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消费:微博文体的媒介现状研究

发布时间:2015-01-29 15:06:26 论文编辑:教育
绪论

 

一、微博发展概况
微博是微型博客的简称,是一个实现信息传播、消费的即时网络平台,用户主要以140字的文字在wap、web以及其他客户端组件上发布和分享信息。除140字的文字文本,微博文本还包括图片、声音、视频等多媒体文本。从微博的诞生和发展来看,微博概念的提出到创建运用始于国外,twitter是最早的微博网站,由Evav Williams创办,在互联网行业中得到用户的推广。微博在国外的迅速发展引起国内互联网行业的关注,2007年上半年国内创办的叽歪、饭否等率先将微博引入国门;2009年8月新浪门户网站推出新浪微博,反响强烈,成为国内最大的微博门户网站;随后2010年,人民网、腾迅网、网易、搜狐等门户网站相继推出各自的微博平台,一时出现了国内网民全民“织围脖”的盛况。
微博即时、便捷地发布文本这一形式,充分考虑到现代人的移动状态并充分利用空闲的碎片时间,适应大众的生活习惯和节奏,因此微博平台积累了不同阶层不同年龄阶段的用户,形成庞大的用户群。在这个用户群里,我们既可以看到娱乐一线的当红明星,也可以看到高居庙堂之上的政府官员,还可以看到或一夜窜红或一直默默无闻的草根阶层。全民的参与、全民的狂欢,使信息和思想的传递成本急剧下降,微博平台一呼百应成为可能。公众交流变得方便了,话语变得幵放了,极大地拓宽了公共空间的容量,使社会舆论呈现多样化和多样性。《2011上半年中国网络舆情指数年度报告》显示,自2009年8月微博正式进驻中文上网主流人群的视野以来,微博已经成为中国仅次于新闻媒体报的第二大舆情源头。
......................

 

二、学界研究现状
微博虽是新兴事物,但已经受到了学界的关注,并在人文社科的多个领域里取得了一定成果。
(1)传播学角度:与传统媒体相比,探讨微博的新媒体价值和传播特性,以周旋的《论微博客的新媒体体验》、孙卫华、张庆永的《微博客的传播形态解析》、赵战花、向来武的《微博客对新闻信息传播的影响探析》等论文为代表。学者们普遍认为微博文.本短小、传播便捷,在即时性、交互性等方面优势突出。学者们在看到微博文本优势的同时,也对微博文本的思想性、真实性表示了担心,希望微博能与传统媒体互相借鉴、共同发展,从总体上来看,微博未来的积极、乐观的发展趋势是学者们的主流态度。
(2)商业营销角度:涉及到经济学,主要是分析微博具有的商业价值,以卢金珠的《微博客传播特性及盈利模式分析》、郭全中的《微博及其盈利模式研究》、彭胜君的《2011年上半年中国微博用户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向》等论文为代表。
(3)社会文化角度:涉及到社会话语权的变迁,以唐明灯的《从“大院”到微博:中国话语变迁60年》、刘扬的《微博客:自媒体时代的话语快乐》等论文为代表。
(4)微博文学以及文学理论角度,出现过多篇文章,王干的《从灌水到炼油——关于微博的N种说法》,王蔑《微博写作:正在编织中的新鲜文本》,李存的《微博文学的定义、发展、类型及特征》,姜奇平的《微博的后现代发展》,田飞、王海龙的《从符合互动看微博意义的建构》等等。目前,借助某种文学理论分析微博的论文比较多,但是把微博定位为文学还存在争议。
.........................
 
第一章微博文体形式上的碎片化

 

第一节碎片化的界定
碎片在这里作为一个文学理论的概念存在,与整体相对。从文论发展史来看,整体占据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甚至是现代主义的漫长时代,碎片被普遍认为是后现代主义的代表观点。
考虑到西方文学理论发展的系统性,本文选取西方文学理论来梳理整体与碎片的相关理论。在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学阶段,西方文学大都讲究整体、和谐、对称、完整等美学原则。上溯到古希腊时代,古希腊文学被称为西方文学的武库和源头,这里要详细介绍一位对此影响深远的理论家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提出,悲剧是对一个有始、有中、有末的完整行为的模仿,讲究时间的连续性、地点的统一性、情节的完整性,即古典主义创作的“三一律”原则,这个理论不仅对后世的戏剧创作更是对叙事作品的发展影响深远。
古典主义时代的整体性原理是建立在因果律、必然律的基础之上,讲究理性,发展到浪漫主义、现实主义阶段,文学创作虽然有了新的变化,感情等非理性因素逐渐注入,但是仍然继承了古典主义创作的整体性。最能代表浪漫主义整体观的是柯勒律治,他受到谢林的影响,认为整体是生命多样性的统一,是不和谐因素的有机融合。他以莎士比亚为例,认为莎士比亚能把各种因素组合成一个整体,包括喜剧和悲剧、欢笑与眼泪、卑贱与高尚、皇帝和小丑等等。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更是一个全面i全释整体观念的实例,涌现出一大批现实主义巨著,包括斯丹达尔的《红与黑》、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等等。
..........................
 
第二节碎片化的表现
在本节写作之前,有两个前提要指出,一是由于微博用户的庞杂和文本数量的众多,限于论文的篇幅和写作者的精力,不能一一穷尽,所以本节只选取了文体上的语言特点和体裁特点,即以语言求新和文体复制为代表;二是论文所收集的众多文本实例所反映的文体特征,可能不是微博所独有的,比如出现生僻汉字、谐音词等,这是网络文本的文体共性,但是考虑到微博文本作为网络文本的一种,随着它的传播效果的迅捷和影响范围的扩大,使这些特点和表现在一定程度上被放大,所以本论文也选取了部分网络文本的共性现象作为微博文体形式上的碎片化表现。
一、文体的丰富性和杂糅性
由于微博的字数限制,以及微博用户的井喷式发展,使微博文体在整体简洁的基础上,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形形色色的言说方式和风格特征,产生各式各样的变体。
(一)传统文体的戏仿
1、新闻体
不管是纸媒新闻还是网媒新闻,都要求即时、迅速的反映社会生活中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反映在文体上,新闻体具有真实性、即时性、新鲜性等主要特征,用词通俗、简洁、准确,清楚交待事件的时间、地点、经过。新闻体微博充分尊重并运用了新闻写作的文体要求,微博发布人以播报的形式,用显目的标题和简要的事件介绍作为微博内容,一般主题突出,没有细节描述。
根据微博发布主体的不同,将新闻体微博分为官方、媒体和草根三种。第一类是官方新闻体。
随着微博影响力的扩大,官方政府越来越认识到微博在沟通民意、观察舆情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和官员幵启了微博问政的大门。
.........................
 
第二章微博文体内容上的消费性..........................23
第一节消费性的界定.............................................23
第二节消费性的表现............................................24
一、物的消费.......................................................24
二、信息消费.......................................................25
(一)重复信息消费................................................25
(二)虚假信息消费.................................................26
三、情感消费.......................................................26
(一)记录心情,消费意义产生的快感....................27
(二)休闲放松,消费娱乐至死的快感....................28
第三节对微博文体内容消费性的思考................29
第三章微博文体效果上的狂欢化.......................31
第一节狂欢化的界定..........................................31
第二节狂欢化的表现..........................................33
一、狂欢的全民性.............................................33
二、狂欢的自由性..............................................33
三、狂欢的颠覆性.............................................34
(一)对主流话语的颠覆......................................34
(二)对阅读方式的颠覆......................................35
(三)对传播方式的颠覆.....................................35
第三节对微博文体效果狂欢化的思考............36
........................
 
第三章微博文体效果上的狂欢化

 

第一节狂欢化的界定
“狂欢化”一词具有学术理论价值,归因于巴赫金对欧洲狂欢节的研究,他在1929年发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时首次提出“狂欢化”的概念。
狂欢节是一个历史悠久、影响范围广、至今仍然存在的传统节日,盛行于欧美许多基督教国家,有各种各样的狂欢样式,化妆舞会、假面舞会、桑巴舞、彩车游行等等都比较常见。虽然狂欢节现在通常是基督教国家的节日,但是起源于欧洲中世纪非基督教徒的节日庆典,古希腊的酒神节就是其中的一个前身,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人们表达自由的节日被保留下来。巴西狂欢节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狂欢节,尤其是里约热内卢的狂欢节最具盛名,被誉为世界上最著名、最令人神往的盛会,桑巴舞游行是其中的传统项目。在游行队伍中,人们自由平等,没有贫穷和富有、尊贵和卑贱之分,既可以跳舞,从白天跳到黑夜,也可以借游行表达政见,整个节日是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的。巴赫金在对狂欢节的观察和理解基础上,建立起了自己的狂欢化理论体系。通过阅读巴赫金的相关理论作品,我梳理出关于“狂欢化”的三个关键词:全民性、平等性、颠覆性。
全民性,即全民参与。巴赫金认为“全民性是狂欢节的本质特征”,所有的人都是狂欢节的积极参与者,他们不仅仅是看,更要参与演出,他们不是袖手旁观,而是生活在其中,所有的人都生活在其中。
......................
 
结论:

 

微博正式走进中文网络主流用户群,始于2009年8月新浪微博的推出,随后其他各大门户网站纷纷仿效,推出各自的微博。在两年多的发展历程中,中文微博和微博文体经历了最初用户的强烈追捧成为流行和时尚到不断发展壮大再到现今暴露出众多问题受到诟病等发展阶段。微博文体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不仅仅要经受因暴露问题受到用户诟病的考验,还要经受用户审美疲劳的考验,因此微博在中国发展到第三年,它的文体到底有没有生命力?会是昙花一现,被其他新生文体取代?还是经过不断改良,顽强地存活下来?这也成为本论文写到最后要思考和总结的问题。
在本论文的主体部分,分别从微博文体的形式、内容、影响三个角度罗列了部分被诟病的问题,总结为七个方面。
(1)碎片化文体形式,限制了文体内容的深度分析和理性思考。
(2)各种类型化的文体复制,在用户失去陌生化体验后,文体作品就会丧失掉艺术光晕,成为司空见惯的形式。
(3)为了增加粉丝、吸引眼球所出现的各类“标题党”新闻,逐渐降低了微博文体乃至整个微博平台的公信力。
(4)文体内容的五味杂陈,各类纯粹娱乐、纯粹无病呻吟的情感消费型文体内容缺少筛选机制,无聊信息、媚俗化信息呈现冗余景观。
(5)微博文体的转发机制,使大量重复信息呈现刷屏趋势,分散了用户的阅读精力。
(6)用户过度地沉溺于虚拟世界,通过网络符号交流、沟通,如果微博文体继续过度放纵非理性精神,不自律、不辨是非,就会沦为欲望的奴隶,演变成失控的狂欢,这不仅是对狂欢精神的亵渎,更是人类精神的迷失和倒退。.......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