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一、研究背景和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人际交往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人际交往的探究由来已久且日新月异。自人类社会形成以来,交往活动就与人类相伴而生、形影相随;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技术的进步,信息社会重新为人们交往赋予了新的内容。网络的兴起与发展促进了人们对因特网的广泛认可和使用,在短短几十年内网络便迅速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不但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同时也使人们的交往方式发生了改变。网络是人际交往中新开辟的崭新空间,已上升为当今社会最主要、最便捷的交往工具之一,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网络进行网络交往实践活动,从而实现个人的人际交往。由此可见,这种新的交往实现了人际交往方式的极大变革。
人际交往的这种变革对当今的社会交往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技术,是许多新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迅速形成和传播的主要载体,使当今的诸多新型价值取向也逐渐建立起来,从而使人类的人际关系和道德交往中加入了开放与兼容、自由与责任等现代意识理论和伦理价值取向的因素。此外,通过网络的人际交往,交往面广泛延伸,交往层级明显增多,交往方式的更加多样,行为内容日渐丰富,同时也使得人类社会关系、道德传统日益复杂化。但是,众所周知,网络的双刃剑角色也表现得非常鲜明。尽管网络确实给人际交往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丰富了很多人的交往机会,却也为一些不法分子的不道德行为提供了新的工具、新的可能。如何更好地运用网络,改善网络环境,使网络的人际交往渠道顺畅和无害,是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难题。研究网络世界的人际交往是当今的焦点问题,这势必国家乃至国际的网络建设提供更多的参考价值和启示。
.....................
(二)选题的目的
网络交往作为网络时代的必然产物,其不同于传统交往之处在于它的进行是匿名的、是基本自由的、是为了保证平等交流的完全开放与虚拟。这些特点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网络世界的超前和进步,是几千年来人类人际交往的重大革命,但也会因网络世界的发展不成熟而出现很多问题。网络人际交往作为人类主观能动性的衍生产物,其所具有的利弊两性都是由人类本身决定的。其一是人类的认识问题:怎样看待网络人际交往的广泛传播,在积极肯定之余也要关注于消极的影响,但又同时不能因噎废食,对网络交往表现完全的抵制态度;其二是人类的行为问题:在认识的基础上,要正确运用网络工具以促进人际的交往,坚决摒弃那些有害的、有悖于道德伦理的做法,取其长而避其短,扬其善而弃其恶,让网络工具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人际交往;其三是人类的调控问题:行为上的调控是主观能动的第三个层次,因现有的网络交往问题,人类只有通过改进认识,从而调控自己的行为,让理智的认识指导人们更好地运用网络进行交往;其四是技术操作的问题:如何切实地解决这些技术进步与伦理冲突问题,是人类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国内外众多学者呼吁我们应充分发挥科技在应对网络社会问题中的作用加强网络法规对网络社会问题的监督与约束力构建网络社会交往的基本伦理准则。因此,从哲学角度研究网络人际交往的本质,对于人们正确认识网络交往、进行合理有序的网络交往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因此基于此目的而探究哲学指导下怎样解决现存的问题,改进已有的技术,通过客观与主观相结合,为网络人际交往的架构提供参考的依据,为社会各界的多方面调控提供借鉴。
...........................
第一章 网络人际交往概述
网络人际交往是一种以网络为中介的新型人际交往关系。网络人际交往,即人际交往的特殊形式。因此,对网络人际交往的涵义的理解,应当建立在对人际交往涵义的基础上。同时,因媒介的不同,也使网络人际交往带有网络的色彩,从而产生了异于以往的人际交往特点。
一、人际交往
(一)人际交往的含义
人际交往,又称“社交”或“交往”,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人与人之间通过特定中介手段相互往来,进行物质、精神或两性等内容交流的社会活动。
人际交往同交往活动一般,也具有两个维度:其一即横向交往,是主体与主体(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其二是纵向交往,反映的是主体与客体(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
人际交往从两个维度的互动中,存在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主体与其他主体、客体间的关系统一。人与人的关系建立在人与社会关系之上,同时对人与社会客体的关系进行积极改造,人际交往本身就是辩证的主客体作用关系。
(二)人际交往的特征
因为上述的二维度辩证统一关系,人际交往就具有了以下几点特征:首先,人际交往是社会人所特有的行为方式;其次,人际交往的产物是社会关系的建立;再次,人际交往是以社会关系为中介的人人交往。
(三)人际交往的分类
人际交往的形式是由个人与社会的不同关系决定的。因此,交往领域不同,便有经济交往、社会交往、政治交往和文化交往等之分;而交往主体不一、人数不同,又可以分为个体交往、群体交往、个体与群体间的交往等;交往范围有别,如地区交往,或者以国别划分的国内交往、国际交往甚至是全球交往等;交往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不同,便可分为面对面的直接交往、通过特定交往媒介的间接交往,如信件交往、电话交往、网络交往等....归纳起来,错综复杂的主体交往形式可分为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两种最基本的形式。
.........................
二、网络人际交往
(一)网络媒介
网络空间(Cybers Pace)又称为赛博空间、虚拟空间、电子空间、比特空间、英特网空间等。网络的发展与普及之迅速,昭示着世界网络化时代的到来,这为人类开辟了一个不同于传统世界的空间及由虚拟构成的交往世界,即网络空间。
人们通过个人计算机界面和网络终端在互联网空间中交往,正如美国社会学家斯劳卡的描述:“网络不是一个标准的三维空间,而是一种比喻说法,一个象征性的‘地方’……我们互相交谈,分享信息、情感和其它东西,但我们的身体并没有在那个地方相遇”。这正是对网络世界的真实描写,其主题是人类运用媒介进行信息的沟通和交流,核心就是人际交往。
网络传播的迅猛发展,融合着新潮异域文化、古今中外文明的网络文化扑面而来,为传统文化的生息与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助力和冲击。所谓网络文化,既包括完全在数字化、信息化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完全依靠网络技术而得以产生、交流和传播的全新文化现象,也包括传统社会文化数字化上网后形成的新文化现象。网络文化即是网络交往达到一定范围及强度后,自然产生的观念文化。人们的交往实践需要更进一步广度和深度,正是网络文化高度传播的内在动力,也就是说,网络人际交往形成了网络文化,同时网络文化又反作用于网络世界的人际交往。
可见,人类通过网络媒介,为沟通理解和社会互动关系的拓展提供了延伸空间,且形成了以网络为特点的意识形态。但是,网络空间和网络文化也势将带来许多政治、法律、伦理道德等各方面的社会问题,会直接影响人类的传统交往,从而迫使今天的人类重新审视自己身处的这个时代和社会,反思网络的利弊得失。
...........................
第三章 网络世界人际交往中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23
一、网络世界中人际交往的现实与虚拟的二重关系...............23
(一)网络人际交往的二重属性 ............................................23
(二)网络人际交往中的基本矛盾:现实与虚拟 .................23
二、网络世界中人际交往的存在主体之异化...........................25
三、网络世界中人际交往的道德价值观念淡化......................27
(一)网络世界中道德观念的淡化 ......................................27
(二)网络世界中自我道德修养低下 ..................................28
第四章 网络人际交往的外在调控与内在塑造 .....................31
一、网络人际交往的外在调控...............................................31
(一)保证网络行为规范的技术完善 ..................................31
(二)保障网络行为健康的道德规范 ..................................33
(三)防止网络行为失范的法制建设 ..................................34
二、网络人际交往的内在塑造.............................................35
(一)提高网络人际交往中人的自身道德修养 .................35
(二)加强网络人际交往中人的自身法制教育 .................36
(三)防止网络人际交往中人的自身内在异化 ................37
............................
第四章 网络人际交往的外在调控与内在塑造
一、网络人际交往的外在调控
因特网作为 20 世纪人类最为伟大的发明之一,一方面促进了人际交往,另一方面因对其的不合理利用而给人类带来了很多消极的影响和难题,是一项双刃剑的技术发明。我们在正确认识网络的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已经明白不能因其问题的出现而放弃网络人际交往的建设,而是应该运用网络有利的一面加以发扬,采取措施弥补其负面的效应,只有这样才能使网络人际交往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一)保证网络行为规范的技术完善
众所周知,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不仅为人类的交往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也引发了前所未有的技术难题。用以保证网络行为规范的技术不够完善,已经使很多网络参与者受到各种网络行为问题的干扰和伤害,使彼此间的网络人际交往脱离秩序。因此,进行网络技术的完善和改进是最为直接的问题解决办法。网络技术手段的改进可以使网络中很多不良行为,特别是网络犯罪行为就会受到严重打击,并对为进行的网络行为进行制止和预防。依靠于网络技术力量来保障网络世界的人际交往,恢复良好的网络交往秩序,是外在调控的基本途径。
1、加强密码保护
密码是系统登录的通行证,每个网络用户都拥有一个或多个密码,多数用户的密码都是简单便捷的,这正是密码失窃的危险信号。
首先,密码不论由系统指定,或自己设定,都应该是独一无二的,在首次注册登录过程中,所有网站系统都应该提醒客户删除和改变默认的密码,这是网站和软件运营必备的条件。密码还应该每年进行更换,密码的来源也应该是用户的删除和改变,因而网站也需要建立相应的提醒程序,提醒用户在每年的某段时间定时进行密码的更换和维护。
........................
结束语
科技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的普遍升级和网络的广泛应用,赋予了网络活动中的人际交往很多新的特征和形式,如开放性和自由性、虚拟性和匿名性、多元化性与共享性、平等性以及即时性与便捷性等等。随着新特征的表现日渐突出,在网络人际交往活动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总体来说,问题主要表现为认识问题与行为问题两个方面,不仅在认识中存在认识、心态、伦理上不同程度的矛盾,也在行为中出现了诚信缺失、信任危机、行为失范、数字异化和心理危机,以及网络犯罪等许多问题。本文就是建立在对不断变化的网络人际交往的重新认识与剖析上,通过运用哲学思想理论与方法论,去探索新特征凸显而导致问题出现和升级的根本原因。在分析中,得到网络人际交往的现实与虚拟的二重关系、存在主体之异化、中国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淡化是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从而运用相关的方法论以期指导网络人际交往中的外在调控与内在塑造,从而使各类问题得到解决。
尽管本文运用了不同的哲学思想去研究更多的交往问题,并通过对问题的出现探索相关哲学原因,以相关方法论指导实践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等通用的哲学研究方法进行论文的构建,但由于掌握的网络知识有限,参考的有价值的资料有限以及对于哲学理论的学习尚且不足,论文中不免存在偏颇和不足。随着网络交往的进一步交往,很多问题还是会继续出现,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如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人际交往具有的新表现和新特征、哲学思想进一步挖掘以对网络人际交往进行更好指导、运用更多的哲学思想解决各种问题等,这些新的研究任务尚需在今后的研究中得到发展与完成。.........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