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视阈下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与运行研究——以山东省胶州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0-11-29 20:08:14 论文编辑:vicky
以公共产品理论、整体性治理理论、危机管理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研究法、实地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胶州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与运行进行了调查分析,并通过与国内其他试点单位进行比较分析,分析优化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与运行的优化对策。在文本的实证部分,对胶州市民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与实地走访,调查分析胶州市民现阶段的心理需求与对现有心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工作人员的切身感受。调查结果表明,胶州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在建设与运行中的可行经验与问题并存。可行经验有不断提升社会心理服务人员的专业性、重视乡村的社会心理服务、三级树形结构体系与点状服务平台的结合等。

第一章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相关的概念和理论

第一节 本研究的相关概念
一、社会心理服务
“社会心理服务”是一个新提出的概念,也是一个学术用语。“社会心理服务”绝不是简单的提供心理援助,从更广义的角度上它是对民意的具体描述,反映社会的态度,是对社会舆论的一种监测,是对社会大众心理的调控①。更加具体来讲,社会心理服务可以分为个体层面、群体层面和社会层面三个层面:在个体层面上,社会心理服务引导个体向正确的价值体系靠近;在群体层面上,是面向经过筛选后特定的群体提供的服务;在社会层面上,社会心理服务需要建立客观的符合实际情况的社会认知,形成积极的社会影响。
对社会心理服务进一步的概念界定,还需结合心理健康服务来进行解释。首先从服务对象的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服务的服务对象是单独的客体,借助现代心理科学的先进技术来解决服务个体的心理问题。而社会心理服务所面向的客体更加广泛,它是在面向个体的前提下,面向整个社会的心理服务,它是在为个体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基础上,通过提供服务所得到的反馈,制定公共政策对社会心态加以调节,这是一种社会治理的调节手段。从服务所借助的技术角度分析,心理健康服务借助的是心理科学的理论与硬件技术等来解决,完全借助于心理科学的进展。而社会心理服务所运用的手段绝不仅仅限于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工具,更是通过社会治理体系这一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对社会舆论、社会情绪、社会心态的等多要素的系统性识别、融合、引导。综合来看,社会心理服务是指运用先进的心理学方法,向个人或是组织提供相对应的精准心理服务,提升个体的心理健康程度,解决潜在的心理问题,从而提成整个社会的心理健康与满意程度,培育社会心态。
图 2.1 胶州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组织架构图
...........................

第二节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公共产品理论
公共产品理论讨论的核心内容包括政府职能的界限与公共财政收支等问题。公共产品可以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公共产品中纯粹的公共产品不会因为一部分人的使用影响到其他人的使用②。
公共产品的特征。一是受益的非排他性,个人消费相当数量的公共产品时并不排除他人消费同样数量的公共产品。三是纯粹的公共产品的非分割性,它的使用必须保证其完整,多人的使用也无法将其分割,完整性是固有特性③。公共产品的这三个特征,意味着由私人部门提供公共产品是无效率的。根据公共产品理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因此,政府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主导者,如果由市场来提供社会心理服务将会造成效率的降低,资源的部分浪费,社会心理服务的效果无法充分达到。但在政府主导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时,也需要引入一定的由市场提供的服务,如相应设施设备的提供、药品的供应,政府可以对设施设备、药品这一类的服务进行一定的补贴。
二、整体性治理理论
整体性治理理念的价值体系中政府的信任与责任感是被着重强调的一环,以政府的特殊主体身份来促进治理主体之间的合作,减少协同合作中的缝隙,公共利益是价值导向,在肯定效率理念的同时重视公平正义的理念。整体性治理关键的整合手段是协调,而协调的基础是各组织之间的信任;必须再次强调的是,公共利益是整体性治理的价值导向,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一定是有关公共利益的,围绕这个价值导向来解决切实相关的、急迫的民生问题①。
由于整体性治理的特性,所以整体性治理的组织结构,需要的是扁平化的、网络化的有一定弹性的灵活的组织结构。在这个组织结构的基础之上,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在不取消专业部门分工的前提下实行协同治理,以结果和目标建立一个跨组织的、联合治理的创新组织。整体性治理理论倡导的组织结构包括纵向治理层级的整合、横向治理功能的整合以及政府、非政府部门或私人企业之间等多元治理主体的整合三个维度②。整体性治理理论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根据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含义,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有着明显的公共利益导向的价值,又因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在社会治理这个大前提下不断发展的,其治理主体与治理形式等不应仅仅局限于政府与直线式领导方式,而是需要在政府的特殊主体的身份下促进下属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发挥,通过政策、财政投入等方式鼓励营利组织或是非营利组织的参与与协作,形成在胶州市一定区域内一个完整协作的以提供更优的公共服务为导向的整体合作组织。
............................

第二章 胶州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与运行现状分析

第一节 胶州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与运行现状
国家综治委确认了 12 个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试点单位并开展探索工作,其中山东省胶州市在首批被确认为试点单位之后迅速开始了积极地组织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胶州市,隶属于山东省青岛市,常住总人口截止到 2019 年年末共有 89.33 万。借助辖区内心理康复医院成立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的一级指挥所,街道(镇)设二级服务站,村设三级服务站。在三级服务体系的组织架构下,开展面向辖区内的社会心理服务①。在本章内容中,将依托问卷调查的数据对胶州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开展具体的描述与分析。
一、胶州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与客体
胶州市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同时引入社会资源的模式来总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而胶州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面向的客体是胶州市区域内的全体市民,在力求无死角的基础上,同时将公务人员、未成年人、乡镇居民作为重点群体。
(一)胶州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主体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首先是坚持党委的领导,青岛市委印发《青岛市关于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胶州市委根据上级市委的政策文件,印发制定出台《关于建立大众心理(情绪)预测、预警、预防体系的实施意见》、《胶州市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分级分类建立心理服务工作档案和指标体系。组织有关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调研--《“心理疏导干预与社会治理”的研究报告》,为进一步推进体系的建设做出了理论与实证的铺垫。
胶州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由胶州市综治办统一领导,确定由区域内哪些部门参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规定部门之间的责任与分工以架构起区域内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组织框架、制定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运行的具体流程。
由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需要多个部门的通力合作,因此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成为建设工作的难点与重点。在胶州市综治办的统一协调下,各部门发挥自己的行政职能,利用行政资源,提供支持。
.............................

第二节 问卷调查设计
为了进一步分析胶州市民与工作人员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满意度,通过调查问卷,以胶州市民与胶州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工作人员为调查对象,搜集并整理数据,并通过 SPSS 21.0 软件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市民的心理服务需求以及对目前提供的社会心理服务以及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满意度,并对工作人员的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
一、问卷调查的内容及结构
本次问卷分为面向市民和面向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工作人员两个部分构成。
面向市民的问卷调查由引言、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被调查者的心理服务需求情况、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满意度测评表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问题反映调查五个部分构成:
引言部分:此部分的目的是说明发放问卷的目的来使被调查人员配合填写问卷;还要向被调查者说明个人信息将会被严格保密,仅作为毕业论文研究所用,需要被调查者真实意思的反映,进而获取客观真实的数据。
个人基本信息:此部分包含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等客观信息,反映的是被调查者的主要个人基本信息。
市民心理服务需求情况:主要包括目前所关注的心理问题、是否会求助于心理服务机构、倾向于求助哪类心理服务机构、倾向于寻求哪类人员的帮助、是否在胶州市当地寻求心理帮助、倾向于哪种收费方式以及心理服务的必要性。
表 2.1 市民基本信息表
...................................

第三章 胶州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35
第一节 胶州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与运行中的问题..................................35
一、供给主体单一,过度依赖于政府.................................35
二、缺乏心理服务人员,心理专业性偏低...........................35
第四章 国内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与运行实践及经验借鉴................... 40
第一节 浙江省拱墅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与运行的实践......................... 40
一、浙江省拱墅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 40
二、浙江省拱墅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 40
第五章 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与运行的对策建议..................... 45
第一节 明确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定位............................ 45
一、转变政府职能与服务理念.............................. 45
二、发挥本土优势,兼顾辐射效应...................... 45

第五章 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与运行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明确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定位
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定位做出明确解释可以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与运行工作起到指导作用。科学清晰的定位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反之,偏离正确方向的顶层设计将会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与运行起到阻碍作用。因此,为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制定正确的定位,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转变政府职能与服务理念;根据实际情况,发挥本土优势;兼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辐射效应。
一、转变政府职能与服务理念
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重要内容,作为社会治理的新版块,政府成为社会治理体系的最大供给主体,但在有些试点单位也不可避免的成为了政府作为单一的供给主体,导致供给失去灵活性。因此,承担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各层级政府单位应该理清自身的职能,将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社会心理服务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认识到在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基础上,发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作用,培育积极社会心态同样重要。政府应自觉承担起供给者的角色,同时积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在明确各政府部门职责权限的基础上,通过转移政府职能、购买社会服务、培育社会组织等形式,引导各个企业、学校、研究组织、社会组织、个人参与到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与运行当中。
政府职能要改变,政府的服务理念同样要改变。公民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服务对象,提供的心理服务应该精准面向公民,形成民意表达机制,吸收广大民众的需求,根据需求调整供给内容,避免供需脱节。把公民的满意度作为衡量供给效果的首要标准,政府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与运行过程中应当从原来的管理型行政思想转变为服务型行政思想。
...............................

结论
如今正处在一个巨大变革的社会,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各类社会事件的层出不穷,社会心态也在随之发生着变化,变得逐渐浮躁了起来。面对培育社会心态的要求,现阶段的目标是在试点城市内逐渐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社会心理服务。由于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工作,在其建设与运行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但同时,在试点工作的进行中,服务范围内的部分群众的心理问题也得到了解决。本文选择山东省胶州市作为案例研究的对象,从社会治理的视阈出发,以公共产品理论、整体性治理理论、危机管理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研究法、实地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胶州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与运行进行了调查分析,并通过与国内其他试点单位进行比较分析,分析优化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与运行的优化对策。
在文本的实证部分,对胶州市民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与实地走访,调查分析胶州市民现阶段的心理需求与对现有心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工作人员的切身感受。调查结果表明,胶州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在建设与运行中的可行经验与问题并存。可行经验有不断提升社会心理服务人员的专业性、重视乡村的社会心理服务、三级树形结构体系与点状服务平台的结合等。同时也存在着相应的问题:供给主体单一,过度依赖与政府、缺乏心理服务人员,心理服务专业性偏低、供给与需求不符,供需脱节的问题与困难,在问题的原因上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原因有政府的服务定位偏差、缺乏全方位的供给保障、缺乏完善的监督与激励机制。
其次选取国内典型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试点单位杭州拱墅区与河南西平县进行案例的比较分析,总结出可借鉴的经验有重视专业人才保障机制,大力发展社会工作介入社会心理服务、建立预警监测机制,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网格化、开展乡村心理服务,推进精准扶贫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结合。
最后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实证调研与经验借鉴对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与运行提出转变政府职能与服务理念、发挥本土优势,重视乡村心理服务;制定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规章制度、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实施细则、推进政策的落实;优化组织结构与服务流程、增加心理服务的场地与优化基础设施;完善资金投入保障、完善人才资源保障、完善宣传服务保障等优化策略。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代写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