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从1948年王铁锤进入华北联合大学文工团算起,王铁锤的演奏生涯65载,他带着一管小小的紫竹,肩负着文化传播的责任和使命,踏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游历了世界各地,他是把中国民间管乐带向世界舞台的领头军,他是集演出、著述、创作、教学于一身的艺术家,他是中国优秀传统音乐的传播者,他为新中国笛乐舞台艺术的发展做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
2010年11月4日,“中央民族乐团建团五十周年”庆典音乐会上,王铁锤、王次恒、曾格格、陈莎莎等老中青三代竹笛演奏家同台演绎了《喜相逢》这一经典曲目。笔者在现场观看演出后触发了些许感悟:冯子存在1953年“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中登台吹奏《喜相逢》,被视为20世纪笛乐舞台独奏形式的幵端,这首乐曲风格之经典也被视为北派笛乐的代表作品。选择这首曲目正贴切晚会喜庆、欢快的主题,也表达了三代演奏家对冯子存的纪念和追思。然而,对于台上的王铁锤来说,《喜相逢》还有着特殊的意义。这首乐曲之所以能够为后人完整的演绎,还应该感谢他的记谱者——王铁锤。是他在冯子存演奏时把《喜相逢》规范系统的整理成曲谱,才使得这首乐曲能够经久流传,我们不应该忘记这位老人,这位为传统音乐默默耕耘、奉献一生的前辈。
新中国初期,在党的文艺方针的指引下,代表劳动阶级的民间艺人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他们不再是旧社会的“卖艺人”、“下九流”,新中国赋予了他们新的名字“艺术家”、“专家”、“教授”。身份地位的转变,不断地激发着他们的艺术实践和艺术创造。
.......................
第一章生平传略
第一节固本培元 定县子位村时期(1932-1946年)
1932年7月14日,王铁锤出生在河北省定县子位村一户普通而又特殊的农民家庭。普通的是王家祖辈世代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与其他乡亲不同的是王家祖辈六代都是民族管乐器的吹奏能手。
我曾祖父会吹室,会修理,那个不是一般人能弄的。他会吹室,会修理,吹里要会修。我的二曾祖父敲鼓,我亲曾祖父会吹管子、吹笛子,我四曾祖父吹喷呐,海笛。他们认为吹这个能带来无比的快乐,无比的幸福,不去打架斗欧,斗牌,吹这个受到老乡们的欢迎,喜欢。
王铁锤的曾祖父王春典、祖父王成套、父亲王礼吉、更是人尽皆知,尤其是其祖父王成查,熟知翼中吹歌史,中国著名音乐理论家杨萌浏先生等知名人士,即是从王成奎先生口中了解了河北冀中管乐吹歌会的发展史,编写的资料即来自王铁错的祖父王成查先生。
20世纪三十年代河北村落的黄昏还是一片荒凉与寂静,而王铁键曾祖父的大院中每到傍晚时分却热闹非凡,二三十口人聚在一起幵始了劳作一天后的消遣娱乐。一套套轻重缓急的谬鼓点子响起,管子、签、笛子、云锡等相继跟进,在这无形的舞台上,长辈们使出浑身解数吹掉满身的泥土,吹散一天的劳累。
三岁时,年幼的王铁锤每晚都会坐在曾祖父家的坑头上,陶醉在每一个音符、每一段旋律、每一首乐曲中,长期的耳孺目染使河北吹歌的旋律在他的脑海中留下了一行行无形的乐谱。曾祖父房屋墙壁上悬挂着各种各样的乐器,厅堂中摆着几把晃子。晚饭后,长辈们都会聚集到曾祖父的大屋内进行练习。
.................
第二节伯乐识马——华北联合大学和中央歌舞团时期(1947-1960年)
1946年9月,国民党发动内战,张家口形式日趋紧张,华北联合大学②(后简称“联大”)从张家口转移到冀中束鹿县。时任校长的成仿吾?说:“到了冀中地区就要学习冀中地区人民的艺术,让文艺工作者到我们解放区学习民间音乐,收集民间乐曲……文艺学院由于迁到农村,和广大的群众生活在一起,对于贯彻执行与实际相结合的方针,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时任文艺学院院长沙可夫副院长艾教员丁玲、贺敬之等,对河北吹歌也非常重视。
1946年底,联大文艺学院音乐系部分师生到定县一带搜集民间音乐,教员张鲁和学员刘行等同志到定县子位村,听了子位村吹歌会艺人的演奏非常赞赏。第二年春天,经张鲁请示文联主席李焕之后,邀请吹歌会一行17人到联大束鹿驻地为全体师生演出,浓郁的民间风格、优美的旋律和活拨的演奏形式,令师生们十分喜爱。吹歌会的艺人们在联大生活演出了一个月,师生们对吹歌会进行了详尽的采访和了解。沙可夫邀请王铁锤到他家,询问管子吹奏和民间艺人的活动情况。经过挑选,不满15岁的王铁锤和他的小伙伴王小寿、王振栓三人留在联大文艺学院音乐系开始接受正规教育,成为了系里最小的学员。
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设文学、音乐、戏剧、美术四个系及一个文工团。王铁锤被分在音乐系二班@与学员们一起学文化、学乐理、识简谱……由于王铁锤在家乡只上过四年小学,一下从小学跳级到了大学,一切都要从头开始。系主任周魏峙先从简谱开始教起,教他们用手风琴练习视唱练耳,并介绍冼星海、轰耳的歌曲创作经历、艺术成就以及群众歌曲在革命中起到的作用。
.....................
第三章学术解读......................53
第一节传统技艺的滋养............53
一传统村落孕育......................53
二 师承关系影响......................55
三表演竞争动力.......................58
第二节国家环境的哺育............59
一政策选拨发现.......................59
二 理论学习平台.......................62
三 培养升华.............................63
第三节自身不倦的追求...............66
一勤奋刻苦、记忆超凡...............67
二学无止境、博采众长..............68
三为人质朴、细致入微..............69
.................
第三章学术解读
作为新中国建立初期从民间走向文艺团体的第一批著名民乐演奏家,王铁锤以其特有的淳厚质朴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赢得了无数鲜花和掌声,成为了受人敬重的艺术家。那么,是什么让这位草根艺人在20世纪下半叶脱颖而出?是什么使其成为中国笛坛上的常青树?在国家和社会命运发生重大转折的时刻,他受到了怎样的影响,又是怎样一步步走向艺术的殿堂?这是本章试图要探究的问题。
第一节传统技艺的滋养
河北吹歌是开放在燕赵大地上的一朵绮丽的艺术奇跑,大概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是以管子、喷呐、笛、签等民族吹管乐器为主奏的器乐演奏形式,少则十几人,多则三四十人,没有固定的编制。河北吹歌主要演奏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歌、戏曲唱腔等,因故得“吹歌”之名。演奏者大多是一些半农半艺的劳动人民,它的演奏形式生动活泼,音乐格调清新,刚健有力,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根据流行地点的不同,河北吹歌分为冀中吹歌、冀南吹歌和冀东吹歌。
子位吹歌作为冀中吹歌的典型代表,因其诞生发展的中心地在子位村而得名。它开始时由王氏家族传承,上个世纪40年代,杨元亨到子位村做教师,他把模仿戏曲唱腔的昨戏和道教音乐传入子位,丰富和发展了子位吹歌的曲目。这时的子位吹歌发展迅猛,开始由王家吹歌会向外姓氏辐射,出现西头吹歌会、东头吹歌会,总人数达200余人。王铁锤从小生活在吹歌之乡,从幼年起就对管乐艺术耳濡目染,在自然的生活环境中接受吹歌之启蒙教育,他的艺术风格也自然受到吹歌的极大影响。
......................
结语
回顾王铁锤近70年的艺术生涯,从农村到城市、从草堂到华堂、从国内到国夕卜,无论走到哪,无论在哪个舞台上,他有着与生俱来的淳厚和质朴。千百年历史的更替,没有阻止人继承传统文化的自觉行为。燕赵大地的音乐文化,一代又一代传承积淀,孕育出河北吹歌这个乡土气息浓郁的民间器乐合奏形式。王铁锤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继承着河北人民的传统,从未放松过对河北吹歌的学习和研究。他不仅扩大了河北吹歌的影响,还为这一优秀艺术形式引来了国家支持和社会关注,他的笛子艺术也在此过程中得以升华。
任何个体都是社会一分子,意识和行为必将与社会发展、时代变迁、国家政治话语和主流意识的变更休戚相关,每一个个体的成长过程,也是学习社会规范,适应社会及自我调适的过程。除了家庭和个人因素外,历史环境和社会背景,是王铁锤从“草根艺人”走向“管乐国手”的重要因素。本文以王铁锤生平经历为线索,在客观评价他的艺术成就和贡献基础上,把这一个案,纳入特定的历史环境、社会背景,给予客观评价。就王铁锤个人来说,他具有特殊性,就其代表的民间艺术家来讲,又具有普遍性。
新中国建立初期,在国家政策推动下,民间艺人以登上了历史舞台。身怀绝技的民间演奏家频频涌现,陆续进入各级文艺团体和高等音乐学府,为民族音乐的早期建设发挥了开拓性作用。他们成了妇孺皆知、家喻户晓的名人,他的作品被电台播放、被群众模仿;他们成为了国家公职人员,有了国家赐予的“铁饭碗”;他们与国家领导人举杯共饮、与外国友人握手拥抱;他们就是国家的象征、民族的符号……冯子存(笛)、赵松庭(笛)、刘管乐(笛)、赵春亭(喷呐)、李廷松(琵琶)、高自成(筝)、赵玉斋(筝)等,如群星丽天,照耀了半个世纪的中国舞台。.......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