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教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妙用
目录
一、运用电教媒体,激起学习兴趣学习兴趣
二、运用电教媒体,促进学生思维
三、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教育情境
四、运用电教媒体,突破教学难点
小学语文电教论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已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方便。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它也渐渐地进入了课堂教学。运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能创设形象、直观、生动的学习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爱学”“乐学”,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下面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是如何运用电教媒体的。
一、运用电教媒体,激起学习兴趣学习兴趣
是学生学习活动中一种自觉、能动的心理状态,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实践表明:能牵动情感的事往往能激起兴趣。而电教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电教媒体的综合使用,能将课文的内容以声感、形感、色感、动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例如,教学《荷花》一文时,我先告诉学生,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到荷花池做一次愉快的旅游。同学们兴致盎然,接着我说:“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荷花池会是怎样的情景?”然后,我播放课文录音,优美动听的朗读将学生带到了荷花池。这时,我让同学们睁开眼睛,观看电视屏幕上荷花池的美丽景色:满池荷花挨挨挤挤,无风静态极美,有风动态更美。上飞蜻蜓,下游小鱼,意境如诗,犹如一幅活的画面,令人赏心悦目。同学们体会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美感,情不自禁地议论开来:荷花真美呀!荷叶真多呀!学生们置身于荷花池的美景中,心中怎能不涌动起由衷的情?由衷的爱?这里运用电教媒体,达到了“身临其境”的目的,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怎能不乐于观赏和学习呢?
二、运用电教媒体,促进学生思维
儿童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形象思维。因此,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电教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荡起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 例如,《翠鸟》是一篇介绍翠鸟的外形和生活习性的常识性课文,全文洋溢着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充满了生活情趣。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先让同学们看录像,录像里的翠鸟色彩明艳动人,歌声清脆婉转,动作轻盈敏捷……同学们通过耳朵听、眼睛看、脑子记,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很快使翠鸟在大家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我就让学生说说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有的同学说:“翠鸟很美丽,我很喜欢它!”有的说:“翠鸟很机灵,让人一看就生爱慕之情。”有的说:“翠鸟很可爱,我也想有一只这样的翠鸟。”看到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起来了,我又问:“你们喜爱它的哪些方面呢?说说理由。”我用这一问题来促使学生把留在头脑中的翠鸟形象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通过电教媒体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化静为动,带着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学生的大脑皮层始终处于最积极最兴奋的状态,对课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很自然地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这样教学使学生易懂难忘,达到“乐中学知”的目的。
三、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教育情境
在教学中,要留意挖掘教材的思想教育因素,对环境进行选择加工,创设所需的教育情境,让他们在声像的环境中受到美的熏陶、情的感染、爱的教育。而课堂教学中的这种美、这种情、这种爱是通过师生情感的交流达到的。而运用电教媒体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更好地发挥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主体作用,进一步增加师生情感交流的机会和时间,引起师生感情上的共鸣。例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在使用投影仪映出周总理的遗像的同时,教师用哀痛低沉的语调对学生说:“1976年1月8日凌晨,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在北京不幸逝世。噩耗传来,亿万人民沉浸在万分悲痛之中。”学生凝视周总理遗像,听着老师舒缓沉痛的话语,其悲痛之情油然而生。接着插放“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实况录像和配乐朗诵录音:那黑色的挽联,那白色的花环,那阴沉寒冷的天气,那缓缓而行的车队,那满面泪痕的老人、青年、小孩……此情此景,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悲痛之情。形象直观的电教手段,教师动情的教学,使孩子们个个泪流满面、泣不成声,拨动了学生“爱”的心弦,不仅使学生感受到“爱”而且也学会了“爱”。
四、运用电教媒体,突破教学难点
戴尔认为,当学习是由直接到间接,由具体到抽象时,获得知识和技能就比较困难。语文文字作为描绘客观世界的符号,具有抽象性、概括性。每篇课文都有突出中心和可以用来体现训练重点的词、句、段,也小学语文电教论文有含义比较深或内容离学生实际比较远的词、句、段。在课堂上,当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启而不发”时,当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或关键处需要学生理解掌握,而学生难以掌握时,教师可使用电教媒体。因为电教媒体可以直接提供声画并茂、视听结合的客观世界的表象,将抽象、概括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具体的可感的东西,使文字与客观事物之间建立联系,化难为易。它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再现了教学内容的全貌,从而激发兴趣,启发思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荷花》一文,引导学生理解想象“我仿佛也成了一朵荷花”是一个难点。如何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如下课件:先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欣赏满池荷花。它们姿态各异,看着看着,我仿佛也成了一朵荷花。多媒体演示:我在荷花中翩翩起舞,满池的荷花也随我翩翩起舞……蜻蜓向我飞来,告诉我飞行的快乐;小鱼向我游过来,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随着小作者的观察想象……虚实结合、动静相生,整个难点的突破是在欣赏的过程中完成的。总之,运用电教媒体进行语文教学,化解了学生认识活动中的难点,深化了学生的情感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师生的积极性,使教师从传统语文教学的一支粉笔、一本书中走了出来,更使学生从“苦学”走进了“乐学”,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真正达到了激情引趣,以情促思,寓教于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