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技术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工具,被人们熟知并加以应用,尤其是自然技术,贯穿着人类和整个社会的发展历史。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现有的技术已不能满足人类需求时,新的技术就会被创造出来,从而帮助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
社会技术是人类改造社会的技术,尤其是对社会实践的管理、协调、控制和支配社会其他方面都必须依靠社会技术。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技术的广泛应用,也突出了对社会技术的哲学反思的重要性。
本论文旨在梳理与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技术哲学发展的情况,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一,推动社会技术哲学及其相关学科研究的发展。总结我国社会技术哲学自1978年以来这36年的历史经验,理清我国社会技术哲学发展过程中的历史背景、发展特点、表现形式、主要思想,“以史为鉴”,便于理清我国社会技术哲学的发展脉络。社会技术哲学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活动性和跨学科性,与科学技术、自然技术、社会科学、社会工程、社会学等等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因此,研究我国社会技术哲学发展历史情况,有助于弄清楚与社会技术哲学相关联其他学科的关系,和交叉学科的研究。
第二,对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和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指导意义。社会技术哲学的反思对象是社会技术,并以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为枢纽,服务于我国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科学技术被广泛使用,科技应用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力逐渐增大,与之相对应的哲学反思能更好地指导我国科技事业和现代化建设发展。
.................................
二、国内外研究情况
国外的社会技术哲学研究可追溯到19世纪,虽然有些哲学家和社会学家没有明确提出社会技术的概念,但在他们的文章著作中都能领悟到对社会技术的认识和理解。
作为一个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亚里士多德虽没有明确给出社会技术的定义,但他的思想和著作都含有很多社会技术方面的思想。例如,亚里士多德认为:“家主和政治家应该各自熟悉获得财产的‘自然技术’,如家庭对于狩猎,邦国对于战争。但获得财产的技术还有另一类,即通过所谓获得金钱的技术”。①
德国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明确提出了“社会技术”的概念。马克斯·韦伯认为应用经济学与社会统计学可以控制人类社会,它们是社会技术研究的理论根源,人类不能仅凭借外部力量来推测社会世界的实践结果,若想得到最终实践结果,必须要加入社会活动实践参与者的主观能动力。
加拿大的哲学家邦格把技术与应用科学作为同义词来替换使用,邦格认为:“应用科学技术的主要分支有物理技术、生物技术、社会技术(如运筹学)和思维技术(计算机科学)。”①
日本的哲学家三木清论证了社会技术存在问题,对社会技术的功能进行了深刻研究,三木清认为人类进行生产生活的社会世界不能简单地概括为自然环境,因为自然环境仅仅指代自然技术。但是自然技术并不能为人类生存提供应有的社会保障,因而,在这个世界上还存在另一种与自然技术共存的社会技术,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可靠的社会环境。三木清认为自然技术以自然科学为研究本源,社会技术以社会科学为理论根基。
.....................
第二章80年代的社会技术哲学思想
一、社会技术哲学产生的背景
(一)自然辩证法在我国的传播
“自然辩证法”是从恩格斯著作《自然辩证法》中派生的词,恩格斯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结了最新的自然科学成就。在我国自然辩证法通常理解为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它包含了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我国最早出版的自然辩证法教材上写道:“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①
随着我国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学习、研究和应用自然辩证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本文且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算起,简要回顾一下自然辩证法在我国传播和发展的情况。在50年代初,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被翻译成中文后,使自然辩证法在中国更大的范围内得到传播。老一辈研究学者把自然辩证法的学习和传播同新中国的革命事业结合在一起,为自然辩证法在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例如1956年国务院组织科学规划委员会正式把自然辩证法纳入国家规划,明确规定了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及其历史地位,组建了“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自然辩证法研究组”,创办了我国第一个自然辩证法刊物——《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与此同时,相关的院校和研究机构开设自然辩证法专业,招收专业的研究学生,并培养大批师资力量,使自然辩证法迅速成长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哲学学科。正是在老一辈研究学者的努力推动下,我国的自然辩证法才得以蓬勃发展起来。
....................
(二)科学技术哲学在我国的兴起
在现代社会生存方式中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成为了推动人类文明演进的主要力量。对于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历程,我国学术界从不同视角进行了阐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然辩证法的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和扩大,逐渐超出其预定的范围,为了方便与国际上其他研究学者的学术交流,在1987年,我国将自然辩证法正式更名为科学技术哲学。现在我国学术界大都承认的一点就是科学技术哲学和自然辩证法的继承关系,但二者有相似的地方,也有着明显的区别:二者的研究对象、目的、学科性质、程度和地位都不相同,与自然辩证法相比,科学技术哲学更具有全面性、交叉性、跨学科性等特点。这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其研究的内容和中心也要随之转移。科学技术哲学不是简单地替换和继承,而是作为一个崭新的、独立的学科在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科学技术哲学研究面临空前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科学技术哲学在继承和发展自然辩证法的基础上,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观、科学方法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哲学问题。1978年成立的以山西大学为中心的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基地,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最早的学科建设研究基地之一。90年代以后,我国科学技术哲学呈现出多元化、专门化的研究特点。面对90年代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新形势,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
第三章90年代的社会技术哲学思想.....................................9
一、社会技术存在与本质的论证...........................................9
(一)社会技术存在的论证....................................................9
(二)社会技术本质的分析...................................................10
二、社会技术理论与研究领域的探索...................................12
(一)从社会技术到社会技术哲学.......................................12
(二)社会技术哲学研究方向及关注点...............................13
第四章21世纪的社会技术哲学...........................................15
一、交叉的社会技术哲学.....................................................15
(一)自然技术与社会技术...................................................15
(二)社会技术与社会工程...................................................16
二、社会技术的实践转向.....................................................17
(一)生态主义的社会技术哲学.........................................18
(二)社会技术的技术创新...................................................18
....................
第五章对我国社会技术哲学发展展望
一、发展前景根据的分析
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社会技术哲学初步发展阶段,90年代是我国社会技术哲学快速发展的十年,到了21世纪的前14年,我国社会技术哲学在已有成就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和创新。因此,我们要重视并正确认识21世纪的社会技术哲学发展的动向和趋势,以便对未来社会技术哲学的发展状况做出明确的判断和指引。
(一)理论根据:大技术时代的哲学基础
我国的社会技术哲学经历了80年代的引进评论阶段、90年代的问题研究阶段之后,在21世纪获得了方法论和范式上的发展与创新。技术是社会存在的基石、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所以,社会技术哲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哲学学科,尤其是近些年社会技术得到了哲学家们的足够重视和更多关注。
从我国社会技术哲学的发展历史来看,社会技术哲学是技术哲学,或科学技术哲学的一个研究方向,科学技术哲学又是由自然辩证法演变发展而来。在我国的哲学发展历程中,《自然辩证法》自20世纪50年代初中译文在我国出版后,自然辩证法便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研究,至2013年年底,不论是学科的建设方面,还是学术的发展情况,可以说我国的自然辩证法事业基础稳固、成果丰硕。在自然辩证法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科学技术哲学更是“大口袋”式的广义哲学,不仅包括了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工程哲学,还包括了科学社会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等方面。
.........................
总结
社会技术已经对现代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社会技术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基础要素,在促进社会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和谐社会更需要社会技术的良性协调发展。
当前我国还存在很多不和谐的社会现象,我们更应该多维度的思考和研究社会技术。研究和发展社会技术的最终目的是建立起一系列的规章和制度来解决或调和社会矛盾或社会问题。
本论文透过改革开放36年来我国社会技术哲学发展情况的研究和分析,列举了钱学森、潘天群、吴卫东、文兴吾、李宝元、张宏、贾果、陈昌曙、田鹏颖等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粗略地总结了我国社会技术哲学的主要研究特点和范畴:
第一,社会技术的基本问题研究,包括社会技术的含义、性质、特征、分类、结构、创新等问题研究,社会技术哲学与科学哲学、技术哲学、自然哲学、工程哲学等相关学科的联系与区别。社会技术的基本问题研究是社会技术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其中最重要的是对社会技术本质问题的研究和追问。对社会技术其他方面的解读与掌握,是社会技术哲学研究的出发点,也是社会技术哲学得以快速全面发展的基石。
第二,社会技术的价值问题研究,包括技术与政治、经济、文化、伦理道德、宗教等方面的关系研究,其中涉及技术应用的社会后果,技术社会化的伦理价值,技术好坏的评价标准等。由于社会技术的多元性和不确定性,在对社会技术价值问题研究中出现双方互为对立观点的技术思想。..........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