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文化哲学之思考

发布时间:2014-09-04 20:22:07 论文编辑:jingju
一、毛泽东文化观的含义及其形成和发展 

 

(一)毛泽东文化观的含义 

 

1. 毛泽东从哲学层面对文化概念的认定 
任何社会如果想要健康蓬勃地发展,不能仅仅依靠繁荣的经济,更要有繁荣的现代文化的支持。同样,文化也维系着每个民族的生息繁衍。文化是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必不可要的因素,一个个人要真正体现其本质力量,更是少不了文化价值的支撑,恩格斯曾经说过:“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
“文化”一词很早就出现在古代汉语中了,但是最初是分开使用的。“文”原本是指互相交错的纹理,进一步引申为美、善的含义;而“化”原本是指造化、生成以及交易的意思,后来指事物的形态或者性质发生的变化,同时也被引申成教化从善的含义。在西汉的时候“文”和“化”合成一个词,刘向的《说苑·指武》中就有“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文化分别和自然、神理、武功等对举,能够引申出不同的含义,在这里我们着重探讨文化在哲学视域的含义。19 世纪,伴随着人类文化学的兴起,“文化”开始被赋予新的内涵。英国文化学者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在其发表的《文化概念》中对西方的 100 多个文化的定义作了全面辨析,加以归纳概括:文化由表面的和内在的行为模式组成;这种行为模式通过象征符号而获得和传递;传统观念是文化的核心部分。文化体系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也是进一步实践活动的决定因素。德国哲学家康德也曾给文化下过这样的定义:在一个有理性的存在着里面,产生一种达到任何自由抉择的目的能力,从而也就产生一种使一个存在自由地抉择的目的之能力就是文化。
.......................
 
(二)毛泽东文化观的形成和发展 

 

1. 毛泽东文化观的形成 
人是文化的主体与核心,当人类开始有意识有选择地使用工具改造环境,改善生存条件时,文化也就产生了。使用过的自然物被打上了人类的实践性的烙印,人的价值理念也被注入其中,从而进入了文化的范畴。
恩格斯说过,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和内容。毛泽东的文化观作为一种具有独特形式和内容的理论思维,同样是一种历史的产物,是应时代的呼唤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其一,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是毛泽东文化观的直接理论来源 毛泽东文化观是中国革命具体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的重要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化的优秀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毛泽东构筑文化理论的重要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深刻影响了毛泽东,他的社会主张开始明晰起来。在“五四”运动前后,当时的俄国经历了十月革命,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俄国成了毛泽东心里最向往的国家。毛泽东开始主张用“强烈方法的共产主义”改造落后的中国社会。
伴随着这个转折,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土地革命,成为了毛泽东文化观的重要发展时期。 毛泽东世界观的确立,来自于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我党哲学的基础,这是客观事实,不像唯理论那样不能证实而容易被人动摇。这样,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观点,逐渐为毛泽东所吸收,成为了他整个文化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和支柱。超越资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念,大量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术语的使用,也逐渐改变了毛泽东的话语体系。
......................
 
二、毛泽东阐明若干处理古今中外文化间的辩证关系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 

 

1. 批判的继承和借鉴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中,只有做出正确的取舍,才能更好的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正规的遗产。”
虽然毛泽东一直在不同的场合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但是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仍然主张应还有正确的态度。这是因为今天“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一个发展”。传统文化是根基,如果在文化建设中抛弃传统文化,那么新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也会受到严重阻碍,步履维艰。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对中国传统文化要有所分析,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有批判地继承,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也不能颂古非今,赞扬任何封建毒素。在1964年,毛泽东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要求我们持有正确的态度来看待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毛泽东从尊重民族文化的观念出发,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对于中国的文化遗产,应当充分地利用,批判地利用。”
这就要求我们要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毛泽东强调,继承和借鉴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必须将腐朽的文化和先进的传统文化有区别地加以看待,不能全盘否定或者全盘接受。要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立足于时代精神,服从于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要求,对那些“凡是我们用得着的东西”都加以利用。
............................

 

(二)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1. 对本土文化反对肯定一切的复古主义 
文化复古主义把儒学经典作为真理,独尊儒术,认为只有儒学才是永远不变的天道、常道,陷入了“天不变,道亦不变”的理论误区。文化复古主义虽然在肯定中国传统的作用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文化复古思想死守传统的教条,不肯对传统文化持扬弃的态度,不愿向西方先进文化学习,这是一种食古不化的形而上学观念。这不是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马克思主义态度。 
毛泽东对传统文化就没有进行简单的全盘肯定或者简单的全盘否定,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形成了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的态度,即批判的继承,也就是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 历史的发展总是连续的,人类创造历史都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创造的,文化的发展也是如此,任何新文化都是在对传统文化的选择和积累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一旦离开传统文化,新文化就会失去了继续发展和繁荣的根基。毛泽东指出:“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历程,剔除其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
概而言之,在对待本土传统文化的问题上,毛泽东主张在坚持辩证法的基础上,采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针。这一重要的文化思想,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指导。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集体秉承了这一思想,郑重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反对肯定一切的复古主义。
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人们的实践如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必将事半功倍,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如果能切实贯彻毛泽东的文化方针,亦将前途璀璨。 
...........................

 

二、毛泽东阐明若干处理古今中外文化间的辩证关系.............18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 18 
1. 批判的继承和借鉴传统文化............................................... 18 
2. 创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19 
(二)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22 
1. 对本土文化反对肯定一切的复古主义................................. 22 
2. 对外来文化反对排斥一切的虚无主义................................. 23 
(三)大众文化与经典文化的关系......................................... 25 
1. 文化必须贴近大众文化生活、满足大众文化需求................25 
2.文化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精神财富.....................26 
三、毛泽东文化观的当代价值.................................................28 
(一)毛泽东文化观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28 
1. 毛泽东文化观充实了马克思主义若干文化理论.................28 
2. 毛泽东文化观对推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国化............... 29 
(二)毛泽东文化观是当代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0 
1. 毛泽东文化观为当代先进文化建设确立............................ 30 
2. 毛泽东文化观为当代我国文化建设.................................... 31 
3. 践行毛泽东文化观必须以人民大众为主体......... ...............35 
.............................

 

三、毛泽东文化观的当代价值 

 

(一)毛泽东文化观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1. 毛泽东文化观充实了马克思主义若干文化理论 
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纵观毛泽东文化观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中国化的过程,整个过程都是在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基本框架下进行的,同时密切结合了中国的国情。毛泽东文化观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理论根基,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较为先进的观点,同时也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若干文化理论。1940年2月,毛泽东撰写并发表《新民主主义论》,这成为了其文化观成熟的标志。
毛泽东的文化观是一个科学严谨的体系。 
第一,根据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思想,毛泽东关于文化的科学表述,唯物地揭示了整个文化的政治属性和阶级本质,准确地阐明了文化的形成、文化的发展变化同政治、经济发展变化的密切联系,以及文化在整个社会变革中所应有的地位和作用,从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思想。 
第二,依据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文化主体论。文化是一定社会的人们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都是人的创造品。人民群众是文化的主人,文化应该反映主体的活动。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提到,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世界是人民的世界,历史是人民的历史。这就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第三,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有机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中,经济是基础,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

 

结论
 
毛泽东文化观告诉我们,我们要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来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和文化遗产源远流长,历史文化遗产也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我们要有差别地对待,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健康发展。“推陈”和“出新”是文化发展辩证统一的过程,也是文化扬弃论哲学思想在毛泽东文化观中的集中体现。毛泽东把批判继承旧文化与创造新文化的关系概括为“推陈出新”。“推陈”就是要在继承和吸收中外文化遗产时,抛弃那些不适合于今天需要的东西;“出新”就是要在继承和吸收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创造出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批判地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不是让文化遗产成为你文化创作的替代品,而是要从中学到有价值的东西,并为现在的文化建设服务。新文化的创造,不仅要吸收和借鉴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更要立足于现实,从生动的现实生活中去挖掘素材,激发创作灵感。毛泽东把批判继承旧文化与创造新文化的关系概括为“推陈出新”。“推陈”就是要在继承和吸收中外文化遗产时,抛弃那些不适合于今天需要的东西;“出新”就是要在继承和吸收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创造出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推陈”和“出新”是文化发展辩证统一的过程,也是文化扬弃论哲学思想在毛泽东文化观中的集中体现。批判地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不是让文化遗产成为你文化创作的替代品,而是要从中学到有价值的东西,并为现在的文化建设服务。新文化的创造,不仅要吸收和借鉴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更要立足于现实,从生动的现实生活中去挖掘素材,激发创作灵感。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