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物志造园手法与园冶意图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5-04-22 15:14:56 论文编辑:lgg
第1章绪论

 

1.1文本造园思想研究缘起、背景
对《园冶》与《长物志》两文本造园思想进行比较研究,最初缘于偶然发现日本学者冈大路在其著作《中国宫苑园林史考》中的一个错误推测。由此,作为研究的最原始因素,并结合当下认知状况、社会文化对认知更新的诉求以及两文本在园林史中的意义等等,探索本论文研究的创新切入点以及价值意义。
1.1.1缘起
追寻传统对当于今的意义、重视园林史中个体思想差异以及探究冈大路在《中国宫苑园林史考》中的错误观点的渊源及其引发的思考和对比研究是本论文的基本写作动机,同时也奠定了论文的基本意义所在。
1.1.1.1重拾距离一一传统对于现在的意义
康德揭示的我们认识的观念中的世界“此岸”与世界本身所在的“彼岸”不可跨越的距离是西方哲学史上对世界本身和人类自我认识之间的关系在观念上革命性的颠覆和重塑,这也奠定了传统对于当下的意义。
康德的“彼岸”是“物自体”,是事物、世界本身及其理性,不受到人类活动影响先于人的意识存在;而“此岸”是人类生活的现象世界,是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改造,受到人类活动影响。而从“此岸”到“彼岸”之间有永远“无法逾越的鸿沟”是因为人们对物自体的认识受到人类自身因素的影响,是人的观念形成的,故有人类认知的局限和情感以及偶然性等因素存在其中起作用。由此,人类现实世界的“此岸”无法抵达对世界本身固有自持的“彼岸”的准确认识和判断。
..................
 
1.2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的资料还是比较少,相对中国的研究而言,一方面在研究范围和广度上还比较窄;另一方面,在研究层次和深度上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浅显性。但是,也不能忽略他们研究的出发点和侧重点,亦可有一定启发性和参照性。
(一)《园冶》相关的研究
日本较早关注《园冶》,1830年由喜多村信节著成的《嬉游笑览》以及史岩的著作《东洋美术史》与冈大路撰写的《中国宫苑园林史考》等作品中都涉及到《园冶》的相关内容,而桥川时雄对《园冶》在日本的不同版本进行了考察证实,同时与上原敬二都各自通过著述方式对《园冶》淦释,开拓了日本研究界探究《园冶》内涵和价值的局面。除此,《园冶》中的图例数次出现在奥斯瓦尔得(瑞典)著作《中国庭园》中;《园冶》中的观点和思想也多次在玫箕·凯瑟克(英)的著作《中国园林:历史、艺术与建筑》出现,由此得以促进《园冶》在西方的流传。
(二)《长物志》相关的研究
明确提到对《长物志》研究的文章是英国学者克鲁纳斯,其《<长物志>:早期现代中国的物质文化和社会形态》22以物质文化作为研究出发点,阐述了《长物志》的器物鉴赏和品评是建立在经济繁荣带来的奢侈之风使得市民对物品消费日益世俗化、庸俗化而威肋、到士大夫的身份、地位的危机之上,通过对奢靡地附庸风雅的批评和摒弃,倡导静心地自我修行。
....................
 
第2章文本结构的比较

 

文章结构是构成一部著作的骨骼和框架,体现了著作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对其所限定话题的总体概念,也蕴含了作者的思维逻辑与写作意图。《园冶》和《长物志》各自文章的结构布局,比较简明扼要地展现著作的层次、关注的重点和写作视角,从中可以看出著作者对造园体系建构的宏观思路和把握。

 

2.1结构特征
清晰地展示了《园冶》和《长物志》在章节构成上的相同性和差异性。由于《园冶》和《长物志》主题章节数分别为13和12章,章节量多且各章内容不能完全对应,由此,可以单独对各自章节按照内部相互关系进行划分成几大部分,并对各大部分极其内部的编排逻辑进行分析研究,从而确立各自的章节结构特征,再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研究,意图对作者的构思用意进行把握。
(1)整体章节差异:
总体结构差异:《园冶》总体结构是“总一分一总”,《长物志》总体结构是平行的关系。各个章节关系差异:《园冶》章节的划分以造园的过程工序为原则,各个章节是环环相扣的逻辑关系,由大及小,由内到外,从中可以看到构建完整的造园体系的思维逻辑;《长物志》章节的划分以园林中的各个要素特征及其在园林中的角色作用为准则,各个部分是平行的关系,着重于刻画居、游、赏、品、行等关系园居生活各个方面的生活细部。
(2)核心章节差异:
《江南园林志》提到童离将园林中的要素分为3类别:花木池鱼、建筑和叠石,这3类分别代表了自然(规律)、人工(活动)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部分。由此,可以应对这3类作为造园的核心来考察《园冶》和《长物志》相对应的核心章节上的差异。
........................
 
2.2结构相同性
以看到《园冶》和《长物志》内容基本一致的章节只有“屋宇”一“室庐”这一对应关系,但是在通读各个章节内容之后可以看到《园冶》和《长物志》在内容上还是有关联性,必定园林的营造具体涉及的范围也就是文人生活范围,只不过是侧重点和安排不尽一致,涉及的方方面面还是有重合之处。在《园冶》中涉及的“相地”、“立基”、“装折”、“栏杆”、“门窗”、“墙垣”、“铺地”、“选石”在《长物志》中都有相关的内容对应,而《长物志》章节中“水石”、“位置”在《园冶》中也有相关内容对应,只是分类所在的章节不同。但是章节的安排和组织上便可以看出作者宏观和微观不同层次的考虑。
另外《长物志》每一卷之前都有一个概况的论述,这在《园冶》中也有体现,诸如:相地、立基、墙垣篇章中等等;同时《长物志》部分章节,诸如室庐、器具卷,在结尾处还有总述,这类总述是对篇章的补充,在《园冶》中也有出现如《选石》。这也体现出古人写作的一种思维方式:先整理概括一遍,后分门分类细致摹写最后有需补足的可以接入总述的结构形式。

 

2.3结构差异性
由表可得知,《园冶》和《长物志》在章节上差异性很大,在总体框架中仅有《园冶》中的“屋宇”章节和《长物志》的“室庐”章节在内容和范围上是对应的,虽然其他方面的内容两著作涉及面都会有交叉,但是章节的布局体现作者宏观概念和视角,也就是这些章节排布所呈现的差异可以作为我们探究其写作目的切入点同时也是写作目的指引下的写作结果的呈现之一。
...................

 

第3章造园理念的比较....................................................33
3.1理念相同性................................................................33
3.1.1文人雅士旷士幽人之质..........................................33
3.1.2从心无法中得心源之道..........................................35
3.1.3形式功能平衡相宜之论..........................................37
3.1.4生态智慧不烦人事之工..........................................38
3.2理念差异性一一智巧搜奇与以古开今.......................40
3.3水童小结.....................................................................43
第4章造园手法的比较....................................................45
4.1手法相同性................................................................45
4.1.1曲折障景.................................................................45
4.1.2夹缝邀景.................................................................46
4.2手法差异性................................................................47
4.2.1掇山手法差异——片段写意与拳石微山................47
4.2.2理水手法差异——山承水态与山居品泉................50
4.3本章小结....................................................................52
.......................
 
第6章造园意境的比较

 

作为文人寄托情志和心怀的园林,除了在造园理念、手法、要素上关注认识和技法操作之外还有至关重要的一方面就是精神层面的营造,即园林意境。园林意境是基于形式而引深的更高层面,王国维将其定义为:“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在园林中各个要素的组织和处理技法都是表层的“物象”,“物象”是作者情感和意识的载体,而通过“物象”及其个人意识体会的经验在特定时间和场所中能产生与创作者的通感共鸣,即由人的体悟和思维再创造后在意识中形成的园林情态场境,饱含了人类思维、意识的价值和意义,也是造园思想的重要的一部分,即园林意境。
以下将是对《园冶》与《长物志》两文本中承载的个人造园意境进行的对比分析。

 

6.1意境相同性
园林发展到明末己经达到兴盛时期,经历了近千多年的积累,通过游历园林观物而生的意境也相对成熟。诸如,章采烈的著作《中国园林艺术通论》论及中国古典园林基本的六大意境分类—灵沼类、海岛仙山类、摹写名胜类、林泉丘壑类、田园村舍类、梵刹琳宇类99。由此,可以得知部分文人在造园时设想能产生的景观意境和冥想。基于相同历史、文化背景条件下的计成和文震亨在《园冶》和《长物志》中营造的园林意象有相同性,这些相同性同是近千年园林文化的精神积淀。
....................
 
结论

 

基于晚明时期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高度发展与急速变革中产生的或积极或消极的造园环境条件与限制,生活在同一时期的计成与文震亨的著作《园冶》与《长物志》在造园活动如茶兴盛,造园实践卓有成效,造园经验有失传达,造园水准审美高下有别,造园条件苛刻局限的环境背景下应时而作,应运而生。《园冶》和《长物志》是构成中国古典园林理论、实践与艺术的双璧,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理念、技法与审美的特色和当时的理论切入点与思想高度。对两文本的比较是对原有研究失误的纠正,对个人姿态的关注而揭示鲜活的历史真实一一理论、观念层面与实践、技法层面一一揭示异于当下的观念和思维,亦包括对园林风格、理念、技法流变做出新的认知,并结合具体分析个人在历史流变中的态度、思维与作用;同时对具体做法的分析可以借鉴到当下的空间、景观设计。
其一,基于《园冶》与《长物志》造园思想相同性的分析结果与意义:《园冶》与《长物志》两文本相同性体现在文本结构设计以及造园理念、手法、要素与意境的方面是对己有的造园经验的总结,或自有的观念的提炼,甚至是对己有做法的否定而树立的新的造园策略;当然也有对当时在限制条件下进行造园巧妙理念和技法的探讨(比如基于视线的处理设计而扩展空间体验)。正是对这些驳杂繁多的因素使得在晚明园林发展至成熟时期时对造园理论与实践的总结归纳成为时代的必须和必然,这也是在整个漫长的几千年的造园史中《园冶》与《长物志》几乎在同一时间产生的社会、文化前提。.........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