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文化思想研究——论当下文化与人文精神热点问题

发布时间:2015-01-04 18:17:15 论文编辑:lgg
一、文化内涵的界定及领导人文化思想概述

 

(一)文化内涵的界定
一直以来“文化”的定义多种多样,其侧重点各有不同。随着对文化认识的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把文化的定义聚焦于价值、信念以及世界观。通过分析、比较,本文也认为“文化”内涵的实质更倾向于精神层面的东西,文化的核心层面是抽象的“价值观”、“信念”、“意义”等。这里主要采用了斯图尔特•霍尔的观点:“简单地说,文化涉及的是共享的意义。”
“文化与其说是一组事物,不如说是一个过程,一组实践,文化首先涉及一个社会或集团的成员间的意义生产和交换,即意义的给予和获得。说两群人属于同一种文化,等于说他们差不多用相同的方法解释世界,并能用彼此理解的方式表达他们自己,以及他们对世界的想法和感情。”
“文化并非是被简单地编入我们体内的生物遗传程序,而是对我们来说具有意义和价值。需要他人富有意义的解释,或需要依赖意义才能有效地运作。意义就是赋予我们对我们的自我认同,即对我们是谁以及我们归属于谁的一种认知的东西。由此可以看出文化的本质是“共享的意义”,“共享的价值”;是一种精神性、观念性的东西。
“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显著标志。”总体趋势上,对文化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越来越重视文化的作用,文化的地位日益得到提升。
.....................

 

(二)领导人相关文化思想概述
党的几代领导人都很重视文化问题,并各自形成了一套具有一脉相承性的文化思想。但所处时代不同,社会发展程度不同,他们的文化思想在立足点和侧重点上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正是这种差异体现出党的领导集体对文化问题认识的深入和发展。不仅进一步认识到文化对整个社会有机体的重要意义,而且进一步加深了对文化自身规律的理解。
毛泽东对文化问题的认识——重点在于文化对政治的意义。
把文化或文艺作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邓小平对文化问题的认识——重点在于文化对经济的意义。认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抓物质文明,而且要抓精神文明,两手都不能放松。精神文明可以为物质文明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江泽民对文化问题的认识——重点在于文化对综合国力的意义。随着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的交融,综合国力在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这一情况下文化作为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 ,其对综合国力的影响也日益突出。
胡锦涛对文化问题的认识——进一步认识到文化不仅有政治、经济、综合国力方面的意义,而且对民众的现实生活、对国民精神的塑造、对未来发展的趋向都有极为重要的指引意义。认为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

 

二、胡锦涛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思想

 

胡锦涛在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根据上述解读我们可以概括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国家、社会发展的根本意义:第一,可以作为党和人民的思想武器,第二,可以作为民族凝聚力的基础,第三,可以作为鼓舞人民奋斗精神的原动力;第四,可以作为引领社会思潮的指明灯。核心价值问题是文化的关键问题,构成文化核心的即是价值、意义、信念、世界观等。所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且非常有价值的。
要深入研究这一问题我们首先要回答两方面的问题:其一是我们为什么需要核心价值体系,从理论层面讲价值体系对我们有何意义?其二是从现实层面讲价值体系对当下人文精神的现状和文化热点问题有何意义?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艰苦卓绝的长征中,英勇的红军将士之所以能够视死如归,浴血奋战,之所以能够战胜人世间难以想象的千难万阻,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有着为人民解放和民族自由而奋斗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
....................
 
(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意义
核心价值体系不仅对国家、对社会、对一个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无论作为个人还是整个人类都要面对一个最初的同时也是最终的命题,那就是人只有先设定、认识和价值方面的一些基本点,就如同阿基米德点,以此作为真、善、美的基础,然后才可以确保其认识和实践活动不至完全坠入相对主义与虚无主义。这些点连结起来构成的线与网,就是我们的精神赖以驻扎的价值体系。我们无时无刻不在通过这个体系观照我们的思想和行为,调整我们的人生坐标和航向。
胡锦涛提出要以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这正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辟概括和阐释,也是对当今主导文化的方向的概括和阐释。那么,从理论上讲,价值体系本身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三点进行分析:
1、价值体系是认识的基础
价值体系正是指引我们做出判断和选择的标准和依据。“人应该有一个价值和意义的世界,这个世界为人提供选择的那种统一的,根本的标准。这个理想世界通过提供一种根本的价值和意义把人的活动统一为一个整体,每一个活动,每一种选择都在这个理想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存在的意义。”价值判断无处不在,人的认识,实践归根结底都指向价值,皈依于价值标准。事实命题归根到底从属于价值命题,它们也要以价值观念为依据,也包含有价值因素。
.................

 

三、胡锦涛关于传统文化问题的思想.............................20
(一)等级观念阻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22
1、等级观念取消个人独立人格意志...............................22
2、等级观念滋生特权思想.............................................24
(二)等级观念造成“仁爱”的缺乏.................................25
1、对底层百姓缺乏仁爱.................................................25
2、对女性缺乏仁爱.........................................................26
3、对圈子外的他人和公众缺乏仁爱...............................27
(二)等级观念造成个体的压缩型人格..........................28
1、为“道德优越”压抑自我............................................28
2、以“听话型”个性为荣................................................29
3、为“礼教”无谓地忍耐、牺牲......................................30
4、个体人格淹没于集体之中。......................................30
四、胡锦涛关于文化交流和文化多样性的思想..............33
(一)我们对西方文化态度的历史发展过程..................33
1、第一阶段:“天朝上国”阶段.....................................33
2、第二阶段:对抗反思阶段........................................34
3、第三阶段:迷信、迷茫阶段......................................34
(二)胡锦涛关于中外文化交流的思想...........................35
(三)、胡锦涛对文化独特性及全球化的认识...............38
1、文化的独特多样性和交流互补性.............................39
2、“西化”或“全球化”的不可行性.................................40
........................
 
四、胡锦涛关于文化交流和文化多样性的思想

 

当今世界,在文化领域,西化、全球化的趋势一浪高过一浪,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文化交流现状。我们民族文化受到强烈冲击,我们的年青一代对西方文化充满向往;面对这一冲击我们常常找不到、看不清自己文化的位置。在这一情况下,胡锦涛关于文化交流和文化多样性的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坚实的立足点,也为我们正确、深入的认识民族文化问题理清了思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辨证取舍,择善而从”是根本原则和出发点,承认差异、尊重多样、促进交流互补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最终方向。

 

(一)我们对西方文化态度的历史发展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这里一再提到西方文化,但其实际所指并不仅限于西方国家文化,也包含其他外来文化。这一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天朝上国”阶段
“天朝上国”阶段:这一阶段有上千年的历史。这一阶段在我们与西方的文化交流上,我们是以输出为主的。千年以来,由于地理位置,科技发展水平等等条件的限制。中国与海外西方国家的接触并不多。加上在封建主义处于上升阶段时,中国始终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国力雄厚,人口众多,文明富庶的东方大国。
在其他国家和民族还在与愚昧黑暗作斗争时,中华民族民已经发展出灿烂的文明。由此自然而然形成一种天朝上国心态。周边民族、国家被称之为东夷,西戎,南蛮,北胡。我们认为周边诸国来我天朝都是要学习“教化”的,我们只需“怀柔远人”,“抚育四海”,“讲信修睦”就可以了。即便在清末国力衰微的情况下也拒不承认自己思想文化传统和典章制度已经不适应世界潮流。西方的坚船利只被称为“奇技淫巧”,骨子里透着对西方的鄙视。总之,对于凡是“非我族类”的东西都是不怎么瞧得起的。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既强烈又顽固。
.................

 

结语
在前面的论述中,本文着重探讨了胡锦涛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有关传统文化问题的思想;有关文化交流和文化多样性的思想。这些也是当前我们正在面临并急需解决的问题。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信、息与媒体技术的发展使人们不得不对文化的发展投以极大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族认识到文化对于当代社会经济生活的巨大影响和制约。世界各国普遍关注文化在人类发展中的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们认为,经济发展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而脱离人或文化背景的发展是一种没有灵魂的发展,人类的发展不仅包括得到商品和服务,还包括过上有价值的、值得珍惜的共同生活,使整个人类的生活充满爱与光明。
1998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斯德哥尔摩德召开了“文化政策促进发展”政府间会议,在会上提出《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计划指出,发展可以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胡锦涛文化思想的意义格外凸显出来。其思想既具有理论价值,又富有现实意义;既体现时代性,又富有前瞻性;为发展我国的先进文化奠定了基调,指明了方向。由于本人能力有限,论文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而且整体上还比较粗糙,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老师予以批评和指正,我会努力在老师的指点下进一步修正、完善它。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