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写文学毕业论文范文:明朝张时彻文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5-01-01 17:31:01 论文编辑:jingju
1张时彻的生平及著作

 

自元初至明初,槎湖张氏只是一个以财势显赫于乡里的豪族,发展到明代中叶,出现了张邦奇、张时彻两位尚书后,达到了这个家族贵盛的顶峰。张时彻之父张忭以教授为业,教授族中子弟,好践履圣贤大义。他对待儿子时彻颇为严厉,希望他可以好修力学,“稍长,益课以子史百家言,程督盖甚厉也”,①张时彻对于“子史百家言”的喜好就这样被培养起来了。
但真正发现少年张时彻不凡之处的不是父亲,而是同族侄子张邦奇。张邦奇比时彻年长十六岁,时彻年少时其已以“经术行谊”称于天下。他多次面试时彻皆对答如流,大为惊异。于是少年张时彻开始师事于张邦奇,学识大进,很快能抗颜塾师席,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
嘉靖二年(1523),张时彻考中进士,授南京膳部主事,后进为武库员外郎,还复为仪制郎中。他在南京八年,以词赋名动南北,天下名流如吕楠、邹守益、王赐黻、顾梦圭等,争相折节与其交游。
嘉靖十年(1531),张时彻升任江西按察副使,督学政,为一时显臣。他对诸生中那些“冒士服而农贾实者”,②一经查实,即予汰斥。现在看来,这显然是以剥夺农贾的教育权来维护“士类”队伍的纯洁性,并不足取。张时彻还坚决杜绝了江西贵臣的一切造请,贵臣对他非常不满,唆使言官将他调走。在任期间,张时彻还抽暇游览了庐山风景区,曾作《看庐岳》一诗,诗中有这么两句:“松岭磐云飞鸟隔,石门衔日暮猿哀。”③其中“石门衔日”四字,非常形象地描绘了夕阳悬挂在天池山和铁船峰中间的壮观景色,尤其一个“衔”字,传神至极。
......................

 

1.1张时彻有其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嘉靖十年(1531),张时彻升任江西按察副使,督学政,为一时显臣。他对诸生中那些“冒士服而农贾实者”,②一经查实,即予汰斥。现在看来,这显然是以剥夺农贾的教育权来维护“士类”队伍的纯洁性,并不足取。张时彻还坚决杜绝了江西贵臣的一切造请,贵臣对他非常不满,唆使言官将他调走。在任期间,张时彻还抽暇游览了庐山风景区,曾作《看庐岳》一诗,诗中有这么两句:“松岭磐云飞鸟隔,石门衔日暮猿哀。”③其中“石门衔日”四字,非常形象地描绘了夕阳悬挂在天池山和铁船峰中间的壮观景色,尤其一个“衔”字,传神至极。1996年,庐山申报世界遗产时,专家们一致认为“石门衔日”一景堪称“中华一绝”。
嘉靖十二年(1533),张时彻出任山东临清兵备副使,依然秉持风采,不改旧日的作风。他罢去使客的额外之供;严惩属吏诸奸,时时申明境外之人不得带武器入境。这些措施,保证了治区的安定。转任福建右参政,勤力為政。福建徭役无准,他著《徭书》,以为后来的准则。后稍迁按察使,转官云南州邑。土酋保赟奸淫女子,杀人如麻,没人敢奈何他,张时彻立予扑杀,威名大振。迁山东右布政使。嘉靖二十年(1541),父亲去世,居丧,期满,赴湖广任职,后迁河南为左布政使。
嘉靖二十五年(1546),张时彻被提拔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蜀王放纵所属官员私贩盐、茶以牟利,被他依法惩办。居于松潘、茂州交界处的白草坝,为松潘入茂州的咽喉要道。居住于此的白草番(白草坝藏民)常与官军对抗,他们多定居在堡寨里,堡、寨皆为石筑,谓之“碉砦”。
.....................

 

2张时彻的文论思想

 

张时彻与这些文坛名流也有着广泛的交往,相较于他们激烈的论争,张时彻采用了相对含蓄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学观点。诚如王世贞所说:“公生好持文章之柄进退今古,而间与其伯子邦仁指屈今人而古文者某某。则不佞与一焉。”①他基本上没有卷入当时文坛激烈的论争,这与他所秉持的待人原则密切相关。他有《自警箴》云:“汝之嗤人,人亦嗤汝。汝之尤人,人亦尤汝。惟谦斯亨,惟诚斯固,惟恕斯无恶。”②他平生坚持以谦、诚、恕待人,也就难怪他能与不同阵营的文人打交道,且很少直接参与文坛的论争。但是,不参与文坛的论争,并不等于说没有自己的文学主张,张时彻在文章中穿插了自己的文学见解。

 

2.1张时彻的诗歌观
张时彻习惯于辨别各朝诗歌的风格特征。他说:“久之,遍览诸家言,稍稍判其品程,妍媸雅郑,自以为尝五味、辨五色,不啻皙矣。时守官留都,曹局多暇,友人有同予好者,率搜狩尘编,摛词掞藻,互相驾轶。时或过从,间取古名家者诗微隐不恒睹听者,摘以试余。余辄缪应曰:‘此魏晋,此六朝,此初、盛、晚唐,率多亿中,以资噱噱’。”③由此可见,张时彻评论诗歌的兴趣在于辨析其所拟为何朝何体。对于历朝诗歌的诸体演变,张时彻了如指掌,并有所轩轾。
张时彻论诗秉承了七子派的衰退史观,主张“风由代异”说,且以汉魏为宗。他说:“诗以汉魏为准,近犹为近之,若三谢诗吾无取焉。”又说:“古诗若陶渊明,六朝之冠也,陈子昂初唐之冠也,李太白盛唐之冠也,然较之于汉魏则相去远矣。
...........................
 
2.2张时彻的“法古”说
张时彻论文,倡导法古,这便批驳了近世文人的“主理说”。他说:“夫文祖六经而宗迁固,诗祖三百而宗汉魏,邈乎不可尚已。自时厥后,代有作述,光昭琬琰,率称名世之珍,而镜物之林也。然而雅郑同陈,嫫嫱竞丽,观者恒有歉焉。近世文人学士盖始彬彬则古矣,而或者固陋未刊,辄相诋讥曰:‘文主理胜,而不在词工。’乃谆谆以法古为也,是优孟之学孙叔敖耳。夫迁固汉魏亦何弗根于理哉?自非陶铸六经,追踪圣哲,何以骋艺林之逸驾,播天壤之芳名乎?辟之俞扁之治木也,莫释规矩也,而心手相应,运斤若神;孙吴之行师,出入韬略,而奇正阖辟,变化无穷焉。彼谓摈古人而徒师心自用,有不血指而丧元者哉?”③张时彻认为,迁固之文、汉魏之诗表面上好似抛弃了“义理”的言说方式,但
其在形象的背后却又包涵着义理。“义理派”讥诮法古为“优孟衣冠”,张时彻却认为,“法古”仅仅是给创作套上了规矩,而在一定的规矩之下,尽可以施展自己的艺术匠心,因此他强调在法古中求变化。张时彻的乐府诗师法古人,借用古题和格律,乍一看颇有古人的影子,但是细细一看却发现在原有的规矩之下灌注了自己的新立意;文章较诗歌更为明显,效仿古人手法进行了文章创作的同时又略高一筹加入自己的新鲜笔法和修辞手法,即在模拟的同时还进行了创新。

 

2.3 “综撷—檃栝”说
张时彻论文的最主要观点便是“综撷—櫽括”说。他说:“文难言哉,文难言哉!夫好赡丽者远冲雅之风;工峭厉者寡浑融之度,尚枯寂者少隽永之裁,媚纤缛者乖中正之则,务涉猎者惭闳博之规,逞矫壮者昧婉约之旨,非不侈然雄也,而综撷未周,诠著多僻,譬之五色不比,不足以成文章,八音既缺,何能以协韶濩,欲以名世蔑以。”
.......................

 

3 张时彻的诗歌创作................................................9
3.1 自然灵活的乐府诗 ............................................9
3.1.1 乐府诗的题材内容 .........................................9
3.1.2 乐府诗的形式特征 .........................................13
3.2 清丽明快的五律、六绝 .....................................14
3.2.1 清丽恬淡的五律 ............................................14
3.2.2 清新明快的六绝 ............................................17
4 张时彻的散文创作............................................... 26
4.1 平畅委备、意韵丰厚的赠序文 ........................ 26
4.2 情采飞扬、笔法多样的人物传记 .....................29
4.3 诗意化的记游散文............................................33
.......................

 

5张时彻的《说林》研究
张时彻的《芝园外集》共二十四卷,是由十六卷《说林》和八卷《续说林》组成的。“说林”的“说”,是从“谈说”中引申而来,也就是故事或者传说。唐·司马贞《史记索隐》云:“说林者,广说诸事,其多若林,故曰说林也。”在韩非子所著的《韩非子》一书中,有《说林》上下共计七十一则故事,《储说》二百九十二则故事。根据《史记·韩非列传》记载,韩非见韩削弱,“数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故作《孤愤》、《五蠢》、《内外储说》、《说林》、《说难》十余万言。”陈奇猷亦案:此盖韩非搜集之史料备著书及游说之用。
①所以,在韩非子的说林中包含着浓郁的政治主张和政治思想。这类以“说”结集的艺术形式,在《韩非子》以前的古籍中尚未发现,堪称创体。这一艺术形式的出现,为中国小说故事尤其是笔记小说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模式,此后《说苑》、《新序》等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的作品,从形式上看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这一模式的影响。明代张时彻是刻意模仿韩非子《说林》进行创作并有所成就的重要作家。
张时彻《说林》有作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自叙云:“每诵穆叔之三立,慕然明之博物,即疾首怃心,恐一旦填沟壑而靡有闻也。然性有偏耆,牗非尽窒,编简所会,灵智攸通,于凡三才之纪,万物之情,时或见一斑焉。辄笔而识之,以备散逸。”②张时彻以“博物”为自己的创作理念,这决定了《说林》题材内容的广泛性。他又说:“爰自正德之季以迄于今,积累成袠,厘为十有六卷,题曰《说林》,藏之家塾。”
........................

 

结语
张时彻的一生起起落落,从政三十年,政绩斐然,虽曾因为倭寇问题被革职,但就像余有丁所说,“夫先生备折冲之具,以衷戎师,讨百草则克,讨马裸则克,几可谓能军矣?固守南都不得志,倭寇非先生之过也.........”
①,当时恶劣的社会背景也是很大一部分原因。张时彻晚年赋闲的时间里,在文化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群从子姓,故人所善宾客仰衣食,先生俸入,皆以给之。以其贵下人诫,门下客至无蚤莫无留门者。尤好推士即年少官薄或岩穴隐沦先生,与游尝以为资”。
②张时彻在世时以文会友,与众多文人墨客多有来往,使得很多时人为其作传;在世时广开文集,使得许多文学作品保留了下来;在世时提携后人,使得许多作家被发掘,留下更多的好作品。张时彻创作的文学作品,有着拟古的风范,但是他又严格要求自己,不能仅限于模仿,而是要有自己创新的地方。因此,张时彻的乐府诗既有汉魏古诗典厚婉约的特点,同时又继承了汉魏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吸取了新乐府的讽谏之旨,反映时事,讥讽时弊。六言绝句自然中带着情韵,节奏明快,语言富有表现力,在艺术上确实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历代的六言绝句数量不多,在艺术上取得成就的更少。张时彻创作的六言绝句实为明代这类诗体的典型标本之一,对此进行深入的分析,有助于深化人们对六言绝句的认识。张时彻所作的人物传记,成为了研究他人的重要史料,像《诸葛武侯祠堂碑记》一文中记载了昭烈庙、武侯祠从立庙以来的历史沿革,并针对时人对武侯祠历史的几处误解做了更正,让人民进一步了解历史人物。.........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