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发展与新闻传媒业伦理失范现象

发布时间:2013-11-16 16:53:00 论文编辑:jingju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网络信息的快速传递突然间凸现出来,带来了很多伦理问题:首先是现有的社会控制手段不能对网络技术进行控制;其次是传统的传媒理论也不能够解释网络传播产生的特殊现象;第三是与网络传播相关法律也十分缺乏,例如:法律无法对发布有害网络新闻的人进行惩治,2008 年香港发生的“艳照门”事件,就是因为存在法律漏洞,对发布艳照的当事人如何处理就出现了尴尬的局面。以我们现有法律法规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无法可依、无刑可量的情况经常发生。因此,要正视网络新闻立法中存在的许多空白,通过加强新闻法制建设以便对网络新闻信息流通的提高控制力。
“门事件”属于网络文化。网友将发生的具有重大影响力或超强娱乐性事件,取名为“XX 门”,往往该类事件具有强烈的娱乐性和炒作性,例如“艳照门”、“兽兽门”、“拉链门”、“李刚门”等。伦理,就是指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①。媒介伦理,是包括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介的道德层面的规范和约守。有关媒介伦理和职业操守的一个重要问题,传播媒介在运营上既要承担经济责任,也要承担法律责任,更不能忽视传播媒介的社会责任。传播媒介履行社会责任本质就是要求媒介讲究伦理道德。
当前,网络媒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失范问题。其一是缺失新闻舆论导向。为谋求大的经济利益,网络新闻在各种时事政治类、民生财经类、涉官涉警类、色情暴力类、争议性话题类等新闻报导当中,挑选部分内容,夸大事实,歪曲原意,突出负面,以此增加新闻的关注程度,达到经济要求。其二是为吸引眼球,甚至制造虚假新闻进行传播。不经核实和求证,即发表或转载,或篡改、曲解原文,重新发布。
因此,如何构建网络空间的伦理原则,以便促进网络传播的健康运行,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更显突出,同时也掀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潮。
媒介伦理是关于职业传播者在他们的行为可能对他人产生消极影响的情况下,应该如何行动的指导方针或者道德的规则。②媒介必须确保信息的准确性,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避免侵犯他人的隐私,遵守公认的传播伦理规范。........................
...............................


第二章 网络“门事件”的基本状况


2.1“门事件”的来源


一般认为,最早的“门”来源于“水门”一词。“门”在当时并没有专指的意思,当时是由 Watergate 翻译成中文“水门”而来,表示的是那座民主党总部大厦—水门大厦。从翻译的角度来说,应当属于意译而不是音译。1974 年 8 月 8日。尼克松所属的共和党为了赢得大选,做出了种种政治丑行。这件事被揭露后,在美国报纸、电台和电视台上,对水门事件的报道频繁而热烈,轰动了整个美国,乃至全世界,最后导致尼克松宣布辞去美国总统职务。水门事件之后,每当国家领导人遭遇执政危机或执政丑闻,便通常会被国际新闻界冠之以“门”的名称,比如后来有英国首相的英国版“水门事件”,也是指发生在英国前首相布莱尔身上的政治丑闻。
现代汉语中的“X 门”是近些年来新兴的词,“门”是在外来语对汉语的影响下产生的一个典型的他源类词缀。由于在人们求新求异心理作用下的广泛使用,“门”的语义逐渐泛化和汉化,并在语言内部机制和社会因素的作用下,大量类推成词,使之成为现代语言学研究不可忽视的现象①。目前,“X 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构词能力很强的语素。
我国的“门事件”是网络时代的产物,体现出网络媒体的技术特征,网络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的特殊心理需求,是我们这个时代值得非常关注的社会文化现象。“门事件”在近几年的集中涌现,并成为网络热门,正是一种“失范”在媒介中的集中体现。例如:对传统媒介中“性道德”伦理边界的不断挑战和突破,给社会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这方面的“门事件”是最多的。另外,例如局长日记门的传播,可以作为一个官场伦理失范的案例。还有一些“门事件”体现出,社会价值观的紊乱,体现出社会的公平正义受到侵害时,人们的一种或者愤激或者戏谑的心理,等等。“门事件”属于网络文化。网友将发生的具有重大影响力或超强娱乐性事件,取名为“XX 门”,往往该类事件具有强烈的娱乐和炒作性,例如:“艳照门”、“兽兽门”、“拉链门”、“李刚门”等。


2.2“艳照门”引发的热门事件


网络媒体的恶俗之风从“芙蓉姐姐”开始蔓延。2006 年的“王婷婷”事件,则是让其中的恶俗转化变了情色。2007 年,著名视频网站优酷用“张钰情色短片”的现场版为标题,创下了国内视频分享网站中的点击高峰。...............
........................


第三章 “门事件”中的媒介伦理失范...........................................16
3.1“门事件”引发的媒介伦理问题..............................................16
3.1.1 媒介伦理..............................................................................16
3.1.2 网络中的媒介伦理.................................................................16
3.2“门事件”体现的媒介伦理失范现象........................................18
3.2.1 情色类“门事件” ...................................................................19
3.2.2 腐败类“门事件” ...................................................................20
3.2.3 公共事件类“门事件” ..........................................................21
3.2.4 低级庸俗类“门事件”.............................................................22
第四章 “门事件”中的媒介伦理失范的原因...............................25
4.1 社会转型发展与媒介伦理失范....................................................25
4.1.1 社会转型发展推动新闻传媒业的改革.....................................25
4.1.2 改革后的新闻传媒业缺乏新的新闻伦理标准.........................26
4.2 媒体商业化与媒介伦理失范.........................................................27
4.2.1 利益的驱使改变了媒介的伦理标准.........................................27
4.2.2 商业化竞争需要新的行业道德规范.........................................28
4.3 信息受众与媒介伦理失范............................................................29
4.3.1 信息受众心理的变化.................................................................29
4.3.2 信息受众需要新的伦理道德标准.............................................30
................................

 

结论
基于以上几点,本人的研究内容主要有:(1)对当下流行的网络门事件从伦理角度进行了深入剖析;(2)挖掘和解答了网络伦理失范的成因与内在规律;(3)初次设计、构建了防控网络媒介伦理失范的机制,并且提出了对应的对策、建议。本文将“规制网络媒介伦理失范的体系”分为:政府管理子体系、法制管理子体系、网络媒介自身建设子体系、社会管理子体系、新闻单位内部管理子体系、其他管理子体系这六个子体系。认为,搞好这六个方面的管理,可以有效防治网络伦理的失范。
从被大众关注的“门事件”的流行,来思考和审视网络媒介的失范而引发的伦理问题和伦理重建,其最终可以做如下概括:
(1)网络受众没有良好的“自律”和严格的“他律”就会引发伦理问题网络技术的兼容性使伦理主体无所适从,当下制定的约束网络信息传播的法律中,并没有彻底根治网络道德问题、网络犯罪事件的出现和发生。仅仅要求网络组织和网民自发形成伦理规范,是无力的。事实上网络组织本身的法制能力是很弱的,无法充当自我规范的重任,它目前的处罚手段十分有限,仅仅只能从形式上给其造成一些麻烦,无实际价值。
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每个人都在现实世界和网络虚拟世界游离:现实世界约束人们的个性,而虚拟世界则鼓励、放任人的个性;现实世界里人们要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而虚拟世界可以随心所欲,以各种面目来表现自己。人的性格在两个世界里存在着不同,如果没有良好的“自律”和严格的“他律”,不可避免地会引发伦理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晖.论虚拟空间的伦理失序及伦理秩序—对网络传播伦理问题的思考[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
[2]卡罗尔•里奇.新闻写作与报道训练教程[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311.
[3]王雷松.传媒工作者的伦理困境[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4]江雪华.媒体道德责任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6.
[5]黄富峰.大众传媒伦理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6]王泽应.传媒伦理学的开拓与创新—读郑根成《媒介载道——传媒伦理研究》[J].伦理学研究.2010,2.
[7]邱芳烈.浅谈媒介管理的道德伦理[J].浙江学刊.2003,5.
[8]沈蔚.新媒介技术之伦理张力——以网络传播等为例[J].理论月刊.2010,6.
[9]钟瑛,牛静.网络传播法制与伦理(普通高等院校网络传播系列教材)[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10]万丽.论网络传播的伦理道德[J].新闻战线.2008,6.
[11]张玲,王舜.网络技术与伦理道德[J].科学管理研究.2003,6.
[12]张培.基于大众社会论受众观的网络艳照“门”事件发展分析[J].华中人文论丛.2010,2.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