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及根源
黑格尔对哲学的贡献是他的辩证法,他把世界(自然、社会、精神)看作是永恒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揭示了世界发展变化的内在联系和世界发展的基本规律。这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但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辩证法,他所说的辩证法并不是客观世界的辩证运动及其发展规律,而是指早在客观世界之前就存在的“绝对观念”的辩证法,而客观世界不过是“绝对观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头脚倒置,本末颠倒的辩证法。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吸收了其中的“合理内核”把辩证法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创立了唯物辩证法。
费尔巴哈是唯物主义者,他把自然界和人当作哲学的出发点,批判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认为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不依赖于任何人的观念而存在,他批判了宗教神学,指出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宗教幻想所创造的最高存在物只是人的本质的虚幻反应。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对马克思主义的转变,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起着解放和推动作用。应当指出,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而在社会历史观上任然是唯心史观,因此,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理论虽然都有其合理之处,但都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这就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三大原理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世界上没有孤立的事物,各种事物都处在与周围事物的联系之中,某一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也存在着联系。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每个具体事物都是联系之网上的一个扭结。联系的多样性。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但具体事物的具体联系形式又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内在联系和外在联系等等。
联系是普遍存在的,但每一个具体的联系又都是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联系,是受具体条件制约的,随着条件的变化,联系的具体形式也要发生变化。
发展是事物前进的变化或进化,是事物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运动。尽管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倒退、下降、循环的运动,但发展是事物运动中总的趋势和主流。时间上的具体事物都有自己产生和灭亡的过程,新陈代谢,吐故纳新。新事物总要代替旧事物,这是一个客观普遍、不可抗拒的规律。新事物是和旧事物相对而言的。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与此相反,旧事物是则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丧失其存在的必然性的、日趋灭亡的东西。区别新事物和旧事物,不能单凭出现时间的先后,不能根据形式上、现象上是否新奇,更不是人们主观上的任意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区别的标志在于:它们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新事物之所以不可战胜,是因为:第一,新事物的结构、功能和特性更能够适应变化了的环境,符合发展的规律,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第二,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出来的,它吸收了旧事物中各种合理因素,又增加了新的因素,它对旧事物的否定是辩证的否定。第三,在社会领域中,新事物的发展壮大与人们群众的利益是一致的,所以能够得到人们群众的支持。
.......................
第二章美声唱法概说
第一节美声唱法的产生
在古罗马时代,随着古罗马帝国不断的对外侵略和扩张,他们从被征服的非洲、亚洲,欧洲各国带回了许多优秀的乐师、歌手和艺人,这使多种音乐文化相互融合,奠定了意大利音乐文化的丰富基础。
公元四世纪,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征集、修订了《格里高利圣咏》吸取了古代东方和希腊富有特征的音调和欧洲其他民族的音乐成分。《圣咏》的风格庄严肃穆,演唱时要求呼吸均匀、饱满、声音平稳、流畅,不带颤音,吐字、发音清晰。《圣咏》对后世的欧洲作曲艺术和歌唱艺术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由于《圣咏》融合了不同民族的宗教音乐,提高了教堂音乐的艺术水平,因此为传授《圣咏》而创办的歌唱学校,不仅促进了对演唱技巧的研究,也普及了声乐艺术,后来的意大利美声唱法正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公元十四到十六世纪,欧洲进行了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在音乐领域的最大成就就是促使歌剧的产生。1597年,在意大利的弗罗伦萨,歌唱家兼作曲家佩里,根据诗人里努奇尼编辑的脚本,写成了歌剧《达芙妮》这是西方音乐史上的第一部歌剧,而后1600年另外两部歌剧《幽丽迪斯》、《灵魂与肉体》,这三部歌剧的出版,标志着西洋歌剧历史的开端,美声唱法正是在歌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事物由肯定经过两次否定,这种否定形式显示出事物自身发展的辩证性质,是“真正的、自然的、历史的和辩证的否定”是在“更高阶段上重新达到了原来的出发点”的否定。
....................
第二节美声唱法特征
美声唱法与技巧可以归纳为:元音纯正、吐字清晰、声区统一、音阶均匀、气息饱满、音调准确、音域宽广、强弱自如、连音流畅、句法完美和嗓音灵活。
事物包含了各种矛盾,这些矛盾共同作用形成了两种力量、两个方面:一种是维持事物自身的存在,这是所谓肯定的方面。他们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通过肯定和否定的斗争,最后达到一种对立面的统一,旧事物灭亡了,新事物产生了。肯定和否定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第一、它们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第二、它们是相互包容、相互渗透的;第三、它们是相互贯通的,在一定条件下彼此相互转化。这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反映在人们头脑中就是辩证的否定观。
事物的辩证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经历了事物自身发展自己的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有规律的过程。恩格斯指出,“按本性说是对抗的,包含着矛盾的过程,每个极端向它的反面转化,最后,作为整个过程的核心的否定的否定”。因此,否定之否定规律所揭示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个阶段的历史演化,是矛盾的“每个极端向它的反面转化”是矛盾自我展开的综合性、总控性的过程。
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两个方面。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处于对立统一之中。最初,事物的肯定因素占主导地位,矛盾也就处于肯定阶段。矛盾进一步展开,否定因素战胜肯定因素,于是事物发生质变。此时,矛盾就由肯定阶段进入否定阶段。
....................
第二章美声唱法概说..........................................7
第一节美声唱法的产生.......................................7
第二节美声唱法特征..........................................7
第三章哲学原理在美声唱法中的运用..............................9
第一节事物普遍联系和水恒发展在美声唱法中的运用.....9
第二节对立统一原理在美声中的运用.............................12
第三节否定之否定原理在美声唱法中的运用..................12
.......................
第三章哲学原理在美声唱法中的运用
第一节事物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在美声唱法中的运用
第一章中我们提到了联系和发展的概念和特点,联系是指事物之间和一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概念中实际上包含了两层意思,其一是说没有什么事物是孤立的,是不与其他事物产生联系的。其二是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美声同样是一切事物中的一种,同样是一种客观存在,那么显然它的内部也就有着紧密的联系。
众所周知,声乐是由多方面组成的,比如声音、气息、共鸣、吐字、感情等,它们之间不可能孤立的存在,任何一方的存在,都要以其他方面的存在为前提。人们常说,气息是歌唱的动力,谁懂了呼吸谁就知道了怎样歌唱,换言之就是,谁不懂呼吸谁就不知道怎样歌唱,这话当然是没有错的。不过,在歌唱的实践中,气息怎样使用却是一个有点考究的问题,强调呼吸的作用本没有错,但是,如果把歌唱的重点仅仅放在如何获得有力的呼吸上,这显然是大错特错的。须知,气息是为声乐服务的,脱离声乐的气息是毫无用处的。很多学生就是无法做到气息为声音服务,使声音和气息脱节了。
有了气息才能产生声音,发音是一种物理现象,是气息经过声门振动产生声音。声音通过共鸣腔的共鸣后使之得到扩大。同样,共鸣腔之间也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都知道,共鸣腔大体分为头腔、口咽腔,喉腔、胸腔,在美声唱法中,它们的运用是混为一体的,因为美声唱法强调混合共鸣,各个共鸣腔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如唱低音本来胸腔要多些,但是它同样要有头腔的声音,这样声音才能统一,喉咙才不至于太用力,声音才不会太灰暗。
...................
结论
美声唱法属于艺术,艺术应该归结为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当然受哲学的指导。哲学可以理解为“科学之科学”,虽然不够准确。综上所述,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它对具体的科学是有指导作用的,各具体科学在哲学的统筹支配之下。
哲学对美声的指导,或许不只限于上述的三大原理: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然而我们可以见微知著,得于知道其中的联系,同时,也可以在这三大原理的指导下来审视美声唱法本身,为美声唱法的研究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更加美好的实践好、传承好美声唱法。
在声音的运用的方面同样如此,17、18世纪时期的美声演唱,讲求技巧,有很多华彩性的演唱,装饰性的演唱,可以说技巧达到相当高的水平。19世纪时因为大歌剧的出现,人们越来越喜欢戏剧性的声音,因此那个时期的声音都偏重戏剧性,当然也因为人们不再喜欢阉人歌手的演唱,还有格鲁克的歌剧改革,尤其是威尔第的作品他普遍强调戏剧性的嗓音。到了20世纪以后人们的欣赏习惯又慢慢回归理性,不再单纯的追求戏剧性的嗓音,而是抒情戏剧兼而有之。上面所说的同样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展现,一开始的装饰性演唱,肯定方面。第二阶段的戏剧性演唱,否定方面。第三阶段的抒情戏剧兼有,否定之否定阶段。..........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