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管理哲学向企业文化转化

发布时间:2013-11-30 16:37:35 论文编辑:yangcheng

1 导论


1.1 选题缘由


1.1.1 研究背景


发展至今,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越显得重要,21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企业文化之间的竞争,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成为了影响企业经营和发展成败的关键因素。
企业文化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产生有其必然的原因。二战以后,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经济文化水平的进步,企业员工的主体意识越来越强。他们已经不再满足于简单枯燥、机械式的工作,开始关注生活的质量,更加重视参与管理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产生了新的变化,要求企业的管理更加趋向人性化和人本化。这使得战后的企业管理实践和理论研究都在由过去的重视物转向以人为中心,随之而产生的各种理论为企业文化学说的诞生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同时世界各国经济的复兴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各国文化之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不断的碰撞、交流和融合,为企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日本经济奇迹以及美国专家学者对日本经济快速发展原因的研究则促使企业文化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应运而生。在随后的三十多年间,对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成为了经久不衰的热点,通过不断的引入其他学科领域优秀理论成果来研究和发展企业文化理论,为企业文化的发展带来了丰硕的成果。
中国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制度创新的实践探索,企业文化被引入中国并备受关注。很多的学者和企业家借鉴、吸收发达国家的企业文化理论研究成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根据中国实际情况,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开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也不断的加深,形成了如海尔文化、联想文化、华为文化等优秀的企业文化,为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经济快速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虽然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起步比较晚、市场经济机制不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传统文化的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和企业经营者对企业文化认识不够全面、深入,使得我国企业文化与国际先进的企业文化相比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

................

 

2 文献综述


2.1 企业文化概述


2.1.1 企业文化的定义


关于企业文化的定义有很多,国内外的众多学者对企业文化有着各自的见解,据统计,对企业文化的定义共有 180 多种①。其中比较有代表性有以下几种:企业文化是由一个公司的传统和风气构成,此外,文化还包含一个公司的价值观,如进取、守势、灵活性——即确定活动、意见和行动模式的价值观(威廉·大内、1981 年)。
企业文化即企业中所有部门共有的文化现象,至少是被企业管理团队所共同认可的思想观念和经营实际……。是指企业内同一部门的各个职能机构或处于不同地区环境的部门所共有的文化现象(约翰·科特、詹姆斯·赫斯科特)”②。企业文化即一个企业的主要价值观,是价值观、神话、英雄人物和象征的凝聚(狄尔、肯尼迪,1982 年)。企业文化即企业中寻求生存的竞争“原则”,是新员工要被企业所录用必须掌握的内在规则(港麦内恩,1976 年;里蒂、芳克豪,1982 年)。企业文化指的是在经济组织进行经营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组织文化。它所包含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均被该组织成员所共同认可。企业文化是在工作团体中逐步形成的规范。组织文化是由特定组织在处理外部环境适应和内部关系过程中形成的基本假设构成的模式。
企业文化是指导企业制定员工和顾客政策的宗旨。企业文化指的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本企业个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包括哲学思想、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行为规范、优秀传统、企业精神、管理制度、经营环境、产品和服务等。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和核心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大社会文化环境影响下,经过企业领导者的长期倡导和全体员工的积极认同、实践与创造所形成的整体的价值观念、信仰追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经营特色、管理风格以及传统和习惯的总和(王成荣、周建波,2007 年)。从对企业文化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经营中所坚持的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渗透在员工的潜意识中,对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这些价值观念来源于企业经营者的倡导以及实践中形成的被员工共同认可的思想理念,其中企业经营者的价值观念对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早期的企业文化往往都是在企业经营者的倡导下形成的,经营者的管理哲学观念往往构成企业文化核心的价值观念。................
.......................


3 稻盛和夫及其管理哲学....................................................17
3.1 稻盛和夫简介...................................................................17
3.1.1 稻盛和夫的个人简介 ..................................................17
3.1.2 稻盛和夫的经营成就 ...................................................17
3.2 稻盛和夫的管理哲学 ....................................................20
3.2.1 稻盛和夫管理哲学的来源 ...........................................20
3.2.2 稻盛和夫管理哲学的内涵 ...........................................21
4 稻盛和夫管理哲学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25
5 稻盛哲学的成功实践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 ..............29
5.1 重视管理哲学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种子作用 ..................29
5.2 发挥高层领导者在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 .........................29
5.3 注重高层经营者的管理哲学修炼 ..................................30
5.4 建立管理哲学到企业文化的管理因素和机制 .................32
5.4.1 管理哲学向企业文化转化中的管理因素 ....................32
5.4.2 管理哲学向企业文化转化的机制 ..............................35
6 结论与展望.....................................................................38
..................................

 

结论
通过实践磨练自己,提高自己的人格,使自己的灵魂变得纯粹而优秀,培育优秀的管理哲学。要建设我国优秀的企业文化,要求我国企业经营者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处理企业经营中的各种关系,以便提出正确的企业经营理念,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
优秀管理哲学的形成需要经营者精心的培育。对稻盛和夫管理哲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优秀的管理哲学需要进行学习、实践、思考和培育。稻盛和夫的管理哲学是在其对东西方管理思想的深入学习、研究基础上,对企业经营的思考和总结所形成,并在实践中通过对自我的人格的不断修炼,吸收有益的思想得到完善和发展。我国企业经营者不仅应该学习优秀的管理哲学,还应该培育自己对企业经营的思考能力,在实践中时常反思企业的经营问题。管理哲学向企业文化的转化需要制定正确的管理措施和经营战略。管理哲学的种子要想在企业中成长为企业文化,首先需要能在实践中清晰的表达出来,并能得到员工的认可,改造员工的思想。不仅需要仅需广泛的沟通与交流,还需要制定正确的管理措施和经营战略,管理措施是管理哲学向企业文化转化中的保障因素,而企业战略则是企业文化形成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我国的企业经营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该立足于实际而不是空谈理论、喊口号。应该能将那些有益于企业经营的思想转化为符合企业发展的经营准则和目标,用长远的眼光看待企业经营,重视企业的长期发展,制定与企业文化相适应的经营战略。............


参考文献
【1】刘光明.企业文化.经济管理出版社[M].2006 年 7 月第五版
【2】王成荣、周建波.企业文化学[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年 9 月第二版
【3】吴文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文化根源[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年 12 月
【4】周可真、张薇.论管理哲学的产生极其学科性质[J].江海学刊,2010 年 1 月
【5】刘兆峰.管理哲学:理论和实践的呼唤[J].山西财经大学.2003 年 6 月
【6】黎红雷.‘文化人’假设及其管理理念知识社会的管理哲学[J].中山大学学报.1999 年第六期
【7】屈群萍.试论管理哲学视野中的文化管理[J].南方论刊.2008 年第 5 期
【8】郭咸纲.西方管理思想史[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年 9 月第三版
【9】斯蒂芬.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管理学[M].孙建敏、黄卫伟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年 12 月
【10】房晓莉.成功企业家的管理哲学[J].公关世界.2006 年3月
【11】彭新武.管理哲学的问题及其当代性[J].哲学动态.2007年第2期
【12】李兰芬、王永明.论管理哲学的的学术视野及其功能[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8月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