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视觉文化语境下文学生产方式的图像化转型
从文学的发展史来看,文学(包括文学性)的具体所指是有它的历史性的,也就是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从无数历史事实中就可得到印证。那么据此推论,文学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整个文学活动过程也是历史的,要对其理解和解释就势必要放在历史的视域下来进行,用发展的观点来审视问题。正所谓“时运交移,质文代变”,研究文学艺术正像丹纳所认为的那样,不能脱离特定的时代和环境。应该说,没有永恒的与客观的文学,而只有一个历史的与实践的文学。在后现代的视觉文化语境下,文学走向图像化的趋势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文学的生产方式必然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也走向了以图像化为表征形式的生产。
第一节 图像化生产与文学重构
生产方式是马克思主义生产理论中最主要的研究对象,可以说是一个核心范畴,在马克思看来,“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生产方式从广义上讲是指人类获得生活资料的方式,也叫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人们为了生产物质生活资料,必须具有一定的生产力并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二者的对立统一即构成一定的生产方式。其中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生产方式的性质是由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每一个社会,它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方式的基础之上。生产方式归根到底决定全部社会制度、政治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也就是说从构成上看,生产方式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除此之外,生产方式还可以指狭义上的生产者之间、生产者与生产资料之间的技术结合方式。
..............................
第二节 文学生产方式图像化转型的结构体系
文学的图像化生产从表征形式上来说,暗含着由拓展到深化的两级化路线,同时它又对应为艺术性质的生产和非艺术性质的生产两个层面。从拓展层面讲,它又有两种形式,一是显性的文学图像化即图像文本的生产。首先是文学文本的静态图说化生产。如林白刊行的“新视像读本”小说《一个人的战争》、摄影文学等,就是典型的图像与文字结合的新型文学作品。当然这些图文作品同古代的“绣像本”文学早已大不相同,与之相比,当代的图文式文学作品无论是在量上还是在作用上,更多的是图像压倒了文字。其次文学的图像化生产还表现为文学自觉成为电影、电视的前脚本,直接成为动态的影像呈现。从《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等古典名著,到《四世同堂》、《围城》、《妻妾成群》等现当代文学经典,再到《未央•沉浮》、《和空姐同居的日子》、《佳期如梦》等近年来风生水起的网络文学,另外还有电视诗歌、电视散文等等,这些作品赋予了影视导演们无限的灵感,成为图像战胜文字,文学走向图像化的重要法宝。与显性的文学图像化生产的表征相对应,文学图像化生产的另一重要方面表现为隐性的图像化即文本图像的生产。
视觉文化语境下文学生产方式的图像化转型,其表征形态实现了三重转型,其一,文学生产方式从文字生产到图像生产的转变;其二,文学生产方式从时间生产到空间生产的转变;其三,文学生产方式从理性生产到快感生产的转变。需要指出的是,这三重转型是相对而言的并不具有绝对性,我们只是按照何种生产方式居于支配地位这一标准来进行的,并且都从属于生产方式的图像化转型这一整体。另外,三重转型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任何一方的转变都会造成另一方的转变,每一方的转变都有着各自的特征、原因、影响等等,下面我们就把焦点集中在这些层面,以期望能廓清转变的内在理论逻辑。
........................
第二章 文学图像化生产的构成场域
文学活动是在特定的场域中进行,其内部也包含着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次级场域,文学的生产场域作为整体的文学场域的构成部分,其内部也包含着自身的次级场域,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考察文学的生产活动,文学的生产场域会有不同的特征。本章将把文学的图像化生产作为一个整体场域并对其内部的起主导作用的次场进行分析,研究的过程中将会尤为注意当代的各种文化语境与文学图像生产场域的相互作用关系。
第一节 场域内涵的界定
“场”本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主要是指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态,具有质量、动量和能量,通过场实物之间可以传递相互之间的作用,如电场、磁场、引力场等。德国心理学家考夫卡在《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当中,把观察者感知现实的观念称作心理场,被感知的现实称作物理场。该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库尔特⋅勒温也提出了一个“场论”,他的场主要是指人与环境之间的交互关系,这种交互关系是一个网状的结构,一个因素发生变化,其他的因素也会跟着变化。除了以上二者从心理学角度论述了“场”理论之外,这里我们需要重点探讨的是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的“场域”(也称“场”)理论。在布氏看来我们所处的社会并不是一个浑然一体的整一的世界,而是可以分化成许多小的世界,这些小世界有着自身的逻辑和相互之间的联系,形成了一个关系空间。他认为:“一个场也许可以被定义为由不同的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构成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造。由这些位置所产生的决定性力量已经加强到占据这些位置的占有者、行动者或体制之上,这些位置是由占据者在权力(或资本)的分布结构中目前的、或潜在的境遇所界定的;对这些权力(或资本)的占有,也意味着对这个场的特殊利润的控制。
..................................
第二节 图像意识场域的生成与结构
如果撇开一切外部因素的作用,仅仅从人自身的视域去观照当代视觉文化崛起的动因,那么我们可以把目光聚焦在人类的视觉本能(视觉需求及视觉欲望)上来。约翰⋅伯格说:“观看先于言语,儿童先观看,后辨认,再说话。”人类自从诞生那一刻起就对视觉感官有着天生的依赖性,离开了观看活动,人类的生存实践便无从展开。随着人类在实践活动尤其是视看活动的展开,作为行动者的人就会习得一种图像意识,若将布尔迪厄的场域移用过来,我们就可以说,在实践活动中行动主体(人)会生成一个由图像意识构成的场域。在文学的图像化生产场域中,图像意识场域是主体的专属部分,是文学转向图像化生产的原初动因和组成元素,在文学图像化生产场内处于基层位置,起着基础作用。从本质属性上讲,它并不是一种文学的生产,而是一种思维习性的生产,因此它又不纯粹属于文学场的范畴,带有相对独立性。那么何为图像意识呢?肖伟胜认为:“所谓图像意识,顾名思义就是指与图像有关的意识。其实质是探寻图像的意义,通过对图像意义的追问可以反观问者即主体的观视方式和源本的存在体验。”
可见对图像意识的追问应该会涉及到图像是什么?我们如何认识图像?图像为何需要我们认识?等问题。也就是说,要从认识论的、存在论的等不同的理论视域出发才能够明晰图像和图像意识。当然,我们这里所谓的图像意识也仅仅是对现象学关于图像意识概念的移用,因为图像意识场特别是当代视觉文化主导下的图像意识其外延要小于,或者说并不是完全纯粹的现象学意义上的图像意识。这就涉及到当代视觉文化意义上的图像的首要所指问题。
...........................
第三章 文学图像化生产的生产力构成 ..................................61
第一节 生产力界定:视觉生产力的当代出场 ........................61
第二节 视觉生产力的内涵及特征 ........................................65
第三节 视觉生产力的文学场运行规律 ....................................75
第四章 文学图像化生产的生产关系构成................................84
第一节 生产关系界定:图像化关系的历史性生成 ................84
第二节 图像化关系的形式与内容 ........................................90
第三节 图像化关系的文学场组合规律 ....................................97
...........................................
第五章 文学图像化生产的文化批判
图像化文学生产方式的确立标志着文学的产业化道路又具备了另一种可行性,它带给文学的不仅仅只是经济资本,而更多的是有限的经济资本之外的无限的文化资本乃至社会资本的扩张,文学由此也超越了个人式的心灵想象和独语状态,而最终走向了社会化和生活化。此时的文学再也不会停留于我们静观式的认识活动之中而是扩展为更具实践性、影响性的人类的共同体的活动。另一方面,视觉文化在当代的势如破竹以及日益增强的影响力,最终使得文学的图像化生产的意义超脱了文学的范畴,成为了一个文化文本。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秉持一个公正的文化批判视域来审视文学图像化生产的价值与困境所在。
第一节 文学图像化生产的价值
如上所述,文学图像化生产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文学,而是有着更广泛的文化价值,我们可以从文化的结构态势、发展模式、存在方式等三个维度对这种价值进行考察。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这里以文化批判视角来审视图像化文学生产方式的价值并不意味着完全忽视它对文学自身的意义,而是以此为基础的向前推进,以见出更深一层的意义。
图像化文学生产方式的确立首要的价值就是改变了经典的文化格局,驱动了文化场的结构变革。从表层来看,文学的图像化显现出了图像的强大感召力,在由此引发的“图文之战”中图像确立了至高无上的霸权;从深层来看,图像压倒文字则昭示着我们当前的文化场的内部结构正在从语言“主因”型文化向图像“主因”型文化的转变。至于其转变的原因(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视觉文化崛起的原因),学界相关的论述已经很多,我们这里将不再赘述。然而不得不指出的是,“主因”仅是指一方因素起支配性作用,并不意味着其它因素的完全缺席。“主因”的提出者雅柯布逊曾说:“主因也许可以界定为一部艺术作品的核心要素:它控制着、决定了和改变了其他构成要素。主因保证了结构的完整性。”
................................
结语:
事实已经证明,文学在视觉文化语境下并不会“不食人间烟火”,它必然会受到视觉文化这样或那样的影响。文学的图像化生产除了受到传播技术优势和商业化大潮的推波助澜之外,作为视觉文化场内的行动主体——人的视觉需求,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可以说,人天生就是一个视觉的动物,通过图像来满足欲望并获得存在感可以说是当下图像泛滥的最原初动因所在。文学并不是一个静止的概念,它总是在不断的发展丰富自己,当然这也就意味着文学的生产方式也是发展的、多变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之文学,文学的图像化我们并不能绝对地说成是文学的“堕落”或是“袪魅”,换一个角度讲,它是文学面对图像的打压积极谋求自身生存策略的表征。在视觉文化这一巨大的时代症候下文学的变动性本性必然决定着文学走向图像化,并确立一种图像化的文学生产方式。但事实上文学的这一图像化进程并非一帆风顺,它有着诸种主观的或是客观的困境所在,从客观上讲图像叙事相较于语言文字叙事存在着想象力的弱化、审美意境的缺失、生存体验的消蚀,图像生产自身也存在着价值的悖论并由此引发了接受者在感觉和认同上的双重危机。然而另一方面,图像也有它自身的魅力所在,图像的现实逼真性和营造视觉体验的能力是传统的文学叙事不能达到的,在现实的运行实践中图像作品有着更广泛的号召力和吸引力。............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