公共治理理论
20 世纪 90 年代西方国家在经历了政府失灵、新公共管理运动和全球化的冲击下,治理一词开始流行起来,政府及学术界开始重视治理一词,把治理当做解决公共问题和处理公共事务的首要方法。依据全球治理委员会对治理的定义,认为治理是由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公共事务,依照正式或非正式规则和制度解决公共事务,协调各参与主体的利益纠纷的过程。
而公共治理理论是以治理理论为基础发展来的,具体指政府与非政府部门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公共问题解决的决策过程。有以下特点:第一、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公共治理的主体主要分为两大主体:政府和非政府主体,其中政府主体包括各级政府、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非政府主体则涉及到私营企业、非营利组织和草根组织。政府主体一般在公共治理中占主导地位,而非政府主体能否在公共治理中占据主导位置需要政府主体的许可和公众的认可,这就打破了全能型政府的局限,把治理一词引入到公共领域中来。第二、治理主体之间职责界限模糊,多元主体因其自身局限,会存在职能交叉、界限不清的情况。加之社会经济发展和公民需求的增多,政府部门的公共服务能力跟不上,第三方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则开始通过承接公共服务来参与到公共治理中来。第三、治理主体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公共治理即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由于参与主体的多元化,需要各自相互配合协作,利用其自身所具备的优势技术来解决公共问题,引入市场机制后,政府机构和非政府机构通过合同外包手段完成相应的服务供给。
........................

第二章  田蓬镇农村垃圾治理现状

第一节  田蓬镇农村现状
田蓬镇隶属于云南省富宁县,地处中国和越南边境。镇政府所在地距富宁县城 69 公里,距越南苗旺、同文两县县城分别为 35 公里和 28 公里,国境线长60 公里。 全镇总面积 462 平方公里,辖 20 个村委会,375 个村小组,2019 年全镇总户数为 1.4 万户,总人口为 6.2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0.5 万人(非农业人口),城镇化率 8.3%。辖区以汉、苗、瑶、彝、壮为主体,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 3.3 万人,占 53.5%,少数民族人口 2.9 万人,占全镇总人口的 46.5%,其中壮族 20691 人,占总人口的 33.1%;苗族 4627 人,占总人口的 7.4%;彝族2030 人,占总人口的 3.2%;瑶族 1652 人,占总人口的 2.6%。总人口中,男性32044 万人,占 51.3%;女性 30470 万人,占 48.7%;2019 年人口出生率 10.1‰,死亡率 5.6‰,自然增长率 4.5‰①。通过实施“兴边富民”工程和战后恢复建设,边境地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得到较快发展,人民群众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而田蓬镇作为边境小镇为仅靠“一带一路”倡议,于 2018 年 2 月 13 日获得批复,同意转型升级为国家一级开放口岸,并于 2021 年 2 月 13 日完成相关设施建设,例如:边境贸易市场和查验货场等,接受国家检查验收,并被允许对外开放境内的田蓬口岸于 2018 年 2 月 13 日获批转新升格为国家一级开放口岸,将于 2021 年 2月 13 日接受国家验收并实现对外开放。
田蓬镇作为边境乡镇有区别于非边境小镇的一些特点,例如田蓬镇所处在石漠化地区,主要体现在山势高大,地形崎岖,地质条件复杂。此外另一点是在边境跨境婚姻方面,田蓬镇跨境婚姻主要集中在木桌村、金竹坪村、下寨村、龙哈村、田蓬村、碗厂村和庙坝村这七个村,而婚姻的形式以汉苗通婚为主,苗苗通婚为辅,兼有彝彝结合,同时汉越通婚的形式最近几年出现频率增加,通过走访得知,田蓬镇跨境民族婚姻不低于 400 人,但因疫情原因人数没有办法具体统计。
技术路线图
技术路线图
......................

第二节  田蓬镇农村垃圾治理现状
田蓬镇在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聚焦集镇垃圾治理问题,通过地方性的政策法规制定、治理活动的组织开展和宣传教育引导等措施,来治理相关问题。
一是组织成立“田蓬镇创建国家卫生乡镇和推进爱国卫生专项行动指挥部”,在组织保障方面提供帮助。有镇内的相关领导牵头做总指挥,同时抽调镇政府中相关单位的青年干部成立专门的“爱国卫生办公室”,组织机构和人员的组建可以让治理工作有效地开展,并可以用组织的名义发布地方性法规和通告来规范标准和奖惩办法,有利于垃圾治理的相关工作开展。
二是集中力量和采取相关行动解决垃圾问题。首先是在田蓬垃圾收集的物质和人员管理现状上做出改变。通过购买垃圾运输车辆和街道清洁车,使得集镇上拥有 2 辆垃圾运输清运车和 1 辆地面洒水清洁车,郎恒片区由 1 辆三轮垃圾清运车清运垃圾;而在保洁人员团队的建设上,组建 16 名保洁人员为一支保洁队伍,一周七天都为工作日,并且一天三次对镇上街道进行日常垃圾清理和垃圾集中处理。其次是在垃圾运输管理上。镇政府通过合同外包的形式,与享艳保洁有限公司签订合同,并以每年 42 万元将集镇垃圾清扫、清运、填埋工作承包给它,做到日立日清,定期填埋,保证集镇生活垃圾处置率达到 96%,处理过程由政府建立的监督机制进行全程监控,同时有相应的奖惩机制对过程进行标准化把关。最后是在田蓬镇下面的行政村治理中,行政村深入开展“五治三改一拆一增”和“七改三清”行动,加大整治农村环境力度,同时镇政府在建造垃圾治理的相关配套设施上,近几年投资 98.2 万元建设垃圾池 366 个、焚烧炉 76 个,村级焚烧设备处理规模达到 90 吨/年,同时为打造口岸特色集镇建设,镇政府加强了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在道路建设、沼气池改造和厩舍厕所改造方面。在 2018 年投资 19.9605 万元新建“二污”设施,在距离镇政府所在地 3.5 公里处建成冒火山简易垃圾填埋场,修建挡土墙建设 90.6 立方,填埋场服务于集镇及周边村寨垃圾定期填埋,目前土夹石覆填 135 立方。而在资源的二次利用方面,镇政府和村委会积极推广农户实施垃圾资源化利用,厨房废弃物、菜叶作畜禽饲料,沤肥回田利用,不能利用的垃圾经焚烧炉处理达到减量化处理。
三是在垃圾治理的教育和宣传方面。镇政府和下面的行政村对垃圾治理和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宣传模式,主要利用镇和行政村中空白的围墙,在围墙上写警示语和做宣传画,同时在学校和卫生院等公共部门的门口贴横幅,用简洁的语言来宣传教育。
.......................

第三章  田蓬镇农村垃圾治理中主要问题...................20
第一节  治理的参与主体单一................20
第二节  治理的管理体制................20
第四章  田蓬镇农村垃圾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30
第一节  治理的参与主体多元性不足................30
一、政府角度................30
第五章  田蓬镇农村垃圾多元治理的路径探索................40
第一节  宏观条件下加强乡镇政府对农村垃圾治理能力................40
一、完善法律法规  依法依规治理................40
二、转变发展理念  明确主体................40

第五章  田蓬镇农村垃圾多元治理的路径探索

第一节  宏观条件下加强乡镇政府对农村垃圾治理能力
一、完善法律法规  依法依规治理
2021 年是“十四五”计划的开始之年,规划中明确指出贯彻绿色的新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但现行我国的环境保护的法律体制主要以《环境保护法》为主,又因城乡发展的二元化和“重城市,轻农村”思想的影响下,该部法律并不适合当下边境农村的发展,无法给当下农村垃圾治理提供法律依据,所以急需制定出台符合农村垃圾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首先在制定出台法律法规时要考虑农村的生产和人居环境特点,综合考虑农村的农业种植、养殖业经营、乡镇企业发展等经济结构,制定具体且可行性强的法律条文。同时基层政府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法律条文的框架下围绕农村的外源型污染(城市对农村的污染转移)和内源型污染(生产生活垃圾污染、乡镇企业排放污染和集约化养殖造成的点源污染),分级分层地制定管理条例,只有拥有具体可行性强的法律法规才能保证农村垃圾治理的有法可依,例如:环境污染问题“防”大于“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就是此类法律的代表,其在 2020 年 4 月 29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第二次修订,虽有此类法律,乡镇政府还应根据自身条件合理地制定补充性的法规用以细化流程。
其次在有法可依的基础上更要做到执法必严,因此完善的垃圾治理的执法体制势在必行,组建专业的垃圾治理的执法部门,加强农村垃圾污染治理的执法力度,通过定期组织人员和不定期突击检查巡视辖区内是否严格落实垃圾治理的有关法律法规,赋予执法部门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对轻微污染进行批评教育,对大面积严重污染进行现场处罚和责令限期整改,确保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严格执法。而根据田蓬镇实际情况,因地处边境的同时下辖的有些行政村和自然村距离集镇较远,对执法部门的检查和监管行动造成一定的困难,笔者认为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可以在村内安排一个本地人进行驻村,专门负责村内垃圾收集和宣传工作,同时记录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难处,为执法部门行使工作职能提供信息和指明方向,这样既解决了一些农民的就业问题,也给环境执法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图 2.2 农民对党的路线、政策的了解渠道状况统计
图 2.2 农民对党的路线、政策的了解渠道状况统计

......................

结语


垃圾治理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涉及到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更涉及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民生福祉建设。本文选取边境小镇田蓬镇的农村垃圾治理,关键在于探讨刚经历完脱贫攻坚战的边境小镇如何避免重走“垃圾围村”再治理的老路,从而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科技支持的多元农村垃圾治理体系,建立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实现边境跨境民族村寨社会治理理念的科学化、结构的合理化、方式的精细化、过程的民主化。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主要对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农民和村委会这四大主体参与到垃圾治理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得出农村垃圾治理实现的途径和方法,分别从宏观条件下加强乡镇政府对农村垃圾治理服务能力、微观条件下促进乡镇政府垃圾治理能力提升、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垃圾治理的积极性三个角度提出对边境乡镇实现农村垃圾多元治理的建议和对策,旨在探究乡村振兴战略和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背景下,边境农村如何寻求一条发展与治理相协调的路径来助力发展宜居的乡村环境,通过垃圾治理,提高当地的生产生活的水平,是一种“软实力”体现,彰显了我国国力的强盛,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稳定和谐,维护我国边境地区的长治久安。
通过本文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田蓬镇多元主体垃圾治理的框架结构并没有搭建起来,垃圾污染问题会在后续的发展中成为持续性问题,会成为田蓬镇农村环境整治和后续的乡村振兴发展的阻碍。但田蓬镇同样有推行多元垃圾治理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既能“兴边富民”,也能成为边境线上的璀璨的明珠,让邻国的边民看到中国农村的新发展和中国国力的彰显,从而巩固边境稳定和谐的局面。因此政府需要明确自身的主体地位,鼓励和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到垃圾治理中来,利用多种力量共同治理农村垃圾,从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和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建设。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代写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