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朔小说写作技巧与艺术特质

发布时间:2015-01-27 16:21:13 论文编辑:jingju
绪论

 

一、王朔的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一词的第一位使用者是法国超现实主义诗人、评论家安德烈•布勒东。1937年,他和艾吕雅合编了一本小说集《黑色幽默选》,并合写了一篇文章《论黑色幽默》,其中阐述了黑色幽默特殊的心理特征,并将黑色幽默定义为:现实的恶劣造成的人的绝望情绪,以及在这种绝望悲观情绪下对恶劣的现实所进行的特殊反抗。
关于黑色幽默的定义在其产生之初便众说纷纭,难以确定,西方评论界有过多种解释:被誉为“美国黑色幽默部队总司令”的布鲁斯•杰伊•弗里德曼(B.J.Friedman)曾将黑色幽默文学概括为“卡住荒谬世界的脖子”;黑色幽默派理论家尼克伯克则认为黑色幽默具有辛辣、病态的特征;美国学者奥尔德曼认为,黑色幽默是一种“把痛苦与欢乐、异想天开的事实与平静得不相称的反应、残忍与柔情并列在一起的喜剧。它要求同它认识到的绝望保持一定的距离;它似乎能以丑角的冷漠对待意外、倒退和暴行。”
另外,黑色幽默作为一种人生态度,又被称为“绞刑架下的幽默”、“黑色喜剧”、“大难临头时的幽默”、“绝望喜剧”等。
尽管对于黑色幽默的定义莫衷一是,但是黑色幽默的美学精神在各家的作品里得到了各自论述不同、但主体精神一致的阐释:黑色幽默作为“黑色”和“幽默”的综合特征体,它不同于传统的幽默。传统的幽默是通过开玩笑的方式逗人发笑,以夸张的语言和揶揄的笔调来表现轻松愉快的氛围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色彩是明亮的,信仰是坚定的,“是审美主体以诙谐隽永的智慧为主要审美方式,对滑稽可笑事物进行审美把握所产生的一种独特的喜剧效果。”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黑色幽默是一种冷漠的、痛苦的、无可奈何的“幽默”,反映到黑色幽默小说中,这种痛苦与无奈情绪得到了喜剧化的处理,喜剧的形式又被赋予了悲剧的内涵。关于王朔小说的研究,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所针对的主要是王朔从1978年的《等待》到1999年出版的《看上去很美》这一时期内的作品以及由其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等,他的小说创作生涯也主要集中于这一时段,2000年之后,王朔作为评论家在文学界发声。国内外关于王朔的研究主要围绕这样几个问题:
1、将王朔的出现看作一种文学现象,更多的评论家将其看作一种文化现象。雷达的《论王朔现象》(《作家》1989第3期),黄式宪的《意识形态症候:王朔式“反叛文化”的时髦性和毁灭性》(《电影艺术》,1989第6期),王蒙的《躲避崇高》(《读书》,1993第1期),陈晓明的《王朔现象与当代民间社会》(《文艺争鸣》,1993第1期),陶东风的《从“王朔现象”谈到文化价值的建构》(《文艺争鸣》,1995第3期),王彬彬的《中国流氓文化之王朔正传》(《粤海风》2000年9月),这部分的研究关注点在于王朔及王朔小说所带来的社会文化效应和文学效果,反对者居多,支持者肯定的是“王朔现象”对整个文学界和文化界所产生的“解构”意义和价值,如支持者王蒙看重王朔撕破“伪崇高”假面的勇气,但也指出他缺乏“文学的真诚”。
............................
 
第一章王朔作品中黑色幽默产生的背景

 

第一节王朔作品中黑色幽默产生的文学背景
要探讨王朔黑色幽默艺术的形成,必然绕不开对世界文学,尤其是对美国黑色幽默文学的探究。因为王朔自己也曾说过:“我在约瑟夫•海勒的作品中找到的共鸣也超过在昆德拉作品中找到的.....我喜欢纳夫科夫的《罗丽塔》,那里面没有社会的震动,全是个人的东西,写的是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我喜欢这种”众所周知,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黑色幽默小说的经典代表作,王朔所说的纳夫科夫的《罗丽塔》即是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洛丽塔》(翻译的不同所致)。这两位作家都是美国黑色幽默小说的代表作家。因此,分析和研究美国黑色幽默小说对王朔黑色幽默写作的影响,对于我们分析王朔小说的黑色幽默艺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美国黑色幽默文学对王朔的影响

从五四时期开始,西方的文学理论陆续被引入中国,批评家们运用欧美文学理论批评中国的文学作品,作家借鉴西方小说的写作技巧和写作范式,这是文学史公认的事实。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发生了巨大的社会变动,改革开放的时代政策唤醒了封闭保守的人们,也开启了人们对于探索外界的精神意识,人们不再固守自认的文明,开始关注自身以外的东西,西方的多种文学思潮几乎在一夜之间涌进了中国,王朔也正处于这样的社会开放的时代,他不自觉地受到了西方文学创作范式的影响,有意无意地借鉴了西方文学中反传统、反崇高的创作理念,开始具备西方黑色幽默小说派的特征。可以说,王朔现象就是中外文化思潮交汇与碰撞的时代产物。
.....................
 
第二节 王朔作品中黑色幽默艺术产生的社会背景
面对众多的写作资源,王朔选择了黑色幽默这样的写作模式,这样的选择除了受到西方和中国本土的黑色幽默文学的影响外,同时也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王朔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及他北京人和军队大院子弟的这两种身份促使他选择了黑色幽默这种写作范式。
一、20世纪80年代“新启蒙”的文化与文学潮流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当代史上是一个被称为“新启蒙”的时代,因为与“五四”精神欲寻求一种潜在的衔接。这是伴随着文革后的思想解放运动,久被压抑的知识分子重新书写自我的强烈意愿所致,于是启蒙主义文学精神再次扛起文化的大旗。从文革后的20世纪70年代末到20世纪80年代初的文学被称为新时期文学,“新”强调的是与过去十年灰暗历史的断裂,但并没有表现在文学创作观念和文学创作方法上,更多的是时间维度的概念。此时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用追念传统的方式去寻求人文精神的回归与反省,而对文革历史和文革时期的文学是没有整体反思的,所以到现在还有很多学者和批评家提出,文革是没有被深入反思的,这段历史是被人们刻意绕过去的。之后的“寻根文学”,传统对于这代人来说只是一个文化符号而已,没有任何的文化记忆,而“改革文学”不过“仅仅是作家表示忠诚的一种形式”,仍然是官方意识形态话语的传声筒,所以“作家想要以主人翁姿态对社会丑恶进行制止和批判”的这一类文学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受到了严厉的批评。
.................
 
第二章 王朔作品中黑色幽默的表现方式 ......................12 
第一节 叙述语言——语言狂欢.......................................12 
第二节 叙述视角——内聚焦叙事中的暧昧与疏离 .......14 
第三节 叙事手法——反讽叙事.......................................16 
第四节 典型人物——“反英雄”系列 ...............................19 
第三章 王朔作品中黑色幽默的精神内涵 .......................24 
第一节 黑色立场——民间意识形态...............................24 
第二节 黑色情怀——悲观的“痞子” ...............................27 
第三节 黑色暗寓——反叛后的回归...............................31 
.......................

 

第三章王朔作品中黑色幽默的精神内涵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王朔及其作品的争议不断。批判者指责他作品的“媚俗”,是商业化写作,甚至认为是野文学、非文学,这主要是针对其作品缺乏历史反思和社会主题意识,肆无忌惮的反叛传统、躲避崇高、嘲弄精英,当市场经济和商业化写作在今天已经不足为奇、妇孺皆知的时候,不少评论家在王朔的作品中解读其不单纯是一个“痞子”、“流氓”的文学意义,探析王朔在语言狂欢的背后掩藏的真实用意。陈思和在《黑色的颓废》一文中,从“颓废文化心理”的角度肯定王朔的消解意义,但也同时提出“我觉得王朔在这部作品中试图解释颓废的人生态度在社会上可能产生的正面意义,但这一努力似乎又不很成功。”
这样的评论存在于很多肯定王朔又有所批判的学者当中,认为王朔美中不足的是:只是写出生活中存在的客观事件,但缺乏反思;只是调侃社会和人生的荒唐可笑,但缺少评判,而这种只呈现不评论的写作手法正是王朔的黑色幽默之处。王朔就是这样用一种旁观者的姿态,“以一种古怪的恶作剧的方式来对付这个‘真他妈的黑暗’的世界”,以此来抛弃道德和责任的束缚,肆意嘲讽所有伪善的崇高和神圣。
王朔具有黑色幽默的特质和精神,尽管他没有约瑟夫•海勒的黑色幽默的那种意义的深厚性和广博性,但他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精神内涵,他开辟了中国当代小说一个新的写作视角和创作方法,使得当代文学史躲不过、避不开这个“文学痞子”。
.......................
 
结语

 

王朔作品中的黑色幽默艺术体现出独特的现代审美因素,无论是在语言风格还是创作理念上,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都具有开拓性的意义。他的作品具有黑色幽默的特质,尤其是“顽主”系列,用王朔式的调侃和“反精英化”的大众化写作方式消解着崇高和传统,在看似“轻松欢快”的叙述中隐藏着某些痛苦和无望,正所谓“尽管一切都以喜剧的形式出现:侃、逗、乐、诙谐、风趣、幽默、然而这只能是一种喜中含悲,乐中带苦的黑色幽默。”
总之,王朔用他狂欢的叙述语言、独特的叙述视角和反讽的叙事手法剥剪着崇高的外强中干、善的虚伪和精英的狭隘,同时把丑恶作为一种真诚的表达,把美丑善恶看作是等价值的社会存在。社会的黑暗、现实的荒诞、人性的丑陋和自私,面对这些真实的生活经验和人生感悟,王朔以“反英雄”为面具,深入到社会底层和社会边缘,用这些“痞子”的眼光打量这个世界,对当代中国社会进行别样的描述。同时,王朔也寄予着自己别样的黑色情怀,在他的精神世界中,有着对自我内心真实和自由的向往与追求,在消解严肃、消解崇高的轻松谈笑背后是无奈的反叛。
但是,王朔的这种写作风格在某种程度上也存在着不足与缺陷。如王朔与他作品中的“反英雄”人物形象是几近重合的,这使得他的小说具有打动人心的真实性,同时又使得他的小说人物显得单薄;对权威和精英文学的批判过于激烈,以至于缺少了对文学的一种真诚和信仰。也许王朔以这种独特的创作风格为创作方向会有更大的成就,而事实上是他人到中年之后,开始反思之前的锋芒毕露的反叛,这体现出一个作家的成熟,但同时也失去了他最独特的文学特色。....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