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写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案例:哈尔滨市城市社区网格化治理优化探讨

发布时间:2023-07-02 12:19:11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行政管理毕业论文,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哈尔滨市在社区网格化治理实践中,尚未根据网格化嵌入产生的新问题与社区治理本身夹杂的旧问题作出抗衡与调适,对于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发展与创新略显迟滞,体现在社会各主体参与程度不足、相关法规制度不健全、信息化管理技术手段滞后、网格内专业服务效果不佳等问题上。

1绪论

1.1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前,城市社会为“单位制”所覆盖。单位体制消融在经济体制变革下的时代命题中,寻求“治道变革”、重构社会管理机制成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在“世纪之交”的社区建设时代背景下,社区体制重新释放活力,社区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承载空间,成为国家、市场、社会交互作用的重要场域。“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自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深入社区并为新时代的社区治理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社区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和落脚点,它的建设成果关乎社会治理现代化推进的进程。党的十九大对社会治理的制度设计进行了修正,其蕴含的内在逻辑是治理重心向基层的下移、是社会管理机制向社会治理体制的转变。社区管理和社区治理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在内涵上淡化了传统的政府权威,更加强调多元主体的参与,以一种合作共治的关系形态发挥各主体自身的优势,从而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良序发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完善了社会治理体系,七位一体的提出赋予基层社会治理新的内涵,彰显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核心要义。2020年10月召开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时期的社会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将“提高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列为主要目标之一。2021年4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以此夯实国家治理根基,以基层为重的治理导向正在不断拓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边界[1]。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怎么写

皮埃尔·卡兰默在著作《治理的忧思》中提到:“21世纪的治理模式需要根据社会演变的要求进行更新,以此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2]。”网格化管理就是诞生于基层维稳和模式创新的情境下,囿于社区体量增加、异质化程度加深、群体事件蜂起等问题,政府迫切需要一种管理模式对新形势与新挑战做出回应。2004年,网格化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应用于城市管理中。北京东城区率先垂范,推行“万米单元网格”。随后,建设部陆续在51个城市或地区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提高了社会治理的效益[3]。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基层治理方向,并将其在推进国家治理能力与体系现代化的改革目标中予以阐述,无疑具有标志性意义。当下,网格化的发展模式与社区治理的价值目标具有内在的恰适性。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健全社区治理和服务机制,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的治理理念,昭示着网格化管理已成为丰富社区治理的重要手段。在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网格化管理被寄予为一种重要手段应用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在多次顶层设计中被反复提及,彰显其对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重要意义。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目的

网格化管理重构了传统的基层治理单元,逆转了基层社会治理“碎片化”的状态。作为创新型的管理模式,历经十几年的摸索与实践日臻完善,已成为绝大多数地区常用的治理工具。但受经济发展水平、政策方针导向、社会生态环境、科技支撑力度等诸多因素影响,各地对网格化议题的注意力分配势必表现出差异性。想要长效发挥社区网格化的既定功效与制度优势,必须谋求适宜本地发展的网格化模式并规避已有的风险。对于哈尔滨市而言,模式实施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亟待澄清:网格化的具体应用效果如何?网格化是否深度融合进社区治理中?社区网格化治理推进过程中是否遇到梗阻?

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置于中央十九届五中全会、黑龙江省十二届八次会议对基层网格化治理提出新要求与新目标的情境下,以整体性、全域性思维尝试廓清哈尔滨市城市社区网格化的运行机理,洞察其内在逻辑。总结目前的网格化模式在社区治理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与不足,其他城市在基层网格化治理工作中有哪些先进经验可以为哈尔滨市借鉴,进而结合哈尔滨市社区治理工作实际,从党建引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五个维度提出合理的对策和建议,以此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2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

2.1.1社区

社区一词起源于拉丁语Communis,意即伴侣或关系密切的伙伴[43]。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Ferdinand Tonnies)最早将社区表述为Gemeinschaft一词并用于社会学研究。滕尼斯在1887年出版的著作《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中,将社区的概念概述为兼具社会性与地域性双重特征的人类共同体。随后,社区理论研究在西方大致经历兴起阶段、扩展阶段、综合阶段三个阶段的演进与发展,众多西方学者通过研究不断丰富与拓展社区的内涵。十九世纪末,美国华裔社会学者杨庆申利用文献调查法整理出140多种社区的定义,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概念群”[44]。但无论如何注入生动的内涵,群体、地域、纽带三个最基本的要素始终贯穿于西方社区理论研究进程中。

社区一词作为舶来品,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首次出现在中文语境中。费孝通团队将英文单词“community”推介翻译成“社区”并延续运用至今。费孝通早期受到西方人文区位学观点的影响,将社区界定为在共识的乡规民约和正式法律的框架下,通过地缘关系结成的互帮互助的共同体,同时与在血缘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共同体作了明确的区分[45]。国内的学者纷纷从社会学、管理学、城乡规划学等不同学科的角度对社区的概念进行阐释,通过提炼具有代表性的概念界定共同之处,我们发现社区的内涵离不开地域要素、人口要素、组织要素、文化要素这四个重要的特征。本文所研究的社区指代的是城市社区,是指居住于某一特定区域、具有共同利益关系、社会互动并拥有相应的服务体系的一个社会群体,是城市中的一个人文和空间复合单元[46]。

2.2研究理论基础

2.2.1无缝隙政府理论

无缝隙政府是西方公共管理改革实践中应运而生的一种政府流程再造模式。“横向职能化、纵向层级化”的官僚制组织结构虽然专业分工明确、权力集中统一,但无法避免部门协调困难、运作流程梗阻、忽视公众需求等严重问题[53]。拉塞尔·林登在其著作《无缝隙政府》中就通过美国康涅狄格州劳工部的典型案例中指出官僚制组织层级钳制、职能交叉、效率低下等种种弊端,并针对累积的瑕玷提出了“无缝隙政府”的全新模式[54]。无缝隙政府是一种相互补充、完整连贯的组织形态,它的逻辑起点是打破部门壁垒、功能分割的传统局面,以一种全域的整体理念为顾客提供全方位、动态化的便捷服务。概括而言,无缝隙政府理论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一是以顾客为导向;无缝隙政府的重要特征是围绕顾客展开一系列的服务,将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政府治理水平的重要标准。二是以竞争为导向;无缝隙政府理论的核心思想之一是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打破官僚组织机构的垄断地位,走出服务供给的低效窠臼。在政府—市场—社会的三方竞争下,不断提高服务效率与回应性。三是以结果为导向;无缝隙政府注重工作的实际效果与绩效的产出。围绕各级政府的服务目标,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并组建跨职能的服务团队,透过资源融合与协同配合以实现公共效益最大化、服务质量最优化[55]。

在社区治理实践中,网格化管理完美契合了无缝隙政府理论。在服务理念上,网格化管理强调以“顾客”为取向重塑政府的角色。网格的设立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通过网格即时回应公众的诉求,直接服务群众。在运行机制上,网格化管理符合无缝隙政府的流程再造,将多元主体和各类资源整合聚集到网格中,通过组团式服务形成合力,为公众提供快捷和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3哈尔滨市城市社区网格化治理概况.................................17

3.1哈尔滨市实施社区网格化治理的背景..................................17

3.1.1哈尔滨市实施社区网格化治理的现实基础........................17

3.1.2哈尔滨市实施社区网格化治理的必要性........................18

4哈尔滨市社区网格化治理实施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3

4.1哈尔滨市社区网格化治理的调研情况..........................23

4.1.1调查方案的设计................................23

4.1.2调查问卷的基本信息情况...............................23

5国内社区网格化治理经验借鉴..............................36

5.1湖北省宜昌市的经验借鉴.......................................36

5.1.1基本情况与主要做法........................36

5.1.2经验与启示.................................36

6哈尔滨市城市社区网格化治理的优化对策

6.1发挥党建引领的核心作用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参考

社区要稳定,党建是核心。基层党建工作日益成为突破社区治理瓶颈的重要抓手,在社区治理模式不断革新的背景下,党建工作也需要向基层治理的新领域、新阶层、新空间拓展。2019年,道外区承担起全市区域化党建的重要课题,在这两年多的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了“1543”网格党建引领的品牌特色。各区也应加快落实党建引领社区网格化治理工作的步伐,在全市形成由“点上开花”到“百花齐放”的网格党建新格局。本章节在参考佳木斯市网格党建工作基础上,提出本市党建引领社区网格化治理的优化对策。

6.1.1强化党组织各级联动引领

借助哈尔滨市被评为全国首批市域现代化社会治理试点城市的契机,在全市“1335”特色模式中加强党建统领工作。各区应持续巩固党组织引导基层治理的基础,督办推进各区委迅速建立党建引领社区网格化治理的工作机构,明确机构内部分工职责,制定具体推进方案,统筹谋划推进本地网格化党建工作;健全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市、区、街道、社区应逐级健全党建联席会议制度,上级联席会议注意吸收下级党组织成员参加,并强化对下级联席会议的指导,形成网格党建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在街道、社区发挥大党(工)委作用,吸纳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任兼职委员,扎实开展党建联盟建设,形成区域化党建工作合力,共同解决网格群众关心关注问题。

6.1.2建强网格党组织

2019年,哈尔滨市委推进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社区网格化治理作为基层治理的创新举措,应在网格上完善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可以在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网格内单独成立党支部;不足3人的就近就便成立联合党支部。整合区域内资源,党员人数较多的成立党总支。在党员相对集中的街巷、楼院、单元设立党小组;选优配强党组织班子。按照“一格多员、一人多职、一岗多责”的原则,建强网格党组织队伍。在专职网格员中选取政治立场坚定、有一定群众基础的担任网格党支部书记;

7结论

社区网格化治理是应对基层社会转型的现实动因,是满足社区居民服务需求的重要抓手,是破解社区治理难题的应然选择,在常态化日常治理与非常态化应急管理中被视为行之有效的“重要法宝”。它的功能与优势无须加以赘述,我们更应该把研究焦点放在如何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作用,以此激发更大的社会治理效能。本文在无缝隙政府理论、精细化管理理论、协同治理理论的支撑下开展调查研究,通过文献分析与实证调研等方法尝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研究发现,哈尔滨市在社区网格化治理实践中,尚未根据网格化嵌入产生的新问题与社区治理本身夹杂的旧问题作出抗衡与调适,对于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发展与创新略显迟滞,体现在社会各主体参与程度不足、相关法规制度不健全、信息化管理技术手段滞后、网格内专业服务效果不佳等问题上。究其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归结于传统行政体制下协同治理理念应用不足、社区网格化治理的法治体系缺乏建构、智能化技术发展缺乏规划保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缺乏目标指向四个方面的原因。但凡事都具有一体两面,从另一角度也可以体现出哈尔滨市基层治理可挖掘的潜在价值巨大。黑龙江省“十四五”规划已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锚定了方向标,借助新的五年发展契机,通过升级与改造网格化管理: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发挥方向引领和动力引擎作用;以“社会化”为动力,营造协同治理格局;以“法治化”为保障,推进社区规范治理;以“专业化”为基础,提供精准高效服务;以“智能化”为支撑,融合创新技术手段。驱动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日趋完备,构筑善治之基。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代写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