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历史是一个文本化的存在,对于抗战时期文学面貌的认识,没有经历过抗战的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学史怎样去描述它。令人困惑的是,历史还是那段历史,战争还是那场战争,不同时期的文学史展现给我们的文学图景却是如此的不同,例如,司马长风认为:“单从作家的人数、作品数量和质量来说,这个时期与收获期相比实各有千秋”,“但我终于称它为凋零期”①;而苏光文认为抗战时期文学“是三十年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又一个文学创作收获期。可以说,这一个时期的文学创作,硕果累累,色彩斑斓,成就卓著。”②面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我们不禁要问:抗战时期文学发展的真实面貌是什么?我们怎样去认识它?怎样了解抗战时期中国人的灵魂状态和现世存在?
当我们试图通过期刊史料去触摸历史的真相时,我们会发现事实上抗战时期文学是一个丰富而复杂的存在。创刊于抗战后期的《时与潮文艺》为我们研究抗战后期文学发展面貌,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该刊出版内容涵盖翻译、创作和理论批评三大范畴,彼此互相推动,折射出一个更加开放而多样的文学现场,进而可以回答中国现代文学开放性传统在抗战后期的延续和更新,抗战后期小说、诗歌、散文和戏剧等各种文体不同的发展轨迹,坚守文学本位立场的文学批评如何代表和导向时代主流等诸多问题,从而引发研究者对文学史更深入地思考。
《时与潮文艺》1943 年 3 月 15 日由时与潮社出版于重庆,孙晋三主编,它是抗战后期的大型文学期刊。通过对该刊的细读与整理,可以近距离触摸当年历史,进入当时的文学情境与历史氛围,还原抗战后期现代文学发展嬗变的历史轨迹和真实面目。《时与潮文艺》作为集结诸多现代作家和翻译家的大本营,为现代文学的各种样式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园地,为现代文学各文体在抗战时期的自由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研究该刊兼容并蓄、开放求新的编刊思路和方针,在艰苦的抗战岁月中对文学艺术的坚守,可以对重新认识抗战后期文学潮流和趋向。.....................
.............................
2《时与潮文艺》翻译与抗战后期文学开放性
2.1 翻译介绍
回顾中国现代文学,“开放性”并不是抗战后期文学发展的特殊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已经成为无法绕开的历史传统。五四时期是中国现代文学与外国文学第一次大交往的时期,外国两三个世纪来出现过的文学思潮流派,诸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纷至沓来地流入到中国文坛,影响和推动了五四时期文学的发展。从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第一部新诗集《女神》到舶来的文学样式——戏剧,可以说现代文学从蹒跚学步时就已经受到外国文学的深刻影响,而这正是在打开国门、放眼世界的文化背景下,不断吸收借鉴外国文学的必然结果。
胡适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现代文学的开放性传统并非一成不变,正相反,其内涵因时代变迁而发生显著变化。在抗战后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统一战线结成,使得中国与世界文学交流更加紧密。比如“文协”就曾采用茶话会、游园会、文娱晚会等多种方式增强中外文学的接触和了解。同时译介外国文学的刊物不断问世,《世界文学》《世界文艺季刊》《法国文学》《抗战文艺》《时与潮文艺》等都刊载了大量翻译作品,以便国内读者欣赏、研究和借鉴。这一时期中国文学的开放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主要体现在:立足于文学的现实意义重点介绍世界反法西斯文学作品,以发挥文学的政治宣传作用,同时为国内此类创作提供借鉴。另一方面,从文学本位立场出发译介世界经典作家作品,关注世界文坛动向和潮流,意图从中找到中国文学发展可资参照的经验和线索。总之,这些译介活动令人眼花缭乱,丰富了中国文坛,促进了中国文学向世界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研究抗战后期文学潮流,翻译文学是无法回避的现实,《时与潮文艺》刊登的大量翻译作品,就充分说明翻译文学的重要价值。从借鉴角度讲它体现特定时代翻译者和读者大众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要求,反映现实生活,影响当下创作。而从研究角度说,外国文学作为一个横向参照,能够反映本土文学发展现状以及与世界文学的差距。另外,译者的翻译活动也是创作活动,它融入译者的认知和判断,一定程度反映当时文坛走向。所以文学史对此不应忽视或存有偏见。.....................
.............................
2《时与潮文艺》翻译与抗战后期文学开放性..................................... 6
2.1 翻译介绍 ............................................................................................... 6
2.2 翻译主题倾向研究 ..................................................................................11
3《时与潮文艺》创作与抗战后期文学多样性...................................19
3.1 创作述评 ..............................................................................................19
3.2 小说:抗战主题的两极分化 ......................................................................22
3.3 诗歌:个人情感的长吟短唱 ......................................................................27
3.4 戏剧与散文:抗战时期的日常生活取向.......................................................32
4《时与潮文艺》与抗战后期重庆文学主流性...............................................36
4.1 对国外文学的评论 ..................................................................................36
4.2 对国内文学的批评 ..................................................................................40
..........................................
结论
《时与潮文艺》的编者坚守文学独立和自由的品性,密切关注世界文学潮流,积极引导国内文学创作和批评,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编辑理念。本论分别从《时与潮文艺》翻译、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三方面探讨抗战后期文学发展的面貌。《时与潮文艺》的翻译文学促进了中西文化的沟通和交流,是符合中国现代文学开放传统和自身发展规律的。在这个意义上,《时与潮文艺》它推动了抗战后期重庆文学向世界文坛迈进的脚步。在抗战后期的战争背景下,《时与潮文艺》关注译介文学的抗战宣传效用和现实意义,也更加注重文学自身的艺术价值。对外国作家和文学思潮的评介显示出《时与潮文艺》对中国文学开放性传统的继承与更新,对当下中国文坛的启示与思索。《时与潮文艺》同样积极推动本国文学的发展,在创作上,倡导激励国人抗战精神的作品,同时刊登许多与抗战关系不太紧密,但能反映时代潮流和人心状态的作品,这些作品表明抗战后期的小说抗战主题向现实生活多个领域扩展,显示出作家对战争的理解、对民族精神的思索更为深入。《时与潮文艺》诗作风格多样,既有长篇叙事诗,又有抒情小诗,既有抗战主题的,又有表现现代人孤独情绪的,展现了抗战后期诗歌创作的多样面貌。《时与潮文艺》戏剧和散文创作不多,在反映社会生活和现实问题上却不容忽视,它们着重从日常生活的视角开掘人性,反思民族命运,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在战时状态下的延续,对于严重的社会问题予以生活化的观照,拓宽了抗战文学表现领域,也促成了抗战后期文学向自身的回归。这些不同文体、主题、风格和表现手法形成了《时与潮文艺》文学创作多样性特点。《时与潮文艺》发表的文学理论批评作品对当时重庆文坛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均有重要突破。.................
参考文献
[1]王建开.五四以来我国英美文学作品译介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2]靳明全.重庆抗战文学论稿[C].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
[3]郝明工.20 世纪中国文学思潮及流派[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郝明工.陪都文化论[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4.
[5]王大明.抗战文艺报刊篇目汇编[G].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
[6]蓝海.中国抗战文艺史[M].上海:现代出版社,1947.
[7]刘增人.中国现代文学期刊史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8]龙泉明.诗歌研究史料选[G].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9.
[9]李书.李长之及其文学批评[J].新文学史料.2000(2).
[10]钱理群.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G].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