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前言
1.1公务员的研究进展
“公务员”(civilservant)概念源自世界上首先实行公务员制度的英国,在美国又称为政府雇员。该群体的相关研究也最早始于英国,由于各国体制不同,各国公务员工作性质也存在差异、英国whitehanHstudy针对英国公务员的研究始于1967年,着重探索该职业特点、环境及生活方式对公务员身心健康的影响[2]。Kivimaki等人以17000个英国男性公务员为研究对象发现,行政级别对其身心健康有重要影响,如级别低的公务员面临更多危险因素,对漫性病更易感,如易患高胆固醇、高血脂血症。Yasuaki saijo等人以日本公务员为研究对象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即工作级别与甘油三酸酯、C反应蛋白、血压、工作压力、付出一回报比率和过度负责行为等因子有显著相关。BinNordinRusli等人则主要针对公务员工作环境进行了研究,发现公务员工作环境(工作要求、工作可控性和社会支持度)与感知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程度、心理健康状态、社会关系)之间有密切关系,如社会支持度与抑郁、焦虑状况存在显著负相关;工作要求与压力存在正相关而与工作环境存在负相关;工作可控度与社会关系有正相关性;压力与抑郁、焦虑存正相关,与生理健康!社会关系有显著负相关等。尽管国外已对该群体的身心状况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但有关公务员工作倦怠的研究甚少,且国外国情和体制与我国存在差异,因此有必要对我国该群体的身心状态和工作倦怠状况进行系统的调查与研究。
1.2我国公务员工作倦怠研究状况
1974年,美国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在5职业心理学6首次发表了有关倦怠研究的文章,用来描述从事服务业群体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而出现的生理、情绪和行为方面的一种精疲力竭的状态,这一状态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个体的工作绩效和身心健康[6],由此引起了心理学界的关注。随着研究的深入,该项研究的研究对象范围不断地扩大,研究方法和理论逐步完善,其干预研究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由于各学者研究角度不同,对倦怠的定义也不尽一致。目前最常引用Maslach等人对倦怠的定义:“工作倦怠是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出现身体衰竭和慢性疲劳,对工作和他人持负性态度,从而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自身价值的评价降低等一系列衰竭症状”[7]。他认为工作倦怠主要包括情感耗竭(emotionexhaustion)、去人格化(depersonalization)以及个人无效能感(ineffeetiveness)三个维度。情感耗竭是指个体感受到自己的情感资源及与之相关的生理资源被耗尽,用来衡量个人应激。在三个维度中,多数研究报告指出,情感耗竭维度是工作倦怠的核心内容。去个格化是指在个体在工作中对他人表现一种消极的、冷漠的态度,用以衡量人际情境。个人无效能感指个体自觉不能胜任工作,在工作中缺乏成就感,衡量个体的自我评价。
我国中组部曾指出要积极关注干部心理健康:“干部队伍的心理总体上是健康的,但也存在少数干部因心理负担过重出现负性情绪等问题,甚至个别干部的心理状况严重失衡,以致精神崩溃。”近年来,公务员心理亚健康的现象(犯罪、自杀等)屡见不鲜,如何调适其心理平衡和维护心理健康是客观需求。早在2004年,有关我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显示:54.9%的公务员存在工作倦怠问题,是工作倦怠比例最高的职业。
随着对该群体的日益重视,我国在了解公务员身心健康状况的同时,也对该群体的工作倦怠特点、成因等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刘宏艳、丁雷分析了公务员职业特性和组织特性,从理论上探讨了其工作倦怠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干预手段,为预防和消减公务员工作倦怠的发生、提升政府行政能力和政府形象提供了理论指导。朱燕经系统研究分析,发现昆明市公务员具有轻度工作倦怠,主要表现为低效能感;周英洪对交通系统基层公务员工作倦怠进行了研究,发现女性公务员情绪耗竭感明显高于男性;离异者的倦怠感显著高于已婚和未婚者[川;成锡锋则通过进一步调查研究,认为导致公务员工作倦怠关键是“官场潜规则”,由此公务员产生了强烈的角色冲突感,进而对其工作产生倦怠感。
第二章样本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包括公务员!企业员工两个独立样本。(l)公务员样本:随机抽取了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参加学习培训的主体班学员354人,回收问卷322份,回收率为91.0%;其中有效问卷为302份,有效率为93.7%,其中男性210人,女性92人;年龄26一59岁(42.2土6.6岁);现任职务中处级干部127人,科级干部131人,及科员44人;党外197人,党内105人;本科以上学历39人,本科学历216人,本科以下学历47人;工作年限:巧年及以下69人,15至20年81人,20至25年69人,25年以上83人"(2)企业员工样本:以我省某大型国有企业随机抽取员工300份,回收276份,回收率92.0%,其中有效问卷254份,有效率92.0%"高中及以下学历者占41.2%,大专和本科以上者占58.8%;年龄在19一45岁(26.1土5.0岁)。
第三章结果..............................................................9
3.1行政管理干部工作倦怠、工作满意度描述性统计................................................,,9
3.2行政管理干部与企业员工的工作倦怠、工作满意度结果比较...........................11
3.3行政管理千部工作倦怠与工作满意度相关关系..................................................,,11
3.4情绪智力、大五人格和应对方式与工作倦怠、工作满意度相关关系...............11
3.5回归分析.............................................................................14
3.6中介机制研究..................................................,,,................................15
第四章讨论................................................................................19
4.1我省行政管理千部工作倦怠、工作满意度特点分析..........................................19
4.2行政管理干部工作倦怠、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因素分析......................................20
4.3中介机制分析....................................................................................23
第五章结论...................................................................................24
第五章结论
本研究在了解我省行政管理干部工作倦怠、工作满意度状况的同时,初步探讨了各变量在行政管理干部工作倦怠和工作满意度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得出以下结论:
(l)我省行政管理干部群体中存在工作倦怠状况,主要表现为无效能感;但该群体的工作满意度较高,明显高于企业员工。
(2)党派性质和学历对行政管理干部的工作倦怠和工作满意度水平有重要影响。党内行政管理干部的情绪衰竭水平和无效能感程度最高,而工作满意度最低。而本科学历者情绪衰竭水平越高,工作满意度没有差异。
(3)应对方式、情绪智力和大五人格对行政管理干部的工作倦怠有重要预测作用。
(4)大五人格和工作倦怠对行政管理干部的内部工作满意度有重要预测作用。
(5)情绪智力可以通过应对方式间接影响行政管理干部工作倦怠,也可以直接影响工作倦怠。
(6)大五人格中外向性和开放性因子可以通过玩世不恭和无效能感间接影响内部工作满意度,也可以直接作用于内部工作满意度;而责任感因子只能通过影响行政管理千部工作倦怠水平而影响内在工作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刘燕,刘云艳.公务员心理健康研究述评[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6,28(4):83一86
[2]JHead,5AStansfeld,etal.ThepsychosocialworkenvironmentandalcoholdePendence:aPr0SPectiveStudy[J8.OeeuPEnvironMed2004,61:219一224.[3]MikaKivimaki,ShipleyMJ,FerrieJEetal.Canweeliminateinequalitiesineoronarydisease?Absolutely.Laneet2008,372:1648一54.[4]YasuakiSaijo,EijiYoshioka,TomonoriFukui,MarikoKawaharada,ReikoKishi.RelationshiPofsoeioeeonomiestatustoC一reaetiveProteinandarterialstiffnessinurbanJapaneseeivilservants[J].SoeialSeienee&Medicine67(2008)971一981
[5]BinNordinRusli,BinAbdinEdimansyah,LinNaing.Workingeonditions,self-Pereeivedstress,anxiety,dePressionandqualityoflife:AstrueturalequationmodellingaPProaeh[J].BMCPublieHealthZO08
[6]Freudenberger.H.J.StaffBumout.JoumalofsoeialIssues.1974,(30)
[7]MaslaehC,Jaekson5E.ThemeasurementofesPerieneedbumout JoumalofOeeuPationalBehabiour.1981,2:99一113
[8]CordesCL,DougyertyTW,etal-pattemsofburnoutamongmanagersandProfessionals:AeomParisonofmodels.JournalofOrganizationalBehavior,1997,18(6):685一701
[9]刘宏艳,丁雷.公务员职业倦怠成因与对策初探.天水行政学院报,2006,6:2一5
[10]朱燕.昆明市公务员职业倦怠!自我效能感和工作绩效关系研究[D].硕士论文,浙江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