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事件中地言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策略探讨

发布时间:2022-08-07 20:47:33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行政管理毕业论文,笔者认为突发公共事件中地方政府的舆情应对工作,理念和方法应与时俱进。因本人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的有限,地方政府陷入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应对困境的原因分析还不够深入透彻,一些对策建议还停留在理论层面,需要在以后的研究和实践中进一步检验。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改变了我国的行政生态,各种形式的网络媒介平台成为公民信息共享、意见表达、情感抒发的载体。《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较2020年3月增长8540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0.4%;手机网民规模达9.86亿,较2020年3月增长8885万,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7%;网民的人均每周上网时长26.2个小时,每天平均上网时长3.7小时①。网民的线上活跃度与日俱增,与其相伴而生的则是热点频出的网络舆情现象,强大的舆论压力,使网络舆论生态格局发生变动。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怎么写

我国正处在社会体制变革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突发性公共事件频发,网民在网络世界自由发布言论,展开群体讨论,一些不实言论在网上蔓延,引发公众恐慌情绪,对我国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构成了潜在的威胁,也给政府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如果地方政府能科学的引导网络舆情,安抚民心,就能为突发公共事件的解决提供一个平稳有序的网络舆情环境,就可以避免舆情极化带来的衍生效应。反之,如果地方政府未能掌握话语主导权,有效管理和引导舆论主阵地,网络舆情将不可避免的成为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导火索。因此,地方政府能否有效应对网络舆情对于政府自身以及突发公共事件的解决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研究现状

1.2.1.1关于网络舆情的研究

在CNKI数据库内以“网络舆情”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关于网络舆情的研究涉及到社会学、传播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自2003年“非典”事件发生以后,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社会舆情更多通过网络显现,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目光投向网络舆情领域,文献数量整体趋势与我国互联网的发展态势相契合,呈不断上升的走向。

按学科类别对其进行分类,数量最多的前三类分别为: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新闻与传媒和高等教育。行政领域对于网络舆情的研究相关文献1723篇,排名第二,体现了网络舆情在行政管理中的研究价值。

从研究的内容来看,关于网络舆情概念、演化阶段、案例应用分析以及舆情引导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而针对在突发公共事件这一情境下的网络舆情研究仍是少数。

第一,网络舆情的定义。纪红,马小洁认为,“网络舆情就是,在网络空间内,围绕舆情因变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网民对执政者及其政治取向所持有的态度”①。李昌祖,张洪生认为“网络舆情是指在一定的互联网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舆情主体的民众对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②。

第二,网络舆情的特点。刘璐认为,“网络舆情的特点有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与交互性、内容的丰富性、传播途径的多样化、传播主体的隐蔽性和言论的真实性与非理性化”③。吴静静认为,“网络舆情的传播特点有即时性与扩散性、虚拟性与自由性、情绪化与非理性、片面性与负面性、个性化与多元化和从众化与可控性”④。杨艳峰认为,“网络舆情具有突发性、倾向性和多变性”⑤。

第三,网络舆情的演化。王珊君认为“网络舆情也同人的生命一样都有一个形成、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伴随着网络舆情的形成过程的是网络舆情演化的3种状态:开始传播、迅速扩散和减退转移”⑥。李远梅“从网络舆情演化机理与动力学特性出发,建立网络舆情的演化模型,对网络舆情进行预测研究,丰富网络舆情演化的理论与方法,为网络舆情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⑦。

第2章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阐释

2.1相关概念界定

2.1.1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是相对于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而言的各级人民政府,一般分为省、市、县、乡(镇)四级。地方政府在所辖区域内,承担着相应的职责与功能,它作为国家政治体系中的“基本单元”,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与社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宪法》第三条对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做了以下规定:“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①。地方政府具有自身的权力和义务,赋予地方政府的自由裁量权越多,相应承担的责任就越大,在当前复杂形势下,网络舆情压力日趋加大,向地方政府的工作提出挑战。

2.1.2突发公共事件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存在各种风险隐患,突发公共事件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涉及到环境、卫生、食品安全、政治等各个领域,引起政府的关注和重视。政府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不同等级,制定不同层级的应急预案,具体体现在各级政府职责定位、人力、物力投入等方面各有侧重。

本文采用2007年《突发事件应对法》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定义。“本法所称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②。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2.2理论基础阐释

2.2.1信息生命周期理论

1985年,信息资源管理学家霍顿提出了两个不同层面的信息生命周期,一是信息利用和管理需求信息生命周期,二是信息载体与信息交流信息生命周期。1986年,美国学者芬克从管理学视角提出生命周期理论,将危机事件分为潜伏、爆发、延续、痊愈的“生命周期”四阶段模型。我国的管理学研究中,众多学者以信息生命周期理论作为理论基础,进行网络舆情的演化分析,根据网络舆情自身演变的特点,划分为典型的三阶段说、四阶段说。

本文采取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演变四阶段说,把握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生命周期,总结舆情的阶段性特征,明确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的有效节点,总结出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的生命周期。

2.2.2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是一门多学科交融的新兴学科,公共危机一般以突发公共事件为导火索,具有爆发的突然性、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影响的社会性。“美国911事件”发生后,给世界各国敲醒了警钟,自此,公共危机管理进入我国学者的视野,2008年以来一个接一个的公共安全危机事件,推动了国内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热潮。

武超群学者对公共危机管理和公共危机治理进行区分,他认为,“公共危机管理是指作为单一管理主体的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事件的生命周期中,为预防潜在危机的发生,降低公共危机的危害程度,依据《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应急预案》对公共危机事件直接管理的活动”①。


第3章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舆情的演化与影响...............................................23

3.1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演化阶段.........................................23

3.1.1潜伏阶段...............................................23

3.1.2加速阶段................................................23

第4章突发公共事件中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现状...................................28

4.1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发展历程.........................................28

4.1.1初步发展阶段..........................................28

4.1.2快速发展阶段......................................28

第5章突发公共事件中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37

5.1地方政府舆情素养缺失.......................................37

5.2地方政府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不健全.......................38

5.3地方政府网络舆情研判机制存在短板.......................................38

第6章突发公共事件中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对策

6.1提高应对意识增强应对能力

网络舆情引导是一项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的工作,迫切需要各级政府加强对互联网传播规律的研究和把握。舆情应对现已成为政府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为了提高各级地方政府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着力点应放在提高地方政府工作人员的舆情素养上,提高舆情应对意识,增强应对能力。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参考

首先,地方政府应该提高政治站位,树立宏观视野,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出发,考虑当下突发公共事件的走势,国家的承受力,掂量应对举措的衍生效应,在民意诉求、政府权威、社会稳定、国家和地区形象之间寻求平衡。同时,也要树立舆情风险意识,重视网民后续反馈。“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没有哪个舆情事件是可以速战速决的,地方政府作出回应之后,还要关注舆论后续反应。其次,政府应掌握社会发展规律,敏锐洞悉突发事件背后社会心态的发展趋势,在把准社会心态的基础上,协调社会治理的各主体,通过线上线下联通,让这些治理主体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变量,共同朝着和谐社会目标不断迈进。最后,政府官员除了掌握舆情引导的通识理论外,还应该与垂直领域的专业知识相结合,掌握其他领域的知识,如应急管理、交通、教育、公安、能源等领域,助力政府部门在各领域实现精细化治理,提出专业性的建议。

结论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资源空前丰富,信息传播空前便捷,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新的形势和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本文通过阅读大量地方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案例,了解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议:思想上,高度重视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正负面影响,提高地方政府的舆情应对意识和舆情素养;方法上,积极灵活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和研判机制,根据网络舆情演化过程的不同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行动上,系统全面开展网络舆论主阵地建设,守住意识形态话语主导权,及时公开舆情信息和加强合作,实现多主体协同治理。

突发公共事件中地方政府的舆情应对工作,理念和方法应与时俱进。因本人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的有限,地方政府陷入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应对困境的原因分析还不够深入透彻,一些对策建议还停留在理论层面,需要在以后的研究和实践中进一步检验。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