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现代文学观念述论

发布时间:2015-01-14 14:39:25 论文编辑:lgg
绪论

 

(一)论题阐释及缘起
关于“西方现代文学观念简论”这一论题的阐释,至少应包含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一是“西方”一词所标示的大致范围;二是划分“现代”的界定标准;三是“文学观念”的理论涵义;四是有关“简论”的具体思路。除此之外,下面围绕本论题所展幵的相关论述,还将简要涉及本论题的研究缘起。
无论是作为一个地理空间概念,还是被用来区分不同的地域文化形态,“西方”(western) 一词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中,仍然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当美籍学者萨义德(Edward.W.Said)及其代表作《东方学》(Orientalism)在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之后,“西方”又常常出现在地缘政治学、文化人类学以及后殖民主义文化研究领域之中。可以说,如同萨义德所谓的“东方”(orient) —样,要想给“西方” 一词下一个明晰的定义也是十分困难的事情。因此,这就需要在论述过程之中采取某种立场,即在何种意义上来使用“西方” 一词。简言之,本文中所论及的“西方”,其视阈仅限该词传统的意义——欧美。而又鉴于语言上的限制,本文所论及的概念、范畴和相关问题,大多关涉到使用英语的学术语境。从这个意义上讲,“西方”在此并不带有某种意识形态内涵的区分,也并非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地域集合体,它所标示的仅仅是学术界在普遍意义上沿用“文学”(literature)的地理范围。
关于“现代”(modem)的界定标准,学界历来众说纷绘。英国文化研究学者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认为,modem—词的来源,最早可以追溯至拉丁文modo,意思是此时此刻,而早在文艺复兴之前,古代与现代对比的传统就已经确立。
.............................
 
(二)研究现状及不足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在有关西方现代文学观念的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这直接为本论题的展开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材料和探索思路。
从国内方面来讲,陶东风、余虹、周小仪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学的概念以及相关问题做了深入的分析。在《文学理论基本问题》一书中,陶东风立足于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角度对“什么是文学”的问题进行了反思。他认为,以往对文学定义的界说,实质上是以一种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忽略复杂变化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语境,从而将普遍性的知识或意识形态强加于文学之上。而反本质主义的文学观念则认定“文学概念处于整体文化研究关照之下,已经不可避免地进入了与各种社会文化概念相互比较、交叉、汇通的状态之中。”因此,理论对待文学应该采取一种历史的开放的态度,将文学看作是话语建构的结果,而不是追求普遍有效的“文学”定义。在此基础之上,陶东风主要回顾了文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并简要概括了在20世纪理论兴起的背景之下,文学研究所经历的三个重要转变,即文本中心论、读者中心论和文化批评。余虹与周小仪两位学者都各自在其著述中细致地梳理了文学作为一种概念的衍变历程。余虹在《文学知识学》一书中,依据英国学者彼特?威德森(Peter Widdowson)的论述对历史上文学概念的多层含义做了详尽地考察,并且区分出了大写的文学(Literature)与小写的文学(literature)。
.................
 
一、西方现代文学观念发生论:概念的出场
西方现代文学观念的发生,意指文学作为一种独立的学术概念的产生,而并非指文学活动的起源,例如美国文学批评家艾布拉姆斯(M.H.Abrams)在其名著《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The Mirror and Lamp: Romantic Theory and The CriticalTradition) 一书中,归纳出文艺活动的四种历史进程,即模仿说、实用说、表现说、客观说。①但这并不能说明文学与其他艺术活动之间的差异,也不能说明现代文学观念的正式确立,实际上,当文学由具体的实践活动被抽象概括为一种概念的时候,它才开始具有自我独立的区别意识。在此之前,不论是口头传统还是书写传统,都使得文学成为尚未出场的存在背景。

 

(一)作为一种背景的文学
“背景” 一词,意味着现代文学观念的正式出场所必须的准备阶段。在此之前,文学存在于民间口头艺术形式之中,或者存在于各种书写文字之中,但并未真正获得自主性意识,即便这种意识最初所包含的范围十分广泛。当然,“背景”并非意味着这一时期的文学不重要,相反,文学概念出场之前的口头传统奠定了后来所谓的虚构观念,而书写传统则导致文学的书面化以及文学阅读的产生。
1. 口头传统
早在西方现代文学观念产生之前,口头文学的传统由来已久。学者彼得.威德森将这一传统称之为“前文学”(preliterature),并借此指称那些已经消失在历史之中口头文学形式:“祝词、咒语、赞歌、迷语、谚语、神话、民间故事、扦情诗、史诗、讽喻诗,它们都是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就像事物、衣裳、居所和宗教一样。”②这就是说文学首先是一种口头艺术,即便后来诸如此类的样式逐渐被由文字所产生的书写语言所代替,以至于“文学定义内含着非口语性;种种‘口语文学’被我们用于指民间故事和偏远、边缘的东西。”
............................

 

(二)作为一种概念的文学
本文在绪论部分已经简要论及有关西方现代文学观念的时间分界点,其实是一个众说纷运,尚未有定论的问题,而本文之所以将文学概念的出场作为西方现代文学观念的发生起点,主要是由文学观念自身发展的历史过程所决定的。从上文对作为一种背景的文学的论述,可以看出,文学的口头传统与书写传统的分离和对立,预示着文学概念的确立是建立在对口头传统的区分之上的,而获得这种区别意识正是西方文学观念的现代起点。
通过对文学概念的语义溯源和内涵探析,可以发现,实际上从文学概念诞生之日起,西方文学观念就已经具有现代的品质了。这不同于有的学者从文学概念内涵的审美自律角度来界定现代文学观念的做法。当然,不同的学者对此持有不同的观点,本文并非就此给出断定,只是为了论述的方便才有必要在此加以说明。同样,由于理论界已经对文学的定义做过诸多探索,因此,本文也无意重新界定文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只是作为西方现代文学观念的题中之意,对理论界已有文学概念稍作简要梳理。
1.词源探索
从语义学角度研究文学(literature)概念,就是要探寻它的词源及其在后世语言中的衍变过程,并以此为基础考察文学概念自身的涵义。如前所述,在文学概念产生之前,书写传统为其奠定了文字与阅读的观念基础,文学及其同源词的历史衍变与此密切相关。
英语的“文学”(literature) —词直到14世纪才出现在学术著作之中。它来源于拉丁文litteratura,而其共同的词根都是古法语littera, letter。
.....................

 

二西方现代文学观念发展论:理论的出场...........18
(一)文学观念中的理论......................................18
1.理论之兴........................................................19
2.理论之后........................................................21
(二)理论中的文学观念......................................23
1?作为一种语言形式的文学 .............................23
2.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文学 ............................26
3.作为一种社会事实的文学.............................28
三西方现代文学观念余论:观念的退场.............31
(一)文学观念中的虚无主义.............................31
1.文学的终结.................................................32
2.文学性的扩张..............................................35
(二)文学观念中的怀旧主义............................37
1.重返经典.....................................................38
2.回归阅读....................................................40
..........................

 

三、西方现代文学观念余论:观念的退场

 

从概念的出场到理论的出场,西方现代文学观念不仅自口头传统与书写传统中确立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而且经过理论的探索,获得了更为深层的意义,但伴随着理论自身的局限性,文学观念的发展也发生一定的变化。首先,文学存在的不确定性使得定义文学变得十分困难,尤其是受解构主义理论影响,任何文学定义都可能被视为是理论建构的结果而遭到拆解。其次,理论自身的转向使得文学处于日益边缘化的境地,学术研究的焦点已经转向更为广泛的非文学领域。最后,由于新型交流载体,例如网络媒介的出现,原先承继书写传统而来的文学界说似乎已经先得捉襟见射,因此有学者就呼吁文学观念的转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在这些因素综合影响下,文学观念事实上已经不可避免地走向退场。具体而言,文学观念的退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文学观念中的虚无主义,即文学终结论与文学性的蔓延。前者与解构主义相关,意味着以往由某些理论建构起来的,或者说是建立在印刷与书写传统之上的文学观念在当下互联网的影响下丧失其存在的合理性。后者则试图通过扩张文学性的视阈,将原本不属于文学研究或者文学观念的范围纳入其研究领域,以此希望重振已经边缘化了的文学。如果说文学终结论将文学理解得过于狭窄的话,那么泛文学性的做法则有些矫枉过正。实质上,二者都对文学缺乏应有的信心。
二是文学观念中的怀旧主义。这里所谓的怀旧主义是一种对坚守文学立场的态度的概称,并不带有否定意味或者跃义,因为文学观念中的怀旧主义,例如重返文学经典与回归阅读,并非是一种保守思想,相反,它们共同体现出对文学原初意义的回溯。
......................

 

结语
从观念的角度出发,西方现代文学发生于作为一种具有区别意识的学术概念的出场。这种出场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即口头传统与书写传统。而这两种传统的背离奠定了文学概念出场的事实基础,因为文学概念上的原初意义只是在文字和书籍广泛传播之后才发展出来的。换句话说,文学观念自发生之始就将其口头形态排除在外。从物质载体方面来看,文学经历了由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转变。
随着理论的兴起,文学观念由单一的概念发展成为被理论裹挟多元化形态。不论是从语言学还是哲学抑或社会学的学科知识中寻求界定文学观念的合法性依据,都只是看待文学的思维方式中的一种而已。这也充分表明文学观念的不确定性,原因在于很难分清哪种理论言说更为合理更为稳定,实际上,理论中的文学观念的区别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理论自身的独特性。受解构主义理论的影响,不仅原先确立起来的单一的文学概念被消解,文学研究也开始解构由理论所建构的各种文学观念。
及至理论后期,包括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以及文化研究在内的理论将关注的重心转移到文学之外的诸多领域。这不仅说明文学不再诉求自身的区别意识,同时也宣告文学观念退场的到来。当然,文学观念的退场并非意味着文学的消亡。虽然存在所谓的文学终结论和扩张文学性的论调,但仍然有学者试图通过捍卫经典和回归阅读,来使文学和文学研究获得一定程度的延续。.........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