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音乐哲学思维研究

发布时间:2014-10-02 08:04:20 论文编辑:lgg
导论;

 

一、选题的依据
荀子是先秦时期儒家思想巨匠,潭嗣同先生说过:“两千年来之学,皆荀学也”,可见其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荀子的音乐哲学思想可以说是荀子哲学思想与我国古代传统音乐思想的交叉。古人向来有“审乐知政”的传统,“乐论”是先秦名士们热议的话题,我国古代虽然没有专门研究音乐思想的巨著,但对音乐这门艺术的理论研究从未停止,作为集诸子思想之大成的荀子,更是集百家之所长,对□ 乐哲学进行了系统论述。因此,研究荀子音乐哲学思想,对探讨我国古代音乐哲学,乃至研究古代哲学思想都具有重要意义。
荀子《乐论》篇,是先秦时期尤其是先秦儒家音乐思想的传承和总结。章太炎说:“他(指荀子)书中的《王制》、《礼论》、《乐论》等篇,可推独步。”②从内部环境上讲,《乐论》存在着与荀子木人的哲学思想与其自身众多范畴之间的关系;从外部环境上讲,《乐论》存在着与《尚书》等先秦典籍与孔孟等儒家音乐思想之间的关系。在这一关系网中,荀子的音乐哲学思想便是以上众多关系的交集点。
建立在荀子哲学思想基础之上的荀子音乐哲学思想,论述了礼乐关系等问题,阐释了音乐哲学的基木特征,提出了“中和之乐”“审一以定和”等审美范畴,并提出了独特的 乐教化思想。因此,荀子 乐思想不仅仅是关于音乐艺术的理论,更涉及到了音乐与社会、音乐与人心等哲学命题,对后世音乐哲学,乃至我国古代整个哲学思想都有重要影响。
...................

 

二、文献综述

 

相关论著中,对荀子音乐思想的研究各有侧重:有的侧重于美学的角度对荀子音乐思想进行研究,如将孔阳《先秦音乐美学思想论稿》;有的侧重于心理学角度进行论述,如修海林《音乐美学通论》;有的侧重于从教育学角度阐述,如林旭《先秦儒家对“乐”的美学阐释》、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有的侧重于从社会学角度进行研究,如余兰森《荀子〈乐论〉与音乐社会学》、曾遂今《音乐社会学》。相关的研究中,各有侧重,但其中对荀子音乐哲学思想的专门论著较少,这就为本文的撰写留下了空间。
据了解,著作中对荀子音乐思想进行专门研究的书籍有:蒋孔阳《先秦音乐美学思想论稿》、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吉联抗《孔子、孟子、荀子(乐论)》、于润洋《音乐史论问题研究》、于润洋《音乐美学史论稿》、宗白华《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修海林《音乐美学通论》、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卢建华《音乐美学教程》、祁海文《儒家乐教论》等;论述荀子音乐思想的论文有:李润生《荀子〈乐论〉研究50年(1958—2008)》、石蔚《荀子音乐思想辨析》、吴毓清《荀况与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荀况音乐思想散论》、陈四海《论荀子的音乐思想》、余兰森《荀子〈乐论〉与音乐社会学》、袭丽红、汪频高《“化性起伪”:荀子教化观对当前人文教育的启示》、韩德民《荀子的乐论与性恶论》等。
........................

 

第一章荀子音乐哲学的理论渊源

 

中华民族的乐论传统源远流长,作为古代中国思想的重要代表,荀子非常看重从先秦典籍以及前人的思想精髓当中汲取宝贵成果,并加以融合和创新,从而形成了其系统而完备的音乐哲学思想。近代学者刘师培曾说:“古人以礼为教民之本,列于六艺之首。岂知上古教民,六艺之中,乐为最崇,应以乐教为教民之本哉?”《尚书》《周礼》等先秦典籍中有很多关于音乐的记载,在儒家音乐思想体系中的地位非常突出,尤其是荀子,他“上承孔孟,下接易庸,旁
收诸子,开启汉儒”②对前人的理论进行了积极的吸收和借鉴,既吸收了先秦儒家的思想,又引入了道家等诸子百家的合理内核,并成为其音乐哲学思想的源泉。本文试就此分而论之。

 

第一节对先秦典籍的继承和发展

 

一、对《尚书》中音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尚书》,亦叫《书经》,是儒家《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经典之一。尚,即“上”的意思,孔安国解释为“以其上古之书谓之《尚书》”气是反映上古时期社会生活的最早史料。其中关于乐官變的资料, 启了中国音乐研究的大门:“帝曰:`藥!命汝典乐,教冑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藥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尚书·完典》)这是《尚书》中关于“乐”的最经典的论述。记载了壳在继承了天子之位以后,任命變为典乐官教化胄子加强修养的情况。
.....................

 

二、对《周礼》中音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周礼》是一部对“乐”有丰富论述的先秦典籍,以宫廷式雅乐体系为代表的礼乐体系是周代的一个典型特征。“以六德为之木,以六律为之音”⑧(《周礼·春官·大师章》),《周礼》对音乐的探讨有着明显的道德色彩,在这一点上,荀子继承了《周礼》的观点,认为“人之性恶也,乱也,圣人制雅颂之声以导之。”(《荀子·性恶》)倡导通过雅乐来教化人民,普及道德礼仪。
作为周代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雅乐的意义不仅仅停留在音乐的欣赏之上,更重要的是一种道德意义上的教化功能。李学勤说过,“中国古代对乐十分重视,把乐列为`六艺'之一,作为教育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音乐在当时绝不是单纯的娱乐,而有着重要得多的意义。”①雅乐的表演是融歌舞于一体的,雅乐之“雅”,当属“纯正典雅”的意思,由于其具有很强的礼仪特征,其声音的表现形式是平和缓慢,节奏重复的。正如后代《乐记》所言,“大乐必易,大礼必简” “乐者,德之华也”、“乐之隆,非极音者也”(《乐记》),音乐是道德的精华,音乐的最终目的不是追求声音方面的享受,而在于实现道德宣教的目的。
作为先秦儒家思想之集大成者的荀子,其音乐哲学思想的典型特征就是继承了《周礼》所开创的雅乐观。例如:“听其雅颂之声,而志意得广焉;执其干戚,习其俯仰屈伸,而容貌得庄焉;行其缀兆,要其节奏,而行列得正焉,进退得齐焉④(《荀子·乐论》)春秋战国时代,随着周王朝的没落,其礼乐制度也随之衰退,与雅乐相对的“郑卫之音”开始兴起。
......................
 
第三章荀子音乐教化思想.........................31
第一节“穷本极变”...................................31
一、“金石丝竹,所以道德也”...................32
二、“乐行而志清”..................................33
第二节“天下之大齐也,中和之纪也”........34
一、“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34
二、“乐者,出所以征昧也”......................35
三、“訂乐者,生于治国者也”..................36
第四章对后世音乐思想的影响...............38
第一节对《礼记·乐记》的影响..............38
—、音乐的起源和本质方面...................38
二、音乐的教化作用方面.......................39
三、乐与德的关系方面.............................41
四、乐与礼的关系方面............................43
第二节对猶康《声无哀乐论》的影响.......45
第三节对徐上瀛《溪山琴况》的影响........46
...................
 
第四章对后世音乐思想的影响

 

第一节对《礼记.乐记》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音乐哲学,正是在荀子的整合和开创下,迎来了新新的一页,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就是《礼记·乐记》的成书。
荀子思想“上承孔孟,下接易庸,旁收诸子,开启汉儒,是中国思想史从先秦到汉儒的一个关键”,郭绍虞也说,“孔子以后,孟荀并称,但是从文学批评来讲,荀子要比孟子为重要。就文学批评来讲,也是荀子为得其统。所以荀子奠定了后世封建时代的传统的文学观。”②作为先秦儒家音乐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的音乐哲学思想既传承了先秦时期的乐论传统,又夯实了后世音乐思想的基础。
《乐论》对《礼记·乐记》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包括起源与本质方面,礼乐关系,“中和”的审美观等等。当然,《乐记》在很多重要问题上作了更系统而深入的阐释,不单纯是《乐论》的简单重复。正因为如此,《乐记》的影响力要更大于《乐论》。荀子音乐哲学对《乐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乐的起源和本质方面
《乐记》开篇即言:“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③(《乐记.乐本》)(注:下文所引《乐记都只标注篇名。)“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乐本》)“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⑤(《乐本》)上文概括了音乐从“物”到“心”到“声”到“音”再到“乐”的结构关系,体现了《乐记》对音乐的起源和本质的探讨。与荀子对音乐起源的探讨可谓一脉相承。可以看出,与荀子音乐思想一致的是,《乐记》也认为音乐在木质上是人的情感的表现:“凡音之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
 
结论
作为生活在战国后期的荀子,不但是先秦时期思想斗争的总结者,也是先秦时期音乐哲学的集大成者。荀子 乐哲学思想集中体现在其《乐论》专篇中,同时也贯穿《荀子》全书。其“乐论”思想不但成为对春秋战国时期三百多年 乐争论的发展式总结,对后肚音乐思想如《礼记·乐记》也有重要影响,在我国的古代音乐思想史上起着继往开来的重大作用。
本文导论部分,简要阐述了文章的立论依据、文献综述及 乐哲学的几个基木问题;第一章,通过分析荀子对先秦典籍、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以及道家等乐论思想的吸收与借鉴,论述了荀子音乐哲学的理论渊源;第二章,从乐情论、礼乐观、中和论等三个几个方而对荀子音乐哲学之内涵进行了论述;第三章,从音乐对个人、国家以及社会的教化作用,阐述了荀子音乐教化思想;第四章,通过《礼记·乐记》、嵇康《声无哀乐论》以及徐上瀛《溪山琴况》等三篇我国古代乐论方面的典型代表,探讨了荀子音乐哲学对后世的重大影响。
荀子 乐哲学思想,在总结先秦儒家思想的基础之上,论述了礼乐关系等问题,阐释了 乐哲学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中和之乐”“审一以定和”等审美范畴,并提出了其独特的音乐教化思想。荀子音乐思想不仅仅是关于 乐艺术的理论,更涉及到了音乐与社会、 乐与人心等哲学命题,对后世音乐哲学,乃至我国古代整个哲学思想都有重要影响。
 至今日,荀子 乐思想所述在欣赏 乐时人身心的变化,乐的怡情及导情方面的功能以及 乐在教化方面诸多作用,仍是我们从事 乐活动和教育活动的动力源泉。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