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误读与重构:概念及其借用测试
1. 1误读概念
湘西在其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积淀的传奇、异质的民族地域文化,以及这种独特文化和社会在中国近现代的动荡、变迁以及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的侵蚀、撞击和撕裂,由于沈从文、韩少功等现当代优秀作家,以他们天才的文学实践和丰硕的创作实绩,在20世纪对于湘西空间和湘西诗意的建构,湘西己不再仅仅是一个地理空间的概念,而是指向由湘西这个空间场所带来和生成的诗学的空间;也不仅仅是叙述表现的文学素材和原料,而是成为审美的湘西、诗意的湘西,具有丰富内涵和意象的文学的湘西。20世纪的湘西文学的丰硕成果和巨大影响,也已使“文学的湘西”获得了一种称谓上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本文中借用阐释学中的“误读”概念,及其“影响即误读”“阅读总是一种误读”“误读即创造”的基本理论,站在文化和审美的立场,把湘西本身作为一个已建立了自身叙述方式、诗意方式和话语的文本,从误读和重构两个方面,主要选取现当代湖南及湘西作家的小说和散文创作,剖析和探讨沈从文、韩少功等优秀作家们在进行乡土文学、“寻根”文学创作时,作为文本的湘西到底给他们以怎样的审美经验,又因为作家人生信念、知识素养、生命历程、审美追求乃至个性人格的差异,这些审美经验如何在不同的作家的叙述中转化为一种独特的文学经验(无论是乡土文学还是寻根文学):沈从文用自己从“湘西—都市”生活中获得的独特的审美理想在重构湘西中寄予人类社会重构的愿望,韩少功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审视民族的劣根性,在被寓言化和象征化的湘西寻求民族文化的“根”,以及当代湘西散文对于沉落的湘西的回望情节等。
.............................
1 .2.文学的湘西的“误读与重构”
本文中试图借用阐释学中的“误读”概念,及其“影响即误读”“阅读总是一种误读”“误读即创造”的基本理论,把湘西作为一个本身已建立了自己叙述方式、诗意方式和话语方式的文本,沈从文、韩少功等中国现当代的优秀作家在解读湘西这个文本时,将其从湘西文本本身所特有的结构形式、想象方式、组织和象征方式转化为自己文学经验—湘西叙述时,作为文本的湘西经验到底给予他们怎样的审美经验,又由于作家人生信念、知识素养、生命历程、审美追求、时代背景乃至个性人格的差异,在接受或者说过滤这些审美经验时,将其独特的审美经验转化为一种独特的文学经验(无论是乡土文学还是寻根文学),发生怎样的误读,怎样在对现实湘西的误读(有意的或无意的)中,在重构文学的湘西的创作中寄予人类社会重构的愿望。
因此,笔者借用文学阐释理论中的“误读”一词及其对于阅读对象的内涵理解的含义,将本文提出的20世纪中国文学湘西叙述的“误读与重构”定义为:作家在对湘西的审美表达过程中发生的,以湘西历史文化精神内涵为指导,通过揭示审美对象的内涵和价值,以建构作家自己理想的人生社会,实现作家文学创作意图的一种审美化的文学实践。
.................................
2、文献综述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沈从文研究在国内外掀起了阵阵热潮,相继出现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其中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沈从文传》)、金介甫《沈从文评传》《沈从文笔下的中国社会与文化》等人的开创性研究,不仅从学理上确立了沈从文文学创作的地位与价值,也使二十多年来的沈从文研究开始在一个很高的起点上,确立了沈研领域的基本话语和视角(如乡村和都市对举),之后的研究无出其右,包括一些名家的研究也大多是对凌、金一些基本观点的阐述和挖掘,其中有不少由表象和先验而来的误读,甚至出现由同一个作家的同一个文本却导出不相容或完全对立的结论。
我认为,除去研究者个人因素外,沈从文作品本身所蕴藏的丰富内涵和意象,是形成这个局面的主要原因。沈从文在用自己从“湘西—都市”生活中获得的独特的审美理想建造湘西世界中,对于现实湘西的解读和误读(包括有意的误读和无意的误读),在重构湘西中寄予人类社会重构的愿望。从作家所创造的审美对象文本意义上来进行研究,可作为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视角的深化与拓展,国外的研究有此趋向(如,日本的沈从文研究刊物取名就是《湘西》),但太过于关注细节的考证和索引,这是自己研究中应认真掌握分寸的地方。
以文学的湘西为对象,涵括现当代文学中湖南本土作家有影响的创造湘西文本的创作,在误读和重构的话语下进行研究、比较,少见相关研究,也将是我力争有所收获的方向。
.............................
2.1封闭、奇异的自然山水
武陵山脉位于湘西北部呈东北—西南走向,雪峰山脉位居东部呈南北走向,两大山脉在沉陵境内交汇。湘西紧临鄂、渝、黔三省,地形处于云贵高原二级阶梯向江南丘陵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主要介于武陵山脉与雪峰山脉之间。
地势东部南部和西北部高,中间低,东部为雪峰山区,山势高崇,武陵山主峰梵净山海拔2493米(位于贵州印江县境)。湘西山势交错相夹,崇山峻岭,纵横崎岖,地理环境相对封闭,陆路交通极为不便。湘西十万大山之中,河流众多,交织纵横,大的水系主要有沉水和澄水。其中作为长江一级支流、发源于贵州云雾山的沉水,在湖南省境内水系发达,支流众多,主要支流有渠水、舞水、巫水、淑水、辰水、武水和酉水七条,多在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之间。沉水不仅是湖湘与滇黔东西交通的孔道,其在湘西境内的众多支流也成为湘西地区交通运输韵主要干道。水运是湘西对外贸易交换的主要方式,据清代同治年间的《来凤县志.风俗志》卷二十八记载:“邑之卯洞,可通舟揖,直达江湖。县境与邻邑所产桐油、靛、倍,俱集于此。故江右楚南贸易者糜至,往往以桐油诸物顺流而下,以棉花诸物逆水而来。”围绕着河流的系列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虽面积规模不大,却是湘西地区最主要的农耕区,人口相对众多;因为湘西长期主要依赖水路交通,这些地区也是湘西经济、文化、政治的中心。
.......................................
3沈从文:在误读中构筑“边城”湘西的理想人格............15
3. 1平等健康的自由人格............................................16
3. 2自然精神孕育的自然率真人格................................21
3. 3雄强蛮悍的进取人格............................................24
3. 4重构湘西:从现象和现实到本质和理想....................27
4韩少功:文化“寻根”在湘西........................................28
4. 1选择湘西...........................................................29
4. 2误读:神话和象征的湘西......................................32
5沉落前的回望—当代湘西散文的回望情结....................37
6和谐、自然的湘西叙述..............................................42
..........................................................
6、和谐、自然的湘西叙述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那么一方文化育一方艺术。湘西所特有的自然山水、少数民族文化、想像力、人文精神、审美理想形成了独特的“湘西文本”,湘西文本自身所具有的奇幻、平实、深沉湘西所提供的叙述与诗性,规约限制着作家的叙述。在这里,我只选取叙述风格略加分析。
湘西这特定的地域和文化,决定了文学的湘西在其文学叙述风格上有着共同的审美特征,那就是一种和谐、自然的叙述风格和审美境界。在文学的湘西的美学特征上也必定会打上环境的印痕并凸现在作品的美学构造上。我以为这一点明显地表现在叙述风格方面的共同特点,即在平淡、抒缓中娓娓道来、在形式上竭力避免繁复,力求朴素、自然,目的在让读者忽略形式本身而把目光投向其所欲表现乡土人生的本真生活状态。这种宁静、抒缓、自然的叙述风格,就如湘西大山中如带的溪流,清澈,纤尘不染,汇聚成潭时却无一丝水波,幽静成千古不醒的梦。在文章的表层,叙述的是湘西曾有过的那种古朴、和谐的生活这一内容,而这又刚好与宁静又隐含着淡淡的忧郁与热情的叙述风格相一致,这样作家在描绘生活的时候,使其感情也与这种被描绘的湘西生活以及这种生活表象而透露出的素朴的乡土情感相互融合,协调了,从而也就自然地通过真实的生活形象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
结语
本文主要关注沈从文、韩少功以及当代湘西作家的创作与湘西的深刻关系,试图探索“湘西”作为具有自身特有的文化传统、人文精神、想象力、审美方式的“文学叙述文本”,对于作家的想像、叙述、诗情的深刻影响。
然而,这种叙事风格也并不是随意的信手拈来,而是作者的一种主体性自觉,与他的美学追求相一致。沈从文曾在论及国画艺术时说:”从宋元以来中国人所作小幅绘画上注意。我们也可就那些优美作品设计中,见出短篇小说不可少的慧心与匠心........什么地方着墨,什么地方敷粉施彩,什么地方竟留下一大片空白,不加追问,有些作品尤其重要,便是那些空白不着墨处,因比例上具有无言之美,产生无言之教。
文学的湘西是经过沈从文、韩少功和当代湘西本土作家的选择、改造、精心营构的艺术化了的世界,是象征化、心灵化、审美化的湘西,沈从文用它与都市对立,观照人生,表达他疏离都市人生,崇尚乡村人生的价值选择;韩少功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启蒙理性在那里寻
求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文化的“根”,当代湘西散文作家则面对日渐沉落的湘西传统久久回望。在这篇论文中我试图将“湘西文化一湘西文本一湘西文学一文学的湘西”贯通起来探讨湘西作家们的创作,以期对沈从文、韩少功等人的乡土文学、寻根文学创作研究提供了一个
独特而有效的视角,以便给予20世纪湘西题材的创作以正确的定位,全面地估量湘西对于湘西作家和他们的湘西作品的意义,以及20世纪中国文学的湘西对于文学的意义。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