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之关怀:马克思哲学的核心价值取向探究

发布时间:2014-09-28 10:02:18 论文编辑:jingju
第1章引论

 

1.1问题的提出:当下人们为什么需要人文关怀?

 

1.1.1当下人们生存价值的缺失需要人文关怀
二十世纪,在人类文明史上仅仅短短的一百年。然而正是这一百年来,中国处在了现代化的起步和发展阶段,随之而来的是人的生存方式、价值观、人生观等发生了空前的巨变。各种观念都在不断地进行着调整和转变,不断地产生着新与旧、发展与迟滞、先进与落后的矛盾和冲突。
人们的生活不再如以往固定不变,无限的变动性和可能性目不暇接,正如马克思所预言的那样,现在的社会已从“人对人的依赖性”发展到了“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这是社会从自然经济发展到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人的社会存在也相应地出现了巨大变化。孙正聿教授在《属人世界》一书中对此作出深刻论述:
“一是在经济生活中反对禁欲主义而要求现世幸福,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成了公开的,合理的、基本的价值取向;二是精神生活中反对蒙昧主义而要求理性自由,科学理性的思维模式成了普遍的、公认的主流的思维方式。三是在政治生活中反对专制主义而要求天赋人权,民主法治的政治体系成为现代社会取得共识的政治体制……这样,在市场经济的存在方式中,由于主导的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人的‘独立性’又不能离开对‘物的依赖’。从而造成人的二重性。”①人们从熟人社会走向陌生人社会,由人治社会走向法治社会,由单一社会走向多元社会,同时享受到更多选择机会和更大生活空间,随之而来的是社会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和困惑。李佩甫在《城的灯》一文中说道,在单一社会中,我们渴望多元;在多元社会中,我们渴望纯粹。
............................
 
1.2   研究现状: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动态 

 

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的问题”的探询伊始于《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公开发表。由于立场、视角、出发点的差异,东西方各有相当一批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或者是反人道主义的理论。尽管论说方式、思维路径、批判理论各异,这些研究上的探索,一定程度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但这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本化、科学化的思维方式,既不符合马克思哲学之真义,更不符合马克思的价值旨趣。 
 (1)  国外研究动态: 
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问题的研究,有三次重要的思想转折,并以此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反科学的人本主义思想,以卢卡奇、葛兰西、柯尔施为代表人物。卢卡奇在《历史和阶级意识》这本早期著作中明确提出总体性的人学的概念,并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物化现象做了深刻批判。葛兰西所提出的“实践一元论”的人学观点,亦在整个西方社会和学界都引起了极大轰动,在这些震耳发聩的声音中,马克思主义的人类学思想站在了学界前沿并在一定时期成为历史潮流的前头浪。 
第二阶段:人学发展的最高层以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为表征。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精神的全面拓开以《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为思想泉源。 
第三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变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研究从对人的关怀渐进入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以及革命前景的关注上来,尤其是与发展了的人学理论的自觉结合是一大显征。这一转变不仅是研究视域的横向转换,更颠覆了传统研究方式的困囿,从而在研究方式和研究视域的双重意蕴上跨越至马克思人学研究的新视界。 
............................
 
第 2 章   人文关怀探源 

 

2.1   “人文关怀”相关概念的辨析、厘定 
中国哲学界对于人的问题的研究,是从 20 世纪 80 年代初开始的。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大讨论,标志了“人道主义”探索在中国的正式发端。王若水、张奎良、周扬、汝信、朱光潜、曹天予等人,都赞同马克思主义是人道主义。王若水在 1980 年 8 月发表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起着开路先锋的重要作用,“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这一观点,引发理论界极大的反响。周扬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公开支持王若水的主张,并通过这个命题的讨论将马克思主义定义为人道主义。周扬的观点在思想解放初期可谓惊世骇俗,对思想解放起了积极作用。而以黄楠森、汝信、胡乔木等为代表的学者们却反对将马克思主义定义为人道主义的观点,但他们也不否认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思想的存在,他们主张将马克思哲学人道主义思想分为两层意义,一是世界观和历史观意义上的人道主义;二是道德法则和伦理规范意义上的人道主义。 
历史发展到今天,对于人自身的思考和探究,对人生和世界存在意义的关注和追问,已成为人类的共同精神诉求。马克思哲学的人文关怀正是人类思想在绵长的历史长河中的结晶,它根植于不同的民族文化土壤中。所以,它有自己生存发展的传统。人文关怀的历史发展表明,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所形成的人文关怀,都是基于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上的,继承并发展本民族及其他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指导自身社会的发展,并表现为一定的社会理论形态。按照理论形态和来源,我们可将现存较有影响力的人文关怀理论分为三种类型:西方古典人文关怀、中国传统人文关怀和马克思哲学人文关怀。 
......................
 
2.2   西方古典人文关怀 

 

自诞生之日起,西方哲学从未忽略对人的关注。作为西方哲学之源的古希腊哲学,关注的是人的自然起源和物质结构。古希腊“人学”追问“人从哪里来”一类的问题,这时“世界的起源问题与人的起源问题难分难解的交织在一起。”①要了解西方人文精神的含义,必先要理解 Hunmanism 一词在西方文化语境中的内涵。在英文中,Hunmanism 译为人文主义,也可以译为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人本主义”与“人文精神”的概念是最相似的。在西方传统文化语境中,Hunmanism 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广义上讲,“就是泛指一般主张维护人的尊严,权利和自由,重视人的价值,要求人能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思想和观点........狭义上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基督教神学的一种思想文化运动。”① 
西方真正意义上的人文主义思潮是近代人文主义,始于文艺复兴,是对宗教人学压抑人性的反动(反动语出“反者道之动”,哲学概念)。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所遵循的口号是:“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无所不有。”他们主张用人的地位代替神的地位,反对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肯定现世幸福。“和整个宇宙的思想相比,我的生命对我来说,是更大的幸福”②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学者皮特拉克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在人文主义巨匠的笔下,人不再是匍匐在上帝脚下可怜的被造物,人应该是上帝创造的杰作,是世界最可宝贵的生灵。“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
 
第 3 章  马克思哲学人文关怀的科学内涵 ..............................30 
3.1  理论基石:科学实践观 ...................................................30 
3.2  出发点:现实的个人及其生存境遇 ................................32 
3.3  实现途径: ....................................................................36 
    3.3.1  对现实生活的改造 ..................................................36 
    3.3.2  对宗教、政治、哲学的批判及“异化”理论批判 .........37 
    3.3.3  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与人的自我实现 ............41 
3.4  终极目标:人类解放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42 
第 4 章  马克思哲学人文关怀的价值旨趣 ..............................48 
4.1  关注现实的个人及其现实生存境况 ................................48 
4.2  捍卫现实个人的自由与尊严 ...........................................50 
4.3  彰显现实的个人的价值与精神 ........................................53 
.....................
 
第 5 章  马克思哲学人文关怀的现实意义 

 

5.1   中国转型期面临的精神困惑及出路探索 

 

5.1.1   当代中国人产生困惑的原因 
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确立人性的地位,使跪在上帝面前的人真正的站立起来,从整体上确立了一种“人本”的哲学观,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道主义,是在西方人道主义发展史上盛开的奇葩,它发现了“人”,从而开辟了人道主义的先河。第一次从文化上关切人的问题,“关切的是世俗生活中人的状况,使人成为价值的主体,这昭示着以后人道主义发展的现实指向性和人的指向性。”
中国转型期出现了文化的多元化,信仰的多元化,在社会主流文化中,道德文明建设因忽视人文精神的培育长期处于失范状态;使当今经济建设的显性数量不断增长,隐性质量即精神文明的提升逐渐衰弱;由于人们只关注当下物质经济的收益,而无视精神的质量,这种技术理性的二重化,致使理性与价值相背离,人不再是传统和文化中存在的个体,而成为了技术的环节之一。人们常说的现代化,说到底,是人自身变成了现代化了“现代化是把人‘化’为‘现代’,把‘人’化为现代,也就是改变人的自己的存在方式,从‘近代’的或‘古代’的存在方式‘化’为‘现代’的存在方式。”
严重造成转型期社会人文精神
的缺失。所以,人文精神的建构问题亟待解决。据调查,目前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人文精神缺失。对于我们当下的生活,由于生活的种种压力人们的精神倍受压抑,程度轻者失眠已成为生活惯性,重者导致精神分裂,或意识混乱;生活病态百出,人们的本真面目越来越模糊,真诚与伪善混淆不清,美好与丑恶明目张胆的并行,正义与邪恶不再明了……我们就置身于这种病态的社会中,人类美好的人性品质被光明正大、冠冕堂皇的亵渎,在这个世界里,权利成了握在手中的私人资本,高尚的情爱变成了权色、钱色交易。
.....................
 
 结  语 
科学技术的发展一路狂飙突进,伴随着物欲的急剧膨胀,人们的精神随之日益匮乏;生活的节奏日益加快,生活的真谛却日渐丧失;人们外在的生活日益丰富,然而内在的生活却严重的日益虚无。人也不可避免地会陷入空虚、焦虑、冷漠、孤独和无家可依可归的状态中。与之相伴而生的是人们内心的躁动、紧张和潜在的风险感、冷漠感,人之为人的本质就在于人的精神的超越性,那么人失去了其精神的维度,何其为人?尤其是在当下急功近利和物质崇拜风尚的影响下,关照人的精神欲求和价值指向是一项极为迫要的工作。 
笔者怀着对整个人类深刻的眷注和深深的人文关怀的情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基本原理为主要理论方法,同时结合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进行综合分析。借鉴学术界对人文关怀的研究成果,最后结合转型期中国人文精神建构的现实,对马克思哲学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进行较系统全面的分析研究。本文以理论和现实的诉求呼吁人文关怀的研究为切入点,从人文关怀探源、马克思哲学人文关怀的科学内涵、马克思哲学人文关怀的价值旨趣、马克思哲学人文关怀的现实意义四个方面对马克思哲学的人文关怀进行探究,进而阐释了马克思哲学人文关怀的逻辑框架之真义。 
马克思的哲学是“我”一个精神家园的价值支点。作为千年思想家之首的卡尔•马克思,他担负着人类尤其是无产阶级的苦难,在这一使命下,唤醒了人们沉睡的心智,激发了苦难人们的斗志,给一个民族一种理念,一种信仰支撑。........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