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
萨特作为西方著名存在主义代表人物,对马克思的学说进行过指责,认为马克思的研究中重“物”轻“人”,存在人学的空场,而他的存在主义又恰好补充了人学空场的空白。而实际上,马克思的学说并不存在人学空场,反而注重对人的关注。马克思的人本主义思想是其理论中地位重要,不可取代的部分,人作为马克思人本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其鲜明的特点和丰富的内容形式尤为突出。马克思的观点中,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的个性是共产主义向往的蓝图。社会人能否自由发展的先决条件是个人能否自由发展。马克思人本理论关注人的发展,研究人本质及全面发展的人,此宗旨贯穿在马克思人本主义思想的终极目标及毕生追求中思想的核心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可以从马克思相关理论中得出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作为一个存在的人能否完全支配和找有属于自己各方面的本质属性。人的全面发展即人的本质东西的发展。
我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系统的全面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结果,是将中国实际情况同马克思理论相结合的产物,“以人为本”理论的提出,从某种意识上说明,我国的发展问题已经上升到“人”的阶段和层面,中国的发展已经处于以人的自由发展为基础的核心范围领域。因此,以马克思人本思想为我们的理论基础和指导,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因此我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是人本思想的结束,而是进一步发展的起点。
...................
(二)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社会生产力水平以及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制约着人能否全面发展,这是一个漫长的,逐步实现的过程?。我们知道,市场经济也是在经历了这样漫长、渐进过程中,逐渐实现和秩序起来的,然而在推进人的独立性和独特性的进化过程中,却忽视了人在精神文明及道德领域的发展需要,使得重物轻人现象出现。特别要提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失去了人本身的本质,成了物的附属品而存在。这种颠倒了的经济秩序是被异化了的经济,在短时间内似乎可以快速积累财富,实现社会进步和前进,但是其本质和根源上,它使物的主宰者人,完全论丧成为物的被宰者,此举颠覆倾倒了自然法则。因此更易产生各种负面现象,假冒伪劣、交易中失去公平性、见利忘义等等都是社会现象中产生的弊端。即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其逐步完善健全的过程中仍不可避免上诉情况发生。
人类工业文明取得的辉煌成果,使人类在物质需要上得到了很大的满足,同时提高人在自然世界中位置这些要依仗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另一方面人类为了发展工业需要,大肆掠夺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釆,过度的砍伐等恶行,已经加剧了环境恶化,各种自然资源匮乏和短缺迫在眉睫,自然环境的迅速变化,已经反作用到了我们人类的社会,威胁到了我们的生存环境。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抑制人性的发展,这是其产生的又一负面现象。机械化生产要求按照一定的规模,一定的流程,生产出标准化,规律化的产品,效率和速度,秩序和规定取代了不同个体间本应具有的,千变万化的多样性特性。而人在这样整齐划一的机械规范中,丧失了原有的自主性,抑制个体自由的发展,所有的联系变成了物质化、商业化的存在,人的情感也变得客观,和商业了,这是忽视人类尊严的表现。
...........................
一、概念梳理
(一)马克思“人本思想”与“人本主义”
近年来,我国研究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学者有很多,他们也得出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主要概括如下;
林媛红在其论著《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本思想》中分别从自然人、社会人、历史人方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她认为马克思运用了唯物史观建立起了科学的人本思想体系。邹煌同样认为马克思人本思想是贯穿整个马克思哲学理论体系的一个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基本理论依据即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
孟宪平在其论著中总结出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特征即为革命性、批判性、实践性和前瞻性。周育国和沈诚认为,马克思人本理念的逻辑前提是“现实的历史的人”,现实根基是实践,价值取向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刘光岭在《经济发展中的人本思想研究》中提出: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存在“物本”和“人本”的不同。“以人为本”提倡物质资料的生产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步性,“以人为本”即是确保所有人的发展,不偏重于依靠物的因素来确保发展,而将人的因素作为发展的主要因素。
李红波在《马克思人本主义思想研究的两个问题概述》中提出,“在何种意义上肯定马克思的人本主义思想”以及“西方人本主义思潮与马克思的人本主义思想的关系”组成了马克思人本思想研究的两个基本问题。
............................
(二)马克思“人本思想”与“以民为本”
马克思认为人们群众作为改造自然与社会的主体,是人类发展的根本力量。人类社会发展至今,不但是自然的历史进程也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一方面,作为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主体,人们群众为了生活,必须面对衣、食、住以及其他必备的资料,才能有条件去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作为人民群众的主体,劳动群众在物质生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劳动群众在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也是决定性的力量,这种不可替代的地位决定了人民群众才是社会物质财富的根本创造者,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实践的主体只能是劳动人们群众,而任何真正有价值的精神财富无不来源于劳动群众的社会实践当中,因此,劳动群众才是真正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再者,人民群众往往会成为每次社会变革中的绝对力量,在每个革命时期,人民群众都会以巨大的历史主动性去推动社会形态的升级以及飞跃。
(三)马克思“人本思想”与“人学”
作为马克思哲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人学主要研究人的哲学,他是研究“人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的一门独特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涵盖:“人的存在与人性”;“人的本质”;“人的活动与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生价值”;“人生目的”等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学说中关于人的本质,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的”,人的本质属性即为社会性。关于人性,自古就是一个争论不休的命题。
...................
三、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理论内涵和特征...........12
(一)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基本内涵........................12
(二)马克思人本思想的主要特征........................15
(三)马克思人本思想的中国化...........................17
四、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当代价值......................19
(一)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学术价值.......................19
(二)马克思人本思想的文化价值......................20
(三)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实践价值.....................22
......................
四、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学术价值
1.文献价值
我们在开展各项工作的过程中,都需要坚持“以人为本”,这是因为“以人为本”是马克思理论的重大突破,它集中体现了马克思唯物史观,发展观理论中有很多命题,以人为本”都给予了回答,“以人为本”为我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它告诉我们关于“发展的定义”,我们“为什么要发展”、“如何发展”,所以说“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理论的重大成果之一。
长期以来,关于“人的问题”在我国理论界就一直没有停止探讨,虽然受到“左”的思想的长期干扰。现在,中国共产党己经在党的正式文件中写入了 “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将作为指导原则,会指导我们进行经济以及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所以说“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品格,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突破,是科学发展观理论的重大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回归。
一方面,“以人为本”贯彻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的基本理论——人的主体地位,因为人在唯物史观中就是历史的主体,马克思曾经这样表述过世界历史:历史就是人通过劳动创造的过程,所以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是作为主体的,正是由于人参与了历史的发展,所以世界这才呈现出了现在的模样,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人,同样世界的发展又服务于人,人的主体地位是不可动摇的,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
...............
结论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揭示了人在马克思整个理论学说中的所体现出的核心地位,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具有丰富的内容以及鲜明的理论特征,从而在马克思学说中具有不可撼动的根本地位,马克思对待西方传统人本主义,采取了批判的继承其合理性,并实现自身的超越,对“现实的人”、“人的本质”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命题进行了全新的阐释。
“以君为本”,这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根本,而君主的利益是立足于对民的重视之上的,君主只是为了自身政权的稳固和一家天下的长久;而处于被压迫境地、被边缘化了的广大无产阶级却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关怀和关注的对象,之所以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中国化会成为历史的必然,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将广大的民众视为社会历史前进发展的根本,为了使广大的民众获得解放和全面发展,从而摆脱长期受压迫、受剥削的境地,马克思对他们表现出了终极的认为关怀。
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扎根于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土壤发展形成的,表现出对马克思人本思想的一脉相承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形成个发展的,它们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