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钱穆(1895-1990)是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少见的大师,在其生活将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为后世留下了上溯先秦、下迈晚清民国,掩贯经史子集四部,共一千七百余万字的丰硕学术遗产。本文主要以钱穆的清代学术研宄作为考察中心,通过细读文本入手,梳理相关文献,藉此勾勒出他的学术思想发展进程。钱穆的学思进程可分三期:第一期,从古文转治理学继而转向考据学(上个世纪初在中小学教书至三十年代初大学任教前);第二期,从朴学再转向理学(三十年代初入大学任教至四十年代离开大陆前);第三期,从理学到晚年归宗朱子(四十年代末旅居港台至九十年代初去世止)。然钱穆的学术思想比较复杂,从不同角度切入便可看出他的思想之不同方面。而本文的三期划分,仅是笔者考察的其中一面而己,并不意味这是评价钱穆学术思想的唯一定论。
本文标题“从朴学到理学”,乃借用艾尔曼《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一书的题名,但将“理学”和“朴学”位置作了调换。窃谓欲以一句话来概括钱穆七十余年间的学思进程,“从朴学到理学”一句或许是比较贴切的。本文四个章节的考论,主要亦围绕着“从朴学到理学”这个思路而展开。②本文以钱穆的清代学术研究为中心,分析其学术思想在时间流程中的建构、定型与变异的连续性历史。故相关研究,必然要溯源钱穆思想的形成过程,注意他所身处时代学术上的复杂互动。同时,还要继续追寻钱穆思想观点的后续发展与变化,方能对其学术思想作出比较客观的评价。
..................
二、相关研究概述
钱穆逝世的二十余年间,不少研究专著纷纷面世。港台以及海外方面,较早有余英时《钱穆与中国文化》、李木妙《国史大师钱穆教授传略》、朱传誉主编《钱穆传记资料》、韩复智编著《钱穆先生学术年谱》等研究撰述。而大陆方面,迟至九十年代末,先后有郭齐勇、汪学群合著《钱穆评传》、汪学群《钱穆学术思想评传》、陈勇《钱穆传》与《国学宗师钱穆》、陆玉斧《未学斋中香不散:钱穆和他的弟子》等研究专著问世。相关著述虽为钱穆研宄之基本参考文献,然内容多以研究钱穆的学术思想、传记、资料汇集,或对其生平的回忆、记述为主。相较之下,相关研宄的单篇论文,其内容反而涉及钱穆的更多方面。
港台与海外不计,笔者仅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所收录文章作初步统计,自1990年至2011年的十余年间,大陆方面涉及钱穆的撰述文章,数量达二百余篇以上;硕士论文方面,据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NKI)统计,自2003年至2011年期间,研究钱穆的学位论文亦达二十余篇以上。这些撰述涉及钱穆的史学、文化、文学、先秦诸子、民国学术等方面,数量颇为可观。其中,有关钱穆清代学术研究的撰述亦为数不少,这里择要介绍一二。
大陆有关钱穆清代学术研究的撰述,初期多以他的《学术史》一书作为主要考察对象。周国栋《两种不同的学术史范式一一梁启超、钱穆〈近三百年学术史〉之比较》②与胡文生《梁启超、钱穆同名作〈近三百年学术史〉之比较》两文。
...............
第一章早年治学路径的形成及其转向
第一节、治学路径的形成
第二节、转向考据学
钱穆在大陆第一期的学思进程,为其个人学术思想发展历程中最应详加讨论之大关节,因其往后第二乃至第三期之进程,所涉及的诸多研究领域,基本上皆发初于第一期,并在此基础上持续发展。《师友杂忆》是现存对钱穆早年治学历程较为完整与可靠的记载,然其撰述此书时,因年事己高,欲对近半个世纪前的事情进行回忆,所述内容难免有误记处。另外,钱穆在谈及早年的学思进程时,对于自己如何受到新学风影响、转向考据学的具体经过与原因、梁启超与胡适的影响等关节点,所叙皆语焉不详。而重点叙述的早年治学次第,所论又过于顺理成章,似乎经过钱穆有意识的组织与设计。
此章第一节,拟对记述钱穆早年治学次第的文字进行比较,并追溯相关记述的最早版本,以考见钱穆从三十年代始,如何对其早年的治学次第进行构建,最终在七十年代的回忆录《师友杂忆》中定型的过程。同时,亦对钱穆转向考据学的真意作出分析,探究他为何要对早年这段治学历程含糊其辞。第二节则以钱穆的墨学研究作为切入点,考察他早年对学术的追求,对胡适、梁启超等学人的模仿、学习与借鉴,以及他如何受到新学风的影响转向诸子学研究,从而探讨其治学路径从古文转向理学,又因研究诸子而转向考据学的发展过程。
钱穆转向考据学源于他的诸子研宄,而其诸子研究又导源于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所展示的史学革命典范。钱穆深受此典范影响,但又能借鉴胡适“科学的方法”与梁启超等学人的思想资源,并超越胡适典范,建构了自成一格的诸子学研究体系,最终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以考据学名家,挤身主流学术界。
............
第三章从朴学到理学的转变........................53
第一节清代学术源流的考察........................55
一、清学开山之争............................................57
二、对顾炎武评价的变化................................60
第二节《学术史》中考据学地位的消长.......63
一、对考据学评价的转变.................................65
二、焦循、阮元、凌廷堪与乾嘉考据学..............68
第三节“每转益进”说的确立..............................69
—、《清儒学案》收录凡例...............................70
二、孙奇逢、陆世仪、李顒与清代理学...............72
本章附录:钱穆清代学术研宄收录人物表........75
第四章为“近三百年学术史”的“拾遗补阙”.........79
第一节《论清儒》与章学诚《浙东学术》.......81
一、《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版本考述......81
二、《论清儒》考异.............................................83
第二节《崔东壁遗书序》与经史考据................86
—、对崔述评价的改变..........................................86
二、《学术史》对崔述的定论...............................90
第三节《研朱余渖》与钱大昕的考察.................93
—、从论学书信见《研朱余渖》之编撰................93
二、《钱竹汀学述》对钱大昕评价的转变............96
本章附录:《论丛(八)》各版本收录文章表........100
........................
第四章为“近三百年学术史”的“拾遗补闕”
第一节《论清馆》与章学诚《浙东学术》
第二节《崔东壁遗书》与经史考据
第三节《研朱余沛》与钱大昕的考察
钱穆《学术史》欲成一家之言,但限于著述体例结构,无法对书中特定学人的评价及观点进行更深入阐发。故该书撰成后,钱穆一直有意要“为旧著《学术史》拾遗补闕,草为外篇”,为此成稿四五篇,惜中经离乱,尽己散佚。五十年代,钱穆在香港撰成《中国思想史》与《宋明理学概述》二书,认为以此两书与《学术史》并读,或可对经学与理学之入门有所领悟,算是对《学术史》的一种补充。然当时钱穆忙于新亚书院事务,且为生活所迫,故其《中国思想史》下笔较为仓促,辞旨简括,未能放开篇幅畅所欲言,仍有局限。钱穆为此颇感遗憾,心中一直存有续补《学术史》的念头。1961年,钱穆忙于撰述《论语新解》,期间特意阅读王夫之《四书大全说》的《论语》部分,以作参考之资。钱穆认为王夫之阐说义理,颇能超出宋儒之外,而又为此下清儒所未见,故读毕《论语》之部,又乘兴阅读《四书大全说》中的《孟子》、《大学》、《中庸》之部,撰成《王船山〈孟子〉性善义阐释》一文,刊于1961年《香港大学五十周年纪念论文集》中。钱穆在此文中透露其想要续补《学术史》之意:“此稿亦往昔作为《外篇》之意”,并建议治王夫之思想者,可以此篇与其旧著《学术史》互相参照。故《王船山〈孟子〉性善义阐释》一文,可理解为离开大陆后,钱穆为《学术史》“拾遗补阙”而撰的首篇文章。
................
结论
本篇第一章以《师友杂忆》、《墨子》等撰述为考察中心,通过阐述钱穆对其早年治学次第的建构、《墨子》的研究,探讨他从古文转治理学再转向考据学的发展过程。钱穆转向考据学源于诸子研究,而其诸子研究又导源于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所展示的史学革命典范。钱穆深受此典范影响,但又能借鉴胡适“科学的方法”与梁启超等学人的思想资源,并超越胡适的学术研宄典范,建构自成体系的诸子学研宄,最终在三十年代以考据学名家,挤身主流学术界。第二章以《论语要略》、《先秦诸子系年》、《老子辨》等撰述为考察中心,以二三十年代钱穆的《老子》研宄作为切入点,探讨他转向考据学与考据观点形成的原因及相关问题。钱穆的《老子》研宄有两个重要观点:一者,《老子》成书后于《庄子》内篇;二者,孔子不撰《易传》。钱穆这两个观点的形成,一方面是其自身学思进程发展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又因深受当时各种新旧思潮的影响,尤其与梁启超和胡适二人观点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第三章以《国学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清儒学案》、《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等撰述为考察中心,论三十年代钱穆清代学术研究体系之建构,及其与梁启超、胡适思想观点的差异等问题,从而探讨钱穆学思进程从朴学再到理学的转变及相关问题。钱穆的清代学术研究有三个重点,其一,提出黄宗羲亦是清学开山之一,反对顾炎武是清学唯一开山说;其二,提出吴院不分积,且重新评价乾嘉考据学;其三,提出“每转益进”说,取代“理学反动”说。.....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