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问题的提出:一个马克思?多个马克思?
本部分拟从生成问题的社会历史语境,建构问题的“解构主义”形态阅读策略以及问题最终形成的基本面貌为三个核心要点进行叙述。
一、“卡珊德拉预言”:历史的“断裂”
《马克思的幽灵》本文所针对的直接政治背景,即在1989年之后的10年,也就是法国大革命爆发200周年,社会党国际成立100周年之后的十年,资本主义外部的社会主义这个庞大建筑,从易北河到太平洋的横跨欧亚大陆的整个社会主义大厦土崩瓦解,考茨基曾经关于“布尔什维克破灭”的“卡珊德拉预言”①转变为历史事实。可能无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拥护者、同盟者,还是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者、诋毁者,都未曾想到,苏东剧变所引发的“历史的沸腾”。
从历史层面来看,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社会主义者开始对150年来的马克思主义、工人运动、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进行广泛而深入地反思。与此对应,在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经过新的技术和制度革命——IT技术、解除对资本运动的管制以及世界贸易组织的出现,资本主义并未行将就木,与20世纪60年代罗斯托教授等人预言的趋势不同,资本主义仍然拥有巨大的潜力,从而以福山“历史的终结”为理论表征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开始大张旗鼓,以一种反向关联的方式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所塑造的政治经济建构模式进行尖锐的质疑。
从理论层面来看,经由第二国际时期一大批理论家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诠释与阐发,以列宁为代表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解模式建构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形态中“不可逾越的墙”②,由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绝对的“一”压制一切“多”的可能性。
............................
二、“幽灵”意象:“幽灵学”视阈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象
历史的“断裂”,即马克思主义哲学言说语境的社会历史转轨,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解视阈之中,由此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幽灵化”,正如德里达所说:“马克思是各种‘幽灵’的射手——唯心论、意识形态、(商品)拜物教以及(宗教的)鸦片都成为他的射击对象,马克思不停地吞噬着各种‘幽灵’。现在他自身倒成为了游荡和出没在我们时代的‘鬼魂’。”
“幽灵”这一意象并非德里达独创的一种他者性称谓,“幽灵”此一意象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文本内部有着重要的历史表现,如在《共产党宣言》中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著名呼吁,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关于亡者复活与历史重演的一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与施蒂纳关于人类本质“幽灵”特征的探讨,以及在《资本论》的开头,反思商品之谜,特别是将人的关系异想天开地设定为以物的关系形式“复活”的拜物教。德里达借助此一“幽灵”意象在马克思主义文本中的历史纠缠,利用解构主义的阅读策略,创建了一种“幽灵学”(hauntology)的理解视阈和解读模式,即一种关于幽灵的科学,一种复活的科学来描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遗产。
其问题建构路径的核心要素包括:第一,“解构”。在本文中的解构主义所勾画的“解构”,并非传统哲学结构中的一个概念,它是解构主义理论内部生成的一种位于多元异质性意义空间网络中的一种阅读方式和行为策略,其源于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拆解”概念,在现象学的理解视阈之中,“拆解”表示“打破”、“揭开”、“暴露”之类的意义,在德里达的解构主义视阈中,“解构”是带有一种谱系学性质的解读活动,它呈现出一种无定点视角自由转换的个性化特征。
......................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解中的多样性
本部分拟从理解境遇的变迁、差异化的主体际、多样化的对话关系形态三个部分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解中的多样性的合理性进行一个解释学视角的内在梳理与理论辨析。
一、理解境遇的变迁:历史间距的“隔栅”
(一)资本主义历史语境的“延建”
马克思主义哲学呈现在理解视阈中的“多元异质性”,究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言说语境的历史“脱域”,从而转化成了德里达言之的“幽灵”性的异质性的可能表达结构,还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所遭遇的社会语境的历史性转换,在新的历史地平上,建构起了关于新时代问题域的问答结构的“新”文本?在解释学的视域中,任何理解都处在一定的理解境遇之中。当年马克思和当代马克思哲学言说语境或理解境遇的变迁,其实质是新旧全球化时代之间的历史“间距性”、差异和断裂①。全球化,即资本的全球化,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问题域之一。
正如雷蒙•阿隆所说:“马克思的著作集中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性质,试图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历史规律,解剖它的运作机制,并深刻指明其市场竞争原则和商品经济规律。”②因此资本主义的历史语境发生“延异”与动态性变迁,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解中必然生成多样性的历史条件与客体动力。在《马克思的幽灵》的文本中,德里达转借莎翁“这是一个脱节的时代”此一象征性的描述勾画了一系列新全球化时代的历史表象:如由电视技术的传媒工具、信息与通讯的新节奏以及各种设备和后者所代表的各种势力造成的空间的极度混乱;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技术、科学和经济的变革,搅动了公众事务、公共空间和公众舆论的拓扑学结构;后现代的超前武器(信息技术、卫星全景监视系统、核威慑等等);一种新市场、新技术和新的全球竞争造成的“新型失业”或“新贫困”;那些超效力的和纯粹资本主义般的幽灵般的国家遍布于世界的各个范围,渗透到了各个角落,并将自己彻底普遍化了。
............................
二、“幽灵”意象:“幽灵学”视阈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象
历史的“断裂”,即马克思主义哲学言说语境的社会历史转轨,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解视阈之中,由此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幽灵化”,正如德里达所说:“马克思是各种‘幽灵’的射手——唯心论、意识形态、(商品)拜物教以及(宗教的)鸦片„„都成为他的射击对象,马克思不停地吞噬着各种‘幽灵’。现在他自身倒成为了游荡和出没在我们时代的‘鬼魂’②。”“幽灵”这一意象并非德里达独创的一种他者性称谓,“幽灵”此一意象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文本内部有着重要的历史表现,如在《共产党宣言》中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著名呼吁,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关于亡者复活与历史重演的一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与施蒂纳关于人类本质“幽灵”特征的探讨,以及在《资本论》的开头,反思商品之谜,特别是将人的关系异想天开地设定为以物的关系形式“复活”的拜物教。德里达借助此一“幽灵”意象在马克思主义文本中的历史纠缠,利用解构主义的阅读策略,创建了一种“幽灵学”(hauntology)的理解视阈和解读模式,即一种关于幽灵的科学,一种复活的科学来描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遗产。
其问题建构路径的核心要素包括:第一,“解构”。在本文中的解构主义所勾画的“解构”,并非传统哲学结构中的一个概念,它是解构主义理论内部生成的一种位于多元异质性意义空间网络中的一种阅读方式和行为策略,其源于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拆解”概念,在现象学的理解视阈之中。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解中的统一性 ........................16
一、理解境遇的规约:整体历史语境的内在统一性 ............16
(一)资本逻辑的历史性延伸 ..............................................16
(二)历史任务的内在统一 .................................................17
(三)世界的一体化 .............................................................18
二、理解的视界:内在视界的统一性 ...................................19
(一)批判性维度 .................................................................19
(二)建设性维度 .................................................................20
(三)双重视野的融合 ..........................................................22
三、理解的目标:理解的实践导向 ......................................23
(一)文本中介的统一性........................................................23
(二)理解的历史性 ..............................................................24
(三)理解的实践导向 ..........................................................26
第四章 多元与统一: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28
一、多元化主体的差异向度 ...................................................28
二、问题视阈的内在统一 ...................................................... 29
三、文本重构的历史辩证运动................................................ 30
................................
第四章 多元与统一: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存在样态
一、多元化主体的差异向度
差异化的主体际,即不同的理解者构成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对象的主体,由理解的主体、客体及理解的过程来看,理解得以存在的条件有:前理解、语言、间距、解释学循环等等。其中,前理解属于主体方面的条件,语言属于主客体双方都必须的条件,间距和解释学循环属于理解过程的条件①。由此观之,多元化的理解者,受制于不同的前理解,形成多元化的期待视野,前理解,是解释学在批判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关于“偏见”的偏见中得以形成的,通过继承海德格尔关于理解的存在性内涵,而建构成为理解的积极条件和理解的出发点。因此,“偏见”(前见)、传统是我们的理解的出发点,是历史创造的出发点。因此作为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对象的现实的具体的理解者,都必然受制于前理解的规定性。根据上文所示,前理解包括两种基本要素:即现实存在要素和历史传统要素。现实存在要素是指实践中的客观环境,包括客观矛盾、条件、形势等因素及主体的现实社会地位、立场、态度、情感等因素。历史传统要素是指一个民族、国家、地区由于长期历史发展所形成的文化、传统、成见等因素,它作为精神积淀滞留在主体意识中。简言之,构成我们存在的一切主观因素,都是前理解的因素,如价值观念、知识、经验、思维方式,等等。 前理解之所以是理解的根本条件,是因为前理解提供理解的视阈或视界,规定了理解的可能性及理解的广度和深度。
.....................
结论
德里达在撑破资本主义政治叙事文本的解构主义策略之中,一方面“分延”出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以作为不可消解的他性,炸裂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在二元分立,另一方面解构学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逻各斯中心主义的逻辑同构物,而拆解成为一种“异质性”的集合体,由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解中成为消解了内在统一性的多元化的“幽灵们”。从文本阐释的解释学视角出发,其合理性依据在于,其一理解者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本对象之间呈现一种“间距”,具体可以表现为历史语境的变迁,即新旧全球化的历史转轨,革命路径的转换以及世界的多极化倾向,其二多元理解者差异化的理解视阈,包括多元理解前结构、多元问题域与多元解答体系,其三,理解者与文本对象之间差异化的对话关系形态。
但进一步逻辑推进发现,其一,虽然“间距”体现为理解者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的差异关系,但其同样包含深层的统一关系,因之新全球化的本质依然展现的是资本的内在本性与资本主义社会的运动规律,历史任务转换并不表明革命终止,世界在多极化的同时也在更深层次上展现一体化的倾向。其二,穿透多元化的理解视阈,其内在包含着批判性向度和建设性向度的双重融合,其问题域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统一性整体之中的不同部分而已。其三,无论多元理解者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之间呈现何种对话关系形态,根本目标都是导向实践。..........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