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我国是一个拥有 9 亿多农业人口的大国,在这个以农业人口占主要的国家,“三农”问题是我国工作的重中之重[1]。2019 年 3 月 8 日上午,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心。要想解决“三农”问题,农村发展是关键,而在农村的发展中农村干部起着领头羊、排头兵的作用。因此,农村干部素质的高低尤为重要,其中农村干部职业道德素质中职业敬畏感直接影响农村干部的廉政行为,进而关系着农村社会的繁荣稳定、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党和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我国是一个拥有 9 亿多农业人口的大国,在这个以农业人口占主要的国家,“三农”问题是我国工作的重中之重[1]。2019 年 3 月 8 日上午,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心。要想解决“三农”问题,农村发展是关键,而在农村的发展中农村干部起着领头羊、排头兵的作用。因此,农村干部素质的高低尤为重要,其中农村干部职业道德素质中职业敬畏感直接影响农村干部的廉政行为,进而关系着农村社会的繁荣稳定、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党和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2]”其中把“敬畏”放在首位,可知“敬畏”对于党员、干部在工作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敬畏”一词从字面上理解是由尊敬和畏惧两种意思,一般情况下是人在面对超出自己已知范围外的人或者事物的一种尊重、谨慎和服从的复杂情绪。不论是普通人还是干部都要一直在心中存有敬畏的情绪,这样才能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行为,使自己一直处在一个清醒的状态。农村干部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要存有敬畏之心,坚守自己行为的道德底线,控制好自己做事的方向。农村干部要敬畏职业。通过完成工作,使农村干部自身的价值得以体现。由于农村干部的工作性质十分特殊,不仅要肩负起带领人民群众建设发展农村的重担,还要担负起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因而敬畏职业是农村干部必备素质。农村干部要敬畏法律,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主动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任何行动都要以法律法规为标准来衡量自己,自己的所作所为都要严格遵守纪律规定。农村干部要敬畏权力。实践表明,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是农村干部廉政行为的重要前提。农村干部手中掌握着政府和人民赋予的权力,要始终坚守权力和责任对等的原则,有多大的权力就要担负起多大的责任。农村干部要敬畏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决定了当代领导干部必须要敬畏群众。农村干部只有敬畏群众,和群众建立亲密的干群关系,才能知道贪欲所带来的害处,才能为农村发展尽心尽力、出谋划策,踏踏实实为群众。
...........................
1.2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1.2.1 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首先查阅文献了解有关农村干部职业敬畏感和农村干部廉政行为的研究,构建职业敬畏感对农村干部廉政行为影响指标体系,编写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然后对样本进行调查,分析农村干部职业敬畏感对于农村干部廉政行为的影响,研究农村干部廉政行为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对策,最后是结论和展望部分。论文共分为七个部分,具体如下:
...........................
1.2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1.2.1 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首先查阅文献了解有关农村干部职业敬畏感和农村干部廉政行为的研究,构建职业敬畏感对农村干部廉政行为影响指标体系,编写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然后对样本进行调查,分析农村干部职业敬畏感对于农村干部廉政行为的影响,研究农村干部廉政行为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对策,最后是结论和展望部分。论文共分为七个部分,具体如下:
第一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二部分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包括对农村干部、廉政、敬畏、职业敬畏感等概念。利用敬畏原型模型、民本思想、寻租理论等相关理论知识作为全文的理论支撑。
第三部分农村干部职业敬畏感调查研究设计。基于以上理论和实地调研,着重构建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职业敬畏感对农村干部廉政行为影响指标体系。根据指标体系设计所需要的问卷和访谈提纲。
第四部分为实证研究。进行预调研,分析问卷是否具有代表性和可信性。运用 SPSS处理收集到的有效数据进行分析,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的结果概括农村干部职业敬畏感对农村干部廉政行为的影响。
第五部分为结果分析。对实证研究结果进行原因和机理进行分析。第六部分为对策建议。通过实证研究和结果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加强农村干部廉政行为的对策。
第七部分为研究结论与展望。通过实证研究结果和原因机理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并阐述本研究存在的局限和展望。
...........................
第二部分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包括对农村干部、廉政、敬畏、职业敬畏感等概念。利用敬畏原型模型、民本思想、寻租理论等相关理论知识作为全文的理论支撑。
第三部分农村干部职业敬畏感调查研究设计。基于以上理论和实地调研,着重构建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职业敬畏感对农村干部廉政行为影响指标体系。根据指标体系设计所需要的问卷和访谈提纲。
第四部分为实证研究。进行预调研,分析问卷是否具有代表性和可信性。运用 SPSS处理收集到的有效数据进行分析,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的结果概括农村干部职业敬畏感对农村干部廉政行为的影响。
第五部分为结果分析。对实证研究结果进行原因和机理进行分析。第六部分为对策建议。通过实证研究和结果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加强农村干部廉政行为的对策。
第七部分为研究结论与展望。通过实证研究结果和原因机理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并阐述本研究存在的局限和展望。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
2.1.1 农村干部
“干部”一词最早源于法国,法文为 CADRE,意味框架、军官和高级管理人员等。中国使用的“干部”一词来自日本,字面意思是“骨干部分”。目前关于农村干部的定义学者们众说纷纭,王情(2018)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农村”的地域概念指的是在城市规划区域范围以外的,拥有自身单独的生态循环环境,在居住生活区域主要以农业活动维持生计,不同于其他行政机构的治理特点,在国家治理层级中属于最底层。其次,“干部”指的是担任一定领导工作或管理工作的人员。再次,根据我国法律法规规定,乡镇政府是我国行政层级的最底层,村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村委会是村民自治组织。最后,中共中央与国务院办公厅在 2011 年联合印发了《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明确村(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村(居)民委员会成员属于农村基层干部序列[4]。李松(2015)认为,农村基层干部主要依靠公开选举产生,农村基层干部包括村两委委员,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副主任和专职工作人员,以及大学生村官和包村干部[25]。
2.1 概念
2.1.1 农村干部
“干部”一词最早源于法国,法文为 CADRE,意味框架、军官和高级管理人员等。中国使用的“干部”一词来自日本,字面意思是“骨干部分”。目前关于农村干部的定义学者们众说纷纭,王情(2018)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农村”的地域概念指的是在城市规划区域范围以外的,拥有自身单独的生态循环环境,在居住生活区域主要以农业活动维持生计,不同于其他行政机构的治理特点,在国家治理层级中属于最底层。其次,“干部”指的是担任一定领导工作或管理工作的人员。再次,根据我国法律法规规定,乡镇政府是我国行政层级的最底层,村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村委会是村民自治组织。最后,中共中央与国务院办公厅在 2011 年联合印发了《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明确村(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村(居)民委员会成员属于农村基层干部序列[4]。李松(2015)认为,农村基层干部主要依靠公开选举产生,农村基层干部包括村两委委员,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副主任和专职工作人员,以及大学生村官和包村干部[25]。
综上,农村干部可以定义为不只包括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干部,而且还包含其他在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及组织开展工作的人员,包含以下几类:一是书记和村长、副村长,二是妇女主任、治安主任、村民小组长等;三是包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
2.1.2 廉政
《晏子春秋·问下四》中最早提出“廉政”一词,所谓的廉政便指的是行政者自身的品行,即廉洁的政治。廉政的抽象意义上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基本没有发生变化,都是指一种理想的行政政治状态[26]。农村干部廉政行为主要指的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农村各级干部中,深入开展、普及各种廉政建设的相关教育,以此转变优化农村干部的工作行为与作风,不断建立健全农村监督惩罚相关机制,增强民主的决策能力,确保国家方针政策在农村地区的顺利落实,以此维护国家的长远发展,促进国家各项事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
2.1.2 廉政
《晏子春秋·问下四》中最早提出“廉政”一词,所谓的廉政便指的是行政者自身的品行,即廉洁的政治。廉政的抽象意义上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基本没有发生变化,都是指一种理想的行政政治状态[26]。农村干部廉政行为主要指的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农村各级干部中,深入开展、普及各种廉政建设的相关教育,以此转变优化农村干部的工作行为与作风,不断建立健全农村监督惩罚相关机制,增强民主的决策能力,确保国家方针政策在农村地区的顺利落实,以此维护国家的长远发展,促进国家各项事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
2.2 理论基础
2.2.1 敬畏原型模型及功能
肯特纳和海德特 2003 年提出敬畏的原型模型,学术界才有了被广泛接受的对敬畏的定义,将敬畏定义为当我们面对那些广阔的、浩大的以及超越我们当前理解范围的事物时产生的混合了困惑、惊奇、钦佩、服从等多种感觉的复杂情绪体验。他们采用原型方法分析敬畏的核心特征和诱发情境。敬畏包含两个核心特征:知觉到的浩大和顺应的需要[29]。“浩大”指的是超出个体习以为常的认知框架之外任何维度上的事物。敬畏情绪产生的关键在于敬畏的诱发源扩大了个体已知的认识框架,认识框架的扩大导致个体在认知上产生顺应的反应。不论顺应的过程成功与否,以及顺应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敬畏情绪都会产生[30]。
2.2.1 敬畏原型模型及功能
肯特纳和海德特 2003 年提出敬畏的原型模型,学术界才有了被广泛接受的对敬畏的定义,将敬畏定义为当我们面对那些广阔的、浩大的以及超越我们当前理解范围的事物时产生的混合了困惑、惊奇、钦佩、服从等多种感觉的复杂情绪体验。他们采用原型方法分析敬畏的核心特征和诱发情境。敬畏包含两个核心特征:知觉到的浩大和顺应的需要[29]。“浩大”指的是超出个体习以为常的认知框架之外任何维度上的事物。敬畏情绪产生的关键在于敬畏的诱发源扩大了个体已知的认识框架,认识框架的扩大导致个体在认知上产生顺应的反应。不论顺应的过程成功与否,以及顺应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敬畏情绪都会产生[30]。
肯特纳和海德特将敬畏的诱发源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社会诱发源,如权威的领导者和上帝;二是物理诱发源:如龙卷风、大教堂等壮美的景观;三是认知诱发源,如进化论、精神分析论等宏大的理论。Nusbaum (2014)将敬畏的成分划分为“连接感”、“弱小感”和“超越感”[31]。敬畏可以改变人们对世界以及对他们自身的看法,人们在感到敬畏时通常会产生强烈的高度连接的体验,他们感觉到很少的孤立和单一,同时与更广大的事物产生联系。同时,人们面对诱发敬畏的浩大事物时感觉自己十分渺小且谦逊,而且可以从世俗担忧中解脱出来产生超然体验,并与更深层次的东西联系起来。
根据敬畏的原型模型可以得出,要想通过提高农村干部敬畏情绪来加强农村干部廉政行为的首要因素是找到能够引起农村干部敬畏情绪的诱发源,诱发农村干部产生敬畏的因素就是职业、法律、权力和群众。农村干部产生敬畏情绪之后,可以从“小我”视角转向格局更高的“大我”视角,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举动,把自身行为与农村发展连接起来,产生“连接感”。由此,降低为了个人利益做出贪污腐败行为的可能性,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农村干部面对法律、权力和群众产生一种“渺小感”,让农村干部保持谦卑之心,不妄自尊大,从而影响廉政行为;同时,敬畏情绪产生后,农村干部会产生一种“超越感”,从而农村干部会关注外界他人与群体的利益和规则,表现出更高的廉政行为水平。
..................................
根据敬畏的原型模型可以得出,要想通过提高农村干部敬畏情绪来加强农村干部廉政行为的首要因素是找到能够引起农村干部敬畏情绪的诱发源,诱发农村干部产生敬畏的因素就是职业、法律、权力和群众。农村干部产生敬畏情绪之后,可以从“小我”视角转向格局更高的“大我”视角,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举动,把自身行为与农村发展连接起来,产生“连接感”。由此,降低为了个人利益做出贪污腐败行为的可能性,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农村干部面对法律、权力和群众产生一种“渺小感”,让农村干部保持谦卑之心,不妄自尊大,从而影响廉政行为;同时,敬畏情绪产生后,农村干部会产生一种“超越感”,从而农村干部会关注外界他人与群体的利益和规则,表现出更高的廉政行为水平。
..................................
3.1 研究变量设计...............................15
3.1.1 廉政行为....................................16
3.1.2 敬畏职业.............................16
4 实证研究........................................22
4.1 样本分析及数据来源.....................................22
4.1.1 样本来源........................22
4.1.2 预调研与正式调研.........................22
5 结果分析......................................34
5.1 人口变量差异结果原因分析..................................34
5.2 职业敬畏感对廉政行为影响原因分析........................35
6 对策建议
6.1 激活职业敬畏源
个人的敬畏情绪不是凭空产生的,敬畏起源于当面对那些广阔的、浩大的以及超越我们当前理解范围的事物时产生的混合了困惑、惊奇、钦佩、服从等多种感觉的复杂情绪体验。敬畏情绪产生的关键在于敬畏的诱发源扩大了个体已知的认识框架,认识框架的扩大导致个体在认知上产生顺应的反应。不论顺应的过程或者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敬畏情绪都会产生。敬畏的诱发源可分为三类:一是社会诱发源,如权威的领导者和上帝;二是物理诱发源:如龙卷风、大教堂等壮美的景观;三是认知诱发源,如进化论、精神分析论等宏大的理论。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了解到农村干部职业敬畏感与廉政行为有明显正相关关系。民本思想和敬畏职业价值教育属于第三类认知诱发源,通过对农村干部进行民本思想和职业价值教育和培训可使其产生敬畏情绪,从而影响廉政行为。
“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因此,通过民本思想和敬畏思想培训教育,使农村干部更加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决心,以更高的职业标准来要求自己。有些干部认为自己的付出和回报没有形成正比,因此通过一些非法手段为自己牟利。正是由于这些错误思想的存在,使得农村干部队伍中出现了一些“蛔虫”。因此,要通过有目的和针对性的培训教育,把这些错误思想扼杀在摇篮里,而不是放任其自由生长。
..........................
个人的敬畏情绪不是凭空产生的,敬畏起源于当面对那些广阔的、浩大的以及超越我们当前理解范围的事物时产生的混合了困惑、惊奇、钦佩、服从等多种感觉的复杂情绪体验。敬畏情绪产生的关键在于敬畏的诱发源扩大了个体已知的认识框架,认识框架的扩大导致个体在认知上产生顺应的反应。不论顺应的过程或者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敬畏情绪都会产生。敬畏的诱发源可分为三类:一是社会诱发源,如权威的领导者和上帝;二是物理诱发源:如龙卷风、大教堂等壮美的景观;三是认知诱发源,如进化论、精神分析论等宏大的理论。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了解到农村干部职业敬畏感与廉政行为有明显正相关关系。民本思想和敬畏职业价值教育属于第三类认知诱发源,通过对农村干部进行民本思想和职业价值教育和培训可使其产生敬畏情绪,从而影响廉政行为。
“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因此,通过民本思想和敬畏思想培训教育,使农村干部更加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决心,以更高的职业标准来要求自己。有些干部认为自己的付出和回报没有形成正比,因此通过一些非法手段为自己牟利。正是由于这些错误思想的存在,使得农村干部队伍中出现了一些“蛔虫”。因此,要通过有目的和针对性的培训教育,把这些错误思想扼杀在摇篮里,而不是放任其自由生长。
..........................
7.1 研究结论
农村干部在推动农村发展过程中的担任着“领头羊”的作用,农村干部对自身职业敬畏感越高,在处理村务过程中越会表现出廉政行为,也越有利于促进农村发展。当然并不是每一位农村干部都对自身职业保持崇高的敬畏感,不少农村干部身上存在由于职业敬畏感较低而引发的贪污腐败行为。
通过以上研究可知,敬畏法律因素、敬畏职业因素、敬畏权力因素和敬畏群众因素与廉政行为的都存在正向相关关系。农村干部廉政行为受职业敬畏感的影响,职业敬畏感中的各因素均对廉政行为有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敬畏群众因素(0.276)、敬畏权力因素(0.230)、敬畏法律因素(0.207)和敬畏职业因素(0.169)。此外,人口学特征分析表明,身份、政治面貌、年龄、文化程度、本村居住时间对农村干部职业敬畏感和廉政行为都具有显著性影响。对上述研究结果进行原因和机理分析表明,由于身份、政治面貌、年龄、文化程度和居住时间的不同,导致人口变量对职业敬畏感和廉政行为的表现上有所差异。分析廉政行为受职业敬畏感影响的原因发现,主要是由于农村干部自身缺乏对职业应有的敬畏感、干部选拔过程受宗族势力影响和农村干部贪污腐败行为惩治力度差,这些原因影响农村干部廉政行为的实施。基于上述研究和原因分析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建议:激活职业敬畏源、强化职业敬畏行为和养成职业敬畏习惯。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