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硕士论文范文5篇

发布时间:2018-10-04 22:08:54 论文编辑:quanlei_cai
本文是一篇硕士论文,硕士论文一般应有摘要,有些为了国际交流,还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他用是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硕士论文,供大家参考。
 

精选硕士论文范文篇一

 
第 1 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追溯起寻租思想的起源,最早应该来源于公共选择理论,早在 1967 年,作为公共选择理论的创始人之一并且发表了《关税、垄断和偷窃的福利成本》一文的美国经济学家戈登•塔洛克在这篇文章中所提到的思路和方法,其实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寻租思想,但令人比较惋惜的是,当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经济学界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公共选择理论的这种寻租思想和方法。
一直到 1974 年《寻租社会的政治经济学》的作者国际贸易学家安妮•克鲁格在这篇文章中首次提出了“寻租”(Rent-Seeking)一词,此后寻租理论才得以风靡,寻租理论研究的大门这才真正的被打开。从此以后,具有特殊的阐释能力的寻租理论,为很多的社会科学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譬如行政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和社会学等学科。寻租理论对传统经济学的突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寻租理论把社会活动区分为两种活动:寻租活动和寻利活动,它实际上就是把不利于社会的寻租活动和有利于社会的寻利活动区分开来,这其实就是对把自由竞争放在首位的传统经济学的批判。第二,寻租理论不再把政府当作是“局外人”而是作为市场经济的参与者来对待,把政府干预行为市场化了,同时也把政府当作是一个“经济人”来看待,“政府失灵”这个现象被经济学家更加深刻的认识了,从而经济学研究的范围增加了一个权钱交易的问题。第三,经济学研究的范围被寻租理论拓宽了,即把资源在单一的生产领域中的配置扩展到资源在非生产领域和生产领域之间的配置;把原先人们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从想方设法获得新增经济利益扩展到对既得经济利益进行分配;把简单的生产性寻利活动扩展到了非生产性的人为的寻租活动。第四,寻租理论把经济学研究进一步的拉近了现实的经济生活,突破了传统经济学几乎理想化的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使得经济学研究增加了对现实经济生活阐释能力和指导作用。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从整个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层面上来看,人们在日常活动中总是会自然的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我们把这种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就是过去到现在一直都在研究的生产性活动,这种活动往往是有利于增进社会福利的,譬如人们在正常的市场条件进行公平交易的活动,或者是所从事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生产活动,研究及开发等活动;另一种就是最近几十年里受到人们关注的非生产性活动,而这种活动刚好与生产性的活动相反是不利于增进社会福利的活动,譬如我们社会中也的确存在的一些盗窃,走私和贩毒等负面事件,这类活动并不能增加社会整体的财富,而是只能把财富从一部分人手里转移到了另一部分人手里,当然这些行为都属于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因此就需要加大防范和治理,同时也要因此付出一定的成本,这样自然就会消耗掉为数不少的社会资源。然而在我们目前的经济发展中,非生产性活动影响比较深远的还有某些个人或者利益集团为了自身的利益对政府官员或者政府决策施加影响,其实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权钱交易。在发达国家里,存在着耗费国家大量财富的院外集团,政治黑金等活动;然而在发展中国家里并不是没有非生产性活动存在,像权钱交易和贪污腐化等活动也直接消耗整个社会的财富。
非生产性活动造成的不良后果不仅仅是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与此同时也会使得整个社会承受着道德风险,把原先应该用在生产性领域的一些人力财力物力却用在了不能带来社会财富的非生产领域上,使得整个社会总财富受到了巨大的损耗,社会长期发展的动力也会遭受重创。寻租行为成了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制度性瓶颈 ,并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也被其阻碍。同时国家的某些巨额的经济损失也是来自于寻租的负外部效应。同时我国的寻租活动又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租金的存在往往是因为政府干预市场,而我国转型期经济中租金的存在则在于市场尚未形成,政府却未退出。租金来源的差别是寻租特征差别的基本原因,因此直接套用西方寻租理论来解决我国的寻租问题是不可能的。西方经济学中的寻租理论与我国的是在不相同的社会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寻租活动是由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和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制度两个极端相向“混合经济”制度变迁的过程中而出现的,在每个国家的政治历史传统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面对的各自的现实问题也有很大的差别。因此,我们不仅要借鉴西方经济理论,而且要对自己国家存在的寻租问题有所认识和研究。
因此,在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如何用寻租理论来阐释、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经济问题,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如果这一问题解决得好,工作做的出色,将会消除经济中的种种制约和不健康因素,而中国改革过程中的成本将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减少,那么我国的改革将会更加顺利,经济增长也能够实现健康、快速的蓬勃发展。由此可知,寻租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势必是一条比较长的道路,并且是很有前景和很有意义的。
 
第 2 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
 
2.1 寻租理论在国外的发展
寻租理论诞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当时的美国经济学家塔洛克并没有使用“寻租”这个词,而是在他 1967 年发表的《关税、垄断和偷窃的福利成本》一文中所运用的分析思路和方法基本上与现在寻租理论的思想和方法很一致。作者在文中主要是描述形成垄断地位之前所投入的资源,在垄断形成之前,为了能够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当事人会采取很多的方法使自己处于有利地位,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和资源,如果把这些资源和成本用在生产性领域就会创造出新的财富,因此对整个社会来说这部分资源就被损耗掉了,它所造成的损失最终应计入垄断的总福利损失,最后垄断造成的社会福利的损失就超过了以往所说的“哈伯格三角形”,应该还要加上当事人为了形成垄断而付出的资源,这部分应该作为垄断的成本计入社会福利损失。我们由此可知虽然塔洛克在文中并没有使用“寻租”这个词,但是思想与后来的寻租理论基本保持一致的,他的这篇文章也堪称是对于寻租理论来说是开拓性的文章。
真正第一次提出“寻租”这个概念的是安妮•克鲁格,她在 1974 年发表了《寻租社会的政治经济学》一文中明确的提出了寻租,并且给了定义:寻租是为了取得配额和许可证所进行的疏通活动,这些许可证和配额可以为当事人带来额外的收益。其实克鲁格写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国家贸易的,着重探讨的是一个国家实行保护主义贸易政策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而寻租的产生只是她这篇文章的副产品。克鲁格在这篇文章中指出,发展中国家由于限制进口造成了国家经济增长缓慢进而引发的一系列不良的经济后果中,出现了大量寻租活动,并且造成了整个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并且相应的对策即发展中国家应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尽量降低国内市场的扭曲程度,开展平等竞争来消除寻租活动。因此在克鲁格的理念里,她把寻租限制在因贸易配额而产生的租金。
 
第3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20-25 
    3.1 影响财政预算寻租的原因 ....................20-22 
    3.2 预算寻租对财政支出预算松驰的影响.................... 22-23 
    3.3 预算寻租对棘轮效应的影响.................... 23-25 
第4章 研究设计.................... 25-28 
    4.1 样本选择和数据收集.................... 25 
    4.2 变量设计.................... 25-26 
    4.3 模型设计.................... 26-28 
第5章 实证结果分析 ....................28-39 
    5.1 财政预算寻租原因的分析.................... 28-30 
    5.2 财政预算寻租影响的分析.................... 30-39 
第6章 结论、建议及局限性.................... 39-43 
    6.1 研究结论.................... 39 
    6.2 建议.................... 39-42 
6.3 本文局限性.................... 42-43
 
结论
 
寻租就是花费稀缺资源追求财富转移的活动,由于公共财政资金的无偿性,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者总是希望通过寻租来获得更多的财政资金安排,都希望在公共财政资金这块大蛋糕上多划走一些。 例如在财政支出领域中,作为各省市都很希望自己的省市可以得到更多的财政资金,所以各省市的每年的财政支出预算数总是逐年的增长,当然也有部分的是因为合理性的增长,但是通过本文我们看到了很多的增长是由于预算财政寻租,财政支出预算编制松弛,财政支出预算执行松弛及预算棘轮效应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是财政预算寻租,它的存在又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了财政支出预算松弛和预算棘轮效应。
同时,财政预算寻租不会只因为公共财政资金的无偿性而发生,还有其他的一些原因,譬如文中提到的贫困,委托代理关系等等。当然政府作为一个市场的参与者,而不是局外人,自己也身历其境,同时政府在市场中按照“经济人”的假说,政府的目标与公众目标并不相符,财政部门与职能部门之间的目标也不相同,上下级之间的目标也不相同。然而,财政预算寻租又不等同于腐败,偷窃之类的,法律在其面前束手无策。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参考文献
[1]Becker,G.(1983).A theory of competition among pressure groups for politicalinfluenc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98:371-400.
[2]Katz, E., Rosenberg, J.,Rent-Seeking for Budgetary Allocation:PreliminaryResults for 20 Countries, Public Choice,Vol.60,No.2(1989),pp.133-144
[3]Tullock,G.(1984).Long-run equilibrium a n d total expenditures in rent-seeking:A comment, Public Choice, 43:95-97。
[4]Chow,C.W., Cooper,J.C., and Waller,W.S. Participative budgeting: effects of atruth-inducing pay scheme and information asymmetry on slack and performance,The Accounting Review, Vol.LXIII,No.1,Jan 1988.
[5]Dunk,A.S. The effect of budget emphasis and information asymmetry on the relationbetween budgetary participation and slack, The AccountingReview,Vol.68,No.2(Apr.,1993)400-410.
[6]Dunk, A.S., Perera, H., The incidence of budgetary slack: a field studyexploration, Accounting, Auditing & Accountability Journal, Vol. 10 No. 5, 1997,pp. 649-664.
[7]Leone, A. J., Rock, S., Empirical tests ofbudget ratcheting and its effect onmanagers’discretionary accrual choices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33 (2002) 43-6
[8]Weitzman, M, 1980. The‘ratchet principle’and performance incentives [J], BellJournal ofEconomics 11
[9]Trond E. Olsen and Gaute Torsvik, The Ratchet Effect in Common Agency:Implications for Regulation and Privatization [J],Journal ofLaw, Economics, &Organization, Vo.l 9, No. 1 (Apr.,1993), pp. 136-158
[10]Boin,i J. P., 1980,“On theRatchetEffectandDynamic Incentives”, Mimeo [J],WesleyanUniversity and Birkbeck College
 

精选硕士论文范文篇二

 
第一章 导 论
 
1.1 研究背景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为其它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本。保持农业发展的良好势头,对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农业由于其弱质性和农业属于“投资拉动型”行业,同时农业具有投资周期长、回报率低、风险大等特点,使得资本通过市场机制进入农业领域变得越来越困难。而“三农”问题又是我国当前亟待的关键问题,与此同时,在“工业反哺农业”阶段,也为了促进农民增收,必须进一步加大农业投资力度,建立健全的农业投资体制,不断提升农业投资效率,从而推动经济增长,并为社会经济的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一直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工作,国家财政对农业投资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经济也得到了长足发展,这有效地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的增长和社会的稳定。但是也不可否认,长期以来,我国财政在农业投资上存在着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造成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基础地位十分薄弱,生产经营规模分散,技术滞后,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业发展后劲不足等,都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而在 21 世纪,如何保障农业投资的稳定增长,如何通过财政农业投资增强我国农业的综合实力,如何提升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如何促进和保持农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新时期我国必须面对和尽快妥善解决的核心问题。政府农业投资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支持和实施“三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向现代农业的转化步伐、推动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尤为重要的作用。积极稳妥地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的明智之举。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农业的发展相当重要,但是农业投资却是一项极其稀缺的资源。毋庸置疑,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民持续增收,发展农村生产力,农村和谐安定,缩小城乡差距,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都需要大量的农业投资资金作为支撑。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深入,随着“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阶段的到来,我国由城乡二元分割彻底走向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新时期,因此,在新形势的驱动下,为了解决“三农”问题、财政农业投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建立健全的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健全农业投资管理体制,发挥好公共财政的资源配置作用,提高农业投资效率,实现农业投入的良性循环并形成良性的循环机制,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显得尤为迫切。而中央连续几年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为加大农业投资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保障,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研究基础。对农业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是实现财政农业支出结构优化、提高农业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和农业投资效益的重要前提。而要实现财政农业支出结构优化、提高农业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和农业投资效益,需要准确把握农业投资在农业经济增长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明确农业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农业投资是否能推动农业经济增长,农业财政支出结构的经济增长效应,及其农业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在此基础上,分析农业财政支出结构存在哪些问题才会更准确,同时,根据这些问题进行农业财政支出结构调整才能实现农业经济的最优增长。农业投资结构与农业经济增长密切相关,只有农业投资结构的改变改善了资源配置和促进了农业经济增长,这时的农业投资结构才是一种优化结构。鉴于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我国财政农业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这对于提高农业投资效益,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民持续增收,解决“三农”问题等,具有尤为重要的作用。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通过对国外农业投资和农业经济发展状况的了解,根据我国农业的现实情况,研究农业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探讨我国财政农业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这能够帮助我们认识与账务农业投资的运行机理,并利用农业投资手段不断提升农业投资效益,实现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增长。这关系到农业自身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也关系到财政农业投资效益的提升和农业经济增长,同时对我国新型工业化目标的实现和最终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第二章 我国财政农业投资现状
 
2.1 我国财政农业投资规模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不断加大了对农业的投资,使农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1993 年,《农业法》中明确规定:“国家财政每年用于农业支出的增长速度要不低于国家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2004-2010 年连续 7 个中央一号文件,都将落脚点锁定在“三农”领域,这也是我国建国以来政府对“三农”问题关注时间最长的,指出要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将国家建设资金更多地投向农村、投向农业,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投资总额不断增加,尤其是近几年,财政农业投资规模扩大的速度较快。1978-2008 年,我国财政农业投资总量由 150.66 亿元增加到 5955.5 亿元,2008 年财政农业投资是 1978 年的39.53 倍,30 年财政农业投资净增加了 5804.84 亿元,平均每年净增加 193.5 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13.04%(见图 2-1),1978-2003 年,我国财政农业投资总量增长较为缓慢,2004 至今我国财政农业投资总量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这可能与国家实行的连续 7 年来实行的支农惠农政策有关,可见,我国财政农业投资总量在逐年增加。
 
第三章 我国财政农业投资...................... 28-35 
    3.1 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 28-29 
        3.1.1 变量选择 ......................28-29 
        3.1.2 数据来源 ......................29 
    3.2 财政农业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 29-34 
        3.2.1 单位根检验 ......................29-31 
        3.2.2 协整分析...................... 31-33 
        3.2.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33-34 
    3.3 主要研究结论...................... 34-35 
第四章 我国财政农业投资...................... 35-44 
    4.1 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 36 
        4.1.1 变量选择 ......................36 
        4.1.2 数据来源 ......................36 
    4.2 模型设定...................... 36 
    4.3 财政农业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 36-42 
    4.4 主要研究结论...................... 42-44 
第五章 农业投资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44-51 
    5.1 增加农业投资总量 ......................44 
    5.2 优化农业投资结构......................44-46 
    5.3 扩宽农业投资资金来源...................... 46-47 
    5.4 创新农业投资管理体制...................... 47-48 
    5.5 加强农业投资资金管理...................... 48-49 
5.6 健全农业投资宏观调控体系...................... 49-51
 
结论
 
农业投资管理的重点就是要强化农业投资项目管理和提高农业投资效益,促进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增长。农业投资项目的管理既要重视数量,更要看重质量,质量和数量同等重要,绝对不能只看数量、不重视质量。强化农业投资项目管理既要切实的强化农业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评估、监测与竣工验收,又要全方位的搞好农业投资项目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管理工作,同时要完全的杜绝地方垄断采购农业投资项目,而是要进行严格的统一招标采购程序,确定最合适的农业投资项目法人,以期更好地完成农业投资项目。
健全农业投入宏观调控经济手段需要不断完善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经济杠杆体系,不断探索农业投融资方式,逐步将招投标竞争机制引进来,全面推行农业资源与农业基础设施的有偿使用办法,扩大农业投资项目参股入股的比重,逐渐形成资产和资源再生能力与再投入机制。部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除了国家以独资方式直接投资建设之外,其余多数的都需要依靠参股、合资等投融资方式进行筹资,以国家投资为引导吸引社会各种资金用于农业投资,以弥补国家投资不足。
在当今的法治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投资也要依法进行。规范国家和集体、个人分配关系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建立健全的农业投资法律保障体系。同时,农业投资法律保障体系也是维持农业投资秩序、增强农业投资资金管理、提高农业投资资金使用效益的根本保证。所以,要不断健全农业投入的相关法律法规,以使各投资主体的行为更加规范,各投资主体的权、责、利关系和职能分工更加明确,以期农业投资稳定增长、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投资效益日益提升、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增长。
 
参考文献
1胜根,张林秀,张晓波. 中国农村公共投资在农村经济增长和反贫困中的作用[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年第 1 期。
2庆旺,贾雪俊. 财政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实证分[J]. 公共经济评论,2004(2):67-78.
3东林. 转型时期中国农业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研究.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年 11 月。
4焕彰,钱忠好. 财政支农政策与中国农业增长:因果与结构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2004(8):38-43.
5琴,熊启泉,李大胜. 中国财政农业投入的结构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2006(8):10-16.
6燕凌. 我国农村公共支出政策效果的定量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2005 年第 2 期。
7芝兰. 转型期中国政府农业投资的规模与结构分析[J]. 开发研究,2006 年第 3 期。
8溶沧,马拴友. 赤字、国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 经济研究,2001 年第 2 期。
9克明. 中国“绿箱政策”的支持结构与效率[J]. 农业经济问题,2003(1):41-45.
10林,张林秀. 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公共投资作用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 中国软科学,2002 年第 10 期。
 

精选硕士论文范文篇三

 
第一章 电子商务条件下国际税收问题的两个争议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信息通讯技术以及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贸易作为一种新的商业贸易形式呈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由于电子商务具有虚拟性、无国界性、无纸化等等特点,这一区别于普通商业贸易的先行贸易方式对各国现行税收法律制度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和挑战。目前,国际社会对于电子商务国际税收问题上,主要集中在两个具有争议性的问题上,一是电子商务征税的可行性问题,二是对于电子商务征税,居民管辖权与收入来源地管辖权何者优先适用的问题。
一、电子商务课税的可行性
 
(一)对于电子商务是否应该征税
对于电子商务到底应不应该征税,对这一问题有着“主税派”以及“免税派”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免税派”的代表主要有美国﹑加拿大和荷兰等国。可以看出主张免税的主要为发达国家。这些国家之所以坚持电子商务不征税主要是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首先如果对电子商务征税必然会影响这一新兴贸易方式蓬勃发展的势头。税收对电子商务影响巨大,如果电子商务课以像传统商务贸易同样的税收,很容易打击到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势头,将会对国民经济造成不良影响;其次,发达国家在经济实力及科技水平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这些国家迅速发展中的电子贸易强烈要求进入海外市场,没有关税壁垒的保护,发达国家就可以凭借其优势获取巨大利益。于是,与此相比,税收流失的问题就变得不再那么重要。
持免税观点者认为“过去的事实已经证明,互联网和在其之上进行的商务活动的飞速发展正是得益于对其管理上的宽松,因此,政府应如同在国际贸易的其他领域内一样,在这一领域也要尽可能地少加以干预。”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出,“免税派”的观点主要是发达国家从自身利益出发,站在自己的角度而得出的结论。然而,如果在全球视野下,在这个网络经济的时代“免税派”的观点显得有些不合时宜,理由如下:
1、电子商务的免税会导致巨大的财政税收损失。电子商务的出现永远地改变了商业的发展,网络的应用使得即便很小的企业也可以参与到国际市场并且使得他们成为发展迅猛、潜力巨大的电子商务的一部分。2008 年尽管出现经济危机,但美国网上交易消费总额却达到 1336 亿美元。2世界的政府和组织已经认识到如果电子商务依然在税收管辖的范围之外,将会为公共财政带来一个显著的问题。面对人口老龄化和他们带来的国家退休金系统的压力,在电子商务上损失的税收就不是财政预算可以弥补的。
2、税收权是每个主权国家最为基础的权利之一,税务征收是一国调节宏观经济最有力的工具,税收对一国的法律、经济、社会、政治和财政状况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电子商务出现在国家征税范围之内是理所当然的。然而,各国政府在面对国际税收体系潜在变化的应对却显得有些保守。当越来越多的商业和个人依赖于网络作为他们主要的经济来源,世界各地的税收主体正在为电子商务的税收征管寻找一种制式的解决方法。经济发展合作组织(OECD)、欧盟(EU)、美国、澳大利亚以及加拿大的政府已经相继发表了关于电子商务出现而导致的税收问题的分析报告。然而,世界范围内政府当前的立场可以被描述为消极等待。尽管有一系列的会议召开,委员会成立,论文发表,但是在电子商务税收管辖上依然少有国际法,国内法或者案例的出现。在美国,美国国会一而再地无视最高法院要求立法的呼吁,并且继续延长使用网络免税法案(发表于 1998 年)。世贸组织也继续延后关于电子商务的消费者义务法案。与此类似的是,学术界在电子商务刚刚兴起的时候对于电子商务的国际税收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但是,现在学者们看起来似乎对这一课题失去了兴趣。当政府和相关国际组织不再对国际税收采取有效的行动,学者们对这一主题的研究也越来越少。然而同时,当我们对电子商务税收问题关注越来越少的时候,这一问题却一直存在甚至在加重。现实情况是,国际电子商务贸易进一步增长,交易额不断增加。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对于如何对在线交易进行有效税收这一问题继续研究下去的原因。总而言之,国际形势决定了我们必须进一步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和弥补措施。
3、一个国家如果决定对电子商务不征税,不仅仅会大大影响自己国家的经济和税收情况,而且将会深刻影响到其他国家的经济状况。在任何情况下对网站和服务器免税的决定的影响都是深远和广泛的。网络免税意味着拥有电子商务居民管辖权的国家将会近乎绝对地独占电子商务税收的权利。此种情况下,因为发达国家在全球电子商务商品和服务领域占据绝大多数的份额,已经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将在全球税收体系中大大获益。在一国的税收法律体制之下,发达国家公司的电子商务贸易在当地作为公司收入缴纳税务,即使真正的销售是在发展中国家进行的。这就解释了美国财政部讨论主张居民管辖权的税收体制(这种体制只允许电子商务所在的国家政府征税)。然而,电子商务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网络出口国在以居民为基础的税收体制之下遭受税收的损失,因为他们没有机会从发达国家对电子商务的源头进行征税。对于这种贸易排除征税是不公平的,因为进口国已经被授予基于已签订的条约规定对于发生在自己边界之内外国经济活动进行征税的权利。OECD 在 1998 年发布的电子商务税收报告中指出“税收公平不仅应当存在纳税人之间,也应存在于国家之间,任何国家的税收政策以及对现行国际税收规则的修改,完全应当维护本国的税收主权、对来源于电子商务的税收在国家之间实现公平分配并且避免重复征税或不征税。”
 
第二章 解决电子商务条件下国际税收问题的对策方案
 
一、 彻底的解决方案
在关于跨国电子商务课税这一课题上存在很多的理论和实践上的问题使得传统的国际税法概念例如常设机构等难以适用,因而税收界的不少学者主张采取较为极端的根本性变革方案,即“建议在原有的所得税和增值税两种税种之外另行开征新的税种,针对电子商务交易的特点通过此种新型特别税的征收来解决电子商务贸易的税收分配问题。”这些征收特别税的彻底变革方案主要包括“加拿大税收专家阿瑟﹒J.科德尔(Arthur J.Cordell)和 荷兰学者卢﹒修特(Lue Soete)等人提出的对网上信息流量开征“比特税”(Bit tax);国耶鲁大学教授杰姆斯﹒托宾(James Tobin)建议的以网上交易的货币支付流量为对象征收的“交易税”(Transaction tax)以及其他学者主张的与基础通讯费用相联系的电讯税(telecoms tax)和以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为对象开征计算机税(PC tax)。”持彻底变革观点的学者们强调网络环境下电子商务与传统商业物质经济相区别的特点,以及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于各国税收所造成的作用。这一派的学者们认为传统税收机制不能适应信息时代数字经济对于国际社会贸易体系所造成的变革,因而必须根据电子商务的特点,以新型的革命性税收机制代替传统的税收体制,只有如此,才能做到税负公平,保证税收利益不受侵害。这种方案可以较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电子商务的独特技术特点,认定起来也较为简便,能够有效防止偷税避税。但是,主张开征新税的彻底变革方案却也有着明显的缺陷。首先,网络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媒介,需要承受额外的税负,相对传统商务,电子商务要承受更多的税收,这可能会造成阻碍电子商务的发展。其次,新型税种的征税对象,无论是网上信息流量还是货币支付流量,尽管容易认定计量准确,但却无法像收入或者消费额一样反映出纳税主体的经济负担能力,无法良好地实现税收量能课税,税负公平。也正因为这些弊端,彻底的变革方案在国际上并未得到政府以及国际组织的认同。
 
第三章 我国应对电子商务税收问题...................-26 
    一、我国解决电子商务税收................... 17-19 
        (一) 国际税收分配公平原则................... 17-18 
        (二) 国际税收中性原则................... 18 
        (三) 国际税收效率原则 ...................18 
        (四) 简化与适应原则................... 18-19 
    二、我国应当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19-20 
        (一) 完善现有税收法律................... 19-20 
        (二) 加紧进行电子商务关联行业立法................... 20 
    三、电子商务关税政策的制定需要阶段性进行................... 20-21 
        (一) 现阶段延续零关税政策................... 20-21 
        (二) 中期阶段采取适度保护的税收政策................... 21 
        (三) 远期阶段调整降低税率................... 21 
    四、我国应当加紧完善税收征管体系................... 21-23 
        (一) 发展网络信息技术................... 21-22 
        (二) 推行电子商务企业登记备案制度 ...................22 
        (三) 紧紧围绕支付环节开展税收工作 ...................22 
        (四) 推行电子发票制度................... 22-23 
        (五) 加快成立电子认证监督审查机构 ...................23 
        (六) 尽快建立电子商务信用体系................... 23 
    五、我国应当加强国际税收协调与合作................... 23-26 
        (一) 积极参与双边税收协议的制定................... 23-24 
        (二) 加强国际税收情报交换................... 24 
        (三) 加强国际税收征管协助................... 24-26
 
结论
 
网络经济代表着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的历史方向。电子商务这种全新的贸易方式凭借其无可比拟的优势迅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但同时,电子商务也给国际经济、法律秩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电子商务本身具有的不同于传统贸易形式的特点,使建立在传统贸易基础上的税收制度受到严重冲击。要使新的国际税收政策能调整所有的贸易方式,避免出现“真空”,构建一套适应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税收政策已经成为发展与繁荣网络经济的迫切任务。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信息产业技术相对薄弱,在国际电子商务贸易中处于且将长期处于净进口国的地位,因而,要保证我国税收利益不受损害,我们必须要加紧推动和促进制定一套有利于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国际税收分配体制。否则我们将只能被动地接受发达国家所制定的不合理的国际税收规则。本文通过对目前国际电子商务税收方案的研究比较,希望能够总结出我国在这一问题上的应对之策。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我国应当坚持国际税收各项基本原则,加紧制定电子商务税收相关法律,加强监管,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促进新的国际税收规则的制定。只有这样,才能保护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健康发展,财税利益的不受侵害。
 
参考文献
1.刘剑文主编:《国际税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年版;
2.廖益新主编、朱炎生副主编:《国际税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年版;
3.屈广清主编:《国际商法》,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 年版;
4.胡加祥主编:《国际经济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年版;
5.杨坚争、高富平、方有明编:《电子商务法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年版;
6.刘剑文主编:《财税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年版;
7那力:《国际税法学》,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8.余劲松、吴志攀主编:《国际经济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版;
9.张楚、郭斯伦:《网络与电子商务法》,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10.张智勇:《国际税法》,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2 年版;
 

精选硕士论文范文篇四

 
第1章导论
 
1.1研究目的和意义
当前,全国大部分省份都在进行着财政体制上的“省直管县”改革的试点工作,这一改革的根本动因是为了解决基层财政日益困难的问题。我国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基层财政日益困难,为了解决基层财政日益困难的窘境,很多省从实际出发采取了很多的解决办法,例如像浙江省等推行的财政体制“省直管县”改革,就较好的解决了基层财政日益困难的问题,使其县域经济得到了较好的发展。由于这些省份的“省直管县”改革大都是局限于财政体制上的“省直管县”改革,很多改革政策与现行体制格格不入,所以在实际改革的过程中亦出现了很多问题,使得财政体制上的“省直管县”改革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因此,2009年的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有条件的省份可以推行行政体制上的“省直管县”改革,这是中央在行政机构改革上出台的一项重大举措,这符合了时代发展的需求。这一文件的出台,有利于“省直管县”改革的深入,给予了各省在推进“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同时,推进行政体制上的“省直管县”的权力支持。本文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来分析在实践中推进财政体制上的“省直管县”改革遇到的问题与障碍,探究这些问题与障碍的根源所在,提出解决措施,运用国内外的先进理论和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给予这些解决措施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支持,以更好的解决我国基层财政日益困难的问题,以此来更好的推动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
 
1.2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研究现状
当前我国主流的政府层级改革理论把我国当前的五级政府框架与联邦制国家的三级政府框架进行比较,主张把我国的政府层级缩减为三级政府加两个半级,即中央、省、县三级政府加地、乡两级派出机构,市与县同级。另外还有的学者提出了复合行政的改革方式。学者宫桂芝(2000年)在《我国行政区划体制现状及改革构想》一文中概述了我国当前的行政区划以及地级行政建制的现状,分析了几种行政区划改革措施的利弊,最后提出了实现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的改革方案,她认为采取一步到位的市县脱钩、撤消地级建制等省直接管县的措施,是解决当前行政区划问题的关键,也是实现《宪法》规定的省县乡三级建制的行政区划的根本途径。学者戴均良(2001年)认为我国的行政区划应实行省县二级制。他认为市领导县体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产生的问题和矛盾越来越多,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山于市的经济实力不够雄厚,市对县缺乏带动作用,甚至依靠县的“供奉”来维持市的发展,使市县争利矛盾突出,产生了经济利益的矛盾。二是市管县缩小了县的自主权,同“地区时期”相比较降低了行政效率,产生了行政管理的矛盾。三是市管县难以平衡城乡利益分配,使农村工作常处不力地位,产生了城乡关系的矛盾。所以他认为我国的行政区划应实行省县二级制。同时他强调在推进省县二级制必须要做好几项工作:一要科学确立各级政府职能,特别是科学划分中央、省、县的职能。二要逐步调整省、县规模,把大省缩小、把小县扩大。三要相应改革一些单项管理体制,如司法体制、金融体制等。
王健、鲍静(2004年)等学者在“复合行政”的提出—解决当代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冲突的新思路》一文中提出了复合行政的概念。他们首先分析了我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与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之间冲突的表面现象,指出阻碍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不能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不是行政区划存在的原因造成的。他们接着提出了复合行政的概念,即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为了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跨行政区公共服务,跨行政区划、跨行政层级的不同政府之间,吸纳非政府组织参与,经交叠、嵌套而形成的多中心、自主治理的合作机制。复合行政是在现有行政区划的情况下,在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优势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以适应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由此可见,复合行政为改革市管县体制提供了新思路。但也有学者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如何显明(2004年)在《市管县体制绩效及其变革路径选择的制度分析—兼论“复合行政”概念》一文中指出复合行政只有在完善的宪政制度的前提条件下,才能成为可操作的一种改革路径,而就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这种条件在现阶段是无法实现的。
学者张占斌(2007年)在《政府层级改革与省直管县实现路径研究》一文中写道:“‘强县扩权’和财政上的省直管县应该是行政体制上的省直管县的渐进过渡。减少财政层级,通过“省直管县”的改革,争取把地方四级财政先扁平化为省、县、乡镇三级,将来(5-10年)有条件的也可以简化为省、县二级。在此基础上,再经过5-10年,完成向行政体制的过渡。总的方向应当是,地级市不再管县(级别可保留),市和县分治,相互之间不再是上下级关系,统一由省直接管理,即省直管县。”他同样也认为在减少政府层级,改革市管县体制,实行省直管县,同时还需要行政区划和行政管理体制的配套改革。一是解决我国省级政府的管理规模和幅度普遍较大的问题。二是调整县级行政区划的设置。三是借鉴国外管理经验,组建跨界的区域性协调机构—都市联盟、城市联盟或相关政府联合组织。
 
2我国基层财政现状概述—兼论我国现行地方政府层级运行状况
 
2.1我国基层财政现状概述
当今流行的“中央财政蒸蒸日上、省级财政喜气洋洋、市级财政勉勉强强、县级财政哭爹喊娘”这句话很形象的描述了我国各级政府的财政状况。我国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基层财政日益困难,就像上句话所说的一样,我国绝大部分的县级政府的财政资金只够维持政府部门的日常运转,更有些连维持正常运转的财政资金都不够,这样一来就谈不上发挥支持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了。据相关统计显示1994年至2005年间,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平均为52%,地方财政收入平均为48%,而同期中央政府承担的事权支出平均在30%左右,地方政府则达到70%左右。省级财政也利用权力主导的机理,上移大量财力,从而使其财政收入的比重从1993年的16.8%提升到2002年的28.80k,省以下地方政府则从61.2%下降到19%。地位最低的县乡政府得到的财力与事权相比明显失衡,只能依靠上级政府补助“过日子”、“办事业”。取消农业税意味着基层特别是一些以农业为主的县乡政府收入来源进一步枯竭。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国40%的县一般预算均呈赤字状态,乡镇基层债务额已超过5000亿元,并且以每年200多亿元的速度在递增,其中乡镇一级净负债超过2300亿元,村级负债则超过2500亿元8。基层财政陷入困境,必然导致基层政府对公共品供应不足或无力供应,城乡发展差距和城乡居民福利差距拉大,促使地方政府将目光转向土地,以地生财;违规圈地、竞相招商、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侵犯弱势的农民,以争取本级政府收入最大化;由此又导致经济割据和地区封锁;房价高涨、投资过热:产业结构失衡,金融风险加剧:土地和资本等稀缺资源配置扭曲和浪费;权力寻租和信用缺失等大量矛盾和问题。
 
3 解决基层财政困难的财政措施......................... 27-41 
    3.1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现状概述 ......................27-28 
    3.2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遇到的问题......................28-36 
    3.3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遇......................-41 
4 地方政府层级的理论分析与实践经验介绍...................... 41-51 
    4.1 地方政府层级的理论分析 ......................41-43 
        4.1.1 奥茨的最优政府规模理论分析...................... 41-42 
        4.1.2 特里西"偏好误识"分权理论分析...................... 42-43 
        4.1.3 布坎南"俱乐部"理论分析...................... 43 
    4.2 地方政府层级的实践经验介绍 ......................43-50 
    4.3 对我国进行地方政府层级改革的启示...................... 50-51 
5 改革我国地方政府层级,解决基层财政困难...................... 51-64 
    5.1 进行地方政府层级改革的路径选择分析...................... 51-56 
5.2 其他相关配套改革的措施研究 ......................56-64
 
结论
 
本文首先对我国基层财政的现状进行概述,在分析了我国现行的地方政府层级运行状况的基础上,主要是从财政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发现其在运行的过程中,各级地方政府的财力与事权不匹配,财力层层上移,事权却层层下移是导致基层财政日益困难的根源。许多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不改变现行地方政府层级的情况下,纷纷采取了解决基层财政困难问题的财政措施—进行财政体制上的“省直管县”改革。通过对解决基层财政困难问题的财政措施—“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障碍的分析,发现遇到的问题主要有县级政府的角色冲突、县级政府的财力和事权不匹配,财政压力日益增大、县级政府发展需要的市场监管服务机构缺乏,编制受到限制、县级政府的社会管理权限和力量明显不足、市级政府对县级政府的支持力度减弱、垂直部门的管理权限界定不清楚以及省级各政府部门没有做好接管市级政府划分出来的各项职能的准备等问题;遇到的障碍主要有法律方面、行政区划方面、权力、利益博弈方面以及区域性公共品供给方面的障碍,来探究这些问题和障碍的根源所在,即我国的地方政府层级过多,各级地方政府的财力与事权不匹配。以史为鉴,可知兴亡。
本文通过对我国历史上地方政府层级的变迁进行简要的回顾,发现我国从先秦到民国的几千年间,我国的地方政府层级一直是在二级至四级之间变动,而期间多以二级或类似三级的地方政府层级时间最长。放眼世界,借鉴经验。本文对与我国同样是单一制政治体制国家的法国和日本以及国土面积与我国相差不大的美国和澳大利亚四个国家的地方政府层级进行介绍,总结出这些发达国家地方政府层级设置的经验:地方政府层级大多是二级,只有法国的地方政府层级是三级,但法国“虚化”了大区作为一级地方政府的权力;上述四个国家的最高级地方政府管辖的二级地方政府数量都较多;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划分的都比较明确;上述四个国家都采取立法的形式规定了地方政府的组织和权限;实行地方自治制度。
 
参考文献
1周振鹏.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走向“共赢”的中国多级财[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3蒋洪.朱萍.公共经济学(财政学) [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4周天勇.中国行政体制改革30年[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5杨志勇.杨之刚.中国财政制度改革30年[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黄佩华.中国:国家发展与地方财政[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P70一71.
7朱红琼.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及其变迁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8盛洪.中国的过渡经济学[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9李汉文.柯艺高.贫困地区农村公共品供给困境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10王刚.中国政府层级与财政层级问题研究[M]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06.
 

精选硕士论文范文篇五

 
1.前言
 
1.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境外直接投资日益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国际贸易在世界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被西方学者称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发动机”。20世纪60年代之后,境外直接投资发展迅速,流量与存量急剧扩大,境外直接投资资本流动正取代传统的国际贸易,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催化剂。我们看到,境外直接投资不再是发达国家简单的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剩余资本和发展中国家为追求资本的超额利润对发达国家进行反向投资,境外直接投资从规模到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同国际贸易和国际技术转让一样,这种国际间的境外直接投资资本流动,反映了在市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所有主权国家,在全球市场宏观视角下配置经济资源和参与国际分工的一种新形式。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WTO后,对外投资日益成为政府和企业重要课题。2000年中国政府提出了“走出去”的开放战略,意图将对外开放的战略从“引进来”调整为和“走出去”并重。2003年十六大明确提出要促进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政策的导向极大的促进了企业对外投资的发展。据国家商务部统计,2010年我国非金融类境外直接投资额为688.1亿美元,同比增长21.7%。其中:新增股本206.4亿美元,占30%;利润再投资240.1亿美元,占34.9%。其他投资241.6亿美元,占35.1%。但是从总体上来说,中国企业走出去面对着非常复杂的局面,尤其是在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政治格局异常复杂的情况下,面对不同的意识形态和迥异的政治文化背景,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立足于鼓励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政府在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应扮演重要的角色。但受制于国际规则的约束,以往大包大揽的政策也饱受垢病。在整体支持企业“走出去”尤其是境外直接投资的政策体系中,税收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何在符合国际规则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税收政策优势促进企业的境外直接投资一直以来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
 
1.1.2研究的意义
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国家之间的竞争往往表现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大型跨国公司的竞争,我们对外投企业给予了大量的政策支持,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企业也具有一定的实力走出去,在国内外两个市场上与国际上的跨国公司展开竞争。我国政府在支持企业“走出去”给予了大量的政策支持,我们有必要对外投企业给国内经济发展的效应做出分析
 
(l)经济增长效应
境外直接投资促进国内经济增长,应通过以下途径得以保障:一是资源配置。在市场经济中,企业通过对自身利益的追逐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中国资源丰富又是人均资源贫乏国,而且资源分布不均衡,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决定着资源消耗巨大。这直接威胁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充分的利用国外资源,来弥补国内的资源不足,是保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从数据上也可以看到,我国的境外直接投资的首选投资领域往往是资源开发,资源导向型的投资占有较大比重。这在一定意义上说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解决了国内资源不足的问题。二是技术引进效应。企业的境外直接投资不仅能加速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促进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而且对国内的产业升级起到了关键作用。中国境外直接投资企业一般通过购买外国先进的技术设备、管理经验、专利技术以及兼并和收购发达国家拥有先进技术的企业的方式,将先进的技术引入国内。此举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且有助于国内的产业技术升级。
 
(2)产业结构效应
境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也为国内有竞争优势的企业让出了资源,从而使我国原有的产业结构得以调整和升级。在“十二五”期间,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积极扩大境外直接投资,是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也是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要达到的重要方式。
 
2鼓励企业境外直接投资的一般性分析
 
2.1境外直接投资的界定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境外直接投资是指一国(或地区)的居民和实体(直接投资者或母公司)与在另一国的企业(外国直接投资企业、分支机构或国外分支机构)建立长期关系,具有长远利益,并对之进行控制的投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境外直接投资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股权资本,即境外直接投资者在本国之外拥有的企业股权;二是利润再投资,即境外直接投资者用于再投资的国外分支机构股份(直接参股比例)的未分配红利或未汇回的收益;三是企业内贷款,即境外直接投资者(即母公司)与其分支企业之间的短期或中长期贷款。
澳大利亚学者肯伍德和洛赫德(1992)认为,境外直接投资是指“一国的一家公司在另一国设立分支机构或获得该国一家企业的控制股权”。联合国认为,境外直接投资是指“为获得一个投资人所在经济体之外的企业中的持久利益而进行的投资,投资人的目的是对该企业的管理拥有有效的发言权”。
日本学者原正行认为,境外直接投资是“企业特殊的经营资源在企业内部的国际间转移”。日本学者小岛清认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所谓直接投资应该理解为向接受投资的国家传播资本、经营能力、技术知识的经营资源综合体。这里讲的经营资源是指在经营企业中发挥各种能力的主体,从表面上看是以经营者为核心的,更实质地讲,是指经营管理上的知识和经验,包括专利、技术秘密以及市场调查方法等广泛的技术性的专门知识,销售、采购原料、筹措资金等在市场上的地位,以及商标及信用、情报收集、研究开发等的组织。
 
3 我国现行境外直接投资所得税政策分析.................... 24-39 
    3.1 我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发展进程与特点.................. 24-28 
        3.1.1 中国境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进程 ..................24-27 
        3.1.2 中国境外直接投资的基本特征 ..................27-28 
    3.2 我国境外直接投资所得税政策现状.................. 28-33 
        3.2.1 初始投资环节的所得税政策.................. 29 
        3.2.2 运营阶段的所得税政策 ..................29-31 
        3.2.3 退出环节的所得税政策.................. 31-32 
        3.2.4 税收管理服务方面的税收政策.................. 32-33 
    3.3 企业所得税税收政策效应分析.................. 33-35 
    3.4 我国境外直接投资所得税政策.................. 35-39 
4 境外直接投资税收政策的国际比较.................. 39-45 
    4.1 各国制定税收政策所遵循的国际准则.................. 39-40 
        4.1.1 WTO原则.................. 39 
        4.1.2 补贴原则 ..................39 
        4.1.3 透明原则 ..................39-40 
    4.2 典型国家境外直接投资所得税政策.................. 40-42 
        4.2.1 美国境外直接投资的税收激励政策 ..................40-41 
        4.2.2 日本境外直接投资的税收激励政策 ..................41-42 
    4.3 国际经验借鉴.................. 42-45 
5 我国境外直接投资企业所得税税.................. 45-52 
    5.1 构建原则 .....................45-46 
5.2 具体政策建议.................. 46-52
 
结论
 
境外直接投资企业在投资国面对税务纠纷时,往往选择按照投资国税务机关的要求办理,很少有企业会通过国家税务机关进行协调处理。一方面是因为行政成本过高,手续繁琐。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税务机关在宣传和纳税服务上滞后于经济发展。金融危机后时代,经济发展和就业、通货膨胀等成为大多数国家面临的难题,一些国家既欢迎我国企业的投资,可以提高投资国的技术水平,增加就业。但是也担心国内行业受到我国企业的强有力的冲击,所以在税收上要求我国的投资企业规范操作。税务纠纷一旦发生,就涉及到两国的税收利益,我国税务机关应对加强企业的税收宣传和指导,建立专门的服务机构服务与走出去企业,解决税务纠纷。
加强国际合作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扩大税收饶让的适用范围,应该进一步推动有关税收国际协定的修订工作,对于无论是已经签署了税收协定的国家还是没有正式与我国签署税收协定的国家取得的减免所得税待遇,经税务机关审核后,均应该视同己经缴纳的税款给予抵免。这样从长远来看是有利于鼓励企业的境外直接投资。另一方面是要加强国际间的反避税合作。相对于复杂的国际形势,我国现行的反避税条款过于笼统,不够明确,不能满足国际反避税工作的需要。在企业所得税法中设立专门章节对各种避税行为的特别纳税调整事项做出说明,比如说关联企业的业务往来的征税问题就做出了更详细的说明,包括预约定价安排、反避税地条款、反资本弱化条款等等。这些规定,虽说对反避税提供了新的法律依据,但尚需进一步明确细节,提高可操作性。另外,由于避税问题牵涉面广,问题极为复杂,需要加强国际间的税务情报交换工作,再有,在反避税一般条款中,对如何监控税务机关的裁量权也没有做出相应的明确规定。
因此建议在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细则中细化相关问题,在实践中,加强跨国合作,积极进行国际间反避税合作,加强税收情报交流,适当加大避税处罚力度,增大避税成本,从而堵塞税收漏洞。最后,鼓励企业境外生产经营,实现引进资金和鼓励资本输出是一个国家需要掌握的平衡,这种平衡需要各种宏观政策工具的共同作用。各国在支持企业境外生产经营方面的经验表明运用税收政策、优惠手段对企业境外生产经营加以扶持的同时,积极运用各种财政、金融手段鼓励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是实现促进企业境外生产经营健康发展的保证。但是,由于我国境外生产经营税收政策框架形成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偏重于吸引外资,某些方面不能适应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需要,另外,我国涉外税收管理经验有限,配套的税收征管操作措施缺乏。有鉴于此,为了更好的促进企业境外生产经营,我国在完善税收政策的同时,应注重相关金融、财政等政策的配套实施。
 
参考文献
[1]陈继勇.国际直接投资的新发展与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研究[M].第二版,人民出版社,2004.
[2]苏建华.外国直接投资的税收敏感度分析[D].北京:中央财经大学,2004.
[3]马国强.转轨时期的税收理论研究[M].第一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4]程惠芳、潘信路.入世与国际直接投资发展[M].世纪图书出版公司,2000.
[5]苑新丽.公司税的外国直接投资效应分析[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7.
[6]邓力平.经济全球化、WTO与现代税收发展[M].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7]曹慧敏,钱玮.税收优惠对外商投资影响的研究综述[M].税务与经济,2006(6).
[8]各国税制比较研究课题组.公司所得税制国际比较[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
[9]冯守东.公司税收优惠政策运用的理论分析[M].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07
[10]耿广鸿,王三星.试论战后日本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特点的演变[J].财贸研究,2002(11).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