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高中文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作文占了语文的“半壁江山”,因为它“能较系统、全面、深刻地反映一个人的文化修养、价值取向、审美趣味以及精神追求”,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方面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其中,文学写作因其客观上更能承载学生的喜怒哀乐、宣泄他们的情感,而对学生有着更大的吸引力,从而成为高中写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文学写作教学一直处于“少慢差费”的不良状态下,老师怕教、学生怕写的问题由来已久。尽管新课改以来,不少专家和教师对此进行了诸多探索和改革,但从整体来看,文学写作教学在教师和学生心中的“不良印象”仍没有多大变化,他们对作文的畏难心理并没有改变多少。
在阅读模块最受学生青睐的文学作品,一进入写作领域马上变成师生惧怕的对象,这的确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从总体上看,我们的高中文学写作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生文学写作存在的问题
(一)呆板空洞,缺乏鲜明的形象
由于高考应试的压力,以及年龄生活经历等原因,学生被限制在学校与家庭的两点之间,没有时间和精力顾及课堂以外的东西,对社会生活缺乏敏锐的观察或者懒于观察,无法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现实生活作出准确、生动的反映。写作时头脑空空,没有鲜明可见的形象可用。只好超越自己的生活经验,硬着头皮东拼西凑,找一些别人描写的形象加以改头换面,或者捕风捉影,或者无中生有,甚至干脆粗率马虎随意应付,拼贴到自己的文章中,假话大话连篇,致使形象呆板空洞,有的只是概念化的拼凑,这样的形象没有任何鲜明生动可言,丝毫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
二、教师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中文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固然有学生疏于观察、懒于思考和缺乏练笔等方面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反映出教师在写作教学方面存在的诸多不足,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对文学写作教学的误读
一直以来,很多教师就对文学写作教学存在着误读。这种误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学写作被神圣化和神秘化了,认为文学创作是天才的事;二是认为作文课不是培养作家的,没必要在文学写作教学课上下功夫。其实这些都是对高中文学写作教学认知的误读。前者将文学写作引向了神坛,后者则将文学写作等同于文学创作,它们都将文学写作引向了误区。
其实,从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文学理论界的观念就已经开始发生了转变,比如英国文学理论家特雷·伊格尔顿就曾这样表达:“既然语言不仅是我使用的方便工具,而且是一种创造了我的东西,那么,认为我是一个稳定的统一的实体的思想,必然也是一个虚构。”
文学理论界从根本上动摇了创作的构造模式,消解了文学创作的神秘性,使其由封闭走向了开放,“创作”走向了“写作”,主体也由天才转向了大众。而教师的有效引导也使这种写作观念变成了现实。比如第一代特级教师霍懋征指导学生写作就借大作家之口告诉他们,每个人从第一声啼哭就开始表达自己的想法,写作是人人都会的事,可以说每一句话就是一句散文。
“作家论”认为文学写作教学只是培养高水平的创作技能,只是培养作家。其实,它也不过是将文学写作的功能单一化,文学写作是学习语言的一种方式,是培养想象力不可或缺的途径,具有提高学生的思考力,提高审美能力、唤起人文关怀的重要价值。因此在高中进行文学写作教学是高中作文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
.............................
第二章 “滋味说”视角下的高中文学写作教学阐释
一、“滋味说”的内涵
钟嵘,字仲伟,我国南朝齐梁时期著名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滋味说”出自其《诗品》。尽管前人论“味”久已有之,并且也将它深入到诗歌领域,但中国古典文学“滋味说”的集大成者却是钟嵘。因为他不仅在前人论“味”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滋味”二字,更重要的是他构筑了一个完整的“滋味说”体系,且以此作为五言诗的评价标准,奠定了“滋味说”的理论基础。
钟嵘在《诗品序》中第一次提出了“滋味”二字:“夫四言,文约意广,取效《风》《骚》,便可多得。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
钟嵘认为四言诗字数少表达意思却相对较多,效法《国风》、《离骚》,就可以摹仿大概。但它已经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再适合当世,所以人们就很少学习它了。五言诗在诗体中居于重要地位,是众多诗歌中最有滋味的,所以说合于世人的口味。
在这里钟嵘用“滋味”二字来论诗,并以理论家的敏锐眼光给予了当时的新兴诗体五言诗很高的评价,“突破了那种认为四言为‘正宗’、五言为‘流调’的保守观念”,不能不说这具有积极的思想意义。尽管在当时四言是“正体”——但钟嵘却鲜明地“将四言诗与五言诗截然相反的日益走向衰落的趋势揭示出来”。这是因为五言诗虽比四言诗每句只多一个字,但在艺术容量和节奏感上都大大优于四言诗。
..........................
二、“滋味说”视角下的高中文学写作教学研究的意义
关于钟嵘“滋味说”的研究比较多,但与高中文学写作结合的还没有发现。笔者认为,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将钟嵘的“滋味说”引入高中文学写作教学,既拓宽了该理论的使用领域,又能为当今的作文教学提供一点借鉴,从现实来看还是很有价值的。
钟嵘的“滋味说”从内涵上包括形象性、情感性、文采美三个方面,具体来看三者都对当今高中文学写作教学具有启发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力,使他们养成善于描摹事物特征的习惯 形象性能力的培养,就是指塑造好形象,形象塑造得越细致越贴近事物的本真,诗歌就越有“滋味”。五言诗之所以有“滋味”,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有着更大的容纳鲜明可见形象的空间。读者读诗被感染,说明诗有“滋味”,而这其中触动读者的,首先是呈现到眼前的形象,读者经由形象触摸到作者的情感。那些触动了读者敏感神经的形象,让他们产生了回味不已的感受。在文学写作中,作者想要抒发的情感,更多的时候是借助形象,以含蓄的方式阐发,这样才会有“文已尽而意无穷”的美妙感受。所以文章是否有滋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形象塑造的结果,好作品首先是赢在了形象的塑造上。
文学来源于生活,形象当然也来源于生活,钟嵘强调形象要从现实生活中“即目”“直寻”而来。当前,很多学生的文学写作内容空洞乏味,毫无感染力可言,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具体的、细致入微的形象。这既与学生生活经验不足,对生活缺乏观察有关,也与教师在文学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关。因此引入钟嵘“滋味说”的“造形”观,帮助学生在文学作品中塑造出鲜活可见的形象,还是很有意义的。
.......................................
第三章 “滋味说”视角下的高中文学写作教学借鉴原则.................16
一、直观形象原则 .........................................................................16
二、情感推动原则 ..........................................................................17
三、言而有文原则 ..........................................................................17
第四章 “滋味说”视角下的高中文学写作教学实施策略............... 19
一、形象达意 ................................................................................ 19
二、写物传情 ............................................................................... 24
三、润以丹采 .............................................................................. 34
.................................
第四章 “滋味说”视角下的高中文学写作教学实施策略
根据钟嵘“滋味说”的内涵,我们在高中文学写作教学中可以实施形象达意、写物传情、润以丹采等教学策略。
一、形象达意
文学作品通过形象的塑造来传情达意,钟嵘认为五言诗具有滋味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在形象的塑造方面最为详尽恰切, “岂不以指事造形……写物,最为详切者耶”, 形象性是“滋味说”的基本要素之一。因此,在文学写作教学中就要充分重视形象的作用,在形象性方面下功夫。要塑造好文章的形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深入生活,为文学写作积累形象
钟嵘在《诗品序》中强调,诗歌中塑造的形象要从现实生活中寻求,而不要通过引经据典来借用别人的现成事物。他说自然界的“四候”以及现实社会的种种,如“春风春鸟,秋月秋蝉”,“ 楚臣去境,汉妾辞宫”,都是足以打动诗人、让他们进行描写塑造的对象,作者只要“即目”“直寻”——直接从生活中寻找,就可以寻到最生动最感人的对象。现实生活就是文学作品形象的丰富宝库。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钟嵘在形象性方面一个很大的贡献就是,他将形象从单纯的自然事物拓展到了社会层面,既要从自然界寻找形象,也要观察社会现象,从社会生活中寻找形象。
.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与到生活中,多接触自然和社会,时时处处做一个有心人,捕捉大千世界的万千形象。
..................................
结 语
作为一名普通的高中语文教师,我深知写作对学生的重要性。学生和教师都为作文付出很多却收效寥寥、着急却又不知该如何是好的情形深深刺痛我的心。尤其是在新课改和新课程标准的背景要求下,文学写作在高中的写作教学中已经有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在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思维能力、审美趣味和精神追求的培养方面都有着不可低估的能量。
在高考的作文评分标准中专门有一项是针对文采的,众多高考阅卷者也反映在不到一分钟的作文阅读过程中,文采在印象分中是占很大比重的。因此在文学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文采的作用,引导学生在把握文章形象和情感的基础上,赋予文章以精美的文采,以此增强文章的可读性、感染力。
钟嵘的“滋味说”作为古代文学理论的杰出代表,为当前的高中文学写作教学提供了诸多的养分。对当前的学生文学写作弊病,它恰可以从形象性、情感性和文采美方面给予指导和借鉴,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当然,这也不是能一下子解决文学写作问题的灵丹妙药,笔者由于自身专业水平的不足、认识的浅陋,对钟嵘“滋味说”和高中文学写作的研究还很不够,只希望能以本篇论文抛砖引玉,引起众多有识之士的注意。期望他们能更深入地研究二者的联系,为高中文学写作教学带来更多的益处,也使更多的学生摆脱今日文学写作的苦恼,这将善莫大焉。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