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硕士毕业论文5篇

发布时间:2018-11-14 23:02:32 论文编辑:cai
本文是一篇农业科技论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农业,从狩猎到养殖,从采摘野果到种植工作者,离不开劳动人民在生产中的探索和研究,今天,我们生活在物质丰富的年代,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农业仍然需要发展,更需要科学。(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农业科技论文,供大家参考。
 

农业科技硕士毕业论文篇一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我国一直都在制定耕地保护政策,造成的耕地减少仍然无法避免。根据中国食品安全网2008年的数据显示,1997年我国耕地面积为3053.5万hm2,而到了 2005年为12171.6万hm2。按统计数据可以得出,我国目前的的人均耕地为0.08hm2,按详查数据得出的是O.lhm2,而世界平均水平为0.28hm2。目前全国已有45%的县区人均耕地面积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05 hm2警戒线。
中国拥有13.3亿人口,农村人口 7.3亿(不含在城镇中居住半年以上的农村人口),农业从业人员3.5亿,自20世纪80年代初,在快速工业化、城市化的推动下,农业劳动力出现了大量转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业剩余劳动力利用与转移课题组”研究证明,目前中国农业生产实际只需要2亿-2.2亿,这意味着将有1亿多人口需要向非农就业转移。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耕地保护严峻而农业劳动力转移紧迫。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课题,是地理学的立足点,是指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在地球表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着重研究人与地的交互过程,将系统论引入到人地关系研究中来,就是将人地关系中人和地的各要素看成一个相互作用影响的整体,由于地理空间的地域性特征,吴传钧(1991)提出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即“人”和“地”两方面的要素按照客观规律相互作用,交错构成复杂的、开放的、非线性的巨系统,其内部具有一定的功能机制和结构特征,在空间上占据陆地表层的一定地域范围。陆大道指出:地理学在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时,其中的关键就是,在系统性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后,揭示其数量关系,进而指出使之协调发展的途径或者模式。这就为研宄具体问题找出了途径,即在区域分析的前提下进对具体要素展开讨论,也就是从区域人地关系视角出发研究问题。
耕地与农业劳动力是人地系统的关键要素,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的发展之必然途径在于农业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研究耕地与农业劳动力之间的关系涉及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如果转移途径合理,一方面可以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业向规模经营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工业化、城市化提供劳动力保障;相反,则势必会产生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农业发展停滞不前,对稳定农村社会秩序、加快城市和工业的发展都会有不利的影响。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明显,消除二元结构就是农业、工业协调发展,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曾提出: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在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工业反哺农业,将传统农业改造成现代农业,而首要条件便是转移农业的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生产率,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当前耕地快速减少,如果农业劳动力也能随之进行非农就业转移,就为进一步改造农业奠定了基础。以人地关系视角研宄耕地与农业劳动力,就是从区域生态环境、耕地资源的禀赋、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出发,分析区域耕地与农业劳动力变化关系的空间特征与变化规律,找出影响区域耕地与农业劳动力协调发展的因素,进而为区域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1.2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人地关系相关研究
对人地关系的概念认识上的分歧在于“人”和“地”所包含的内涵,“人”首先是一种自然存在物,其次,人还是社会存在物,也就是说人在与自然界发生相互关系时,不仅是自然界的一类生物,还是各种关系的集合,因此,人地关系是在广义上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地”在经典的解释中,即自然环境,在非经典的解释中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因此,对“人”与“地”认识不同,对人地关系的概念也不尽相同。李振泉指出人地关系是人类为了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地理环境,增强其生存能力改造与利用地理环境,在此过程中,地理环境作用于人类活动,并形成特定的地域特征。袭建华等认为人与人构成了生存活动、生产活动、社会活动这些高级的关系,而人地关系就是指这些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其研究的重点在于人与地而非人与人。
然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地”应包含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因为二者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程度在不同人地关系阶段表现不同,并且随着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日益加深,对“地”的理解,应该逐渐由自然地理环境转向社会人文环境。方修绮认为,人地关系包括人与自然环境、人为环境、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三种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_。由于自然环境在相对时间内较稳定,而社会人文环境则变化较快,因此,对人地关系的理解还应结合时间尺度。由此可以看出,随着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深化,人地关系的涵义也在演变,而研究的时间尺度、视角,也是认识人地关系的先决条件。
 
第二章理论基础
 
2. 1相关概念界定
土地利用分类系统采用过渡期间分类方法,耕地是指包括灌溉水田、望天田、水绕地、旱地、菜地的农用地,农村劳动力包括从事农林牧渔业,以及农村非农产业劳动力,包括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批零贸易餐饮仓储业,金融保险业等,农业劳动力是指能直接参加农业劳动和兼营工业生产等副业的16周岁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根据边际效益递减理论,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指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投入的边际产为零的那部分劳动力,他们从农村转移出去后,对农村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和农村GDP增长不会带来任何负面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包括农业剩余劳动力和非农业剩余劳动力,学术界普遍认为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约等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而农业劳动力是指直接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农村劳动力。
 
2. 2耕地与农业劳动力协调理论基础
 
2. 2.1人地关系理论
人地关系理论是人类对人地关系认识的总结,在人类不断认识自然环境的过程中,随着科学及认知的进步,人地关系理论也在不断演进。这些理论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强调自然环境的决定性作用,如环境决定论,第二类便是强调人类对环境的改造作用,如生产关系决定论及唯意志论,第三类是在协调理论的基础上认为,人与地应当协调发展,逐渐适应,如或然论、生态论、人地关系协调论、可持续发展理论_。这些理论的发展都是在人类与环境关系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而且,资源、环境、人口、经济之间的关系日趋复杂,在这样的现实压力下,人地关系理论必须不断改进,才能更好的理解现实调节人地关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包含两个方面:首先是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地理环境是物质基础和空间场所,并且制约和影响人类的活动。其次,人类在地理环境中具有主观能动性,所以人地关系的协调与否取决于人类。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共生是建立在二者的功能和结构的性对平衡,也就是说,人类活动应限定在一定的环境可承受的容量内,在这个前提下,谋求二者向更高程度的协调发展。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23-29 
    3.1 自然地理条件................ 23-24 
    3.2 社会经济条件................ 24-25 
    3.3 土地利用特征................ 25-26 
    3.4 研究区范围及数据来源................ 26 
    3.5 耕地与农业劳动力时序变化................ 26-29 
第四章 陕西省人地关系背景................ 29-41 
    4.1 陕西省地貌格局 ................29-31 
        4.1.1 陕北高原区................ 29-30 
        4.1.2 关中平原区 ................30 
        4.1.3 陕南秦巴山地区 ................30-31 
    4.2 陕西省土地利用结构特征................ 31-33 
    4.3 陕西省人地系统类型划分................ 33-41 
        4.3.1 理论基础 ................33-34 
        4.3.2 分类方法 ................4-35 
第五章 陕西省耕地变化................ 41-59 
    5.1 耕地与农业劳动力变化特征................41-49 
        5.1.1 耕地变化特征分析................ 41-43 
        5.1.2 农业劳动力变化特征................ 43-46 
    5.2 耕地与农业劳动力耦合分析................ 49-52 
        5.2.1 研究方法 ................49 
        5.2.2 耕地与农业劳动力耦................ 49-52 
    5.3协调性影响因素分析 ................52-59 
        5.3.1 人地关系脆弱区 ................54-55 
        5.3.2 人地关系紧张区................ 55-56 
        5.3.3 人地关系压力区................ 56-57 
        5.3.4 人地关系敏感区................ 57-59
 
结论
 
该区的生态退耕对农业劳动力转移及劳耕协调发展上并没有发挥正面促进作用。该区域的劳耕协调途径在于:生态建设方面,维持生态退耕成果,发展林牧业,制止水土流失。土地利用方面,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林果业和生态农业,建设基本农田,提高粮食自给率。社会经济方面,逐步转变依赖资源开采的经济模式,延伸产业链提高企业竞争力,依托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增加对农业劳动力的吸引力,缓解人地关系紧张的态势。
该区域劳耕关系持续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关中平原城镇区的人地关系压力,具体表现在建设用地占用优质耕地的面积不断增加。因此,该区域在土地利用方面,应加大复垦、整理的力度,稳定农用地规模,保护基本农田,提高耕地质量。合理调控园地面积,将非优生区园地退耕。在社会经济方面,发展关中城镇体系,控制城市去限制蔓延,提高集约化利用程度,发展优势产业,推进人口向第三产业为主的城镇转化,从而实现农村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城镇化。加快小城镇建设,小城镇的经济技术结构、职业结构同目前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技术状况比较接近,对农业劳动力吸引力大,可以全方位地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农业科技硕士毕业论文篇二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大伙房水库是辽河流域水库型饮用水源地,随着国家重点水利工程“大伙房输水工程”项目的实施,将为沈阳、抚顺、大连、鞍山、营口、辽阳和盘锦七座城市提供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成为辽宁省中部城市群的主要水源地,并被列为全国城市供水九大重点水源地之一,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近年来随着水库汇水区农药、化肥大量的使用,畜禽养殖粪便和农村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人工生产设施和生活设施增建较多,地表植被破坏,加重了流域 ANSP。大伙房水库库区氮、磷含量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库区水体中 TN 和 TP 年均值超标率分别为 100%和 85.7%,可见水源地水质和水库的蓄水及防洪能力面临一定威胁。
 
1.2 研究意义
针对大伙房水库汇水区 ANSP 问题的日渐突出,本文依托于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监控预警主题“辽河流域水环境监测及预警技术体系研究”课题下设的子课题“辽河流域水库型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技术研究”的第一个子内容——辽河流域水库型饮用水源地污染负荷及污染特征研究。通过以上研究工作,可以对研究区的农业非点源的来源、产生、分布和入库情况进行全面的掌握,了解其随降水产生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将为大伙房水库预警平台的搭建,保障大伙房水库水源地水质和生态环境安全,制定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技术和管理措施提供技术支持,对确保沈阳、大连和抚顺等城市的用水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安全与战略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农业非点源污染概述
非点源污染(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是指溶解性或固体污染物在大面积降水和径流冲刷作用下汇入受纳水体而引起的水体污染。而农业非点源污染是指在农田耕作等农业生产活动中,化肥、农药、土壤流失与农业废弃物等在降水(灌溉)过程中,随着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漏等水文过程,携带污染物质流入水体,进而发生污染。因为农业生产活动的多样性,实践中的 ANSP 包括土壤侵蚀、化肥农药施用、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及农田污水灌溉等。农业非点源污染物主要有:有机物(糖类、油脂类、蛋白质、烃类、酚类等),表面活性剂,营养物质(氨氮、总氮、总磷、可溶性磷等),颗粒物(泥沙、动植物残体、悬浮物等),农药(杀菌剂、除草剂、杀虫剂等)等。ANSP 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广泛性、时空差异性和控制难度大等特点。ANSP 严重危害地表水体,使区域地表水水质下降,易致水体富营养化,危害水生生物生长;而且可溶性污染物下渗严重威胁地下水;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会直接影响居民用水水质,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和工农业生产。
 
1.3.2 SWAT 模型
在农业非点源污染方面的应用不断改进和完善的 SWAT 模型,已在北美、欧洲和亚洲等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研究内容涉及水文模拟,水资源评价,非点源污染及营养物质的迁移等方面。SWAT 模型的广泛应用证实了这个分布式水文模型可以应用在不同地域、不同空间尺度、不同时间步长的多个环境过程中,为 ANSP 模拟等研究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平台。
 
1.3.2.1 国外应用现状
国外学者利用 SWAT 模型在 ANSP 方面进行了大量深入研究。SWAT 模型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美国国家项目、大的区域性项目和许多不同尺度的研究项目中。研究内容涉及到流域水平衡、流量预测和非点源污染控制等诸多方面,模型的有效性也得到了诸多研究项目的证明。
美国环境保护署通过利用 SWAT 模型研究农药的药效和迁移性,评价了饮用水质量安全。Gessese 等使用 SWAT 模型评估 Legedadi 水库泥沙入库量和沉积总量,结果发现计算值与测量值基本一致。Rostamian 等应用 SWAT 模型估计 Iran 山集水区的径流量和泥沙量,模型对径流的模拟结果要好于泥沙的模拟结果。Bulut 等使用AVSWAT 调查了施肥率对磷的运输和对 Uluabat 湖的磷负荷的影响,结果表明,磷负荷和化肥施用率之间的线性相关性明显。Grizzetti 等利用 SWAT 模型研究了芬兰 Vantaanioki 流域的氮、磷循环和转化。Bouraoui 等应用 SWAT 模型研究了北非突尼斯 Medjerda 流域不同管理措施对该流域地表水产生的潜在影响。Tripathi 等对印度 Nagwan 流域的非点源污染关键区进行了识别。
 
第2章 模型介绍与研究区概况
 
2.1 SWAT 介绍
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是近年来广泛用于水文和非点源污染研究中的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它是 DR. Jeff 为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服务中心开发,主要用来模拟和预测在较长的时间段内,复杂的流域在不同的土壤、土地利用与管理方式对的水、泥沙与污染物质的影响。由于可以有效模拟流域水文与水质的时空变化,SWAT 模型可以用来解决各种不同条件下的水资源管理与水污染问题。细节上,SWAT 模型可以同时计算数百个子流域,能模拟层间流、地下水流、河段污染物迁移转化,而且还有流量数据和点源数据的接入口。SWAT 模型属于物理机理模型,可以使用实测数据进行直接模拟流域内的水文循环、泥沙输移、营养物质循环,也可以对缺少实测数据的流域进行模拟,并可估算输入参数对输出结果的影响程度;SWAT 模型可以将流域划分为多个子流域,再进一步划分为多个水文响应单元,然后进行模拟;SWAT 模型可以对流域进行长期模拟,解决了污染物累积效应及其对下游水体的影响问题。
 
2.1.2 SWAT 模型结构与原理
SWAT 模型采用模块化结构,是由 701 个方程和 1013 个中间变量组成的一个模型。主要由三个模块组成:水文过程子模型、土壤侵蚀和泥沙输运子模型和污染负荷子模型。
 
第3章 农业非点源污染调查研究....................... 39-55 
    3.1 种植业污染调查研究....................... 39-43 
        3.1.1 种植业面积及空间分布....................... 39-41 
        3.1.2 化肥农药使用情况 .......................41-43 
        3.1.3 耕作管理措施....................... 43 
    3.2 畜禽养殖业污染调查研究....................... 43-49 
    3.3 生活污染调查研究....................... 49-53 
    小结 .......................53-55 
第4章 汇水区农业非点源污染模拟....................... 55-89 
    4.1 SWAT 模型基础数据库构建....................... 55-68 
        4.1.1 汇水区空间数据库构建 .......................55-60 
        4.1.2 汇水区属性数据库构建....................... 60-68 
    4.2 基于 SWAT 模型农业非点源....................... 68-74 
    4.3 参数敏感性分析....................... 74 
        4.3.1 敏感性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74 
        4.3.2 敏感性分析结果及参数意义....................... 74 
    4.4 模型校准与验证....................... 74-88 
        4.4.1 模型校准 .......................76-83 
        4.4.2 模型验证....................... 83-88 
    小结....................... 88-89 
第5章 汇水区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 89-105 
    5.1 农业非点源污染时间分布....................... 89-95 
    5.2 农业非点源污染空间分布....................... 95-103 
小结 .......................103-105
 
结论
 
本论文主要完成了大伙房水库汇水区农业非点源污染调查研究,利用 SWAT 模型,并结合 GIS 等技术对研究区的农业非点源污染进行了模拟研究,取得如下结论:
1.种植业基础信息调查研究大伙房水库汇水区耕地总面积为 585.13km2,其中水田 135.72km2,旱田449.41km2(包括玉米、大豆、蔬菜和其他作物);2006~2009 年四年年均主要农作产量:水稻 4.98 万 t,玉米 16.29 万 t,大豆 0.50 万 t,可见玉米和水稻为研究区主要的粮食作物,玉米的产量最大;化肥(折存量)和农药的施用量为11489.1t和472.2t。
2.畜禽养殖业基础信息调查研究大伙房水库汇水区共养殖肉禽 798.01 万只,蛋禽 162.82 万只,猪 28.1 万头,肉牛 7.25 万头,奶牛 0.14 万头,羊 11.7 万只;由牛产生的年粪量和年尿量分别为53.95 万 t 和 26.97 万 t,猪为 11.18 万 t 和 18.45 万 t,羊产生的年粪量为 11.12 万 t,鸡为 12.4 万 t,可见牛产生的粪便量最多,羊产生的最少。研究区内大型养鸡厂有8 家,大型养猪场有 18 家,大型养牛场有 2 家,年均产生的总氮和总磷分别为 426.04t和 124.80t。最后计算出研究区畜禽养殖业总氮和总磷的产生量分别为:8294.96t 和2249.35t。
3.生活基础信息调查研究研究区总人口数为 56.80 万,根据实际地理情况和本研究目标建立了主要河流两侧 l km 缓冲区和水库周围 5km 缓冲区,缓冲区内人口数为 44.87 万;其中新宾县城镇常住人口为 6.84 万人,清原县为 6.92 万人,抚顺县为 1.1 万人。城镇生活产生的 TN 和 TP 为 580.90t 和 42.84t,农村生活为 1687.45t 和 155.27t。
4.SWAT 模型适用性评价根据研究区土地利用、土壤类型分布、DEM、气象、土壤属性等数据构建的SWAT 模型,利用 Re、R2与 Ens结合实测数据对其径流、泥沙、TN 和 TP 模拟结果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本研究构建的 SWAT 有很好的实用性,适合研究区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模拟。
 

农业科技硕士毕业论文篇三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设施农业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设施农业的发展集中体现了信息工程、生物工程、农业工程等多领域多学科的高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状况。随着现代电子测控装置的应用,设施农业的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并且随着智能测控技术的应用,我国的设施农业正朝着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门少杰 2011)。环境监测技术是设施农业的一项关键技术,设施农业的核心就是环境安全(陈亮2010)。依据作物、畜禽的生产特性,在设施农业中监测温度、空气湿度、水分、CO2浓度和日照度等相关环境参数,为动、植物生长提供智能测控的适宜环境。构造安全健康的设施农业生态环境可以有效地提高和稳定农畜产品产量和质量,减少意外损失增加经济收入,减少环境污染(Langkilde N 1999;Nielson B 1995;Wang ZhongYi 2009)。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发展设施农业环境监测技术已经成为设施农业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陈超 2008)。
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以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和设施养殖为主体的设施农业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九五”以来,我国设施农业研究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张建忠 2007;李保明 2008),同时也取得了很多科研成果,并在实际生产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国的设施农业在产业化程度和现代化水平上与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相比,仍有相当距离,特别是在生产环境自动测控系统、生产技术规范标准和生产专家管理系统等方面还相差很多。截止目前,我国的日光温室农业还远没有完全实现在自动可控环境下生产,因此,加强设施农业环境自动测控技术创新和研究将是一项长期任务(李天来 2005)。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 GSM 的设施农业环境远程监测系统。利用已全面覆盖的 GSM无线网络实现设施农业环境参数信息远程传输,以手机作为上位机手持监测终端。此系统使用简单方便,能够实现无人值守的自动监测,可以为农业生产和研究提供方便可靠的应用服务。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设施农业研究起步较早,自本世纪 50 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设施农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在设施农业的动植物栽培养殖、食品安全和节能环保等方面做了大量相关技术研究并且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Davies W J 2002;Yu IH 2007)。总结起来,发达国家设施农业的发展模式就是按照其自身气候与自然条件进行了两大类的本土化研究:一相关高新技术支持方面的研究,如温室环境自动监测技术、无土栽培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温室节能技术、传感器技术和通信技术等;第二是相关高新技术的实际应用研究。以下主要从环境监测控制研究与应用两个方面来总结阐述。
 
1.2.1.1 国外温室环境监测研究状况
20 世纪 70 年代,国外的温室生产开始以较快的速度发展,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如荷兰、美国等国家实现了机械化,但由于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对生态环境因素的控制采用单因子控制,即对温度、湿度、光照和 CO2 浓度进行单独分别控制的方法,主要是控制温度(Liang Yingli 2002;张玉娟 2003;李伟 2010)。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20 世纪 80 年代采取多因素综合控制方法,即利用计算机控制温室环境因素的方法(郎同勇 2004)。此方法是将各种作物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需要的适宜环境条件要求输入计算机,当某一环境因素发生改变时,其余因素自动做出相应修正或调整。
目前,荷兰等国家的温室监控在实现了作业和控制自动化的同时也进行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研究(D. Kolokotsa 2010;S Ameur 2001),开发用于温室管理、决策和咨询等方面的专家系统,利用遥测技术、网络技术进行温室的远程控制、管理诊断及实时环境监控,同时也为用户提供各类信息服务,如信息技术支持与服务和气象信息等,真正实现了无人值班、远程监控和完全自动化(Jensen A L 2005;Sun ZhongFu 2008)。
 
第二章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及硬件选择
 
本章在分析现有监测系统的问题后,提出设施农业环境参数远程监测系统的功能要求及系统整体方案,并针对系统进行相关硬件选择。
 
2.1 监测系统设计总体要求
对监测系统的需求分析可以明确监测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进行系统设计的前提基础,可为系统整体功能设计提供决策依据。本文主要从现存问题和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因素进行分析。
 
2.1.1 已有监测系统存在的问题
设施农业环境监测系统所面向的使用对象是普通农民大众,从实用性、经济性和有效性角度来对比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目前已有监测系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便携式采集仪器使用简单方便,但常规数据监测费时费力,对于越界报警数据监测没有实时性,有效性不足;
(2)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高端系统能够全面达到监测目的,但使用环境具有局限性且系统造价和运行成本较高,经济性不足;
(3)高端系统大多是利用集散控制的思想,下位机采集实时数据,上位机进行集中数据管理和日志存储,系统较复杂(左志宇等 2003),在指导生产实践方面实用性不足,且因为系统不能完全实现自动化,需要人工值守。
 
2.1.2 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分析
影响消费者对监测系统购买行为的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监测系统价格 我国农村经济总体水平较低,农民人均收入普通较低(马丽君 2006),以对低成本的监测系统需求为主。因此,在对监测系统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成本,要以实用有效技术为主,同时保证监测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2)监测系统性能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自然条件差别很大,不同地区农业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郑加强 2004)。消费者在选购时在很大程度上考虑了监测系统是否能够满足当地使用环境的具体要求。
(3)监测系统应用 监测系统在应用上也要简单方便,不能有太复杂的操作,另外销售及售后服务体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因此,加大对合适监测系统的推广应用,有利于消费者对监测系统的了解和市场。
 
第三章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与实现 ............................23-36 
    3.1 硬件电路总体设计.......................... 23 
    3.2 微控制器及其最小系统.......................... 23-25 
    3.3 电源模块电路.......................... 25-26 
    3.4 串口通信模块电路.......................... 26-27 
    3.5 液晶显示电路 ..........................27-29 
    3.6 温度传感器接口电路.......................... 29-30 
    3.7 实时时钟电路 ..........................30-31 
    3.8 GSM 通信模块外围电路设计.......................... 31-33 
    3.9 SD 卡电路设计.......................... 33 
    3.10 系统电路板绘制与焊接.......................... 33-35 
    3.11 本章小结 ..........................35-36 
第四章 基于 GSM 网络的短消息 SMS 服务.......................... 36-41 
    4.1 系统短消息开发.......................... 36-38 
    4.2 AT 指令.......................... 38-39 
    4.3 本设计所需的主体 PDU 串编码 ..........................39-40 
    4.4 本章小结 ..........................40-41 
第五章 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41-51 
    5.1 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41-42 
    5.2 系统初始化模块.......................... 42 
    5.3 串口通信模块 ..........................42-43 
    5.4 液晶显示模块.......................... 43 
    5.5 传感器模块 ..........................43-45 
    5.6 实时时钟模块.......................... 45-47 
5.7 无线通信模块.......................... 47-49
 
结论
 
(1) 确定了系统整体方案。针对目前环境监测系统的应用问题,提出了本文设计的功能要求,并确定了基于 GSM 的设施农业温度远程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明确了系统的七大功能模块,确定了具体工作方式:在线监测和定时短信发送。
(2)完成了系统硬件电路设计。在 Altium Designer6.9 里绘制了系统电源(5V 和12V、3.3V)模块、AT89S52 控制器模块、MAX232 通信模块、LCD12864 液晶显示模块、DS18B20 温度采集模块、PCF8563 实时时钟模块和 TC35 无线通信模块等七大模块具体电路设计,并完成了系统 PCB 板设计生产。
(3)完成了系统软件设计和短信编码。使用 C 语言在 KeilμVision3 开发环境中编写了各个功能模块程序并调试生成了可执行的.HEX 文件,包括系统初始化、串口通信、液晶显示、单总线的温度采集、IIC 总线的实时时钟、数据越界判断、数据存储和处理和短信预警等;确定了短消息服务的 AT 指令,编写了测试短信的 PDU 串。
(4)进行了系统功能的分块调试和验证试验。在面包板上逐步进行了系统子模块的软硬件调试验证和全系统面包板整体性能调试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子模块功能达到了系统设计要求,下位机实现了温度扫描采集、显示和存储,实现了定时中断数据采集和处理,实现了系统预定的两种工作方式:及时有效的温度越界短信预警和准确可靠的平均数据短信发送。 
(5)优化了系统设计。对系统温度越界时下位机显示短暂停滞和连续发送报警短信的实际问题进行了有效改进。 
经实验验证,系统功能达到了方案要求。用户以手机作为一个便携式监测终端,通过全面覆盖的 GSM 网络以短信形式实现信息监测,不仅能够定时了解到平均温度数据,更能在第一时间随时随地了解报警信息。基于 GSM 的设施农业环境远程监测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个简单有效、可靠经济的温室温度监测应用服务。
 

农业科技硕士毕业论文篇四

 
第一章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转化主体
 
当前,人们对农业科技成果的理解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无论是在认识上还是实践上,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偏差。因此,有必要对这一概念和存在的问题做一个清晰的陈述,以便形成整体的认识。
 
1.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个复杂的问题,不仅涵盖了经济、社会、自然等诸多宏观因素,还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深入了解分析这些因素,才可能一窥其貌,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
 
1.1.1 农业科技成果
农业科技成果指在农业各个领域内,通过调查、研究、试验、推广应用,所提出的能够推动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通过鉴定或被市场机制所证明的物质、方法或方案,还指农业科技人员通过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创造出来并且得到有关部门或社会认可的有用的知识产品的总称。农业科技成果通常被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知识形态的成果,如科学决策、生产组织、经营管理和技能经验的总结升华等,其特征是非物质化的,也称为软科技成果;另一部分是物质形态的成果,如作物良种、合成肥料、生产设施、作业机具等,其特征是可用有形或具体的物体、材料等反映,也称此为硬科技成果。
农业科技成果是农业科学技术活动的产物,在现行科技成果的管理机制下,只有通过政府职能部门组织的鉴定或具备视同鉴定条件的研究和推广成果,得到主管部门认可和准予登记的项目,才能被认可为科技成果。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科技成果管理的改革,农业生产经营实践的检验、市场的竞争等,农业科技成果的认可和评价的形式将会越来越多样化。
 
1.1.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就是对农业科研中取得的科技成果进行试验、开发、推广应用和普及的过程;是对有实用价值的农业科技成果所进行的试验、示范、培训、推广,以形成新产品、新方法及发展新产业的活动。狭义地讲,就是把成果由潜在的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的物质形态的生产力。由于农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相互交织的产物,所以必须结合其他很多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才能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预期效果。比如,一些工业科技成果转化不需要考虑自然因素,直接就可以以广告形式推广普及,而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就得必须考虑土壤肥力、水分、光热等自然因素,还必须结合耕作、施肥、植保等条件共同实施,才能发挥出增产效果。同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面向的是千千万万的农业从业人员,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的绝对数量较高,参与农业经营的人力科技文化素质还很低,经济收入水平也不高,来源不稳定,故而,转化农业科技成果就需要一个“教育”经营农业的人力的过程和时期,使经营农业的人力有个认识、接受的过程,不过,即使他们认识了接受了,还有一个经济承受能力的问题。这样我们可以看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项活动,而且不是简单的而是相当复杂的活动。
 
1.1.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项活动,其成果的形态各有差异,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难易程度和速度也不尽相同,但其转化过程都具有共同的特点,农业科技成果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包含了多个阶段,即农业科技项目的提出,选择与确定;研究与实验;中试;成果鉴定;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国内外的实践证明,从一个农业科技创新思想的产生到科技成果的取得,再到农业生产实际中的推广应用,需几年、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第二章 转化主体的作用分析
 
农业科技成果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综合性概念,其转化也不会自发的进行,涉及面广、环节多、风险较大,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更是受自然、社会、经济以及人力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2.1 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我国农业科技工作也进入了新时期。科技创新能力有所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和效率明显加快,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同时也出现了与发展不相适应的障碍。
 
2.1.1 我国改革开放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进展
随着我国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在“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努力攀登科学高峰”的战略方针的倡导下,致力于农业科技工作的人员和机构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自主创新能力,不仅为解决我国农产品供应短缺、保障粮食安全、推动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从发展的的眼光来看,更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进步。据有关部门统计,从 1979—2007 年,全国确认的农业类科技成果 5 万多项,获得国家和部门奖励的科技成果 9485 项,其中国家奖励的重大科技成果 2008 项,经过试验、开发和推广转化得到应用,这些成果有很高的科技水平,有一大批变成为现实的生产力,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二章 转化主体的作用分析............................ 22-30 
    2.1 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农业........................... 22-26 
        2.1.1 我国改革开放后农业...........................22-23 
        2.1.2 当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23-26 
    2.2 各转化主体之间的相互影响........................... 26-27 
        2.2.1 研发主体与需求主体间........................... 26-27 
        2.2.2 需求主体与推广主体的关系........................... 27 
        2.2.3 推广主体与反馈主体的关系........................... 27 
        2.2.4 研发主体与推广主体的关系........................... 27 
    2.3 转化主体在农业科技成果........................... 27-30 
        2.3.1 从认识对实践活动........................... 28 
        2.3.2 从商品的供求关系看........................... 28-29 
        2.3.3 从“有用性”的角度看...........................29-30 
第三章 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30-38 
    3.1 几个主要农业发达国家的农业........................... 30-33 
        3.1.1 几个农业发达国家的农业........................... 30-32 
        3.1.2 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32-33 
        3.1.3 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33 
    3.2 提高各转化主体作用的思路........................... 33-38 
        3.2.1 持续增加资金投入........................... 33-34 
        3.2.2 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34 
        3.2.3 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34-35 
        3.2.4 培养建立高效机动的农业........................... 35 
        3.2.5 建立建设分类农业科技中转市场........................... 35-38
 
结论
 
农业科技成果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综合性概念,其转化更是繁杂,涉及面广、环节多、风险较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也有很多方面的途径。本文从农业科技成果的内涵以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内容开始,讲述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的不菲成就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也分析了转化主体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转化主体的构成、相互作用与影响,转化主体的认识水平等等方面,说明农业科技成果能否被有效利用和转化以及传播速度的快慢 ,不仅受科技成果本身的物质技术条件和外部制度安排的影响 ,而且受到各转化主体认识的制约。转化主体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力量,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也都保持着相对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转化主体的价值观和目的要求影响和制约着成果转化的方向和形式;将农业科技成果看作单纯的商品,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看作商品的价格,其转化就要受供求的影响;有用性是供求产生的基础,有这个“有用性”,才产生人的需要,才有人去生产,“可交换的有用性的多少”就是转化主体产生作用的基础。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促使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有效途径,如果科技成果不能走向市场,水平再高,价值再大,也只是“ 水中望月,雾里看花 ”。农业技术应用必须面向市场,技术必须实现市场价值,才能形成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不会自发的进行,而是多方转化主体共同努力的结果。而转化率的高低更是与转化主体和转化主体的认识和需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农业科技硕士毕业论文篇五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
从农业科技贡献率来看:农业科技贡献率已由“一五”时期不足 20%提高到 2011 年的 53.5%,有力支撑了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从国家奖项来看:2006-2011 年期间,农业方面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 31 个、国家技术发明奖 22 项,国家科技进步奖 229 个,分别占国家奖项数量的16.67%、9.52%、18.89%;从论文产出看:2012 年初美国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Thomson Scientific)出版的科学指标引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数据显示,2002 年 1 月—2012 年 2 月间,中国农业科学国际论文数量位居世界第四位,引文数量位居世界第九位。农业科研机构在农业科技创新和支撑产业提升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政府和社会对其要求也越来越高。2012 年,中央 1 号文件提出了“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科技创新”的意见,为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和创新指明了方向。2012 年 4 月,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李家洋在《求是》杂志上发表的《大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为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一文中指出:全力推进现代院所建设。…按照科技发展规律的要求,加快建设“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
早在“十一五”计划初期,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就提出“要建立起科研机构整体创新能力评价制度”的要求。然而,农业科研机构与国内其他学科领域的科研机构相比,其科研评价工作实践差距较大,目前还尚未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科研评价体系,针对农业科研机构的科研评价研究还十分薄弱,特别是针对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论文影响力定量评价研究尚未见报道。科研评价工作是科研机构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科学方法,构建各类农业科研产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建立与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科研管理制度,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意义
我国是农业大国,专职从事农业科技工作的科研机构超过 1000 家,主要分为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省级农业科研机构、地区级农业科研机构四种类型,其中国家级机构、高等院校和省级农业科研机构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力量。一般来讲,科研评价主要依据来自科研产出情况。农业科研创新的产出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可转移的科技成果,如动植物新品种、专利、获奖成果等;二是发表报道科技成果的学术文献,包括论文、技术报告和学术专著等。
本研究从分析科技论文影响力这一要素出发,通过对反映科技论文产出总量、质量论文各指标的统计分析,运用文献计量学、数理统计分析等一系列定量评价方法,构建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论文的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开展我国主要农业科研机构的评价实践。论文影响力评价是农业科研机构评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论文影响力定量评价研究,主要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农业科研管理工作的科学性。科技论文影响力评价结果,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反映机构的学术水平,因此,可借鉴此方法开展科研人员和科研团队学术水平评价,为科研管理工作提供竞争性立项,人才和团队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2)开展农业科研评价工作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通过对科技论文这一要素的定量分析和评价实践,为全面开展农业科研机构多指标全面评价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激励科研人员记录科技过程和成果。科技论文是科技人员记录基础研究、工艺研究、技术开发、科学进展等研究工作的阶段性成果,开展科技论文影响力评价有利于鼓励科研创新人员,加强科技成果传播和报道,提升农业科研机构学术影响力。
 
第二章国内外研究进展
 
由于科技论文影响力评价工作本身就是科研评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需要对国内外科研评价研究和论文影响力评价研究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概括和总结。
 
2.1 国外科研评价发展历程
科研评价最初产生于 17 世纪,是指评价主体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科研活动中的各个方面进行价值评定,以获得基于研究需求的评价结果。随着以实验和数学为基础的近代自然科学的确立以及科学研究机构的专业化,科技界开始求助于科学评价作为控制研究活动质量的手段。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加大了对科研的投入,科研评价由此获得了强有力的发展。二十世纪80 年代和 90 年代是科研评价发展的高峰时期,在此期间,科技管理专家、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些比较系统的评价方法,推动了科研评价的高速发展。
进入二十一世纪,科技政策分析专家致力于研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将科研评价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正因为科研评价是保证科技发展的最基本的运行机制,其在研究活动和科研管理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纵观科研评价发展的历史进程,尽管可以看到十九世纪法国人的评价报告,也可以找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人的评价报告,但真正大规模的政府性的开展评价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并由此掀起了世界评价发展的第一次高潮。美国作为科研评价领域的开拓者,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就开始关注科研成果的产出与作用。八十年代,美国兰德公司和国家卫生研究院引入出版物的数量和引文率,作为研究项目有效性的评价指标。
到了九十年代,政府在评价中使用了新的评价方法——多种经济分析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评价活动与国家的长期战略规划结合了起来,赋予了科研评价重要的地位。1993 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著名的政府绩效法案,以立法手段对科研评价有了制度性的规定。自此,美国的科研评价进入了全盛时期。受到美国影响而第一批开展评估的先驱国家有:加拿大、瑞典、德国和英国。在加拿大,国家财政部在六、七十年代就开发和制定了一套绩效测评指标。
九十年代,政府将评价由传统的产出与成效为基础转移到以结果为基础,评估人员由此创建了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开发出有效的数据信息系统,使得科研评价实践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德国是具有良好评价传统的国家,已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科技评价体系。其对研究机构的评价是以科研质量为中心,基本方法是同行专家评议,主要评价准则有:科研计划、出版物、组织会议、专利、质量监督、科技合作以及科研成果应用等。
 
第三章 数据采集............................... 23-33 
    3.1 农业科研机构的遴选............................... 23-27 
        3.1.1 遴选原则............................... 23-24 
        3.1.2 国内机构的遴选............................... 24-27 
        3.1.3 国外机构的遴选............................... 27 
    3.2 论文评价数据的来源 ...............................27-28 
        3.2.1 国际论文数据来源 ...............................27 
        3.2.2 国内论文数据来源............................... 27-28 
    3.3 指标选取原则............................... 28-29 
    3.4 指标设计 ...............................29-30 
    3.5 数据采集............................... 30-31 
        3.5.1 国际论文数据采集............................... 30-31 
        3.5.2 国内论文数据采集............................... 31 
    3.6 数据分类 ...............................31-33 
        3.6.1 ESI 分类............................... 31-32 
        3.6.2 CSI 分类 ...............................32-33 
第四章 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实证分析............................... 33-60 
    4.1 机构论文部分单指标统计............................... 33-41 
    4.2 评价模型构建............................... 41-42 
    4.3 国际论文影响力评价实证分析............................... 42-52 
    4.4 国内论文影响力评价实证分析............................... 52-60
 
结论
 
(1)国际论文影响力评价模型以 SCI、ESI 数据库国际论文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 25 家国内外农业科研机构国际论文影响力进行研究,得到评价模型为F=0.802F1+0.198F2,其中 F1为机构论文数量因子,F2为机构论文质量因子。
(2)国内论文影响力评价模型以维普 CSI 数据库国内论文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国内 21 家农业科研机构国内论文影响力进行研究,得到评价模型为F=0.764F1+0.133F2+0.103F3,其中 F1为机构论文数量因子,F2为机构高质量论文比重因子,F3为机构论文篇均引文因子。
(3)在国际论文与国内论文模型中,数量因子均占据了 75%以上的比重,说明论文的各项数量指标对于机构论文学术影响力具有较大的相关性,而高质量论文比重与篇均引文因子占比均在 20%左右。将通过模型得到的机构论文影响力结果向专家验证并征询意见,结论与专家所掌握的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因此,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