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写行政管理毕业论文范例:数字政府建设背景下的地方政府协同治理探讨

发布时间:2022-09-05 09:49:03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文章以数字政府建设为背景,文章仅着眼于地方政府协同治理,未能从更加宏大的视角出发,进行其他角度的研究。也存在很多不足。但是,地方政府协同治理研究正当时,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对时代难题进行回应。

1导论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新技术革命背景下社会数字化和数字社会化进程相伴随,对社会成员的行为模式潜移默化间进行了重塑,社会治理基础的变革对传统政府治理形态的有效性、适宜性提出挑战。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各国政府加快制定了数字化战略,进行政府数字化转型,事实已经表明,推动地方政府协同治理已成为未来数字政府建设和发展的方向。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参考

响应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进行数字政府建设、数据共享政策,地方政府也逐渐推进数字化政府建设并实施推进。比如上海市建设“一网通办”数字政府;浙江省打造“最多跑一次”改革;广东省打造一体化整体政府;贵州省“云上贵州”引领数字政府建设。地方政府协同治理建设实践中,数据孤岛、碎片化、协同不足等问题越来越突出,走向协同治理成为解决政府数字化转型困境的重要路径,也符合数字政府运作的逻辑要求。

对地方政府的协同治理的研究可以发现,在各地的建设实践初期,包含着是外生技术的移植应用以及与政府体系的融合过程[1]。这表明了数字政府的建设包含技术的创新、制度的变革,还包括政府与技术的调适,既有技术理性的驱动,也有价值理性的思考。而当前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尚处于发展期,碎片化、重复建设不断增加治理成本,数据鸿沟和数据孤岛阻碍数据的开放共享,政务统一平台建设不充分影响协同治理效能。因此,审视数字政府建设实践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协同治理的路径,解决数字政府面临的梗阻,就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梳理文献可以发现,在国外研究中,不论是数字政府的学术研究亦或是实践研究,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以美国、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为代表。在国内,学术的研究也紧跟新技术革命的发展步伐,经历了数字政府1.0到数字2.0阶段的演变,目前正在迈向3.0阶段,正着力建设一个以智能技术为支撑的平台型政府,实现政府治理的智能化升级。

1.2.1国外研究综述

一是关于数字政府的相关研究

首先是政府数字化转型与数字政府的内涵研究。基于整体人类信息技术的变革,世界各国不断进行政府治理的转型,由传统政府走向数字化政府。对于政府数字化转型研究,则以1993年电子政府的提出为起点。美国政府为了发现政府管理的弊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政府绩效的调查,即高速公路计划。自此电子政府成为美国政府转型的方向,也逐渐在世界范围内成为普遍认可的政府转型模式。后来英国政府构建政府信息系统,明确政府的电子化发展方向,并出台相关政策创造现实运行的条件和基础。随着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发展,各国政府无形融入了政府数字化转型进程中,政府数字化转型俨然成为普遍的趋势,甚至被视为重要的国家战略和政府改革的关键。

而数字政府的内涵也成为对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学术性回应。部分学者以发展过程来定义数字政府,认为数字政府包括了电子政务,也涉及公众参与、业务协同和组织变革[1]。有的学者则从实体政府与线上政府的关系来进行认识,提出数字政府是逐渐取代线下的实体政府,特别是一站式政务服务大厅,转而采取完全线上方式运作。Patrick Dunleavy认为数字政府是通过变革模式,以总体性、开放性、去中介化为目标的的政府治理模式。Christopher Hood则提出了区分数字政府与传统政府的框架[2]。总之,数字政府是电子政府的最新形式,其发展过程包含了存在、互动、交易、转化和数字政府。也可以划分为数字化、转型、参与和语境化的数字政府演化过程。而数字政府内涵丰富,涵盖了数字化公共服务、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化治理和流程,从而提高了群众对政府服务的满意度,增强经济竞争力,提升了公共服务的效率。却必须依赖统一的政务服务通道、政务移动终端设备、政府开放数据以及数据驱动等。相对而言,邓利维对数字政府的认识更加深刻且全面,在他看来,数字时代的政府是“技术”“组织”“权威”为一体的复合模式[3]。

2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数字政府的内涵

2.1.1数字政府的概念

数字政府是在信息化时代,与新的生产力条件相适应的政府形式。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政府形态也随之变迁。而数字政府的发展与政府运用计算机的过程是密切相关的,大致分为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体现了政策目标、任务和手段、不同的政策内容。“政府信息化”阶段是政府对计算应用的最初阶段,“电子政务”大致经过四个阶段的发展,包含了智慧城市、政府大数据、数据开放、大平台共享、大数据慧治、大系统共治等技术;到2018年,数字政府相关的理论和治理实践开始出现。

从技术角度来说,数字政府必须以实体政府、数字技术相融合[1]。其运行必须以互联网、计算机、大数据等技术为支撑,同时要以政府行政系统的调适为要求,打造数据化的新型政府运行模式。数字政府不同于传统政府的新形态,其运作依赖数据共享和各个子系统的协同,实现政府治理的智能化、平台化、数字化、便捷化,精准化为目标。但需要突破传统官僚制度的等级和部门限制,实现政府内部的协同。纵向而言,数字技术的嵌入打破层级压力传递,促进了政府结构扁平化、信息传递高效化;横向而言,传统政府分工驱动下设置的众多部门,在数字政府建设中需破除部门壁垒,从整体上进行协同,追求最大的治理效能,同时减少行政部门利益牵绊和不同部门价值偏差导致的无效沟通。即数字政府需要打破纵横限制,进行高效率的数据开发共享,才能实现地方政府的协同治理。

2.2协同治理的相关理论基础

2.2.1协同治理的理论渊源

协同治理可以大致认为是两种理论交叉发展形成的,一方面属于自然科学领域,另一方面属于人文科学领域,因此,协同治理是协同论和治理理论共同融合的结果。其理论渊源也多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

第一,协同论。赫尔曼·哈肯指出协同是不同系统构成的统一体,内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相互牵绊,构成互为依存的、协调一致的、以一定规律发展着的世界[1]。而各国的学者对协同论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解释和研究。部分学者认为协同有助于达成各种目标,但必须通过跨部门合作。也有学者认为,协同是各方互动策略,是两个以上的行为者,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分享资源承担责任,完成共同目标并分享利益的过程。

第二,治理理论。对于治理的理解,有不同的含义。治理是一个正式以及非正式连续的过程[2]。在此基础上,学者进一步概括指出治理应该具有组织间的相互依赖性、成员互动、高度的自主性等特征。治理也是一种复杂的管理机制,也包括非正式、非政府的机制[3]。

2.2.2协同治理的内涵与特征

协同治理是在后工业社会中多元化社会治理对利益协调的必然要求。深层次逻辑在于单一主体无法处理复杂的现实,可能出现治理真空地带,存在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其次,协同治理的关键是协同,目的是治理,是通过协同的手段来实现治理的目标。学者刘伟忠认为,协同治理本质上是多元主体间的相互关系的协调,实现行动、结构和资源的协同[4]。

3数字政府建设背景下地方政府协同治理的现实需求.....................14

3.1国家治理现代化提出新要求...........................14

3.1.1管理向治理的现代化转型...........................14

3.1.2治理模式的数字化转型.........................15

4数字政府建设背景下地方政府协同治理的典型案例分析.................20

4.1广东省地方政府协同治理的实践:一网统管.......................20

4.1.1一网统管的概述...........................................20

4.1.2一网统管的特征...........................................20

5数字政府建设背景下地方政府协同治理存在的问题.....................26

5.1科层制与数字政府技术治理调适不足.............................27

5.1.1治理限度与效度的关系认知不足.............................27

5.1.2纵横协同治理调适不足.....................................28

6数字政府建设背景下地方政府协同治理的路径思考

6.1完善机制建设,增强制度协同

地方政府协同治理,一方面是技术体系的创新优化协同的路径,而另一方面是对传统科层制度的改革适应数字化的社会逻辑。数字政府建设已经进入深水区,对制度的创新和变革是下一阶段的关键。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怎么写

6.1.1建立纵横协同治理机制,增强政府内部协同

数字政府的建设,虽弥补传统科层的不足,部分纾解科层制的固有矛盾。但科层制与数字政府之间的张力也成为各种问题产生的渊薮,科层制先天结构性矛盾反而在信息技术赋能作用下更加明显。部门间稳定的权力格局,导致了部门利益和本位主义的产生,容易形成信息的垄断[1]。突出表现为政府内部的纵向协同矛盾与横向协同矛盾,以及纵向协同的强化和横向协同的弱化。有必要建立纵向横向协同的政府内部协同运作机制。

第一,打破部门阻隔,强化横向协同。科层制细化部门分工是对工业社会的运作的回应,效率的提升增强了部门的自我认同,以及部门权力、利益的形成,这反而成为部门阻碍背后的逻辑。而地方政府协同运作必然要求打破部门束缚。首先进行科层政府体制改革,打破权责限制,构建权责一致的协同机制;其次,构建利益补偿机制,增强部门协同动力;同时,努力建设部门间信任,奠定部门协同的基础。第二,发挥不同层级功能,构建上下协同的纵向治理。我国目前政府纵向划分为省市县乡四个层级,每个层级政府在行政划分上,职能有所不同。地方政府的纵向协同,应该在科层政府分层基础上,构建起上下耦合的纵向协同治理机制。具体表述为:省域战略型;市级枢纽型;县乡级回应型。即根据每个层级的职能定位,发挥不同层级的功能,然后构建起上下协同的纵向地方政府治理机制。第三,构建整体性运作模式,密切纵横协同治理。

结语

文章将地方政府协同治理作为研究的核心,以数字政府建设视角提出地方政府协同治理的现实影响因素,发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政府模式转型和社会数字化等方面影响地方政府协同治理。为了进一步研究协同治理如何协助数字政府的建设,以广州、浙江、贵州三省的实践作为典型案例,对其分析对比得出国内主流的做法。同时以实践为基础,分析地方政府协同治理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四个方面分析出协同治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得出的结论有:第一,制度调适是解决地方政府协同治理的关键,要深化科层制改革,把握数字政府发展规律,建立内部协同治理机制;第二,主体协同不足影响协同机制运作,要增加主体间信任,增强参与渠道建设,并建立相关的激励机制;第三,数据共享不足制约协同效能发挥,要建立数据开放体系,实现数据技术的标准化,增加高位阶法律的应用;第四,跨区域协同是未来研究的重点,要制定明确的规则,完善协同体系,不断创新协同合作模式。

作为对数字化时代治理的回应,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将数字政府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深刻理解新型信息技术对政府治理组织、技术、手段、理念的改变,才能不断提升治理的效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在数字政府建设背景下,面对技术嵌入政府治理的变革,需要从实际出发,以整体性、系统性思维,进行更大范围的协同,以制度、法律、文化的变革更好实现治理现代化。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