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思哲学思维研究

发布时间:2014-08-30 09:16:28 论文编辑:jingju

第一章   子思生平及性格特征


一、子思生平


子思生卒年不详,作为孔子嫡孙,子思幼时“亟闻夫子之教”,可以说是孔子思想的直接继承者,孔子去世后,子思继而受业于孔子弟子曾参,得以深契儒学精髓,融会贯通,全面继承并发扬了儒家学说,力图拯救当时的社会危机,最终形成了自己抗志守道、持节独立的思想体系,对其后的孟子及宋明理学家都有重要的影响。
子思自幼聪颖好学,未及弱冠便以博识显闻。他曾在鲁国收徒授业,并于鲁穆公时,拜为君师,以资策问,参与鲁穆公变法。变法失败后,子思又周游宋、齐、卫等国,坚持以儒家学说游说诸侯,但如其祖父一样,却屡屡遭受挫折。子思居卫时,曾经一度饥寒交迫,然而他仍然能够坚持己志,安贫乐道。子思后去宋国,困而作《中庸》。晚年返回鲁国,宣扬儒学思想,并以昭明圣祖之德为己任,被鲁穆公尊为贤者,然而却终未见用。
子思虽然没有受到当时统治者的重用,但他仍然坚守儒者之道,不为权贵所动摇,刚强弘毅,抗节守道,虽身处贫贱,亦不改其志,痛斥诸侯残害百姓之行,成为当时颇有影响力的儒家思想代表。
子思继续并发展了孔子学说,其思想深刻地影响着其后儒学的走向,故而为历代统治者所尊重。宋徽宗崇宁元年,子思被追封为“沂水侯”,大观二年得以从祀文庙;南宋宁宗端平二年升祀堂上;度宗咸淳三年加封“沂国公”;元文宗至顺元年加封为“沂国述圣公”;明世宗嘉靖九年改称“述圣子思子”。
...................


二、子思性格特点


先秦诸子中,子思以其鲜明的性格卓然而立。对于子思的人格风貌,宋明理学家也深有体会,如朱熹评价子思“恁地刚毅”。在朱子看来“孟子所称如‘摽使者出诸大门之外,北面再拜稽首而不受’,如云‘事之乎,岂曰友之云’之类”皆是子思刚毅之举,高度赞扬子思的人格。郭店楚简《鲁穆公问子思》中子思所云“恒称其君之恶者”是子思刚毅性格的再现。子思的这种刚强弘毅的性格特征,集中表现在其“好大”、刚毅正直与安贫乐道三个方面。


1、“好大”
子思以“好大”名世,“好大”是子思人格风貌的典型特征。子思之“好大”,并非是指其言行迂阔,好高骛远且不切实际,而是指子思心向往大道,志存高远的性格追求。子思“好大”的追求实际上与其思想境界和道德追求有关。在子思看来,“好大”并非坏事,因为“好大”体现着其对于大道的追求,而如果“毁道以求容”,恰恰正是不应当的。
胡毋豹谓子思曰:“子好大,世莫能容子也,盍亦随时乎?”子思曰:“大非所病,所病不大也。凡所以求容于世,为行道也。毁道以求容,道何行焉?大不见容,命也;毁大而求容,罪也。吾弗改矣。”
胡毋豹担忧子思好大为世所不容,规劝其“盍亦随时”,而子思却认为这乃是“毁道以求容”。由此可见,子思“好大”的目的是“为行道也”。“好大”,实际上也即是好道。
在子思看来,道充塞天地,广博无边,如《中庸》所云:“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天地之道广博无尽,其最直观的表现即是“大”。因此,子思好“大”,实则是子思对于天地之道的追求与践履。
...................

第二章 子思哲学思想研究


在本体之“诚”的前提下,价值之“诚”赋予主体以“仁心仁性”,这种主体本有的“仁心仁性”是主体的道德本原,是“非由外铄”而“固有”之物。主体可以通过反躬自省和德行践履,追求并最终达至“诚”的境界。这种主体“诚之”的路途唯有通过“慎独”,努力恪守“中庸”之道,才能够最终达成。而这种“慎独”与“中庸”、“时中”的观点,又构成了子思的道德修养理论。
通过“慎独”与“中庸”的道德修养工夫,主体本有的“仁心仁性”得以“透显”,最终由“人道”而至“天道”,从而获得自我实现。然而这并非是主体追索“诚”之路途的终点。在子思看来,君子自身不仅要成德成圣,同时也更应该在“身修”之后而能“治国”、“平天下”。在这一思路的影响下,子思把政治实践领域纳入到了道德修养中,以“诚”为出发点,对政治实践中的“德”与“位”关系以及政权更迭观等进行了详细探讨,最终总结出其独特的王道政治思想。
总之,作为战国末期富于代表性的哲学家,子思的哲学思想周密完备,独树一帜,它的产生,不仅极大的丰富了儒家学说的内涵,同时也是当时整个时代下人类理性思维崛起的集中展现。
子思作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其哲学思想便周密而完备,玄远幽深,富于思辨性,其不仅继承了孔子哲学思想的精髓,同时也对后世儒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子思哲学思想是围绕着“诚”思想来展开的。“诚”是子思哲学的核心,是其哲学的逻辑起点。在子思哲学中,“诚”不仅是世界的本体,同时也是最高的价值本原。本体之“诚”与价值之“诚”共同构成了子思“诚”思想的主体内容。
............................
 
一、天道性命观


“诚”是子思哲学思想的核心范畴。“诚”在子思哲学思想中不仅是指世界的本体,同时也是最高的价值本原。本体之“诚”与价值之“诚”共同构成了子思“诚”思想的主体内容。本体之“诚”作为前提,赋予了天道性命贯通的可能,而价值之“诚”,作为天人一体的中介,则使天道与性命在道德本原上得以同一而又圆融无碍。本体之“诚”与价值之“诚”的设立,使“诚”既能上达天道,又可涵摄人事,这样,以“诚”为本,子思的天道性命思想得以贯通。


(一)、“诚”观念的产生
关于“诚”的本义,《说文解字》释其为“诚者,信也,从言”,表明“诚”乃是在“言”字的基础上衍生而来。而在甲骨文中,“言”的字型又与“告”相似,其含义有告祭祖先神灵之意,有着强烈的宗教色彩。这种宗教色彩显然与原初社会敬神的传统密不可分。这种敬神的宗教传统一直影响着上古社会,如《礼记·表记》就有“夏道遵命,事鬼敬神”以及“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的记载,可见在当时,事鬼敬神、事神,被作为重要的传统而被重视,而告祭作为事鬼敬神、事神祭祀活动,是初民告慰祖先神灵,以期获得神灵庇佑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告祭活动中,个体丝毫不能怀有置疑甚至亵渎之心,必须以全无保留的虔诚之心敬事祖先神灵,以期获得祖先神灵的庇护与福祉。
本体之“诚”作为前提,赋予了天道性命贯通的可能,而价值之“诚”,作为天人一体的中介,则使天道与性命道德本源上得以同一而又圆融无碍。本体之“诚”与价值之“诚”的设立,使“诚”既能上达天道,又可涵摄人事,这样,以“诚”为本,子思的天道性命思想得以融汇贯通。
在子思哲学思想中,“诚”作为形而上的道德本原,并非外在于主体,而是主体本有之物。主体所本有之“诚”,也即主体的“仁心仁性”,是由价值之“诚”所赋予,其具体表现就是仁、义、礼、智、圣之“五行”。
..........................


第三章  子思哲学思想特点............................................49
一、道德主体性的显扬..................................................49
二、玄深幽远思辨特征...................................................51
第四章  子思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53
一、“诚”思想与价值信仰和诚信价值观的形成............53
二、德福关系讨论与幸福命题的重估...........................54
............................


第四章   子思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子思哲学思想是战国末期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体现当时社会的时代精神。子思哲学思想不仅对战国时期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在对当今社会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诚”思想与价值信仰和诚信价值观的形成


子思“诚”思想,可谓是对当前信仰普遍缺失的社会现实的积极回应。在子思哲学思想中,“诚”是天道的本质,同样也是最终的道德本原。可以说,“诚”是子思所信仰的圣人之道的根本内容。以“诚”为本,子思建构出独特而完善的人生价值体系。这种价值体系,不仅回应了人生在世的安身立命的终极问题,同时也为儒学道德伦理思想寻找到了坚实完备的信仰支撑。子思“诚”思想的形成,是儒家道德伦理思想发展的高峰,也是先贤对社会与人类发展的美好设想。子思“诚”思想,不仅是对战国末期的纷乱的社会局面的回应,同样也对当前社会信仰缺失的局面提供了宝贵的启迪。
子思“诚”思想,是最富于理性意义的信仰之源。“诚”是子思哲学思想的终极本原,它既是终极关怀,又是信仰之源。以“诚”为本,子思比较好的回应了人生在世的根本问题,使人得以寻找到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子思“诚”思想彻底剥离了传统的天命天道观所遗存下的宗教性残留,肯定了人的主体性,认为人皆有“仁心仁性”,人人皆可为尧舜。“诚”思想的存在,为我们创设了一个可以道德修养和提升的路途,在这一背景下,人生在世的根本不在于追求欲望的满足,而在于自我成就,自我修养。
.....................


结论


当今社会物质财富极度充裕,而人的精神生活却日益空泛。经济发展和科学进步并没有使人类社会的道德水平得到提高,相反,却造成了人类伦理道德的滑坡,社会上种种矛盾日益积累,人们的幸福感也普遍下降。造成这种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当前社会信仰缺失的现象日益严重。社会浮躁、人心浮动,拜金主义盛行,人们只盲从于自我的欲望,而对所有值得敬畏的东西不屑一顾。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人类科技的进步,所带来的是人类对自身力身的过分信心,人类陶醉在“人定胜天”的幻想之中,却殊不知,危机已经日益紧迫。信仰危机是当前社会诸多问题中最重要的一个,信仰作为回应人类终极关怀的问题,其一旦缺乏,整个社会就会变得毫无方向,从而陷入迷失之境。解决当今社会信仰危机问题,最根本的是要重新找到人类所共有的信仰和价值。在这一点上,子思“诚”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子思“诚”思想不同于宗教信仰中的神、上帝等,它的含义是指世界的本体与根本运行规律。....
子思德福关系思想,妥善的回应了德与福两者矛盾的现实问题。以道福讨论为契机,子思将幸福问题引入到了个人修养的视域中。子思的德福关系思想体现着传统儒学在处理人生、道德问题上的高明智慧,这种智慧不仅较好的回应了战国之世的现实情况,其同样也对当代社会具有着启示意义。 ...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